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潮壯美!朝野昏庸?
悲讀辛稼軒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上選使求河南,衡奏:「司諫湯邦彥有口辨,宜使金。」邦彥請對,問所以遣,既知薦出於衡,恨衡擠已,聞衡對客有訕上語,奏之,上大怒。即日罷相。年六十有二薨。
——《宋史.葉衡傳》
正文第四章
稼軒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子胥冤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經過上次稼軒寫求職信成功
正式升任做倉部郎官
咁佢到底滿唔滿足呢?
我地不妨睇佢呢一首又係寫比葉丞相嘅詞
葉丞相算係稼軒仕途嘅貴人
成日都幫佢,稼軒因此寫唔少詞送比佢
即係寫比自己老細
由呢種身分,尤能見稼軒用世之心
其實中國詩詞,成日都有「讀者二重性」
第一重係指寫比特定對象
好似題目往往都有贈答、呈、上等字眼
說話之人九成九都有言外之意
呢種讀者同作者有直接關係
收到嘅人當然著重嘅係作者本意
第二重係泛化讀者,大眾
好似我地咁,當作品公開先有機會睇到
呢種間接關係,除理解作者本義
更重要係嘗試感受作者嘅存在
如稼軒之經驗,好多時我地都會有相似情況
閱讀,以至有所理解、同情,以至共鳴
稼軒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鼙鼓:古代之戰鼓
組練:組甲被練,分別指士兵嘅軍甲衣服,此代指軍隊
貔虎:貔,古代傳說兇猛嘅瑞獸。虎,老虎
誚慣得:習以為常。誚,簡直
吳兒:泛指錢塘江畔嘅青年漁民
紅旆:紅旗
蹙:通「蹴」,踩、踏之意
詞題一如上次:
前景,後指明對象
觀錢塘江嘅潮水起伏
寫比葉丞相
借景起興,比喻暗含言外之意
大抵係呢種詩詞嘅常見模式
上半片著力寫景,極具氣勢
起首先寫天空嘅飛鳥
詞人極目遠望錢塘江嘅壯景
視覺之後,隨之湧來係江潮之聲
「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
突然傳黎驚天動地嘅戰鼓聲
千軍萬馬乘著江面湧起嘅巨浪奔馳而至
翻滾不休嘅激戰,士兵勇猛如野獸
以上三句,皆以軍事比喻寫潮景
此種寫法,可謂少見,耳目一新
東坡亦寫過錢塘潮色:
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
可以細味兩者風格之別
「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
江潮朝暮不休,附近嘅漁民都慣哂
「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稼軒話,佢地係波浪間如履平地
船上紅旗翻飛,後生仔係大海好似條魚暢泳
腳踏浪花,浪花紛飛似舞
人與潮水嘅比拼,呈現征服自然嘅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