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你最近睇緊咩書?9

1001 回覆
59 Like 2 Dislike
2022-02-16 00:59:16
白夜行有睇
惡意就冇睇

唔記得咗仲有嫌疑犯X的獻身!
戲唔記得有冇睇
但睇書都好鍾意
睇到眼濕濕
2022-02-16 02:35:59
Lm
2022-02-17 15:29:21
【春山新書】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
《時代革命》團隊 著
一群香港人的作品/電影二月二十五日全臺上映/博客來開始預購

不僅是港人的抗爭紀錄,更是這個時代追求民主自由的人們,如何尋求改變的革命紀事。

☆★希望讓香港人和世界看見勇氣★☆
☆坎城影展參展作品、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法國FIPADOC最具影響力紀錄片大獎《時代革命》電影人物精采訪談紀錄☆

「仍然留在香港的,包括我,很多流亡海外的,或者現在在監獄裡的朋友,縱使你們沒有機會看得到,但我很希望,我祈求天父,單單是這部電影的存在,都可以給予你一份安慰,一個擁抱。」
——摘錄自《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獎感言

本書由電影《時代革命》中十五位主要受訪者的訪談集結而成;年齡最長者已過八十,最小的在二〇一九年抗爭時只有十四歲。從他們在反送中運動的經歷,可以看到在無大台(沒有指揮中心)的狀況下,眾多香港人如何貢獻個人不同的能力,在各自的位置發揮與無名他者連結的創意,如水聚散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抗爭行動;裡面有關於他們為何走上街頭的心理轉折,對民主的強烈渴望,對香港這個共同家屋的熱愛,對法治的維護與堅持,更有對國家暴力的直接控訴。
最觸目驚心也最讓人感動的,是幾乎每一位受訪者,即便再恐懼,還是以行動展現了願為手足抵擋暴力的決心。不論他們說:「我想我的勇氣是來自於想見到每一位手足都可以得到應有的治療」、「我很害怕,但我更怕明天見不到他們」、「要是少了我一個,前面的手足就多一分被捕的風險」,還是「我不想讓年紀比我小的孩子承擔這些」,都展現了無比的勇氣、友愛與手足之情。這些高貴的情誼,即使面對殘忍的警黑與國家暴力,甚至是媒體噤聲和扭曲,也無法被掩蓋。
如同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也是本書受訪者之一的李怡所言:「我不清楚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想像不到為什麼會這麼有勇氣,我也很想問問那些年輕人,為什麼你們這麼有勇氣?」他們不是被時代選中,而是自己選擇走出來的。
勇氣,手足之情,以及對香港的強烈認同,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上精明務實的「香港人」形象,HongKonger這個字開始在字典裡出現。縱使在《港區國安法》的限制下,反送中運動無法再在香港公開傳播、討論,然而經過這樣一場幾乎撼動整個香港的社會運動,無論是不是作為一種「民族」的概念被理解,「香港人」作為一種身分認同已然成形,而這正是香港經歷了二〇一九年後的最大改變。

訪談人物列表
1. 李怡:時事評論員
2. 馬屎埔陳伯
3. 陳虹秀:社工
4. Morning:急救員
5. Tiger:七一立法會死士
6. 阿爸:業務經理
7. 阿媽:行政人員
8. 蛇仔:社工系學生
9. Nobody:「家長車」頻道管理員
10. I don’t know:「家長車」頻道管理員
11. Aidan:中學生
12. Motor:大學生
13. JoJo: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
14. V仔:中學生
15. 良心:中學生

****************************************
春山包場與新書發表會、講座請密切注意春山臉書資訊。
合作、包場請洽 時代革命 台灣專頁
任何朋友如果有團購書籍需求,至以下網頁。
https://reurl.cc/7eEodd
****************************************

博客來預購 https://reurl.cc/9OWXA8
誠品 https://reurl.cc/Rj21Gn
金石堂 https://reurl.cc/X42kMM
讀冊 https://reurl.cc/8Wenab
MOMO https://reurl.cc/qOp8W0

#時代革命 #周冠威 #電影訪談錄 #春山出版 #香港人
2022-02-18 16:39:10
啱啱睇晒a court of thorns and roses, 勁好睇
2022-02-18 20:23:18
香港人, 唯有睇住文字版先
2022-02-18 20:25:50
香港書城個網仲有得訂
利申上年買,今年唔知仲有無
2022-02-18 20:27:09
我睇一睇,唔該師兄
2022-02-18 20:33:13
lm
2022-02-18 21:46:25
lm
2022-02-19 17:41:08

前排睇完本隱谷路
内容關於一個有12子女嘅家庭,當中有一半人患咗思覺失調主視角係老母同年紀最細無發病嘅呀女
睇緊嗰陣以為自己睇緊fiction, 但其實係真實個案, 個家庭對醫學界研究思覺失調提供咗好好嘅data, 雖然依家都未有方法完治思覺失調
稱唔上書評,少少個人感想
老豆老母養唔掂教唔掂就咪鬼生咁多個啦
由得啲仔女打交,由上恰到下,兄弟姐妹之間無足夠私隱,呀哥猥褻細佬妹又唔知,做細無力反抗嗰啲真係每日都活在地獄,之後仲要有人陸續病發喺屋企做計時炸彈,真係cls, 無事都迫到癲
好難評價佢地老母,對住病發仔女,一方面極力做到無事發生咁樣,呃自己生活如常美好,另一方面佢又有盡力接病法仔女返屋企親自照顧,啲醫生都唔明點解佢頂得住
睇書亦唔多唔少feel到舊少少年代,精神病患者真係無人權可言,環境差治療方法不人道,配藥又亂黎,藥物研究方面啲藥廠嫌賺唔到錢而唔做,少數眾疾病就可能因為利字當頭而無藥醫
無病嗰啲兄弟搬到遠一遠都唔好得去邊,如果比其他人知道自己屋企有一半係痴咗線會點,自己組織家庭生子又要驚DNA有事,疑神疑鬼係咪都會有思覺失調,究竟有無責任照顧有病兄弟,唔照顧又需唔需要內疚
老套講句建康最緊要,一個人病牽涉起黎基本上以家庭為單位
2022-02-20 10:27:21
竟然有啲噉嘅事
2022-02-21 22:36:15
睇緊superforecasting 係關於decision making嘅書黎
如果大家對Thinking fast and slow 同 Noise呢兩本書有興趣嘅話
小弟愚見可以試睇左呢本先
相對上會更易入口
2022-02-21 22:51:22
娛樂至死
睇緊頭幾頁...
2022-02-21 23:05:06



買咗呢兩本
2022-02-22 11:12:00
有留意到呢本書
主要係上開Lesswrong嘅網誌羣見過人推介lm書評
2022-02-23 03:56:52
啱啱睇完本書。先講下個人立場:個人而言支持兩性平等,亦都覺得提升女權係未來社會發展嘅一個重中之重,無論係因為社會風氣定現實經濟需求,女性嘅角色只會越黎越重要。

講返本書,我好認同#340 巴打所講作者嘗試去解釋社會上見到嘅一d問題,而且發現一啲政策係base on唔完整嘅數據而產生。喺而家嘅社會之下,文化強調多元、經濟強調客製化,同工業革命時期嘅批量生產模式有所唔同。所以當要繼續進步嘅時候,收集更加多元嘅意見同資料會係一個好重要嘅方向。

與此同時,我都非常認同作者比嘅一啲建議。簡單如巴士站嘅擺位、住宅嘅間隔其實只要喺細節上多花啲心思,可能已經照顧到更加多人嘅需要,亦都合符整體社會利益。呢一點都好值得去反思,會唔會有一啲約定俗成嘅細節係基於過往嘅偏誤而變得不合時而,可唔可以重新去審視一下身邊嘅環境,揾出改善社會嘅契機。

但當講到兩性問題嘅時候,我同作者嘅立場就不盡相同。如同我上一個comment 所講,作者自己有好多bias,亦都好主觀。我會形容佢只不過係用女性偏誤黎應付男性偏誤、歧視男性黎應付女性歧視,佢自己本身都有好多嘅性別定型。女權主義黎講佢冇錯,但兩性平等就差得有啲遠。

其中有幾個部分比較深刻。例如佢試過去質疑點解女性要去學男性嘅思考模式、行為模式。但問題係,咩叫男性嘅思考模式、行為模式?係咪「強調積極進取和競爭力」就係男人;「強調熱情與創新」嘅就係女人?其實我覺得根本冇作者所謂嘅「男性思考模式」,女人都可以積極進取;男人都可以熱情創新。如果好似作者咁刻意強調某啲特質係「男性特質」,仲要進一步表明抗拒去學習「男人的行為模式」其實只係劃地自限。唔同嘅工作總適合唔同性格、思考模式嘅人。例如做照護工作自不然要有耐心、愛心、細心,如果將呢啲特質分比女性,而男性又唔肯去學習嘅話,咁當然男性參與照護工作會少啲;反之亦然。當然呢個社會唔可以咁二分法,唔同工種都需要唔同性格特質嘅人參與,但如果好似作者咁將某啲嘅思考模式分為「男性思考模式」,某啲就係「女性思考模式」,咁其實對兩性平等係冇幫助,只會加深中間嘅分立。

其次作者都不斷製造無意義嘅性別對立。上個comment 舉咗其中一個例子,其實佢根本無需要強調「因為男人做決策」所以出問題,就算喺後面細細聲講返其實女人做決策都可能有問題架,因為係數據出問題,咁都已經製造咗個負面觀感出黎。作者好常用呢種主觀嘅寫作手法,例如多次強調「女性無薪勞動」(者係家務)。強調「無薪」令到女性有種無償付出嘅形象,但呢個只係一種女性偏誤。如果一個家庭主婦全職做家務,咁屋企嘅日常開支其實都係由男性負擔。所謂off balance sheet 嘅「無薪工作」其實只係由另一啲off balance sheet 嘅「薪金」補償咗。女性負擔起家庭嘅勞務,而男性負擔起家庭嘅財務,兩性有佢地嘅分工,無必要好似作者咁選擇性強調女性係「無薪勞動」。喺呢個議題上面真正要探討嘅係,家務勞動係咪有足夠嘅財務或其他補償?男女之間負擔勞務同財務嘅角色係咪可以改變?等等。

總結黎講,我好認同作者比嘅一啲政策上嘅建議。但喺兩性議題上面,真係好難認同佢嘅睇法。
2022-02-23 04:10:12
永遠睇緊一本書就有3-5 本書會想睇
餘此類推
屋企只會越黎越多書..
2022-02-23 14:19:21


岔開少少講,有關男性同女性思考模式
作者喺書入面有無講佢係點定義男女思考(定就噉用呢隻字?
佢係借用社會而家有嘅刻板印象去命名,定係有意強化呢種聯繫呢

就好似而家外國有啲人會叫黑人做racialized black people
”racialized“ 而唔係 “race”
強調 種族劃分係一個社會過程施加於人身上,而唔係本有自足嘅現象

我就噉睇你嘅描述,會諗本書嘅作者究竟係真心認爲啲男女本質差異引至思考模式差異,抑或佢其實同意思考模式嘅性別差異係contingent嘅,只係用字上表達得差

另外諗起之前見到呢篇paper,話喺性別比較平等嘅地區,喺職業選擇上反而更加貼近男女性別定型
雖然具體要點樣詮釋啲數據我唔肯定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s9899

扯遠咗少少
2022-02-23 15:44:57
我睇中文版,quote 返原文:「無意間偏好男性的招聘過程,不只影響了徵才也影響了升遷。谷歌就是個典型範例,女員工爭取升遷的比例遠低於男性。這並不令人意外:女性習於扮演謙和的角色要是她們違反了明定的性別常規,容易受到懲罰與排擠。但谷歌對此感到意外。我們得讚揚他們,因為他們得知後,決心改正這個問題。可嘆的是,他們改正問題的方式,正是「男人是人類預設值」思考模式的最佳範例。

沒人知道谷歌究竟是沒有相關資料,不了解文化對女性有特定期許的現實,還是根本不在乎它們。不管如何,他們的解決方案並不是修正優待男性的架構,而是糾正女性。谷歌人力營運部部長拉齊洛,柏克在2012年告訴《紐約時報》,資深女員工開始主辦「鼓勵婦女自發性爭取升職」的工作坊。換句話說,他們成立工作坊,想讓女人變得更像男人一些。但為何我們認為男人的行為模式、男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就是正確的方式?近年研究顯示,大部分女性會精準的評估自身才智,相比之下,智力平平的男性卻自認比世上2/3的人口更聰明。由此看來,也許不是女性爭取升職的比例太低,而是男人爭取升職的比例太高了。

柏克宣稱谷歌的工作坊大獲成功,告訴《紐約時報》現在女員工爭取升職的比例與男性相比十分合理,但要是他所言不假,為什麼他拿不出數據來證明?當美國勞工部在2017年分析谷歌的薪資分配時,發現「整個公司幾乎所有的女性都遇到系統性的薪資不均問題」,而且「幾乎所有部門的男女薪資都存在6-7個標準差」。自此之後,谷歌就拒絕向勞工部提供完整的薪資數據,不惜在法院纏訟數月只為回拒勞工部的要求。他們堅持谷歌的男女薪資沒有任何不均。」

我認同你所講社會而家係有刻板印象去將某啲嘅思考模式加喺性別之上。正如作者文中提到「女性習於扮演謙和的角色要是她們違反了明定的性別常規,容易受到懲罰與排擠」、「文化對女性有特定期許的現實」。但我覺得作者嘅approach 係順其自然,當女性習慣咗被呢種刻板印象所包圍,繼而有相應嘅思考模式,咁男性就要就女性嘅呢種思考模式作一啲制度上嘅改變。亦都因為咁佢唔覺得叫女性去突破一啲思想上嘅刻板印象係正確嘅選擇,反而咁做只係「想讓女人變得更像男人一些」。

但我就覺得佢呢個approach 係劃地自限,亦都係無意義咁製造性別對立。因為「自發性爭取升職」本身男女都可以做,如果因為女性基於社會施加佢地身上嘅刻版印象而唔去做,咁其實好自然就會接納社會施加比你嘅印象就係你自身嘅印象,就好似自證預言咁。都係放棄咗另一種嘅思考模式,繼而加深呢種思考模式背後嘅刻板印象,造成惡成循環。

正如我上個comment 嘅例子咁,如果男性因為社會刻版印象而唔去做照護工作,又唔肯突破呢個印象,覺得去學習刻版女人嘅思考模式只會令「男人變得更像女人一些」。咁從事照護工作嘅男人就唔會有明顯提升,照護工作繼續由女性主導,個刻板印象就更加深。當然你可以話照護工作應該接納更加多有男性刻板思維嘅人去做,但奈何唔同職業都會有佢地嘅性格傾向,match 到嗰啲性格傾向嘅人會更加順風順水。只要一日唔肯以開放嘅態度去學習其他嘅思考模式,只覺得學完之後係「變得更像男人一些」,咁其實無辦法打破刻板印象,亦都係消極咁接納咗佢係自身嘅一部分。所以我覺得去到未段,「社會過程施加於人身上」同「本有自足嘅現象」之間嘅界線越黎越模糊,因為作者將另一種嘅模式拒諸門外。

我自己嘅approach 係兩性都可以同應該學習喺社會過程下施加比兩性各自嘅思考模式,男嘅變得更加「女」,女嘅變得更加「男」。咁先可以令到自己更加容易理解其他人嘅諗法,男女都可以對對方有更加大嘅同理心,唔需要用女性偏誤去彌補男性偏誤,就算由男性 (或女性) 做決策都可以考慮到另一性別嘅需要,亦都可以打破性別定型。當然行第一步嘅係會辛苦啲,被社會施加刻板印象嘅女性要去學習社會定義嘅「男性思考模式」係會難啲,反之亦然。但長遠黎講呢一套先係可以達至兩性平等嘅做法,而唔係因為覺得「女人變得更像男人一些」而抗拒作出改變。

當然下文都有提到,就算「女員工爭取升職的比例與男性相比十分合理」,男女之間嘅薪資都有唔平等。而且google 亦都應該營造一個更加性別友善嘅工作環境,令到女性喺突破刻板印象嘅時候唔應該「容易受到懲罰與排擠」。所以一個性別平等嘅社會係要各方同時改變,包括女性自身。

btw 你最後嗰篇paper 好似幾得意,但我冇access,有冇方法睇到全文?
2022-02-23 16:58:51
2022-02-23 17:10:27
呢本書作者同黑天鵝個作者Nassim Taleb鬧交 好搞笑
我覺得一個人黎講做預測需要花好多時間同心機,要做一個通才涉獵唔同範疇,成本好大。

所以我覺得睇完都學唔到啲咩好practical嘅嘢,太難實行。
2022-02-23 17:48:15
講到呢到我想再拉遠少少,可能已經唔係講緊咁多呢本書嘅內容。

其實我覺得你所講嘅兩種對策係可以並行的。人一方面可以改變自身嘅諗法,並以此削弱性別定型。同時社會、公司都可以增加成本去削弱性別定型,同時保持「牟利至上」嘅商業邏輯。而我個人覺得未來社會嘅趨勢,就算係喺商業層面上都會變得更加左翼。
(小弟才疏學淺,唔知自己係咪準確理解到 liberal feminism 同 socialist feminism 呢兩個terms ,但我覺得個趨勢係更左更社會層面嘅 socialist feminism)

想提一提喺 #88 嘅留言。馬斯洛提到要模糊自私同無私之間嘅界線。一個良好嘅社會,人都會有一啲無私嘅行為,但係出於自私嘅目的。例如當一個人幫人嘅時候可以得到快樂 (助人為快樂之本),咁佢幫人 (無私行為),其實同時係為咗自己嘅快樂 (自私目的)。喺呢個社會之下,自私同無私嘅界線會變得模糊。

而同樣嘅道理都可以應用喺公司上面。隨住可持續發展嘅概念興起,商界亦都多咗ESG (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 作為衝量公司表現嘅標準。金融界亦都推出咗唔少嘅ESG 基金,投資係ESG 表現較好嘅公司,因為佢地覺得 ESG 對公司牟利係有正面幫助。背後嘅邏輯都唔難理解,例如一個更加種族友善嘅公司可以吸引到唔同種族嘅人材,性別亦都一樣。而間公司更加容易吸納人材,佢嘅表現都會好啲。所以公司即使以牟利為目標,都可以同應該推動性別平等等ESG 方針,唔同嘅價值系統之間唔一定要互相排斥。

更甚嘅其實我覺得以牟利為主嘅資本主義社會都會越黎越左,但並唔代表佢地放棄牟利,而係更貼緊「自私既無私」嘅境界。例如所謂嘅「北歐模式」。佢地以自由和平等為核心思想,政策互相增益,令宏觀規劃得到回報;同時製造工作、納稅、社會保障、協助就業嘅正向循環。如提供彈性保障,從強調「工作穩定」轉換到強調「收入與就業穩定」;亦提供在工作場所或住家附近的免費或負擔得起的托兒服務,鼓勵單親父母保有工作。又或者共享經濟,推廣「分散、協同、開放、點對點、去中心化、橫向力量」嘅思想。呢啲經濟方針可以鞏固勞動市場、開創新嘅經濟模式,最後達至牟利嘅目的。

所以我覺得無論係由個人出發嘅性別平等,定係由社會出發,其實可以並存,亦都可行。但需要同時推行。正如我鼓勵女性去打破固有嘅性別定型,社會都唔可以因而「懲罰與排擠」佢地;同時當社會營造咗呢個機會時,女性都要勇於改變,而唔係單純覺得改變係「變得更像男人一些」而抗拒。(男性都一樣) 如果淨係強調個體層面 / 社會層面,最後嘅改革會唔全面,成效都會減低。
2022-02-23 20:56:08
睇緊三體第一本
2022-02-23 21:26:02
黑暗森林理論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