佛教故事分享

1001 回覆
101 Like 12 Dislike
2017-03-28 07:51:28

選譯自北傳阿含部《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西晉沙門法炬漢譯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07/10/26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是佛陀還住在古印度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林內。當時古印度的拘娑羅國波斯匿王的母親已高達百歲高齡,撒手人寰,波斯匿王正為他母親舉行隆重的儀式,供殯送母。

處理完母親的後事,正好是中午時分,波斯匿王很徬徨無助,不想回宮裡,於是決定找佛陀尋求心靈的慰藉。他來到給孤獨園林,對佛陀頂禮後便坐在一旁。

佛陀問:「陛下,今日何故風塵僕僕的來到我這裡,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波斯匿王再也忍不住悲傷,顧不得君王的顏面,像個孩子般淚如雨下,涕泣不能自勝。

佛陀靜靜的等他發洩完悲傷的情緒,過一會兒,波斯匿王稍顯平靜,拭去臉上的淚水,對佛陀說:「世尊,我的母親過世了。世尊,太后在生時積修善法,如今年事已高,捨我而去,我真的好難過。我平時夙夜孝養她老人家,未曾違志。如果可以用我的壽命、象馬車乘、人民眾、金銀財寶、奴僕、村落、城廓等去換取我母親的生命,我一定毫不吝惜。」

佛陀說:「陛下,您真的很孝順,我相信如果可以用您的榮華富貴去換取太后的生命,您一定會毫不考慮的去做。但是,陛下,您自己也很明白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人生自古誰無死?陛下,這就是無常,生離死別完全是因為無常,請您仔細的去觀察並時時體會箇中的道理。」

佛陀接著便說出以下的偈言:
「一切人歸死  無有不死者
 隨行種殃福  自獲善惡果
 地獄為惡行  善者必生天
 明慧能分別  唯福能遏惡」

佛陀繼續說:「陛下,這世界上有四種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的,也不可能以武力、刀杖、咒語、藥草、象馬車乘、人民、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 等代價去換取避免。是哪四種事情呢?分別是:

一、老,任何人一旦衰老,肌肉便消盡,是不可能以任何代價去換取青春永住或避免不老。

二、病,任何人一旦失去健康,便失去活力,無法再享受快樂。

三、死,這世上沒有不死的人,人最終難逃一死。

四、與自己喜歡或恩愛的人分離,那是一種如撕裂般的痛楚。

陛下,就是以上這四種令人恐懼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的,也不可能以武力、刀杖、咒語、藥草、象馬車乘、人民、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等代價去換取避免。

陛下,大自然的現象也是這般變幻無常,譬如大雲湧起,一會兒風雲變色,接著雷電霹靂,再過一陣子便退散,雨過天晴。 又譬如四大山石,毫無空隙,一旦相合,山石上的樹木藥草,皆難以倖免。陛下,人類的壽命也是如此,一般人平均壽命不出百歲上下,能超過百歲以上者實在如鳳毛麟角。

所以陛下,請您徹底地觀察、認清、體會、了解並接受無常,請您廣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因為唯有如此,才可以斷盡一切對欲界的貪愛與執著,斷盡一切對色界的貪愛與執著,以及斷盡一切對無色界的貪愛與執著,甚至一切的無明都將斷盡。不論所愛的對象為何,都將斷盡對它的貪愛與執著。就如同堆積薪草,以火焚燒,不論是大叢林,或樓閣房舍,都將因此焚燒殆盡。


所以,陛下,請盡快走出悲傷的陰影吧,請您化悲傷為力量,好好振作起來,以正法治理國家,切莫以非法誤國。就是這樣,陛下,就請您這麼學習。」

波斯匿王問世尊:「您今日對我的啟示,該如何命名?」

佛陀說:「就叫它『除憂患經』吧!因為它能幫助眾生消除煩惱與痛苦。」

波斯匿王說:「善哉啊,世尊。這名字取得真好,在我聽過您的開示之後,所有的戀慕愁憂皆悉除盡,我現在自覺身體柔軟,通體舒暢,內心無限歡喜。」

最後,波斯匿王從座位起身,走到佛前,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後,平靜地離去。

http://www.charity.idv.tw/1/a28.html

這個故事是宣說八苦裡的老、病、死、愛別離苦。雜阿含經有很多不同的公案,感謝。

而家泛起唔好既念頭 就會諗呢樣係咪無常 係咪苦

依家(而唔係之前)先泛起呢個念頭,其實正正就係無常。執著於呢個念頭就係苦嘅。
2017-03-28 09:12:37
我覺得念頭本身唔係苦,而係執取於一個念頭先係苦,當然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既念頭係好重要,要令已生之惡減,未生之惡不生,未生之善生,已生之善增
2017-03-28 10:00:28
2017-03-28 10:04:47

2017-03-28 12:09:16
我覺得念頭本身唔係苦,而係執取於一個念頭先係苦,當然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既念頭係好重要,要令已生之惡減,未生之惡不生,未生之善生,已生之善增

六祖:於相需離相為禪 有萬個念頭但心不為所動為定 故名若禪定
2017-03-28 23:25:38
有人問求取佛法既心算唔算係一種執著

呢篇就可以回答

譯自《雜阿含經》第五百六十一篇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回,佛陀駐錫在古印度俱睒彌國內一處由瞿師羅長者所建造的精舍裏。當時,尊者阿難為了服侍佛陀,也駐錫在這裡。

有一位外道婆羅門前來拜訪尊者阿難,在彼此問候過對方後,婆羅門便開始向尊者阿難請教。

婆羅門問:「尊者阿難啊,您為什麼要跟隨佛陀出家修行呢?」

尊者阿難回答:「為了一個『斷』字!」

婆羅門問:「嗯?尊者啊,您再說清楚一點,斷什麼?」

尊者阿難回答:「斷貪愛!」

婆羅門問:「尊者啊!怎麼斷呢?」

尊者阿難回答:「婆羅門啊!用『欲願』來斷!」

婆羅門非常不解的問:「尊者啊,這似乎有矛盾喔!您說用『欲願』來斷『貪愛』,但『欲願』本身就是一種『貪愛』啊?所以照您的說法,用『貪愛』來斷『貪愛』,豈非以薪止火,永遠斷不了囉?」

尊者阿難微笑的回答:「婆羅門,我先問你,你今天來找我是有目的的吧?」

婆羅門回答:「是的,尊者。」

尊者又問:「那你的目的達到了嗎?」

婆羅門回答:「達到了!」

尊者又問:「請你回想一下你來這之前的經過好嗎?」

婆羅門回答:「一開始先要有『欲願』,計劃來找尊者您;接著辨認方向,開始出發;努力並小心走路,最後才能來到精舍見著尊者您。」

尊者又問:「那你之前的『欲願』、『計劃』、『辨認方向』、『努力』等,現在是否都已完成了呢?」

婆羅門回答:「都完成了。」

尊者又問:「您還會將那些事情都計掛在心上嗎?」

婆羅門回答:「我都已見到尊者您了,又怎會把那些瑣事放在心頭呢?」

尊者解說:「這就是囉!婆羅門啊,當一名修行人欲求取涅槃時,一開始也會有一個欲願,然後定出計劃,按著方向,努力修行,最後終獲涅槃之目的。

是故佛陀所說的『欲願』,並非世間所謂的『貪愛』,而是『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言之,就是『欲如意足』,這是修行者希望求取涅槃的善『欲願』;

有了善『欲願』,精進的向著解脫目標出發,就是『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言之,就是『精進如意足』;

在精進過程中,須時刻保持正念分明,這是『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言之,就是『心如意足』;

心得如意足後,便可如理察覺法非法、義非義;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未生惡不生,已生惡滅生。這就是『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言之,就是『思惟如意足』。

最後,這四種如意足皆已圓滿,則所修習的正法也隨之圓滿,到此時節,便已瓜熟蒂落,一切欲愛永盡無餘的目標已達,這四如意足等修行方法也就不重要了。

婆羅門啊,就如同你人既已來到精舍,又何須再認路呢?現在你還會認為以『欲』斷『愛』是矛盾而無法實現的嗎?」

婆羅門聽後心悅誠服的回答:「尊者啊,聽完您如此有條理又清楚的解說後,我已不再疑惑了,以『欲』斷『愛』並不矛盾,因為此『欲』並非世間的『貪欲』,不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反到如蠟中炬,終將銷融殆盡。」

這段對話順利的結束後,婆羅門帶著洋溢的法喜離開。

http://www.charity.idv.tw/1/a18.html
2017-03-28 23:26:34
出家人的戒律之一, 手不觸金銀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九一一篇》

喬正一譯於二○○四年九月五日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駐錫在印度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內。當時,有一位名叫摩尼珠髻的長者前來禮謁佛陀。

長者一見到佛陀,便頂禮佛足,隨後便恭敬地退坐在一旁,對佛陀說:「世尊啊,前先日子國王邀集諸位大臣一起討論出家的佛弟子(沙門比丘)如果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這樣的行為是清淨的?還是不清淨?這時就有人主張沙門比丘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並沒有什麼不對;但也有人持反對的看法,認為沙門比丘不應該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

「世尊,那些主張沙門比丘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清淨的人,是從佛陀您這裡聽來的?還是根本就是他們個人主觀的意見?這種看法符不符合法義呢?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這種說法有沒有什麼地方會受到譴責?」

  佛陀告訴這位長者:「主張沙門比丘可以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清淨的說法並不是真的,我從未這麼說過,這也不符合法義,當然會受到譴責。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沙門比丘若是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就是不清淨!不是出家沙門應該有的行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應有的行為。」

長者聽後便說:「太奇妙了,世尊。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並不是出家沙門應該有的行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應有的行為,這樣的看法才是正確的。

世尊,這種見解,會增長正見及殊勝微妙的功德,所以我也抱持沙門比丘不可以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這樣的看法。」

佛陀補充說明:「假設沙門釋子接受並儲蓄金銀寶物是清淨的話,那麼所有的五欲功德都應該是清淨的。」

摩尼珠髻長者聽到佛這樣的說法,心中非常的歡喜,接著頂禮佛足後便離去。

在摩尼珠髻長者離去後,世尊便告訴阿難尊者去招集所有依止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內的比丘集會,阿難尊者便依佛的指示招集僧眾集合,等所有比丘到齊後,世尊便將與摩尼珠髻長者討論手不捉金銀的經過告知大眾,並讚嘆長者能獨排眾議,在國王及大臣面前作了獅子吼。

佛陀告誡諸比丘:「比丘們,從今日起,如果你們需要的是木頭,就應該向在家人表明需要的是木頭;如果需要的是草,就應該表示需要的是草;如果需要的是車乘,就要表明需要的是車乘;若是需要人力服務,就應該表示需要的是人力服務。千萬不可接受金銀寶物的供養!」

  佛陀說完後,比丘們都心生歡喜,決定依法奉行。

http://www.charity.idv.tw/1/a17.html
2017-03-28 23:29:50
生活上可以實踐佛法, 其實你我都做到

選譯於北傳《雜阿含經》第一二七九篇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7/4/21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時佛陀仍住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有一天晚上,有一位容貌絕色的天神前來拜訪佛陀。他向佛陀頂禮後,便退坐在一旁,他身上所散發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林。

天神問佛陀:「請問世尊,是什麼原因導致眾生沈淪於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

世尊回答:「不論是向上提昇或向下沈淪,都很容易分辨。」

「只要是選擇會導向快樂之路就是向上提昇,而做出毀滅自己及他人的惡行就是向下沈淪。」

「譬如喜歡結交惡友,遠離善友,甚至與善友產生怨結,就是沈淪於痛苦深淵的原因。」

「總喜歡跟不善之人來往,看到善人反而生起憎惡,喜歡邪惡與不義之事,不喜歡良善與真理,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商人在從事交易的時候不誠實,以斗秤斤兩詐欺於消費者,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X唔知有冇睇過呢篇?)

「喜歡賭博或耽溺於嗜酒,喜歡遊盪,迷戀女色,浪費財物,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女人行為不檢,捨棄自己的丈夫而紅杏出牆;或者男子色心放蕩,拋棄家妻而外遇。因以上的惡行導致家庭破裂,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不論是老妻配少夫,或老夫得少妻,這種組合必定缺乏信任,內心常懷猜疑與嫉妒,導致睡臥不安,毫無幸福快樂可言,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平時貪睡,好逸惡勞,懶墮又脾氣壞,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有錢的時候喜歡宴客,酒食奢華不節,耗費金錢財物,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不衡量自己的實力及財力,貪心不足蛇吞象,總是痴心妄想追逐權勢,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崇尚名牌,貪求物質享受,拜金又沈迷於物慾,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接受他人豐盛的美食招待,卻慳惜自己的財物,不懂得禮尚往來回報對方,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當沙門及婆羅門等修行人前來化緣,卻慳惜財物不肯佈施,反而訶責辱罵對方,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當父母年紀老邁,明明有錢卻不及時奉養,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對父母及兄弟,搥打及罵辱,毫無尊卑倫理,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對佛陀及其聖弟子,不論是在家或出家,只要毀呰不恭敬,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明知自己不是聖人,卻妄稱自己是聖人,這種人就是世間賊,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以上都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我就我所知所見而說,猶如嶮怖的道路,聰明的人都應當遠避。」

這位天神聽到佛陀以上所說的法,解除了疑惑,非常的歡喜,頂禮佛足後,即消失不見。

http://www.charity.idv.tw/1/a90.htm
2017-03-28 23:32:21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一一○四篇

譯於西元2006/3/31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駐錫在古印度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林內,當時,世尊是這樣告訴諸比丘的:「若能受持七種善法,以此因緣便能得以生往與天帝釋同住的善處。因為天帝釋過去為人時,供養父母,及家中諸尊長,和顏軟語,不惡口(不惡言相向),不兩舌(不挑撥離間),常說實話,在這慳吝的世間,雖居家而不貪慳、也不吝惜財物,廣行解脫施,努力佈施,常樂於奉行佈施善行,以及佈施供養,平等心佈施一切。

此時,世尊便說了一段來世如何往生三十三天的偈言:『
 供養於父母  及家之尊長
 柔和恭遜辭  離麤言兩舌
 調伏慳吝心  常修真實語
 彼三十三天  見行七法者
 咸各作是言  當來生此天』」

佛陀說完後,諸比丘都心生歡喜,並決定依法奉行。

http://www.charity.idv.tw/heaven/heaven15.htm
2017-03-28 23:38:11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二百五十二卷

喬正一譯於八關齋戒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駐錫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當時有一名尊者叫做優波先那,也住在王舍城寒林中,墳塚間的一個毒蛇常出沒的蛇頭巖下的石屋裏靜坐修行。

就在尊者專注修行的時候,有一條異常凶毒的毒蛇 ,身有幾尺長,盤旋於屋內的石樑上,突然間從石樑掉到尊者身上,惡狠狠地咬了尊者好幾口。

尊者被咬到後,便立即對屋外的尊者舍利弗呼喚:「毒蛇掉到我身上,咬了我,我身已中毒,你們趕緊過來,把我扶出石屋外,以免我毒發身亡時污染了室內。」

這時,尊者舍利弗在附近的一棵樹下修行,聽到優波先那的叫喚以後,便立即趕到石室,尊者舍利弗問優波先那:「我看你臉色平靜如常,你真的被毒蛇所咬傷嗎?」

優波先那回答:「尊者,如果今天我是一名凡夫,那麼對於由

一、地、水、火、風所組合成的肉身,我便會誤認為那是『我』,或是『我所擁有的東西』;

二、對於快樂、痛苦、不苦不樂的感受,我也會誤認為是『我』,或『我所擁有的東西』;

三、對於思考、思想等心理的活動,我也會誤以為是『我』、或『我所擁有的東西』;

四、對於身體的行為(如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善行)、言語的行為(如撒謊、挑播離間、惡口傷人、花言巧語等口惡行;或不撒謊、不挑播離間、不惡口傷人、不花言巧語等口善行)、心意的行為(如貪欲、瞋恨、愚癡等惡意;或不貪欲、不瞋恨、不愚癡等善意)是『我』或『我所擁有的東西』;

五、對於由眼、耳、鼻、舌、身、意,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後所產生的知覺,誤認為是『我』或『我所擁有的東西』。

如果我有以上錯誤的認知或執著的話,那麼在我被毒蛇咬到後,便會立刻臉色發黑,毒發身亡。然而,我觀察並領悟到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五蘊』並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的東西;我已徹底止息慾望及再生的渴望;我已滅盡造成苦難、無常及能使因緣聚合散滅的根本動力;我已不再輪迴,已得解脫;所以我並不在乎身體中毒即將死亡,就是因為這緣故,蛇毒並不會立即發作,我的臉色才會平靜如常。然而有生就一定會有死,這是不變的法則,稍後我仍然會毒發身亡。」

尊者舍利弗讚嘆:「是的!是的!優波先那尊者您說的一點也沒錯!正因為您長時間遠離了我、我所擁有、及自我中心的錯誤執著,便能夠斷除了生死根本。正如同將多羅樹的根部徹底砍斷,這棵樹便永遠也無法再生。您也是一樣,永不再生死輪迴!」

舍利弗尊者便將優波先那尊者扶到石屋外,優波先那尊者沒多久便毒發身亡。

這時,尊者舍利弗便感嘆的說出了一首偈語:「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歡喜而捨壽  猶如棄毒缽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歡喜而捨壽  如人重病愈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如出火燒宅  臨死無憂悔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以慧觀世間  猶如穢草木
不復更求餘  餘亦不相續」

這首偈語是讚嘆尊者優波先那善修八正道,梵行清淨,永盡無餘,不受後有,故而臨死無懼、無悔。隨後舍利弗便去謁見佛陀,並將此經過報告世尊。

世尊聽後便說:「若是尊者優波先那能事先持誦以下的偈語,便能避免蛇吻而毒發身亡。」

世尊便說出了以下的偈語:

「常慈念於彼  堅固賴吒羅
 慈伊羅槃那  尸婆弗多羅
 欽婆羅上馬  亦慈迦拘吒
 及彼黑瞿曇  難徒跋難陀
 慈悲於無足  及以二足者
 四足與多足  亦悉起慈悲
 慈悲於諸龍  依於水陸者
 慈一切眾生  有量及無量
 安樂於一切  亦離煩惱生
 欲令一切賢  一切莫生惡
 常住蛇頭巖  眾惡不來集
 凶害惡毒蛇  能害眾生命
 如此真諦言  無上大師說
 我今誦習此  大師真實語
 一切諸惡毒  無能害我身
 貪欲瞋恚癡  世間之三毒
 如此三毒惡  永除名佛寶
 法寶滅眾毒  僧寶亦無餘
 破壞凶惡毒  攝受護善人
 佛破一切毒  汝蛇毒今破」

賴吒羅、羅槃那、尸婆弗多羅、欽婆羅上馬、迦拘吒、黑瞿曇、難徒跋難陀等都是毒龍、毒蛇的名字,這首偈語的大意是指若能常對一切眾生起慈、悲、喜、捨等善念,如同慈母鍾愛她的獨生子般,縱然是居住在毒蛇聚居的蛇窟上,毒蛇也不會來加害。世間最毒之物莫過於貪、瞋、癡三毒,佛所教誨的四聖諦,若能依法奉行,則此三毒都能滅盡,更何況是區區的蛇毒。

舍利弗聽完佛所說的經偈後,心生歡喜,對佛陀行過禮後便離去。

http://www.charity.idv.tw/1/a31.html
2017-03-28 23:38:29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2017-03-28 23:39:53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2017-03-28 23:44:39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2017-03-28 23:47:14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食物香港人浪費幾多?!
2017-03-28 23:48:49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2017-03-28 23:52:23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巴打好嘢
乞食係出家人嘅本事。乞討食物過程中,僧人會和別人說法和結緣。中國僧人建立叢林寺院,才開始留守某地務農,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巴打有沒有和乞食或都供僧有關嘅故仔分享?
2017-03-28 23:52:52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業力是我上一世修道
但我又唔記得

我一直敬佩出家人
但少林寺要上市

出世定入世
2017-03-28 23:54:58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2017-03-28 23:55:30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巴打好嘢
乞食係出家人嘅本事。乞討食物過程中,僧人會和別人說法和結緣。中國僧人建立叢林寺院,才開始留守某地務農,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巴打有沒有和乞食或都供僧有關嘅故仔分享?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98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6/7/3農曆5月29日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在古印度的拘薩羅國遊方,他來到當地的一處村落,並暫時住在附近的森林中。

某日清晨,世尊著衣持鉢,走入村落裡乞食。他心想:「現在時間還太早,我先到正在耕田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那裡乞食吧。」

當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正準備收割作物。

婆羅門看見世尊緩緩走近,他一向對自己自食其力這件事感到很驕傲,他看不起佛陀向人托缽乞食的出家正命行為,於是出言譏刺佛陀:「瞿曇!我一向自食其力,親自下田耕作,將收割的作物作為食物。我真的覺得你不應該托缽向人乞食,你應該學我自食其力去下田耕作。」

佛陀對婆羅門說:「有啊!我也有下田耕作。」

婆羅門問:「你也有耕作?你在耕什麼?我根本就沒看見你在耕作,也沒看到你耕作時該用的工具,如:犁、軛、鞅、縻、鑱、鞭等。」

婆羅門便說以下的偈語問佛:「自說耕田者,而不見其耕;為我說耕田,令我知耕法。」

這時,世尊回答說:「信心就是我的種子,頭陀少欲知足行就是及時雨,智慧就是我耕田時的犁軛,慚愧心就是我耕田時駕馭牛車的轅,而正念自守護則是駕馭牛車的專業農夫。

保藏身口業,知食處內藏,真實為真乘,樂住為懈息;精進無廢荒,安隱而速進,直往不轉還,得到無憂處。

婆羅門,我就是這樣耕田,我得到的是甘露果(無上菩提,解脫生死),不再有來生。」

這個婆羅門有很強的宿世善根波羅蜜,佛陀的這一番話如醍醐灌頂,澆醒了他蟄伏已久的善根;亦如暮鼓晨鐘,敲醒了他沈睡已久的智慧。

婆羅門讚道:「善哉!善哉!您真的很會耕田!非常地會耕耘!」

婆羅門信心大增,他想供養佛陀,於是將美食放在世尊的缽裡。

但,世尊沒有接受,世尊以如下的偈語解釋當佛說法以後就不會再接受供養,這是為了尊重「法」的緣故:「不因說法故,受彼食而食;但為利益他,說法不受食。」

婆羅門很為難,他問佛:「那這些食物該怎麼辦呢?應該放在哪裡?」

佛陀告訴婆羅門:「在這個宇宙中,我沒有看過有任何的天神、魔、梵天、沙門、婆羅門、人類等有這個資格能吃下這份食物。婆羅門,你就把這份食物倒到沒有蟲的水中。」

婆羅門依照佛陀的指示將食物倒在沒有蟲的水中,這時,竟然發生不可思議的景象,水開始沸騰冒出煙,並發出滋滋的聲響,就好像將炙熱的鐵丸丟進冷水中一般發出滋滋的聲響。

婆羅門看到這神奇的一幕,驚歎不已:「唉呀!沙門瞿曇實在是不可思議!您一定是一位大修行人,才會令這份飲食產生如此奇蹟。」

婆羅門因為看見這份奇蹟,信心更增強了,於是他對佛陀表示:「瞿曇!請問我是否可以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

佛陀對婆羅門說:「可以!你可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做一名比丘。」

婆羅門加入僧團出家後,獨自靜修思惟,沒多久便心善解脫,證得阿羅漢了。

http://www.charity.idv.tw/1/a97.htm
2017-03-28 23:59:40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能因為佢前世發過願要修行解脫, 再配合足夠善業, 先可以成為出家人

<但少林寺要上市>

咁你要自己判斷, 我個人信上座部佛教, 即係泰國佛教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參考#830
2017-03-29 00:01:33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能因為佢前世發過願要修行解脫, 再配合足夠善業, 先可以成為出家人

<但少林寺要上市>

咁你要自己判斷, 我個人信上座部佛教, 即係泰國佛教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參考#830

巴打
無心務飯

只係無方向
2017-03-29 00:06:23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能因為佢前世發過願要修行解脫, 再配合足夠善業, 先可以成為出家人

<但少林寺要上市>

咁你要自己判斷, 我個人信上座部佛教, 即係泰國佛教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參考#830

中國佛教吓呢?
2017-03-29 00:07:11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能因為佢前世發過願要修行解脫, 再配合足夠善業, 先可以成為出家人

<但少林寺要上市>

咁你要自己判斷, 我個人信上座部佛教, 即係泰國佛教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參考#830

巴打
無心務飯

只係無方向

我一直係咁樣諗:
修行係修理自己,唔係修理別人。學佛唔係用嚟指出人地錯誤,而係搵一條正確嘅路俾自己同其他人。
每個境遇都可以成為修行學習嘅機會。
2017-03-29 00:08:19
大陸好多出家人來香港
布私該怎樣理解??

唔好畀錢, 畀食物
佢唔要食物就由佢



就係點解咁多呢d嘢
以前無咁多

是否中國人造"業"呢


唔明白你問題

如果佢真係真正出家人, 咁係佢之前善業成熟所結出既果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能因為佢前世發過願要修行解脫, 再配合足夠善業, 先可以成為出家人

<但少林寺要上市>

咁你要自己判斷, 我個人信上座部佛教, 即係泰國佛教

<如果要諗善業影響下一世 咁咪貪喎>

可參考#830

巴打
無心務飯

只係無方向

我一直係咁樣諗:
修行係修理自己,唔係修理別人。學佛唔係用嚟指出人地錯誤,而係搵一條正確嘅路俾自己同其他人。
每個境遇都可以成為修行學習嘅機會。

修身先
2017-03-29 08:53:59
講起發願

可以講下提婆達多故事
由跟隨佛祖
害佛
入地獄
最後又成佛

法華經又話
好多世前係佛老師
連法華經都係佢講比佛聽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