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Foucault Reader, Introduction, page 3 - 30
> 讀後回憶撮要同反省對我自己既意義
人痛苦、不幸。社會不公。點解決?
Chomsky:人現有既知識豐富。
人類既痛苦主要在於:
人類唔識得以正確既社會同政治模式,去善用現有既科學同科技知識,去改善人類生活。
所以人文學者,應該善用對人性既科學理解,創作相應既烏托邦藍圖,指引社會同政治上既組織模式,就能夠增進人類幸福。
Foucault:人文學者唔應該創作烏托邦藍圖或任何具體指引。
人類既痛苦,好大程度係源自社會同政治上有問題既組織模式。
但社會同政治既問題,正正好大程度,嚟自,當權者對知識既霸權。
當權者用佢地自稱,係對人性既客觀科學理解,去合理化,佢地對無權者,喺制度上既壓迫、剝削同一切不公對待。
所以人文學者,或者我,最想做既,就係批判所謂對人性既客觀科學理解;從具體歷史中,批判嗰d所謂既科學理解,分析出,其實嗰d所謂既科學研究,所基於既具體研究過程,係充滿為特權者服務而有偏頗。
人文學者只能以自己著作,去提供反省同質疑既知性工具,令讀者或人民,有知性工具去批判現存既知識,同嗰d知識與權力或特權既關係。
而人文學者既著作本身,唔應該自視為絕對正確既真理,而係自己既著作本身,都應該受持續反省同質疑。
我對文本既混亂理解:Foucault睇社會問題,似Max Weber。
未必有一個特權者或意志,有意地為自己利益而去做一切事。
而只係,當人類高舉理性價值,理性自行運作,就會產生一切個體既不幸。
高舉理性,會有科學知識,有科技。
有科技,就改善生產工具,資本主義既經濟同社會模式出現。
國家之間競爭。
理性都生產出,所謂對人既科學理解。
有關人既科學知識,係工具,為國家經濟利益服務。
政治組織以有關人既所謂科學知識,譬如統計學、精神病學等,去以三方面操縱體:
1. 物理時空中,對人作出操縱,譬如將無生產力既人趕出自己領土
2. 知識上,將缺生產力既人,定義為精神病,從而作出進一步處理,避免影響社會整體經濟生產力
3. 將上述以道德之名,令人民內化對人性既睇法,令人民自律,順從地為經濟生產犧牲
可以點?:
Foucault唔會講答案,唔會直接教人點做。
Foucault只係從歷史上,發掘同表達,當中有問題既知識過程,同知識與權力之間有問題既關係。
同時,探索,歷史或地理上,不同既生活可能,或主體不同既自我理解既可能。
表達一種:人民有可能自己揀,甚至創作一種,自己對自己既理解,而又基於嗰種自主既理解有相應自己所選既行動同生活。
同我自己既現狀或者香港,有無咩關係?:
如果社會利益同個人利益好易有衝突。
而社會總係有更大力量,去壓迫我。
而我通常都無足夠力量,真係去反抗或改變。
第一步,我應該就只能夠,令自己有更敏銳既眼,批判社會現狀。
太順從社會主流知識,係對我無利;
但無知識根據下,就自覺有能力推翻主流科學知識,都係對我無利。
但價值問題上,我通常比起,譬如人類生理既科學問題上,更有條件去質疑,社會所謂好既觀念。
呢點可能,更有意識地反省自己對人性同主體既睇法,係其中一個方向。
持續探索生活模式既唔同可能性。
嘗試喚起其他人無需固守社會主流既價值觀。
嘗試形成,對生活方式作出實驗既小圈子。
持續精進,對人性或生活或社會一切反省既知性工具。
讀Foucault。
可能就係我睇完Introduction,覺得有條件實踐既野。
睇下睇埋其他部分,有無發現d,具體d、無咁虛既,我想做有靈感既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