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詞第一?西風殘照,稼軒老矣
研讀辛稼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明.楊慎《詞品》
稼軒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正文第三十三章
讀過稼軒三十一首詞,終於黎到最後一首
有唔少學者,都認為呢首係辛詞入面寫得最好嘅作品
文學評價,都係要睇返每個人唔同嘅文學觀
最緊要係經過對讀、比較,再有一理由支撐自己
咁樣先係負責任嘅讀者,先會有進步
劉克莊《辛稼軒集序》:
世之知公者,誦其詩詞,而以前輩謂有井水處皆倡柳詞。余謂耆卿且留連光景,歌頌太平爾;公所作大聲鞋酪,小聲鏗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穗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稼軒詞中,真係不乏絕妙好詞
講愛情,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講友誼,有「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講自然,有「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裏」
講理趣,有「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中國文學嘅大詞人,又點止咁少值得一提
真係數之不盡,每一首都足以再三細味
但係聰明嘅讀者一定會問:點解?
點解會有人覺得呢首係辛詞第一?
點解我會將呢首作為收尾最後一講?
因為呢首即使唔係辛詞寫得最好嘅作品
都仍然係最具代表性,最能呈現稼軒一生志向
稼軒一生念念不忘嘅執念
唔係愛情、友誼,唔係田園、哲理……
由出世嘅一刻,已經同家國緊緊咁連繫一齊
稼軒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劉裕: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舞榭歌臺:榭,平臺上嘅房子。即演出歌舞嘅場所
詞題「懷古」二字
即係話呢一首係懷古詞
懷古乃指由文物古蹟引發
懷想昔日嘅人與事
此詞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樣作於寧宗開禧元年
係呢一年稼軒因「謬舉」之罪降職
之後又被臣僚論列「好色貪財,淫刑聚斂」,怒而辭官
發生種種事情前,稼軒仲係守緊鎮江
已經六十六歲啦,呢首詞係佢死前兩年嘅感懷
上半片借物起興,所借者係「北固亭」
從地方又引出兩位古人,孫權、劉裕
孫權係設立京口鎮之人,劉裕曾經住過京口鎮
兩位都係留名青史嘅英雄豪傑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江山千古長存,但英雄卻都逝去
景存人亡,孫權建立京口鎮
但係而家佢又係邊到呢?
昔年繁華,昔日歌舞,昔時風流人物
其實都係經唔起時代嘅風雨!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再多嘅歌舞,再多嘅英雄人物
種種風流韻事,又何曾逃得過時間?
時間係「雨打」,係「風吹」
抽象化為具體,孫權已逝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陽照亮種滿普通草樹嘅巷陌
呢到嘅尋常,係好普通無咩特別嘅巷陌
人地講係南朝宋武帝劉裕住過嘅地方
寄奴,係劉裕嘅小名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徧,無人會,登臨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當年北方中原被少數民族佔領
劉裕係京口起事,北伐滅南燕、後秦
仲推翻東晉自立為帝,成為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如斯氣概,呢種布衣英雄
可以做到「氣吞萬里如虎」咁打敗外族
正係稼軒一夢再一夢,最想做到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