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譯自《中阿含經》第31經之《分別聖諦經》(舍梨子相應品)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6/3/8農曆正月三十日之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那是佛陀在古印度的舍衛國遊方、並暫時住在勝林給孤獨園林所發生的事。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我已從各種角度深入剖析了四聖諦的含意,也闡釋了它們各自的意義,這就是正行說法;而過去、未來等諸佛也都跟我說一樣的『法』,他們也都會深入剖析、解釋四聖諦的含意。
舍利弗比丘實在是一個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離慧、明達慧、辯才慧的比丘,他確實是一個有真實智慧的比丘。
為什麼我要這麼稱讚他呢?這是因為當我只要稍微概略提到四聖諦,舍利弗比丘就能夠替我從各種角度深入剖析四聖諦的含意,並進一步闡釋它們各自的意義。
當舍利弗比丘解釋四聖諦時,能令無量的聽眾因而得『觀』【初果】,因為舍利弗比丘能以『正見』來引領聽眾。
目犍連比丘則能令聽眾立於最高的『法』(幫助眾生走到最後的解脫目標),也就是:徹底斷除一切的煩惱。
舍利弗比丘猶如生母一般,能令眾生生諸梵行;而目犍連比丘則猶如養母一般,能令眾生長養諸梵行。
是以,諸修持梵行者都應奉事、供養、恭敬禮拜舍利弗與目犍連比丘。因為,舍利弗、目犍連比丘能為諸修持梵行者求得法義並帶來利益,帶來安隱與快樂。」
當世尊說完以上的話,便從座位起身,走入禪室靜坐。
接下來,尊者舍利弗對諸比丘說:「諸位賢友!世尊為我們大家而出現在世間,並宣說了四聖諦。是哪四諦呢?分別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
諸位賢友!什麼是苦聖諦?人只要一出生便至少有八種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為什麼說『生』是苦?人的出生,有:入胎、再生、諸蘊(身心)的顯現、得諸(六)根等意義。
當人一出母胎時,身便能生起苦受,心也感受到苦,身與心都會受苦;苦受接著生起覺受、遍受(覺受、遍受等都是感受的另一種別名);週身感受熱(這裡的『熱』指不舒服)苦,心也感受到熱(生氣、焦慮)苦,身與心都能感受到熱惱(煩惱);當身體成長漸趨成熟後便能感受煩惱憂慼的苦,心智漸成熟後也會有愈來愈多的煩惱憂慮,身與心都有煩惱憂慼的苦受。
諸位賢友!以上就是『生』為什麼是苦的原因了。
接下來說『老苦』,為什麼『老』是苦?
諸位賢友!當人的青春已逝,年華不再,便有頭髮花白,牙齒脫落,體力日衰,身形駝背彎曲,四肢不聽使喚,開始必須拄杖而行,肌肉萎縮,皮膚鬆垮,皺如麻子,諸根不再靈敏,容顏變醜,以上就是老的共同特徵。
老所帶來的苦,會讓身感受到苦,心也感受到苦,身與心都會受苦;苦受接著生起覺受、遍受(覺受、遍受等都是感受的另一種別名);週身感受熱(這裡的『熱』指不舒服)苦,心也感受到熱(對『老』的一種無奈、生氣、與焦慮)苦,身與心都能感受到熱惱(對『老』的煩惱)。
再來說病苦,什麼是病?諸位賢友!病的徵狀,有:頭痛、眼痛、耳痛、鼻痛、顏面神經痛、脣痛、牙痛、舌痛、齶痛、咽喉痛、風(氣)喘、咳嗽、噁吐、喉痺、癲癇、癰癭、經溢、赤膽、壯熱、枯槁、痔瘻、下痢……等等等,不管是出現哪一種症狀,身體一旦生了病,心也必然受到牽累,必須跟著受苦。以上就是病。
而所謂的病苦,就是指當眾生病時,會讓身感受到苦,心也感受到苦,身與心都會受苦;苦受接著生起覺受、遍受(覺受、遍受等都是感受的另一種別名);週身感受熱(這裡的『熱』是指不舒服、不愉快)苦,心也感受到熱(對『病』的一種無奈、排斥、抗拒、生氣、與焦慮)苦,身與心都能感受到熱惱(對『病』的煩惱)。
接著說死苦。諸位賢友!什麼是死亡?就是當眾生的生命到了盡頭,身體敗壞、離散,諸根閉塞,不再有任何生命現象,這就是死亡。
而所謂的死苦,會讓身感受到苦,心也感受到苦,身與心都會受苦;苦受接著生起覺受、遍受(覺受、遍受等都是感受的另一種別名);週身感受熱(這裡的『熱』是指不舒服、不愉快)苦,心也感受到熱(對『死』的一種無奈、排斥、抗拒、生氣、與恐懼)苦,身與心都能感受到熱惱(對『死亡』的恐懼與煩惱)。
我們再來說怨憎會苦。什麼是怨憎會?諸位賢友!眾生都有內六根,當眾生不喜愛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時,偏偏這些討厭的內六根都出現在自己的身上,如果這些令自己討厭的六根都共聚在一身時就是一種苦;同理,對於討厭的外六處、六觸、討厭的覺(受)、想、思、愛等也都是一樣的道理。
諸位賢友!眾生也都有六界,當眾生不喜愛自己的地界、水、火、風、空、識界等,偏偏這些討厭的六界又都融合聚集在身心一處,而這種不喜愛的六界共合在身心一處的現象就是苦,就是所謂的怨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