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詞中之龍辛稼軒

1001 回覆
521 Like 7 Dislike
2017-10-06 09:07:25
其實我覺得辛棄疾好似係人生無奈到改變唔到任何野先要相信人定勝天黎安慰自己
2017-10-06 12:24:55
留名學野
2017-10-06 19:24:18
求“一任秋”嘅exact meaning ?
姐係“任由大地轉入秋季“?

說與西風一任秋
最表層嘅意思即係:
留返啖氣,唔講其他
我就同西風一樣任由秋天嘅來臨

深層黎講
西風、秋季,都係蕭瑟之景
當然隱含詞人對人生存在嘅悲涼
有好多事情,唔係單靠個人理性可以解決


咁亦係對佢上文嘅自決、命運操之在我嘅語調又有少少矛盾


其實正如大家都知道
講得出人定勝天呢種話嘅人
又有邊個真係勝天呢
人生太多事都係超越個人力量
稼軒嘅自決亦無可改變

不過有呢種自覺同勇氣已經好勁

始終要向命運屈服
2017-10-06 20:22:31
其實我覺得辛棄疾好似係人生無奈到改變唔到任何野先要相信人定勝天黎安慰自己

嚴格黎講
命運操之我手
同人定勝天係唔同嘅
稼軒信自己而不信其他事物
其實可以話有認命嘅成分
2017-10-06 21:35:02

體悟生命的洞見:對比與呼應
細味辛稼軒名作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從這首〈醜奴兒〉可以看到辛棄疾很不同的面貌。我希望大家在看見辛棄疾作品中國破家亡主題的同時,也能看見他對於生命的青春形式和老年形式的領悟過程。一個詩人的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大概是對於青春的眷戀,以及對老年經歷滄桑以後的一種無奈,這一點大概是所有的詩人都有的。辛棄疾會感歎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在中年歷盡滄桑,了解了生命的狀況之後,卻只用平白的語言說一句「天涼好個秋」。
——蔣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WSAvofv7U



稼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正文第二十八章

以呢首詞係香港嘅知名度黎講
應該係稼軒除青玉案(元夕)外
最廣為人知嘅詞作,係名作
仲要被鄧麗君唱到街知巷聞人人識
能夠成為名作有好多原因
唔係單話寫得好就一定可變成名作

好似呢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咁
咁首先呢首詞寫得頂呱呱啦
其次我地讀落好易有深刻印象
節奏富有音樂感
結構、句子簡單直接
並無用咩特別深奧難明嘅典故字詞

更重要嘅係呢首詞雖然出自稼軒人生經驗
但詞人卻將個己嘅人生經驗
提煉成為人類普遍感知嘅情感哲理
我地甚至可以對稼軒無任何認識
都仍然可以感知呢首詞嘅動人之處



稼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此詞與上一首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寫於同一時期
一樣都係稼軒中年帶湖隱居時作
稼軒成日去附近嘅博山玩
呢首詞就係博山道中「書壁」而成
我地讀呢首詞不妨想像:
稼軒中年登博山望遠
回想少年時登樓嘅日子
今昔之感,觸發詞人內心
等唔切返屋企,即席要抒發心情

上半片引出主題「愁」
全詞加埋一共有三個「愁」字
係古典文學忌重複使用字詞嘅習慣
稼軒打破常規,可見其愁之重

「少年不識愁滋味」
少年,係必須同中年連結
稼軒書寫此詞之時
已經預設以自己後黎嘅人生做對比
「少年」、「中年」係一對比
兩者分別以稼軒嘅一生做呼應

大體而論,大抵多數人嘅少年
總係比中年、老年過得快活
即使過得困苦,但因為後生
總會有可以改變一切嘅志氣、決心
因為世界係後生果陣,係充滿可能性
充滿可能性,緊係對人生有各種想像

結合稼軒人生體驗黎講
後生雖然已經見到金人吞併北方
但絕對唔「愁」
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切
因此係「少年」係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嘅重複
大有隨詞人一步一步登樓嘅動態
登樓望遠,書寫憂國憂民之作
可以話係古代士人嘅傳統
而「少年」之所以「愛」登樓
正係表現出後生仔咩都唔愁唔驚

「少年」登樓,唔係真愁
只係為咗借呢種形式
抒發自己嘅豪情壯志
就等我黎征服世界啦!
係稼軒嘅眼中,呢種只係強說愁
故作愁態而另有抒發
真正嘅愁係歷經打擊而釀成
2017-10-06 21:35:13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下半片全係呼應上半片
如果只係全作對比去睇呢首詞
好容易將呢首詞靜態、僵化嘅解讀
而忽略詞人心路歷程嘅動態變化

「而今識盡愁滋味」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
此刻感受嘅愁,比少年深刻太多
愁嘅種種形態、味道
於今都如數家珍,一一識盡

「欲說還休」之句最堪玩味
無論聽者係真有其人定係假擬
說者必有一聽者
既然下半片同上半片有緊密扣連
我地不妨推想呢位聽者
正係「少年」嘅「強說愁」
唉,我幾想話比你知呀
真正嘅愁,唔係咁輕鬆架......

正如無數人想像見返後生嘅自己
要點樣講返種種人生體悟
先知道好難,唯有講六合彩號碼啦
少年自覺嘅愁,自覺嘅道理
係當時真係覺得係無錯架
無生命歷程,又點樣體悟?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兩者其實並無必然嘅對錯之分
因此呢種係生命嘅呼應、對話
置於普遍人生黎講
係過去對現在嘅召喚
係先行者對後來者嘅呼應

「欲道天涼好個秋」
既然不可言說,就不說吧
少年尚有氣力「強說」
而家真係留返啖氣好過
呀天氣凍啦好一個秋天呀
連上稼軒一生更顯悲涼

我地必須注意更深層嘅意涵
「欲說還休」係轉向
稼軒了解到體悟唔可以單純議論
因此「卻道」「天涼好個秋」
係以意象,具體咁呈現「愁滋味」
南宋吳夢窗詞曰: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對比少年時因不識愁而強說愁
如今識盡愁
卻剩低輕描淡寫嘅一句,餘韻無窮

生命唔止係靜態嘅對比
唔止係正確、錯誤嘅對立
而係一連串生命歷程動態嘅呼應
由今知昔,由此到彼
情中見理,理內含情
呢種人生洞見,正係此詞豁然開朗
2017-10-06 21:35:56
請大家記得邊聽歌邊睇詞
2017-10-07 00:08:24
首歌好有味道
2017-10-07 00:11:44
留名待睇
2017-10-07 00:32:54
首歌好有味道

古典詩詞入歌
多數都有回味空間
可以一聽再聽
2017-10-07 16:11:06
心上秋係愁

中國文字具形體美
呢種就唔係拼音文字可以玩嘅地方
古人好多作品都好擅長玩文字形體
呢點係現當代幾乎沒落,新詩偶見
2017-10-07 17:46:54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呢首係我少數識背嘅詞
多謝巴打又解一次
又讀得更加深入
2017-10-07 20:28:43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呢首係我少數識背嘅詞
多謝巴打又解一次
又讀得更加深入

呢首可能係屬於唔需要死背嘅詞
讀多幾次,好快入腦
相對稼軒其他詞易記好多
2017-10-08 01:05:49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下半片全係呼應上半片
如果只係全作對比去睇呢首詞
好容易將呢首詞靜態、僵化嘅解讀
而忽略詞人心路歷程嘅動態變化

「而今識盡愁滋味」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
此刻感受嘅愁,比少年深刻太多
愁嘅種種形態、味道
於今都如數家珍,一一識盡

「欲說還休」之句最堪玩味
無論聽者係真有其人定係假擬
說者必有一聽者
既然下半片同上半片有緊密扣連
我地不妨推想呢位聽者
正係「少年」嘅「強說愁」
唉,我幾想話比你知呀
真正嘅愁,唔係咁輕鬆架......

正如無數人想像見返後生嘅自己
要點樣講返種種人生體悟
先知道好難,唯有講六合彩號碼啦
少年自覺嘅愁,自覺嘅道理
係當時真係覺得係無錯架
無生命歷程,又點樣體悟?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兩者其實並無必然嘅對錯之分
因此呢種係生命嘅呼應、對話
置於普遍人生黎講
係過去對現在嘅召喚
係先行者對後來者嘅呼應

道天涼好個秋」
既然不可言說,就不說吧
少年尚有氣力「強說」
而家真係留返啖氣好過
呀天氣凍啦好一個秋天呀
連上稼軒一生更顯悲涼

我地必須注意更深層嘅意涵
「欲說還休」係轉向
稼軒了解到體悟唔可以單純議論
因此「卻道」「天涼好個秋」
係以意象,具體咁呈現「愁滋味」
南宋吳夢窗詞曰: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對比少年時因不識愁而強說愁
如今識盡愁
卻剩低輕描淡寫嘅一句,餘韻無窮

生命唔止係靜態嘅對比
唔止係正確、錯誤嘅對立
而係一連串生命歷程動態嘅呼應
由今知昔,由此到彼
情中見理,理內含情
呢種人生洞見,正係此詞豁然開朗

呢首詞真係好簡單,好易明。讀落絕對好過d成日引經據典拋書包ge詞
Btw 我想問下係咪兩個都係欲語還休,定冇打錯字
2017-10-08 01:34:38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下半片全係呼應上半片
如果只係全作對比去睇呢首詞
好容易將呢首詞靜態、僵化嘅解讀
而忽略詞人心路歷程嘅動態變化

「而今識盡愁滋味」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
此刻感受嘅愁,比少年深刻太多
愁嘅種種形態、味道
於今都如數家珍,一一識盡

「欲說還休」之句最堪玩味
無論聽者係真有其人定係假擬
說者必有一聽者
既然下半片同上半片有緊密扣連
我地不妨推想呢位聽者
正係「少年」嘅「強說愁」
唉,我幾想話比你知呀
真正嘅愁,唔係咁輕鬆架......

正如無數人想像見返後生嘅自己
要點樣講返種種人生體悟
先知道好難,唯有講六合彩號碼啦
少年自覺嘅愁,自覺嘅道理
係當時真係覺得係無錯架
無生命歷程,又點樣體悟?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兩者其實並無必然嘅對錯之分
因此呢種係生命嘅呼應、對話
置於普遍人生黎講
係過去對現在嘅召喚
係先行者對後來者嘅呼應

道天涼好個秋」
既然不可言說,就不說吧
少年尚有氣力「強說」
而家真係留返啖氣好過
呀天氣凍啦好一個秋天呀
連上稼軒一生更顯悲涼

我地必須注意更深層嘅意涵
「欲說還休」係轉向
稼軒了解到體悟唔可以單純議論
因此「卻道」「天涼好個秋」
係以意象,具體咁呈現「愁滋味」
南宋吳夢窗詞曰: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對比少年時因不識愁而強說愁
如今識盡愁
卻剩低輕描淡寫嘅一句,餘韻無窮

生命唔止係靜態嘅對比
唔止係正確、錯誤嘅對立
而係一連串生命歷程動態嘅呼應
由今知昔,由此到彼
情中見理,理內含情
呢種人生洞見,正係此詞豁然開朗

呢首詞真係好簡單,好易明。讀落絕對好過d成日引經據典拋書包ge詞
Btw 我想問下係咪兩個都係欲語還休,定冇打錯字


唔係好明巴打紅字地方問咩
「欲語還休」係連用兩次
同「愛上層樓」一樣
係呢個詞牌嘅規則
2017-10-08 01:57:36
因為我見你寫欲語讓休同欲語還休,所以想問下係咪兩句都應該係欲語還休
2017-10-08 02:13:00
因為我見你寫欲語讓休同欲語還休,所以想問下係咪兩句都應該係欲語還休


呢篇手機打,唔小心有錯字
多謝巴打指正
2017-10-08 02:14:44

體悟生命的洞見:對比與呼應
細味辛稼軒名作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從這首〈醜奴兒〉可以看到辛棄疾很不同的面貌。我希望大家在看見辛棄疾作品中國破家亡主題的同時,也能看見他對於生命的青春形式和老年形式的領悟過程。一個詩人的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大概是對於青春的眷戀,以及對老年經歷滄桑以後的一種無奈,這一點大概是所有的詩人都有的。辛棄疾會感歎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在中年歷盡滄桑,了解了生命的狀況之後,卻只用平白的語言說一句「天涼好個秋」。
——蔣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WSAvofv7U



稼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正文第二十八章

以呢首詞係香港嘅知名度黎講
應該係稼軒除青玉案(元夕)外
最廣為人知嘅詞作,係名作
仲要被鄧麗君唱到街知巷聞人人識
能夠成為名作有好多原因
唔係單話寫得好就一定可變成名作

好似呢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咁
咁首先呢首詞寫得頂呱呱啦
其次我地讀落好易有深刻印象
節奏富有音樂感
結構、句子簡單直接
並無用咩特別深奧難明嘅典故字詞

更重要嘅係呢首詞雖然出自稼軒人生經驗
但詞人卻將個己嘅人生經驗
提煉成為人類普遍感知嘅情感哲理
我地甚至可以對稼軒無任何認識
都仍然可以感知呢首詞嘅動人之處



稼軒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此詞與上一首醜奴兒(此生自斷天休問)寫於同一時期
一樣都係稼軒中年帶湖隱居時作
稼軒成日去附近嘅博山玩
呢首詞就係博山道中「書壁」而成
我地讀呢首詞不妨想像:
稼軒中年登博山望遠
回想少年時登樓嘅日子
今昔之感,觸發詞人內心
等唔切返屋企,即席要抒發心情

上半片引出主題「愁」
全詞加埋一共有三個「愁」字
係古典文學忌重複使用字詞嘅習慣
稼軒打破常規,可見其愁之重

「少年不識愁滋味」
少年,係必須同中年連結
稼軒書寫此詞之時
已經預設以自己後黎嘅人生做對比
「少年」、「中年」係一對比
兩者分別以稼軒嘅一生做呼應

大體而論,大抵多數人嘅少年
總係比中年、老年過得快活
即使過得困苦,但因為後生
總會有可以改變一切嘅志氣、決心
因為世界係後生果陣,係充滿可能性
充滿可能性,緊係對人生有各種想像

結合稼軒人生體驗黎講
後生雖然已經見到金人吞併北方
但絕對唔「愁」
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切
因此係「少年」係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嘅重複
大有隨詞人一步一步登樓嘅動態
登樓望遠,書寫憂國憂民之作
可以話係古代士人嘅傳統
而「少年」之所以「愛」登樓
正係表現出後生仔咩都唔愁唔驚

「少年」登樓,唔係真愁
只係為咗借呢種形式
抒發自己嘅豪情壯志
就等我黎征服世界啦!
係稼軒嘅眼中,呢種只係強說愁
故作愁態而另有抒發
真正嘅愁係歷經打擊而釀成
2017-10-08 02:15:20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下半片全係呼應上半片
如果只係全作對比去睇呢首詞
好容易將呢首詞靜態、僵化嘅解讀
而忽略詞人心路歷程嘅動態變化

「而今識盡愁滋味」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
此刻感受嘅愁,比少年深刻太多
愁嘅種種形態、味道
於今都如數家珍,一一識盡

「欲說還休」之句最堪玩味
無論聽者係真有其人定係假擬
說者必有一聽者
既然下半片同上半片有緊密扣連
我地不妨推想呢位聽者
正係「少年」嘅「強說愁」
唉,我幾想話比你知呀
真正嘅愁,唔係咁輕鬆架......

正如無數人想像見返後生嘅自己
要點樣講返種種人生體悟
先知道好難,唯有講六合彩號碼啦
少年自覺嘅愁,自覺嘅道理
係當時真係覺得係無錯架
無生命歷程,又點樣體悟?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兩者其實並無必然嘅對錯之分
因此呢種係生命嘅呼應、對話
置於普遍人生黎講
係過去對現在嘅召喚
係先行者對後來者嘅呼應

「卻道天涼好個秋」
既然不可言說,就不說吧
少年尚有氣力「強說」
而家真係留返啖氣好過
呀天氣凍啦好一個秋天呀
連上稼軒一生更顯悲涼

我地必須注意更深層嘅意涵
「欲說還休」係轉向
稼軒了解到體悟唔可以單純議論
因此「卻道」「天涼好個秋」
係以意象,具體咁呈現「愁滋味」
南宋吳夢窗詞曰: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對比少年時因不識愁而強說愁
如今識盡愁
卻剩低輕描淡寫嘅一句,餘韻無窮

生命唔止係靜態嘅對比
唔止係正確、錯誤嘅對立
而係一連串生命歷程動態嘅呼應
由今知昔,由此到彼
情中見理,理內含情
呢種人生洞見,正係此詞豁然開朗
2017-10-08 11:57:22
睇到探長講重複用字
即諗起李商隱都有使用過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雖然呢種用法被視為禁忌,但運用到如此禁忌手法既詩詞作品往往顯得更不尋常地美妙
2017-10-08 14:02:26
我記得王維首鳥鳴澗都有重複字,「春」同「山」字,個時本教科書話五絕得廿隻字都重複用字同用得咁好係少見。個時唔知發生咩事,而家睇完戈登巴解釋就知原來咁犀利
2017-10-08 15:14:39
睇到探長講重複用字
即諗起李商隱都有使用過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雖然呢種用法被視為禁忌,但運用到如此禁忌手法既詩詞作品往往顯得更不尋常地美妙

呢樣真係好神奇
探長可唔可以針對呢方面講多幾句


又例如有個疑問,好似東坡《定風波》入面“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只係副詞“也”重覆,又算唔算觸犯咗重覆嘅禁忌呢?希望聽探長解說一下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