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作者: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譯者:施清真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年份:2022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7439
冇諗過呢本書咁鬼伏!
本書得80頁左右,硬皮書裝訂
我七十幾蚊買返嚟,接近一蚊一頁,好唔化算
睇得快嘅話,一個鐘內搞掂
咁都算,啲內容先激鬼氣,講嘅都係好淺層嘅基本嘢
全書內容係推薦序+正文,正文係作者個TED talk講稿整理而成,內容大同小異
與其買呢本書,不如睇作者嘅Teb talk
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63995
閱讀之前,我以為有如同下面這篇文一樣一樣,深入剖析是否自我認同為女性主義者的內外矛盾和衝突。
https://www.ios.sinica.edu.tw/journal/ts-21/21-3.pdf
或者如同轉述的這位作者面對女權問題的複雜心態: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1703244/?_i=5777712tYy0Xpn
「作家金達在2017年本書完結時接受過一次採訪,回答頗具爭議性,個人覺得有兩條可以較好反映出當時女性對女權問題的矛盾心理和金達個人的悲觀主義崇尚。
首先是關於金達是否是一名女權主義者的詢問,金達回答是:我不認為我是一名女權主義者,女權主義者的道路是一條辛苦且佈滿荊棘的道路,而我的人生太短暫了,不想活得那麼辛苦。
其次是提問金達並不是女權主義者仍選擇創作此類作品的原因。金達回答:不是我隨心所欲去創作的,而是我心裡清楚不創作這樣的作品我無法繼續(心安理得)生活,一定要寫一點關於她們的事,我是這樣想的。」
我期望有女性主義被污名化的原因分析,有不願承認女性主義者的困難和壓力來源,有各個女權流派的爭執。或者,期望作者會從平權派的角度,洗刷女性主義者的污名,從而呼籲個個人都能成為女性主義者。
然而,此書背離了我的閱讀期待。
作者先鋪展身為黑人女性的日常生活經驗面對的文化現象,展示目前社會仍然性別不平等,仍有許多刻板印象、約定俗成的性別陋習等等。
她分明羅列女性在職場、家庭、學校等生活環境遇到的差別待遇,指出女性被性別定型局限的工作發展,婚姻帶來的名分對女性的肯定,女性爭取男性的注意(競雄),強暴案檢討女性受害者等等性別現象。
但她只是輕輕一提,就轉到下一個,以致於議題流於表面,只展示淺層的現象,沒有深入分析和個人見解。
作者重點不在於分析,而是拋出現象,給讀者思考。
作者認知到女性主義者的污名化,一旦公開宣稱,便遭到別人冷眼看待、排斥抗拒。她試圖反轉別人對於女性主義者的刻板印象,自我宣稱自己跟別人口中負面的女性主義者不同。
她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以她所舉的例子,大多是男人),以致於要如此宣稱,來抵抗社會壓力。
最後她終於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女性主義者定義,認為是一個不分性別而能說出「當今確實存有性別問題,我們必須予以修正,也必須做得更好」的人。
然而,作者沒有深究為何會出現女性主義者負面的刻板印象,也沒有為之辯解或反駁,只是激勵大家不能畏懼外人的看法,勇於宣稱自己是女性主義者。
不尋根究底,找出源頭,徹底根治,是很難使人信服和接受的。
作者本人的平權派立場,流露出自身的局限,例如:美醜的標準。她在衣服和女性的美麗標準上,仍受到父權影響,認為陽剛服裝是醜陋,要穿著不秀氣才得到人(男性)的認同。
作者如此在意自己的服裝打扮,著重表現自己的價值,可見其徘徊於是否迎合父權標準的矛盾中。要獲得社會認可,就服從這一套標準。
她爭取改變的現況是:女性陰柔穿著並不意味著沒有能力,需要尊重穿著性感的女性,並支持女性有服裝自由,她穿高跟鞋是為了取悅自己。
不過,在她要改變的藍圖中,沒有挑戰到父權制度對於女性美的標準。
比起作者正文,推薦序的內容更有看點。
其中,楊翠補充了身為女性主義者而來的各種刁難,污名化的部分原因。
身為生理男性的晏向田則強調女性主義非屬女性專利,對男性亦有好處,顯然以男性本位的方式推薦女性主義的工具價值。
苗博雅在承認性別不平等問題存在的基礎上加上她的期許,主張著重機會平等的自由女性主義,是普羅大眾親近女性主義的最佳入門磚。
確實,我最初接觸的女性主義流派是自由女權,並有過短暫的自由派思想時期。
書中的女性主義是從平權派的角度去理解,認為:「只要你相信性別平等,你就能成為一名女性主義者。」
而本書的中文用詞是符合平權派的作為,注意到中文語序的前主後次的限制,不用「男女平等」,而用「性別平等」。
全書以平權派理論來解釋女權,彷彿女性主義就只能追求性別平等,並固定在推動性別平權的框架內。
雖然推薦序說這是一本女權入門書,但對於女性主義的理解,切入角度的淺薄,缺乏理論基礎,遠遠及不上其她入門書。
看完唯一的得著是,認知到非洲黑人女性面對的性別困境,跟千里之外的華人女性是如此的相似,足見性別議題的跨文化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