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一任秋”嘅exact meaning ?
姐係“任由大地轉入秋季“?
說與西風一任秋
最表層嘅意思即係:
留返啖氣,唔講其他
我就同西風一樣任由秋天嘅來臨
深層黎講
西風、秋季,都係蕭瑟之景
當然隱含詞人對人生存在嘅悲涼
有好多事情,唔係單靠個人理性可以解決
![]()
![]()
![]()
咁亦係對佢上文嘅自決、命運操之在我嘅語調又有少少矛盾
![]()
其實正如大家都知道
講得出人定勝天呢種話嘅人
又有邊個真係勝天呢![]()
人生太多事都係超越個人力量
稼軒嘅自決亦無可改變
不過有呢種自覺同勇氣已經好勁
其實我覺得辛棄疾好似係人生無奈到改變唔到任何野先要相信人定勝天黎安慰自己
體悟生命的洞見:對比與呼應
細味辛稼軒名作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從這首〈醜奴兒〉可以看到辛棄疾很不同的面貌。我希望大家在看見辛棄疾作品中國破家亡主題的同時,也能看見他對於生命的青春形式和老年形式的領悟過程。一個詩人的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大概是對於青春的眷戀,以及對老年經歷滄桑以後的一種無奈,這一點大概是所有的詩人都有的。辛棄疾會感歎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在中年歷盡滄桑,了解了生命的狀況之後,卻只用平白的語言說一句「天涼好個秋」。
——蔣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WSAvofv7U
首歌好有味道
心上秋係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呢首係我少數識背嘅詞
多謝巴打又解一次![]()
又讀得更加深入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下半片全係呼應上半片
如果只係全作對比去睇呢首詞
好容易將呢首詞靜態、僵化嘅解讀
而忽略詞人心路歷程嘅動態變化![]()
「而今識盡愁滋味」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
此刻感受嘅愁,比少年深刻太多
愁嘅種種形態、味道
於今都如數家珍,一一識盡![]()
「欲說還休」之句最堪玩味
無論聽者係真有其人定係假擬
說者必有一聽者![]()
既然下半片同上半片有緊密扣連
我地不妨推想呢位聽者
正係「少年」嘅「強說愁」
唉,我幾想話比你知呀
真正嘅愁,唔係咁輕鬆架......![]()
正如無數人想像見返後生嘅自己
要點樣講返種種人生體悟
先知道好難,唯有講六合彩號碼啦![]()
少年自覺嘅愁,自覺嘅道理
係當時真係覺得係無錯架![]()
無生命歷程,又點樣體悟?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兩者其實並無必然嘅對錯之分
因此呢種係生命嘅呼應、對話
置於普遍人生黎講
係過去對現在嘅召喚
係先行者對後來者嘅呼應![]()
「欲道天涼好個秋」
既然不可言說,就不說吧
少年尚有氣力「強說」
而家真係留返啖氣好過![]()
呀天氣凍啦好一個秋天呀
連上稼軒一生更顯悲涼
我地必須注意更深層嘅意涵
「欲說還休」係轉向
稼軒了解到體悟唔可以單純議論![]()
因此「卻道」「天涼好個秋」
係以意象,具體咁呈現「愁滋味」
南宋吳夢窗詞曰: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對比少年時因不識愁而強說愁
如今識盡愁
卻剩低輕描淡寫嘅一句,餘韻無窮![]()
生命唔止係靜態嘅對比
唔止係正確、錯誤嘅對立
而係一連串生命歷程動態嘅呼應![]()
由今知昔,由此到彼
情中見理,理內含情
呢種人生洞見,正係此詞豁然開朗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讓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下半片全係呼應上半片
如果只係全作對比去睇呢首詞
好容易將呢首詞靜態、僵化嘅解讀
而忽略詞人心路歷程嘅動態變化![]()
「而今識盡愁滋味」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
此刻感受嘅愁,比少年深刻太多
愁嘅種種形態、味道
於今都如數家珍,一一識盡![]()
「欲說還休」之句最堪玩味
無論聽者係真有其人定係假擬
說者必有一聽者![]()
既然下半片同上半片有緊密扣連
我地不妨推想呢位聽者
正係「少年」嘅「強說愁」
唉,我幾想話比你知呀
真正嘅愁,唔係咁輕鬆架......![]()
正如無數人想像見返後生嘅自己
要點樣講返種種人生體悟
先知道好難,唯有講六合彩號碼啦![]()
少年自覺嘅愁,自覺嘅道理
係當時真係覺得係無錯架![]()
無生命歷程,又點樣體悟?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兩者其實並無必然嘅對錯之分
因此呢種係生命嘅呼應、對話
置於普遍人生黎講
係過去對現在嘅召喚
係先行者對後來者嘅呼應![]()
「欲道天涼好個秋」
既然不可言說,就不說吧
少年尚有氣力「強說」
而家真係留返啖氣好過![]()
呀天氣凍啦好一個秋天呀
連上稼軒一生更顯悲涼
我地必須注意更深層嘅意涵
「欲說還休」係轉向
稼軒了解到體悟唔可以單純議論![]()
因此「卻道」「天涼好個秋」
係以意象,具體咁呈現「愁滋味」
南宋吳夢窗詞曰: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對比少年時因不識愁而強說愁
如今識盡愁
卻剩低輕描淡寫嘅一句,餘韻無窮![]()
生命唔止係靜態嘅對比
唔止係正確、錯誤嘅對立
而係一連串生命歷程動態嘅呼應![]()
由今知昔,由此到彼
情中見理,理內含情
呢種人生洞見,正係此詞豁然開朗
呢首詞真係好簡單,好易明。讀落絕對好過d成日引經據典拋書包ge詞![]()
Btw 我想問下係咪兩個都係欲語還休,定冇打錯字![]()
因為我見你寫欲語讓休同欲語還休,所以想問下係咪兩句都應該係欲語還休
體悟生命的洞見:對比與呼應
細味辛稼軒名作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從這首〈醜奴兒〉可以看到辛棄疾很不同的面貌。我希望大家在看見辛棄疾作品中國破家亡主題的同時,也能看見他對於生命的青春形式和老年形式的領悟過程。一個詩人的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大概是對於青春的眷戀,以及對老年經歷滄桑以後的一種無奈,這一點大概是所有的詩人都有的。辛棄疾會感歎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在中年歷盡滄桑,了解了生命的狀況之後,卻只用平白的語言說一句「天涼好個秋」。
——蔣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WSAvofv7U
睇到探長講重複用字
即諗起李商隱都有使用過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雖然呢種用法被視為禁忌,但運用到如此禁忌手法既詩詞作品往往顯得更不尋常地美妙
呢樣真係好神奇
探長可唔可以針對呢方面講多幾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