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係咪要出多篇呢?
出
文呢?

星期日係咪要出多篇呢?
出
自我質問:士不遇之詞
細讀辛稼軒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
稼軒 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一點淒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並竹尋泉,和雲種樹,喚作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長藉丘壑。
休說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裡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露冷松梢,風高桂子,醉了還醒卻。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
自我質問:士不遇之詞
細讀辛稼軒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
「士不遇」這一文化現象,雖已屢見於先秦時代,但卻必須到兩漢,才被作為文學上反覆出現的主題,而逐漸型塑成固定的心靈模式。兩漢之後,此一心靈模式當然還是不斷在發生,而文學創作上同樣以它作為主題,但大致上仍是以漢代文人所形成的此一心靈模式的延續發展。
——顏崑陽
稼軒 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一點淒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並竹尋泉,和雲種樹,喚作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長藉丘壑。
休說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裡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露冷松梢,風高桂子,醉了還醒卻。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
正文第十九章
同一處地方,唔同嘅時間
可以引發出唔同嘅詞作
正如蘇東坡寫下赤壁三部曲
各有不同情感、思想,值得對讀![]()
稼軒之於雨巖,共寫六首詞
尤以上次生查子(獨遊雨巖)
同今次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
寫得極好,又可對讀
同異比較,更能細味文學之美![]()
稼軒 念奴嬌(賦雨巖,效朱希真體)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一點淒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並竹尋泉,和雲種樹,喚作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長藉丘壑。
寥廓:空曠深遠
詞題:賦雨巖
即因此地而寫之詞
而「效朱希真體」
意指稼軒模仿當時另一詞人![]()
亦係佢朋友朱敦儒嘅風格
係古今文學,模仿都係好常見嘅
模仿並唔代表次一等
一如此詞,就係絕妙好詞![]()
上半片先以問題作起首
近來有邊到有我嘅愁思
又有邊到有我嘅喜樂?![]()
此問揭示稼軒尋覓唔到自己嘅歸宿
係呢到既無可愁之事
亦無可樂之事
一切都勾唔起詞人內心嘅感情![]()
「一點淒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
自問自答,此句寫得傳神
稼軒無愁無樂,卻感一恆久之悲涼![]()
已經係超越心情,而係對人生存在嘅感受
一點淒涼,係「千古」之士人皆有之
一對眾,捕捉文化命限之共相
儒家式嘅「士不遇」
係絕大多數士人嘅悲劇![]()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
稼軒透視文化深層之悲哀,與千古之人共鳴
並強調「獨倚」,無可憑藉
獨倚欄杆,唯有西風吹來
宇宙寥廓,彷彿無可掛搭
不止稼軒,千古士人一直如是呀!![]()
「並竹尋泉,和雲種樹,喚作真閑客」
係竹林中尋找泉水
係雲煙之間種植樹苗
人地叫稼軒做真正嘅閑客![]()
「此心閑處,不應長藉丘壑」
稼軒又何嘗想比人叫做閑客![]()
係內心深處,一定係好排斥外界咁睇佢
因此佢自言:
我呢顆心嘅閒處
唔應該係山林田園之間![]()
一再回應起首之問
「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
詞人嘅心應係別有歸宿
不可長留於此地呀!
無愁無樂,有如行屍走肉![]()
休說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裡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露冷松梢,風高桂子,醉了還醒卻。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
下半片一連化用陶淵明兩句
陶淵明〈歸去來辭並序〉: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之句,講緊田園生活先係正確
但稼軒卻係以「休說」作反駁![]()
唔好話過去係錯,而家先係啱啦
如果係咁,我又點會咁痛苦?
以酒麻痺身心,黎飲返杯啦!![]()
「醉裡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
呢句寫得非常有趣,可以有好多解讀
最表層嘅睇法:
醉左唔知邊個係我,唔係月、雲、鶴![]()
深入去睇:
稼軒飲酒,醉中吐真情
真正嘅我唔係屬於田園架!![]()
唔係月,唔係雲,唔係鶴
內心充滿抗拒,醉中潛意識仍是如此
誰是我,我是誰?![]()
此乃稼軒對自我定位之一大痛苦
「露冷松梢,風高桂子,醉了還醒卻」
因為冷,因為風
吹醒稼軒嘅醉意,酒醒人更悲
眼看松梢、桂子之清冷
亦映照出詞人之孤寂
「還」,可見詞人不欲酒醒![]()
「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者」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陶之句呈現悠閒嘅生活
而稼軒則講:
係北窗上攤係到訓覺
希望外邊雀鳥嘅悲叫唔會嘈醒我啦
因為只有酒醉,只有入夢
詞人先能夠逃離自己內心嘅自我質疑
可惜,人生必有一醒![]()
稼軒之田園生活
因性情與陶淵明大有不同
自然無法順利走入此一田園理想![]()
有趣嘅係,稼軒對陶淵明有非一般嘅接受
稼軒於田園,一再提及陶淵明
我地之後就由稼軒嘅眼去睇陶淵明啦!
大文學家,能夠言淺意深
即係人人意中所有
但人人筆下所無
呢四句,我地或者都曾有相似感受
卻無能力咁簡單直接呈現
而且讀之動人,絕不簡單![]()
即係對隱歸田園心有不甘啦
btw探長出完文自quote, 係咪correction?
上次睇完關於陶潛果個post 獲益良多,正皮留名支持
大文學家,能夠言淺意深
即係人人意中所有
但人人筆下所無
呢四句,我地或者都曾有相似感受
卻無能力咁簡單直接呈現
而且讀之動人,絕不簡單![]()
我都有類似體驗,係難以言表
好難準確又簡單表達出口
一點淒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
呢句好型
大文學家,能夠言淺意深
即係人人意中所有
但人人筆下所無
呢四句,我地或者都曾有相似感受
卻無能力咁簡單直接呈現
而且讀之動人,絕不簡單![]()
我都有類似體驗,係難以言表
好難準確又簡單表達出口
語言係要鍛練
張巴打有興趣得閒寫吓嘢
一定會有幫助
想請教下探長
既然辛棄疾嘅詞咁多樣化![]()
![]()
![]()
而且佳作咁多![]()
點解一講到宋詞
名氣始終唔及東坡?![]()
真係有啲凳佢唔抵!![]()
想請教下探長
既然辛棄疾嘅詞咁多樣化![]()
![]()
![]()
而且佳作咁多![]()
點解一講到宋詞
名氣始終唔及東坡?![]()
真係有啲凳佢唔抵!![]()
呢個係好問題!![]()
我會將呢個問題當係接受史去睇
即係文學家如何受當時及後黎嘅人接受
接受,係一個不斷延續嘅事情
今時今日,香港課文都仲有蘇辛,係其一
有課文,無課文,好影響到大家點接受文學家
我地必須認清一個問題:
文學嘅典範,亦係所謂典律化嘅過程
其實係充滿權力、話語之間嘅爭奪
好似上面提過朱熹列四書咁
正因為朱熹有權力先影響到四書係邊四本![]()
既然係咁,最出名嘅唔代表係最好![]()
當然質素絕大多數都有保證
係勁先可流傳比一代又一代啦
有時候,走於時代之前嘅文藝家不受重視
直至死後先出名,大家都知好多
東坡詞,稼軒詞,都係第一流級別
甚至唔少詞評都話辛大於蘇
咁點解辛相對蘇,名氣差咁遠呢?![]()
我諗至少有以下重要嘅原因
1.東坡太全能啦!![]()
辛係文學得詞好出名
但東坡除左北宋首屈一指嘅詞人
詩作都係一絕,同黃庭堅並稱「蘇黃」
又係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可比韓愈
加埋宋代四大書法之一,好多人都求佢一字
同時東坡繪畫自成一格,開創湖州畫派
對儒、釋、道三家都好有研究,註過《論語》、《易經》、《尚書》
可參考
小二,黎一碗東坡肉!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4/blog-post.html
2.性格好平和親切![]()
係好出名嘅好地方官
豁達係好多中國人都好鍾意
相對辛嘅陽剛
自然更受歡迎啦
後世亦是如此,慢慢累積差距
可參考
歡樂的文學美食家 談東坡平易近人之飲食文學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23.html
3.文學史對開拓嘅推崇![]()
詞史總係講蘇辛
蘇先於辛,有開山祖師嘅味道
講辛一定會提蘇
但講蘇,未必會提辛
做詞風,士大夫之詞嘅先行者
總係係接受方面有好多著數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婉約、豪放 並讀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5/blog-post_30.html
想請教下探長
既然辛棄疾嘅詞咁多樣化![]()
![]()
![]()
而且佳作咁多![]()
點解一講到宋詞
名氣始終唔及東坡?![]()
真係有啲凳佢唔抵!![]()
呢個係好問題!![]()
我會將呢個問題當係接受史去睇
即係文學家如何受當時及後黎嘅人接受
接受,係一個不斷延續嘅事情
今時今日,香港課文都仲有蘇辛,係其一
有課文,無課文,好影響到大家點接受文學家
我地必須認清一個問題:
文學嘅典範,亦係所謂典律化嘅過程
其實係充滿權力、話語之間嘅爭奪
好似上面提過朱熹列四書咁
正因為朱熹有權力先影響到四書係邊四本![]()
既然係咁,最出名嘅唔代表係最好![]()
當然質素絕大多數都有保證
係勁先可流傳比一代又一代啦
有時候,走於時代之前嘅文藝家不受重視
直至死後先出名,大家都知好多
東坡詞,稼軒詞,都係第一流級別
甚至唔少詞評都話辛大於蘇
咁點解辛相對蘇,名氣差咁遠呢?![]()
我諗至少有以下重要嘅原因
1.東坡太全能啦!![]()
辛係文學得詞好出名
但東坡除左北宋首屈一指嘅詞人
詩作都係一絕,同黃庭堅並稱「蘇黃」
又係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可比韓愈
加埋宋代四大書法之一,好多人都求佢一字
同時東坡繪畫自成一格,開創湖州畫派
對儒、釋、道三家都好有研究,註過《論語》、《易經》、《尚書》
可參考
小二,黎一碗東坡肉!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4/blog-post.html
2.性格好平和親切![]()
係好出名嘅好地方官
豁達係好多中國人都好鍾意
相對辛嘅陽剛
自然更受歡迎啦
後世亦是如此,慢慢累積差距
可參考
歡樂的文學美食家 談東坡平易近人之飲食文學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23.html
3.文學史對開拓嘅推崇![]()
詞史總係講蘇辛
蘇先於辛,有開山祖師嘅味道
講辛一定會提蘇
但講蘇,未必會提辛
做詞風,士大夫之詞嘅先行者
總係係接受方面有好多著數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婉約、豪放 並讀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5/blog-post_30.html
戈登巴太強大了
大文學家,能夠言淺意深
即係人人意中所有
但人人筆下所無
呢四句,我地或者都曾有相似感受
卻無能力咁簡單直接呈現
而且讀之動人,絕不簡單![]()
我都有類似體驗,係難以言表
好難準確又簡單表達出口
語言係要鍛練
張巴打有興趣得閒寫吓嘢
一定會有幫助
去旅行去到好靜既地方會咁諗
可惜無咩platform 可以發表
係fb出咁正經嘅post會俾人覺得好扮野好附庸風雅
想請教下探長
既然辛棄疾嘅詞咁多樣化![]()
![]()
![]()
而且佳作咁多![]()
點解一講到宋詞
名氣始終唔及東坡?![]()
真係有啲凳佢唔抵!![]()
呢個係好問題!![]()
我會將呢個問題當係接受史去睇
即係文學家如何受當時及後黎嘅人接受
接受,係一個不斷延續嘅事情
今時今日,香港課文都仲有蘇辛,係其一
有課文,無課文,好影響到大家點接受文學家
我地必須認清一個問題:
文學嘅典範,亦係所謂典律化嘅過程
其實係充滿權力、話語之間嘅爭奪
好似上面提過朱熹列四書咁
正因為朱熹有權力先影響到四書係邊四本![]()
既然係咁,最出名嘅唔代表係最好![]()
當然質素絕大多數都有保證
係勁先可流傳比一代又一代啦
有時候,走於時代之前嘅文藝家不受重視
直至死後先出名,大家都知好多
東坡詞,稼軒詞,都係第一流級別
甚至唔少詞評都話辛大於蘇
咁點解辛相對蘇,名氣差咁遠呢?![]()
我諗至少有以下重要嘅原因
1.東坡太全能啦!![]()
辛係文學得詞好出名
但東坡除左北宋首屈一指嘅詞人
詩作都係一絕,同黃庭堅並稱「蘇黃」
又係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可比韓愈
加埋宋代四大書法之一,好多人都求佢一字
同時東坡繪畫自成一格,開創湖州畫派
對儒、釋、道三家都好有研究,註過《論語》、《易經》、《尚書》
可參考
小二,黎一碗東坡肉!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4/blog-post.html
2.性格好平和親切![]()
係好出名嘅好地方官
豁達係好多中國人都好鍾意
相對辛嘅陽剛
自然更受歡迎啦
後世亦是如此,慢慢累積差距
可參考
歡樂的文學美食家 談東坡平易近人之飲食文學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23.html
3.文學史對開拓嘅推崇![]()
詞史總係講蘇辛
蘇先於辛,有開山祖師嘅味道
講辛一定會提蘇
但講蘇,未必會提辛
做詞風,士大夫之詞嘅先行者
總係係接受方面有好多著數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婉約、豪放 並讀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
http://deliver90.blogspot.tw/2017/05/blog-post_30.html
戈登巴太強大了
解釋得太詳盡了
姐係出唔出名都有好多因緣際會既成份
1.東坡太全能啦!![]()
辛係文學得詞好出名
但東坡除左北宋首屈一指嘅詞人
詩作都係一絕,同黃庭堅並稱「蘇黃」
又係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可比韓愈
加埋宋代四大書法之一,好多人都求佢一字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