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威近代史】(三百二十六回)
大軍閥平反系列
時間繼續停留喺1918年11月11號,德國無厘頭「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依一場響短短四年間奪去咗差唔多2000萬人性命嘅歐洲大戰(數字一般認定係3500萬人傷亡,死亡人數達1500萬),徹底改變咗歐洲同整個世界嘅運行秩序,「碎肉機」式戰爭概念降臨大地,人命變成數字統計,戰爭再唔係單單軍人同政權嘅事,要打整體動員戰,平民百姓死傷更加慘重。
有人話第一次世界大戰冇真正嘅勝利者,所有國家都係戰敗國,所有國家都要付出代價,只不過我哋稱呼「付出代價比較小嘅國家」為戰勝國。更值得留意嘅係,第一次世界大戰令到俄羅斯嘅羅曼諾夫王朝、奧匈帝國嘅哈布斯堡王朝以及普魯士嘅霍亨索倫王室倒臺,加埋鄂圖曼帝國瓦解。之後由共和體制取代,一戰成為咗君主制同共和制長久衝突歷史嘅勝負決勝點......
自十八世紀末期歐洲「雙元革命」(工業革命同法國大革命)發生後,民主共和制度開始出現響歐洲大陸,但係君主制依然非常強靭,去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亦只有瑞士、法國同葡萄牙係行緊真正共和民主制,其餘諸國都係行緊君主制或君主立憲體制,整個歐洲大陸,由維多利亞女王嘅後裔同佢嘅親戚佔據不同帝國嘅王位,形成咗一個「王族精英階層」系統,至少有某種意義下嘅集體利益存在(當然佢哋亦都會鬼打鬼)。
甚至有保守派相信,一戰會令共和制響歐洲完全消失,不過事實啱啱相反,一戰令到大部份君主體制徹底垮臺,取而代之係歐洲大部分國家進入共和體制時代,由人民選票話事,情況同當時嘅中國亦都一樣,民主自由共體制和終於占取上風。一戰結束後,隨著各大王朝紛紛倒臺,王族精英階層瓦解,有好多人相信共和體制會為歐洲大陸帶嚟長久嘅和平同安定,但係事實又啱啱相反,共和體制嘅出現反而帶嚟咗更加殘酷、滅絕性更強、死人更多嘅第二次世界大戰。
由此可見,建立共和引發大混亂,並非中國人嘅問題,而係全世界人嘅問題。君主體制冇民主,由君王同王族單邊獨大,減少唔同派系之間嘅權力鬥爭,或者至少保留一個高高在上嘅神聖君主角色,最後為唔同衝突嘅意見擔當仲裁同埋權威嘅角色(君主立憲),某程度上,可能係一個更好嘅管治手法。
今日世界,當然冇人敢再講君主制比共和制更優勝,但係我講畀大家知,其實好多人心裡面仲相信(支持)君主制度,你睇今日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搞一人獨大,權力高度集中,背後有14億人支持,你就一清二楚。
但我想補充一點,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君主制有好處亦有壞處,同樣民主制度亦如是,世界上冇完美嘅事物存在。我哋要選擇嘅並唔係邊個比較好,而係「兩害取其輕」,去選擇一個會帶來比較少壞處嘅制度。如果用咁嘅思考方法去考量,民主共和制度絕對比君主制度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