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士佛台
好靚
張愛玲都住過諾士佛臺架
張愛玲有嚟過九龍住咩
sorrr
應該係蕭紅,唔係張愛玲,我mix up左
自隊
呢棟個騎樓仔都幾特別咁
諾士佛台
好靚
張愛玲都住過諾士佛臺架
張愛玲有嚟過九龍住咩
sorrr
應該係蕭紅,唔係張愛玲,我mix up左
自隊
btw真。張愛玲住過既北角繼園街(我無記錯??)既建築都非常獨特,我去過一次,駐足好耐先捨得走
我都唔係好識,不過揾揾啲相同資料再講
HKU - Faculty of Law (started at a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at Caine Road )
HKU - Alberose
靚撚到癲
個人對八文樓果種氣勢同味道情有獨鍾
個人對八文樓果種氣勢同味道情有獨鍾
以前行幾步就係碼頭
上網睇好多佐敦道碼頭舊照片成日見到佢地
HKU - Faculty of Law (started at a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at Caine Road )
HKU - Alberose
其實點解law faculty要拆,拆完依家都係公園空地嚟
HKU - Faculty of Law (started at a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at Caine Road )
HKU - Alberose
其實點解law faculty要拆,拆完依家都係公園空地嚟
HKU - Faculty of Law (started at a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at Caine Road )
HKU - Alberose
其實點解law faculty要拆,拆完依家都係公園空地嚟
因為法學院唔夠地方用
HKU - Faculty of Law (started at a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at Caine Road )
HKU - Alberose
其實點解law faculty要拆,拆完依家都係公園空地嚟
因為法學院唔夠地方用
圖右個教堂忡喺度
仲好靚
HKU - Faculty of Law (started at a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at Caine Road )
HKU - Alberose
其實點解law faculty要拆,拆完依家都係公園空地嚟
屌 諗住學校建築容易keep到
估唔到Kong u都咁撚樣
見到火車站真係好感嘆 香港真係要參考德國重建柏林城市宮嘅經驗,呢楝建築嘅歷史意義實在太大
之前討論過重建成忽area咁?
我覺得隻planet coaster真係可以一試
見過有大神將一隻game內嘅城市幾乎全還原
最緊要係可以用入場遊客身份嘅視點睇建築
sorry
幾好
想問下,油尖旺有咩歴史建築?
利申:有台灣fd黎香港,想令佢地覺得香港唔係一式一樣
大把之前我都介紹過
尖
舊火車站鐘樓、英童、1881
油:
天后廟
不過你想介紹fd認識下香港既,行開一定要睇埋駿發花園講重建、油麻地警署、新填地街之類
我想嘗試幫手帶下,實習下睇下可唔可以令遊客覺得有趣
唔該巴打,其實我諗過先帶佢地去美都,用食物吸引左佢地,食飽夠力就慢慢行同去介紹影相
講起美都
依種角位騎樓設計上真係一流
天然採光同通風一定好過現代d 四方樓
可惜之前部古董收銀機已經畀老闆扔咗
btw個蝦多士唔錯
好貴啲野食
寫得幾好 可以講多啲建築同人既關係
個人對八文樓果種氣勢同味道情有獨鍾
個人對八文樓果種氣勢同味道情有獨鍾
八文樓 設計充分反映當年 1956年「建築物(規劃)規例」的特色,以體積及街闊限制建築大小...及容許臨街露台伸出....
但引起過高密度問題,其地積比可達17-19倍....嚴重影響衛生交通基建設施.....
所以政府參考紐約1961年的規劃規管,1962年引入新「建築物(規劃)規例」,以地積比率同總樓面面積限制建築大小,住宅建築地積比限於10,非住宅則15,由1966年起使用,沿用至今....
高而瘦的建築風格由1966年到今日都係咁....
其實歷史建築設計與建築物條例變化息息相關,有興趣可以再探討....
個人對八文樓果種氣勢同味道情有獨鍾
八文樓 設計充分反映當年 1956年「建築物(規劃)規例」的特色,以體積及街闊限制建築大小...及容許臨街露台伸出....
但引起過高密度問題,其地積比可達17-19倍....嚴重影響衛生交通基建設施.....
所以政府參考紐約1961年的規劃規管,1962年引入新「建築物(規劃)規例」,以地積比率同總樓面面積限制建築大小,住宅建築地積比限於10,非住宅則15,由1966年起使用,沿用至今....
高而瘦的建築風格由1966年到今日都係咁....
其實歷史建築設計與建築物條例變化息息相關,有興趣可以再探討....
文華新邨同同期嘅美孚新邨應該可以話係
華人同洋人對高密度住宅嘅終極演繹
行外人嘅我覺得文華新邨只係巨型唐樓...
無論外觀同內裡都同當時嘅唐樓接近
估計當年美孚新邨推出嘅時候應該幾震撼
個人對八文樓果種氣勢同味道情有獨鍾
八文樓 設計充分反映當年 1956年「建築物(規劃)規例」的特色,以體積及街闊限制建築大小...及容許臨街露台伸出....
但引起過高密度問題,其地積比可達17-19倍....嚴重影響衛生交通基建設施.....
所以政府參考紐約1961年的規劃規管,1962年引入新「建築物(規劃)規例」,以地積比率同總樓面面積限制建築大小,住宅建築地積比限於10,非住宅則15,由1966年起使用,沿用至今....
高而瘦的建築風格由1966年到今日都係咁....
其實歷史建築設計與建築物條例變化息息相關,有興趣可以再探討....
文華新邨同同期嘅美孚新邨應該可以話係
華人同洋人對高密度住宅嘅終極演繹
行外人嘅我覺得文華新邨只係巨型唐樓...
無論外觀同內裡都同當時嘅唐樓接近
估計當年美孚新邨推出嘅時候應該幾震撼
差好遠喇
美孚新邨規劃完善好多
有商場 食店 街市 戲院 學校 社區設施 交通樞紐 停車場 綠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