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及《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如何才能活得幸福?
這本書以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的形式,引用Alfred Adler 所發展的阿德勒心理學Alderian Psychology , 對「如何才能活得幸福」的哲學問題,提供回答。
書中虛構的哲學家提倡「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年輕人沒法接受這個觀點,並前往拜訪哲學家,他們互相的對話讓我們探索如何才能活得幸福。
1 否定心理創傷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阿德勒心理學稱為「目的論」。重點在於,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目的」而活着,這就是目的論。我們是藉着「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了怎樣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其實弗洛伊德悉的「決定論」,才是決定我們個人自由意志、把人視為機器的理論。如果在感受到不幸福的狀態下,繼續做「現在的你」應該不會好到哪裏去。你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不是因為你身在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為你陷入不幸的狀況,而是因為你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
阿德勒心理學是以生活型態life style來說明人的性格或氣質。生活型態是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還有如何看待「自己」,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你選擇自己的生活型態。
阿德洛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變得幸福的勇氣,要有「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
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2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你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定決心不要喜歡自己。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人類在本質上,就是以他人的存在為前提,原則上是沒辦法跟他人切割而獨活的。
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人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上的。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會有一些普遍的需求和慾望。阿德勒稱為「追求卓越」,它就是向上心的表現或追求理想狀態。訂定某些理想或目標後,就向前邁進。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即使是自卑感,還是可以成為努力與成長的催化劑。跟自卑感不一樣,「自卑情結」complex, 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宣揚因為A,所以達不到B的論點,這是自卑情結,而不算是自卑感。
不和任何人競爭,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比現在的自己近往前一步,才是他的價值所在。我們大家雖然不同,卻是平等的。競爭的可怕就是在於就算你不是輸家,就算你一直獲得勝利,但只要你置身在於競爭之中,內心就無法得到片刻安寧。因為不想成為輸家,而且為了不成為輸家,必須不斷贏下去,也沒辦法相信別人。
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只要察覺到那是權力鬥爭的時候,就要盡快從中脫身,不要回應別人的行動。我們能做的就只有這樣。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是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
人只要在感覺「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愛。
弗洛伊德的「因果論」是「擁有的心理學」,最後注定要走入決定論。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決定權在於你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型態,是我們自己選的。
3 割捨別人的課題
所謂的自由是什麼?
人類的價值、人類的幸福是沒有辦法用金錢買到的。不管對方如何干涉我,只要不理他們就可以了。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即不應該尋求認同這件事。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你過的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不涉及他人的課題。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𥚃。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要區分是誰的課題,方法很簡單,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世上的父母的確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很明顯的,父母們是為了自己的目的。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課題,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不要一一插嘴干涉。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無視當事人的意願,強迫他改變,只會在事後引起更強烈的反彈。
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需要一點距離的,當彼此之間距離太近、太密切的時候,反而無法正面對談。當「回報」存在於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時,就會產生一種「我給了你這麼多,你也應該回報我」的心情。我們既不能要求回報,也不能受它束縛。
不想被別人討厭是人類極其自然的慾望與衝動,近代哲學的巨人康德,稱這樣的慾望為「傾向性」,是本能的、衝動的慾望。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你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價。不害怕被討厭的可能性,邁步向前,不去過那種如同由波道上滾落的人生,攀登眼前的上坡路。這就是對人類而言的自由。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了吧。
當我改變的時候,變的就只有「我自己」而已。
4 世界的中心在哪裏?
阿德勒所取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 是無法分割的意思,是無法再分割的最小單位。
課題的分離只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人際關係的終點又在哪袒?那就是「社會意識」(social interest)。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就稱為「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是「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只要有兩個人「我和你」,就可以形成社會、產生共同體。我們對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可是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待在那裡就能得到,必須自己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正面迎接「人生的任務」。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你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是中心。
把對自我的執着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在乎「別人是如何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是關心「我」的生活型態。
不要想着「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
不可以稱讚,也不可以責備。稱讚這種行為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背後的目的都是操控。活在縱向關係之中,所以想要得到稱讚。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提倡所有人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平等是橫向的。所謂的自卑感,就是從縱向關係所產生的意識。以縱向方式來看待人際關係,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就介入了。
首先就是要做到課題的分離,然後接納彼此的差異、建立對等的橫向關係。「鼓勵」就是下一個步驟。似類似「我們可以將馬兒牽掀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一樣」,要面對課題的是他本人,要下定決心的也是他本人。
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
5 認真活在當下
你只需要考慮自己要怎麼做就行了。所謂「貢獻他人」並不是捨棄「我」去為某人鞠躬盡瘁,說穿了,是為了實際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有人認為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學,並達到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目標,至少需要現在歲數的一半時間才夠。
所謂的人生,就像一圈又一圈跳着舞,跳着的每一個瞬間,成為一連串的剎那。然後當你回過神一看,才會發現:「啊!我已經來到了這𥚃!」只要跳舞的「當下」是充實的,就已經足夠。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
第一本書的關鍵提問是:「應該怎麼做,人才能獲得自由?」第二本書所探究的問題是:「該怎麼做,人才能變得幸福?」
第二本書實在難以明白,所以我亦沒有辦法寫出這對這本書的閱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