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你最近睇緊咩書?9

1001 回覆
59 Like 2 Dislike
2022-02-12 00:32:32
「字裏人間」 - 人文經典與通識教育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嘗試引領讀者透過閱讀若干人文經典而引發讀者思考人生與社會。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

1. 綜論:人文經典教育
2. 自我問題
3. 信仰與生命
4. 社會與政治

每一部分會有三篇獨立文章,對該部分的主題,作出進一步的探究。

對我來說,我覺得我未能夠通過閱讀短短十多頁的一篇文章去真正明白到什麼。

我覺得比較好看的反而是「序」的一篇有關中大通識教育的文章。該文章亦刊載於「灼見名家」中,見以下連結。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6%A2%81%E7%BE%8E%E5%84%80%EF%BC%9A%E5%85%A8%E7%90%83%E5%8C%96%E4%B8%AD%E7%9A%84%E7%B6%93%E5%85%B8%E9%96%B1%E8%AE%80-%E8%B7%A8%E6%96%87%E5%8C%96%E8%88%87%E8%B7%A8%E5%AD%B8%E7%A7%91%E5%B0%8D/
2022-02-12 15:13:34
Jonas Čeika - CCK Philosophy:My 10 Favorite Books I've Read in 20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Og_ZslD9s
2022-02-12 19:01:54
被隱形的女性:從各式數據看女性受到的不公對待,消弭生活、職場、設計、醫療中的各種歧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342

啱啱今日z library見到
2022-02-13 06:04:43
《惡女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02181
作者:陳雪
出版年份:2005年
出版社:印刻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由〈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異色之屋〉、〈夜的迷宮〉以及〈貓死了之後〉集結而成。
作者以第一人稱告白體,書寫背離傳統社會秩序的女人,女人的世界,女同性戀的情慾,寫出多種發掘「人內在」的故事。
前三篇比較形式多於內容,風格偏向現代主義、意識流、邊緣人那種充滿壓抑、逃避、紊亂與疏離,〈異色之屋〉則帶點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最後一篇〈貓死了之後〉更接近現實主義的說故事形式,一般人較為容易讀懂。
有意思的是,書中楊照的序文和後記寫給慶的信或許能得到更大迴響,得到讀者更多的關注。
這固然是跟時代背景脫離不了關係。1990年,台灣解嚴不久,第二波女性主義登陸台灣,女性意識醒覺,多場的婦女運動和同志運動衝擊台灣社會。
在這個世紀末的環境下,寫於1995年的《惡女書》就有著酷兒社群和性別研究的時代意義。
《惡女書》因為涉及女女情慾描寫而差點出不來版,出版了,卻像對待男性色情雜誌一樣被包上膠膜。
台灣華人社會的性保守風氣,父權社會對於女性情慾的監管和規訓,一覽無遺。女性情慾之上加入同性戀,更不容於傳統社會,打壓的力度更大,招來的議論更為貶抑。
十年後,《惡女書》於2005年重新出版,台灣的社會風氣和性別意識已不像以往般保守,陳雪也脫胎成老練成熟的作家。

《惡女書》,書寫惡女的故事。何為惡女?違背父權社會定義下好女人標準的女人。
小說中的女性角色,放浪形駭,離群居住,精神錯亂,行為不似溫順賢良的女人模板。她們是女同志,展現自身旺盛的情慾,攪亂父權社會異性戀霸權和男性中心的秩序,是惡女中的惡女。
然而,「惡女」,何惡之有?
楊照的序言回顧「男人發現女人情慾」並視「女性情慾是邪惡力量」的百年歷史脈絡,再引申到現代中「男人發現男人,女人發現女人」的不同面貌,簡單梳理台灣同志文學史。
然而,楊照對於《惡女書》的批評是嚴苛的,陳雪稱之為「有名人寫序但書中沒有推薦詞」。
他指出,陳雪的小說全都寫女同志情慾,卻對自身充滿罪惡感,並刻意抽離歷史脈絡,遠離日常境界,是一種異質逃避,否定女同志本身。
不管出於何種原因,這種男性文壇前輩對初踏入文學之路的女性作家作出高高在上的指教,充滿順性別男性的趾高氣揚。
或者,楊照想要定義女同志情慾的本質,反映出他對於女性旺盛性慾、全然排斥男性參與的女性性慾認同感到威脅,藉著消除這些不安和難以掌控的因素,以解除男性的憂慮和恐懼。

這些敢於違反父權社會的所謂惡女,有的賣身、放蕩、自慰,生活頹廢糜爛。她們背後或許是楊照所說的水仙情結、戀母情結的映照,而這也不過是女性情慾的多種面貌之一。她們會為愛而歡喜,為戀而悲苦,為情慾而瘋狂,為生活而放縱。
重要的是,她們都十分重視自我,努力在錯亂的迷宮的中尋找自我認同,在象徵傳統保守的社會環境中,擁有超乎尋常的自主性。她們是故事舞台的主角,真正地從歷史地表下浮出來。
楊照稱小說的女性情慾充滿罪惡,沒有直面痛陳背後的社會制約,沒有真實地面對社會對女同性戀帶來的壓迫。
然而,陳雪沒有逃避社會。她以自我暴露的女性情慾書寫,書寫女性的身體和自身的真實的性慾,開展各種面目的女性情慾版圖,向父權發起挑戰,挑戰這個充滿虛偽、矛盾、漏洞的社會秩序。
她的書寫本身就是一種反抗,反抗偏見與污名。她的情慾書寫是積極的,充滿自信,乃至自高自大。陳雪沒有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不論是酷兒的身份,還是女性情慾的存在。

我第一次知道陳雪這位作家,是在某次的作家講座。她在分享創作心得和寫作的心路歷程時,談到自己出軌的經歷,說話的語氣好輕描淡寫。我第一個反應是頗為驚訝之後想想看,文人就是這樣的啦,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我對此印象深刻,後來想了解一下台灣的同志文學,就選了陳雪的《惡女書》。
陳雪是以書寫女同志和女性情慾而知名的作家,但她不喜歡被歸類某一種議題的小說家,不喜歡局限在任何框架下,想要寫出各種人內在的故事。
陳雪自稱是酷兒,既愛女人又愛男人,又出過軌,經歷無數次男歡女愛,情感經驗豐富。她的性描寫真是給我一種新鮮感。

不同於男性作家老是圍繞陽具和插入打轉的性描寫,陳雪的文字富含滿溢的情感和內心探索。這種情慾交纏的書寫不會如同某些男性文人寫青樓女子般嬌柔做作,也不是性別定型下那種女性化的寫作。
父權社會對女性情慾的打壓和操控,使得女性的慾望背離自己的身體,在性方面遭受沉重的壓抑。
女性作家或許受到社會制約的內化而認為性慾是罪惡而不敢直視自身的性慾,或在書寫過程中化為委婉抽象的文字,沒有袒露真正的需求,無法串起身體與文字之間最直接的連結。
我好欣賞陳雪的性描寫直白、大膽、露骨、狂放,女性書寫自己身體真切的感受和慾望,十分值得鼓勵。
女同性戀先天地脫離陽具,在情慾探索的道路上更能發展出花樣百出的性愛方式。陳雪的性描寫有別於主流套路和男性凝視的女性身體,而是聚焦在女性身體真正的慾望,毫不掩飾真實生理反應、性心理、性啟蒙,對自身情慾不感罪惡。
小說的主角都有涉獵女性與男性的性愛,不是個不能接受男體的純女同,而是個雙性戀。她們試過女人又試過男人,而感情的依歸落在女人上。這樣凸顯到女同志情慾的獨特性,不是異性戀乃至順性別男性所能取代的。
正如〈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那句
「即使她是個女人,沒有會勃起會射精的陰莖,但她可以深深進入我的最內裡,達到任何陰莖都無法觸及的深度。」

不論是性愉悅,還是情感所在,男人都及不上女人的愛與身體。

我在閱讀過程,感到最震撼的不是楊照所寫的序言、不是花俏的寫作技巧、不是的告白體的寫作,而是書中對於男性角色的處理。
小說中的男性角色,有的是現代社會意義的好男人,有的是終日泡在酒吧的放蕩浪子,有的背妻包養女人的偽善者。他們面目模糊,形象一點也不立體,在社會地位和名分佔據重要位置,卻是故事的邊緣人物。
女角對於他們的態度是可有可無、置之不理,猶如人生的過客,尋找自我的橋樑。客體化的男性角色,是推動情節的工具,是女性人物愛欲的代替品,可以隨時拋棄掉,不要了。
女人不需要依附男人,不需要關注男人的看法,不需要圍繞男人而旋轉。
陳雪寫的是女人的故事,女人的世界,透過男性角色的邊緣化,把舞台還給女性,展現出女性的多種面貌,女人與女人之間的真實關係。
這種不以男性為中心的寫作,對於當時仍被男性中心思想纏繞的我帶來無比的震撼
想想看也是,畢竟,女同性戀的世界,不需要男人存在。

以下是一些摘錄和評語。

後記〈寫給慶〉:
「人們都說這(女人深愛另一個女人)只是錯覺,人們都說女人需要找個男人結婚生子才算幸福,人們都說女人之間存在的只有競爭、猜忌,和爭奪男人的戰爭。」
「肉體只是一具皮囊,真正的情感不會因為性別而改變。」

第一句是社會規訓,若然認同了就會塑造成社會期待的模樣。不過,我覺得這一句更像是出於男性角度的投射效應。
這些規訓的來源與男性中心的社會需求不無關係。因應社會期望的不同,性別是對立的(男女有別),兩性可說是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空間,要求和期待也不同,所感知的事物角度便有所限制。
父權社會的性是極其雙重標準的,男性凝視下只看到女性的身體、外貌、性、生育價值,女性的性成為可被掠奪的資源。男性獲得女性的性,就賺到了,女性的性「被」男性得到,就吃虧了。這種男賺女賠邏輯使得男性和女性在社會建構過程中,形成不同的性觀念、性表現。
正因為社會的性對於兩性如此不同,討論到性的看法時,以己度人之下,便很容易露出馬腳來。
父權社會把女人視作男人擁有的資源,男人參與爭奪資源的戰爭,同時害怕更強大的男人侵奪自己的資源,時時刻刻提防其他男人。
這樣反過來看,這句話更為合理:「男人之間存在的只有競爭、猜忌,和爭奪女人的戰爭。」

〈異色之屋〉:
「我說故事寫故事。
我販賣夢想。
我製造色情小說魅惑雄性動物,賺取鈔票。
我編派嚴肅文學取悅知識份子,訛詐名聲。」

這段說話很有意思。雄性動物、知識份子都是指向男人。男人掌握文壇的話語權,要名聲就要得到男人的認同。
小說作用的二分法:一是商業性質,二是文學價值。兩者都是以男性為中心,因為男性佔據大部分的社會資源,尤其是物質和權力。

浪漫與深情的告白:
〈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
「你是我生命中等待已久那個女人,透過你,我才重逢了自己。」


戀母情結下外在的衰老也不減其美的女性身體書寫:
〈夜的迷宮〉
「——媽媽。
我低聲呼喚她。(媽媽媽媽)
——我想再像小時候那樣。
我伸手解開她的扣子,一顆一顆輕輕解開,衣衫之下有微微的震動。
——我想再吸吮你的乳房,直到入睡⋯⋯
我眼前呈現的是一雙已皺縮、乾扁、下垂的乳房,失去了彈性的胸乳仍散發著溫暖的氣息,黑褐色乳頭分泌不出乳汁,卻仍沁出暖香。我撫摸它們,一一親吻著、吸吮著,溫柔的、貪婪的、飢渴的、狂熱的,吸吮著那幾乎熄滅的生命,沈入無比寂靜的快樂之中⋯⋯
到達喜悅的高潮。」
2022-02-13 08:58:41
差啲將陳雪睇咗陳雲
2022-02-13 09:28:59
巴打你睇書同整理得好快
啱啱先出咗篇長文
2022-02-13 10:44:34
唔quote長文,回覆返 青柳立夏(巴打?)
我唔係巴打
呢本小說我上年就睇咗,篇幅唔算長,最近睇返,諗住整理之前寫落既零碎感想寫成長文
我做嘢真係唔快手係因為我拖延症發作
擺低曬自己應該要做既嘢,做一大堆無聊嘢就係唔想掂份group project
壓力越大越逃避現實逃避到我通宵打文直到依家都未瞓
2022-02-13 10:46:32
留名
2022-02-13 15:00:25
procrastintion永遠係睇課外書嘅最大動力
2022-02-13 15:17:33
回覆#330 奶茶絲 寫《惡女書》嘅書評
太長唔quote

講起女同志文學 對於女性情慾嘅書寫
女性作家或許受到社會制約的內化而認為性慾是罪惡而不敢直視自身的性慾,或在書寫過程中化為委婉抽象的文字,沒有袒露真正的需求,無法串起身體與文字之間最直接的連結。
我好欣賞陳雪的性描寫直白、大膽、露骨、狂放,女性書寫自己身體真切的感受和慾望,十分值得鼓勵。
女同性戀先天地脫離陽具,在情慾探索的道路上更能發展出花樣百出的性愛方式。陳雪的性描寫有別於主流套路和男性凝視的女性身體,而是聚焦在女性身體真正的慾望,毫不掩飾真實生理反應、性心理、性啟蒙,對自身情慾不感罪惡。


最近睇到一篇文講 百合文學
作者反而係講 百合裏面 重視情感少講性 去挑戰異性戀本位
個挑戰嘅位又似乎正正係 嗰種委婉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205-opinion-yuri-chinese/
而且比起圍繞性去開始主角們關係的描述,在百合文化中, 讀者更注重關係裏女性角色之間的精神連結(spiritual bonding)、情緒共鳴(emotional resonance)和碰撞,因此百合的作品大部分都有非常多的心理刻畫去描寫她們之間的關係和張力。比如《終將成為你》當中對於兩個女主角大量的心理描寫,去講述二人之間覆雜的親密關係。這個故事是由不會喜歡任何人的小糸侑, 和不接受任何人告白的七海燈子,兩人覆雜的少女心境開始。

百合的故事發展正正挑戰這種以性為本位的劇本,希望更多元地呈現人類關係的多樣可能和複雜的情感。而百合眾對於描寫情感和關係的文本,從文筆、對白到故事鋪排和架構都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包含性場面在故事裏,其出現不能「為了性而性」,它是需要為劇情服務的,而且是「恰到好處」「順利成章」的。百合的劇本不再是以「性本位」而寫作,而是回到人類互動關係的本質上,並對人類的互動作性別框界外的不同的試驗,寄望於呈現人類關係的多樣可能性和情感的複雜性。
2022-02-13 20:09:58
呢本正野
睇完先發現好多我哋平時覺得理所當然既野其實完全由男人角度出發
我都係睇完本書先知原來因為心血管疾病死嘅女人係多過男人
但係一講起心臟病大家都只會諗到一個中年肥胖嘅男人心臟病發嘅畫面
本書講得好好“男人的生活被當作全人類的代表”,但係就連好多女人本身都未必認識到自己有幾咁被代表
每次見到有人話香港女尊男卑就好想叫佢睇吓呢本書
2022-02-13 22:30:34
睇咗少少,但覺得本身個作者都有好多bias。

例如一開頭講到關於交通政策嘅問題,佢會覺得因為男人做決策為主,而男人就係按自己嘅角度同需求去做決策,所以冇考慮過女人嘅需要。喺佢呢個assumption 入面好似話咗男人就係唔理性,只係感性地按需求而做決策。然則可能嗰班人係按數據睇到運用交通工具嘅人多過行路 (無分男女),或者行路嘅人比較難有數據統計所以被忽略。所以就算個結果係對女性唔friendly,但個原因唔一定係佢所講因為男人做決策

之後講到建基亦都係。佢會覺得女性行路嘅距離同時間通常都比男性長,(部分原因係女人身負照顧他人嘅責任),所以將短程步行視為無關於基礎建設嘅假設,就好似話女性同基礎建設政策無關。呢到都好有問題,點解女人就會身負照顧他人嘅責任男人就冇?就算數據上顯視呢個情況,咁個重點應該係「鼓勵男人負多啲照顧他人嘅責任,而唔係將呢方面嘅責任推比女人」。好似呢點先係真正有性別定形同唔平等嘅地方,而唔係基建政策無視女性權益。相反基建政策真係要睇嘅係條大數,總人口包晒男女之後再做決定,而唔係細分男女幾多人行路幾多人搭車

所以我覺得個作者本身都有性別定型同啲歧視,但始終我未睇晒,諗緊值唔值得睇埋好
2022-02-14 00:40:48
Lm
2022-02-14 00:47:59
小小回應啦,其實本書我都睇完一段時間,所以好多細節都未必記得哂。

我自己睇法係作者嘗試去解釋社會上見到嘅一d問題,例如你所講交通工具,基建嘅分配,好似唔太方便女性用家,從而發現好多政策嘅決定係based on一d有bias嘅數據所產生。如果做決策嘅係男人,自然唔會發現呢d問題,(上面留言亦都有人提到,有時就算係女人本身都未必意識到呢d問題),而要解決呢d問題,除左要搵返d miss out左嘅數據,照顧返相對嘅用家(例如短程步行嘅基建),亦都應該要include不同性別,種族去參與社會政策嘅決定(始終唔同性別,種族嘅需求唔會係一個人可以考慮哂)

至於作者有無性別定型,或者特別針對男人做決策,我自己又唔覺得太明顯,又或者咁講,作者係呢方面嘅觀點唔應該影響到呢本書所講嘅野,就係數據上有偏差嘅情況下,無論係邊個人做決定都好容易受到誤導,只係男人更加易,因為受到bias嘅唔係佢地。

我自己覺得呢本書偏向科普書多過女權書,就算唔認同作者某d觀點,純粹睇佢入面research嘅發現都有好多野值得反思一下,例如社會上係咪仲有d人仲受到隱形歧視,只係未有人發現...
2022-02-14 23:04:56
最近睇完if you tell
依家睇緊被討厭的勇氣
2022-02-15 08:30:33
睇完篇文,我會思考到以下的問題:

一、女同志文學和百合文學的分別
女同志文學是「文學」,接近嚴肅文學的範疇。通常在文學雜誌/文學比賽之類的途徑刊登,面向文壇一眾作家前輩和批評家這些掌有話語權、分辨作品好壞的讀者。作品能登上高雅文學的殿堂,在文學史上留名。又可以說是圍爐小圈子的遊戲。
作者嘗試不同的寫作手法,擁有目空一切的野心,意圖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著重作品的藝術性。而女同志文學著重作者的女同志身份,反映其身份的現實處境和呈現各種不同的真實女性形象。
百合文學是「文學」嗎?
先不管文學的定義,這篇文章所定義的百合文學不是取悅學院派的嚴肅文學,而是作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跟商品市場和同人創作有著緊密聯繫。跟通俗文學相似,能夠滿足讀者的幻想、白日夢,作為生活的調劑品。
雖然百合是次文化、小眾趣味,但面向讀者的範圍比起嚴肅文學可以更為廣泛。
雖然有的是自發性的同人創作,但仍會受制於市場機制,沒有人看就沒有流通的可能性。由讀者去評價作品好壞,由銷量去定奪作品是否成功。
此消彼長之下,大量複製相似的成功作品,百合作品的風格漸漸成形,貼合主流受眾的口味。
既然有市場,就意味著這些作品某程度上迎合了一些受眾的口味和心理需求。

二、作者和讀者的身份
作者和讀者的性別對於文本閱讀的影響可以很大。再加上消費市場的模式,讀者+消費者的身份可說是與作者、編輯、出版商、批評家等等一同參與作品的生產。性別在其中便顯得很重要。
以我對於百合文化的理解(我不是好此道者,但有的朋友是,也有留意網上相關的論述)
輕百合:作者多是男性,受眾是異男,給異男意淫雙飛。市場大,文章留言中提及到這點。
百合:女性作者,受眾多是百合女(女同、雙性戀、情慾流動者等等),雖有百合男但數量極少。市場小,用愛發電的純女同的市場更小。讀者方面,可供選擇的作品很少,所以會看異男創作的百合作。作者方面,可能會向異男靠攏,出現迎合男性凝視的作品。

輕百合或是文章舉出男性作者的百合動畫,我同意評論張宇所說「有的更像男性想像自身是女性時候的感情發展」或是反映男性心中的女同志關係。
不論是《瑪麗亞的凝望》《魔法少女小圓》《終將成為你》故事主角都是乙女(少女的日語),而乙女在日語中有著純潔處女的意味。
男性想像的少女是處女,而處女是沒有性慾的、不會自慰的。跟骯髒的男性不一樣,純潔的少女有最高的價值,所以很值得男性好好愛護,甚至崇拜。
事實上,有的女性在很小的時候(例如幼稚園)就會自慰(無師自通是女性發現自慰的最主要方式),但她們當時不會認知到這是自慰、性高潮,純粹是覺得生理上很舒適。
貞潔、溫柔、和平、重情,是符合父權體制、值得好好保護的女性。而且沒有攻擊性和殺傷力,對男性世界構成不了威脅。
而且,陽具崇拜思想的父權文化是輕視女女之間的情愛的。「兩個女的又不會怎麼樣,能做得了什麼?」「等她們嚐過陽具的滋味就知道男人的好了。」
即使是女女性行為,沒有陽具能搞出什麼花樣來?又不會危害到父系血脈的傳承。
譬如古代中國忽視後宮入面的女同關係,因為可以維持後宮穩定。
他們認為真正的性行為是男性陰莖插入女性陰道,女同的性行為不等於性交,因而輕視女同的性愛。沒有陽具的女同=沒有威脅。
異男幻想雙飛(想像自己插入兩個女性之間),不但有「撥亂反正」整返直啲女同志,達成征服她人的成就感,也隱含著擁有與生俱來陽具的優越感。陽具終會擊敗女同志的聯繫,戰勝歸來。
男性可以反過來利用百合文本,去窺視和意淫女同。男性高高在上俯視和操弄兩個性客體的互動。這也是主流文化中,女同比男同更被異男接受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覺得這類百合創作不能達到「摧毀男性凝視視覺」的效果。

文章所提及的百合概念不是這種迎合異男的作品,而是一些重視細膩感情描寫的百合作,就是第二類的作品,女性創作女性閱讀的百合作品。

「為什麼一定要透過性才能顯示兩個角色有多愛對方?大部分的異性戀故事裏彷彿都在拼命用『性』,去證明『真愛』,亦作為關係確定的開端。」

現代愛情觀念中,異性戀的遊戲規則之一是:人的性愛綁定在另一個人身上。異性戀親密關係把愛情、性、婚姻、生育這些相連結,一步一步走下去,終點是生育。婚姻以外的生育、單親家庭都不會得到好名聲,目的是維護異性戀家庭的秩序。
性用來區別於其他情感,譬如友情。性行為作為確認一段親密關係的儀式,證明「我得到你,你屬於我」,締結一段比其他情感更為緊密的關係。
這種儀式用來區別其他情感關係,「我對你以外的人不會這樣做」,展示這段關係的獨特性。
如果是不能直接描寫性關係的文本,例如少年漫畫,就會以kiss來進行確認關係的儀式。
其實,kiss所包含的愛情意味更加濃厚,至少對於女性而言。之前看過某報導,女人常常回憶的是第一次kiss而不是初夜。在一些性愛分離的女人中,有的不會跟炮友kiss,kiss是留給愛的人。
如果以女性本位來看,kiss愛撫這些已經是在進行性行為,是女性的正戲。
百合文本中不涉及性接觸、確認親密關係的儀式,能夠令文本更加多元化,是十分值得讚賞的。

「即使是包含性場面在故事裏,其出現不能「為了性而性」,它是需要為劇情服務的,而且是「恰到好處」「順利成章」的。」

如果是顧及作品的藝術性,毫無意義的性描寫是不合邏輯的,那是文學創作的要求,放在其他性向的文本也適合。
但是為何偏偏百合就要如此強調性要為劇情服務呢?何為「恰到好處」「順利成章」呢?背後所隱含的是不是異性戀那套的性愛合一的觀念?
為什麼不能為性而性,女性的性不能如同喝水一樣平常嗎?(杯水主義)
女女性行為,沒有男賺女賠邏輯,沒有男女性別劇本,在性關係上相對平等,女女性愛更自由和多變化。現實的女同志性行為中,比異性戀和男同更安全,傳染性病的機率低,患上愛滋的機率更低。
性愛可以分離,現實有的女同志就會協議開放式關係,各自出去滿足性慾。
如果女性的性慾是自然的(以統計數據來看,天生沒有性慾的女性比例上十分少,大約1%~5%左右,不過女性情慾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不贅),那麼身體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
性也是一段關係上需要處理的問題,為什麼要刻意去迴避過度的性描寫呢?
雖然百合的劇本不以性為中心,卻忽略了女性身體真實慾望的需求。這種忽略是有意無意的,原因之一是百合文化作為受眾幻想的產物,有別於現實,想像一段最美好的關係,而這種美好的想像背後自有一套隱藏的觀念。

「在百合文化中, 讀者更注重關係裏女性角色之間的精神連結(spiritual bonding)、情緒共鳴(emotional resonance)和碰撞,因此百合的作品大部分都有非常多的心理刻畫去描寫她們之間的關係和張力。」

這種重視精神不重肉體的描寫,特點是強化感情和日常經驗細節的書寫。有別於男人看女人就像一塊肉,女人觀看女人,是把女人作為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精神、理想、感情的人看待,表現出女同性戀之間本來就比較平等的關係(歷史上的女同志之間的地位也相對平等)。
百合是清水類的區分(不涉及性行為),純粹的情感描寫。然而,這跟異性戀的清水小說有什麼不同呢?
「百合的作品大部分都有非常多的心理刻畫去描寫她們之間的關係和張力。」
把這句話置換成「女性向作品大部分都有非常多的心理刻畫去描寫男女之間的關係和張力」是不是很符合女性寫作重視情感心理描寫的刻板印象?
所以,與其說是百合文化,不如說女性作家和女性讀者比較著重感情和精神連結,認為感情比性重要。在面向異性戀女性的言情小說、少女漫畫、少女遊戲等通俗作品,都出現注重細膩的心理描寫和關係的變化。
不但是百合,對於愛情的看法,不少女人都把愛情當作一種感覺。親情、友情、愛情這些人類的各類情感是都是不涉及性的。
例如一些乙女遊戲,常常花許多篇幅描寫愛情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跳是常常出現生理反應,不會去描寫下體的感覺,這反映她們認為愛情是來自於心而不是性器官。

本質論的解釋是,女性天生異於男性,擁有比男性更優越的情感和心靈能量。所以女性是比男性更進化、更高級的生物。
即使如何解釋女性刻板印象中的特質,想要抬高女性的陰性氣質的地位,但沒有打破生理性別=性別氣質的框架,某程度上迎合父權體制的秩序,無法反抗其意識形態帶來的影響。
比較多的女性重視情感和親密關係,覺得愛比性重要。因為一來在實際操作下,傳統的性行為(插入式性交、男主動女被動等性別劇本)帶給女性是吃虧居多。
而李銀河在《中國女人的感情與性》認為原因是跟
「中國社會(大多數社會也是如此)男女道德雙重標準有關。似乎只有男人才可以有與感情無關的甚至是同陌生人的性行為,如果女人做同樣的事就很下賤。這種觀點走到極端就使一些女性可以接受只有感情沒有性的兩性關係,她們還是『好女人』;而在另一個極端,則有些女性可以接受只有性沒有感情的兩性關係,可是她們就會成為一般人心中的『壞女人』。」

另外,她提到女性的有情無性的「聖徒罪人綜合症」觀念來自認為情與性是相互傷害、相互對立的,愛情不能被性沾污。
這種觀點一點也不陌生。在民國時期的女作家,基於傳統道德壓力與男性話語的疏離,有意無意迴避女性性慾和性經驗的書寫。在處理靈肉議題上,抱持推舉精神戀愛、擯棄肉體性愛的態度,形成戀愛上靈與肉的分離。如丁玲的《沙菲女士的日記》書寫女性的性苦悶、女性對男性身體的慾望,卻為自己的慾望抱著很大的罪惡感。
2022-02-15 08:41:18
我認為,女性著重精神戀愛、接受有愛無性的親密關係,背後不是為了對抗性中心的父權文化,而是迎合了好女人的設定。也就是說,百合或者精神戀愛被多數女人接受的原因是,她們認為「性是骯髒低俗下流的,愛是純潔神聖浪漫的」的觀念。
喜歡清水向的讀者,不少是父權社會下塑造出來的好女人,即使不是,她們的性愛觀念也出現這個傾向。從一出生就呼吸著厭女的空氣,成長過程中被灌輸好女人的標準、好女人的模板。即使是天生的女同性戀也難以擺脫厭女思維的影響、抵抗父權社會的塑造。
在壓抑女性性慾的文化和成長環境中,女性若然表達自己的身體慾望,就會受到社會的批判目光和責難,對自己的性慾感到羞恥和罪惡,進而隱藏和壓抑自己的慾望。
女性會對自己的身體慾望感到羞恥,這種羞恥不論對象的性別,而是對於自己身體出現生理反應的羞恥,於是進行壓抑而否定自己的慾望,或者用各種迂迴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
女性對於身體慾望的厭惡,所以很難去接受沒有感情的性(性愛合一是唯一准許的情慾出口),只為身體歡愉的性。
為了維護愛情的神秘和神聖,而迴避肉體需求的描寫,迴避身體和情慾的探索,迴避女性性慾的表現,不去探討靈肉關係,我會覺得是厭女的表現之一。
因為貞潔觀念是只適用於女性,限制女性的性自由的產物。男性沒有必要遵守,儒家文化不用多說,即使是基督教文化也是如此,要求女性重視貞潔甚於男性。例如《德伯家的苔絲》諷刺這一點。
迴避身體慾望的書寫,是迎合了父權意識形態的厭女症,鞏固了既有的父權思想。
女性的主體確認,其中之一是來自女性身體的清醒認識。西蘇(Hélène Cixous)在《美杜莎的笑聲》認為女性總是被符號、象徵、意義所代表和界定,呼籲女性必須書寫自己,挑戰男性中心的話語,破除男性對於女性身體和性慾的一切定義。
基進女性主義者麥金儂(Catharine MacKinnon)曾言:「性之於女性主義正如勞動之於馬克思主義,最接近個人也最被剝奪。」
女性的身體寫作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被男性話語歪曲得十分厲害,女性需要為自己發聲,寫出真實的身體感受。
女人之間的情愛不涉及性,是純潔的精神戀愛,我覺得仍是符合男性目光,背後隱藏著性是骯髒的想法。
女性的身體可以有很多寫法,展現真實的情感和身體感受,性可以有、可以無。
為什麼不可以放蕩、不可以性愛分離、不可以擁有多個伴侶?女同性戀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有多種形態,不單單是一對一關係。
若然一味迴避身體感受,只把女性與女性之間的親密關係鎖在精神戀愛,同樣是狹隘,甚至強化好女人的刻板印象,加深了父權社會的意識形態。
綜上所述,我覺得百合的把性去中心化跟民國時期推崇精神戀愛的女作家一樣,都是逃避身體的慾望。「重視情感少講性」,雖然有部分是挑戰異性戀本位,但也迎合異性戀本位中對女性角色的要求——女人是重愛輕性,感情充沛的。

另外,百合把性去中心化除了上述原因不去碰這個燙手山芋之外,還有「不知道怎樣去寫」的問題。
親密關係的描述有著異性戀機制的參照,百合的性困在性愛合一的傳統觀念下。對於沒有太多創作和閱讀經驗的作者而言,要突破異性戀制定的框架太困難了。
女性慾望女性雖然比起男性更著重身為人的感受,對於女性身體接受程度較高,但也很難擺脫男性文化的影響。
即使是女同的作者本身,也不免受到男性凝視的影響。例如:竹墨繁漪這位女同畫師也會質疑自己會否受到主流審美的影響,描繪的女性角色不夠多元化。
文學、藝術是一長串的厭女史,除了參考男性凝視的公式之外,女性的慾望風格根本就沒有參考物,需要自己去發掘和創造。
最理想的狀況是,提出新構想和新的凝視方式,而不是複製男性的凝視方式。
例如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有的女同認為只有這部電影是屬於真正的女性凝視,其他女同電影都不入流。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40101/

「百合敘說女性間介乎於友誼和戀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她們的關係是平等的,當中同時亦包含在父權結構底下同為女性遭遇一樣的身體經驗而有的獨特連結。著名女性主義學者 Adrienne Rich 在1980年《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continuum》提出過女同性戀連續體(lesbian continuum)的概念,透過肯定女性經驗(women-identified women),去連結原本在異性戀霸權規訓底下需要互相競爭男人的愛的女性們。」

我覺得作者在這裡引用女同性戀連續體的概念不太恰當。
Adrienne Rich所指女同志不是狹義性取向的女同,而是把女同志作為一種政治身份,強調廣義上女性的親密連結。「女人認同女人是一種政治力量,一同推翻壓迫的父權制度和異性戀制度,獲得解放。」情慾居於次要的位置,重點是聯合受壓迫的女性共同抗爭。她們是戰友,多過戀人。
但是文章中舉出的百合例子和就我觀察的百合作品,不少著重於親密關係。
就著大陸的文化土壤來說,文章中舉出的那些同人創作的後宮一對一CP,CP這詞就有戀人的意味。
百合文本不那麼重視反抗父權社會,百合同人可以打破到後宮中兩女爭一男的刻板印象,但被組成CP表示她們結成有愛情的親密關係,靠著愛情的力量得到反抗的勇氣。她們不是因為受到父權壓迫受傷而聯合起來的戰友,更像是互相欣賞的戀人。
無論有無性行為,百合文化的愛情意味比較濃厚,更接近親密關係。
而真的有根據這思想刻畫女同志連續體的,是一些由比較基進的女性作者創作,標榜無CP、女女互助、女性自強的作品。
女性的友誼被污名化得很厲害,女人之間不可以像兄弟情文化中男性一樣,為了友誼而衝破一切障礙嗎?
girls help girls的女性互助精神,強調的是姊妹情誼,組成女性聯盟,不涉及一對一的親密關係。用她們的話語,就是脫離性緣關係(以性為中心建立的關係)和擺脫愛情神教(愛情大過天的思想)。
這些作品是近年在大陸基進女性主義的思想催生出來的,數量極少。
例如《女主對此感到厭煩》,評論區都好值得睇(大陸狂ban女權小組,啲人不斷揾地方聚集討論女權)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272118

以上女性主義論述的引文大多出自施舜翔的《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
我不是圈中人,只是以旁觀者觀察,可能有很多盲點。我比較鍾意接觸接近現實社會、不會迎合讀者趣味的百合作品。
例如A Summer's End 夏天的一天 — 香港 1986
我覺得呢隻game似女同志作品多過百合(有別於日本百合作品)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111370/A_Summers_End____1986/
2022-02-15 08:51:15
啲人話女尊男卑有好多原因,其中一個源自無知,人對於無知既事物往往表現得恐懼又自大
就算係性別指數最高既國家都做唔到性別平等,更何況係女尊男卑,太杞人憂天啦掛
再加埋呢個疫情,令性別平等既步伐退後成百年,距離真正既性別平等遙遙無期
如果真係女尊男卑既社會,首先就唔會有咁多男人存在啦
2022-02-15 11:54:30
回覆 #343
長文唔quote

多謝絲打每次都打超長嘅文章回應
以下呢兩段 我覺得係回應咗我嘅疑惑
但是為何偏偏百合就要如此強調性要為劇情服務呢?何為「恰到好處」「順利成章」呢?背後所隱含的是不是異性戀那套的性愛合一的觀念?
為什麼不能為性而性,女性的性不能如同喝水一樣平常嗎?(杯水主義)

若然一味迴避身體感受,只把女性與女性之間的親密關係鎖在精神戀愛,同樣是狹隘,甚至強化好女人的刻板印象,加深了父權社會的意識形態。
綜上所述,我覺得百合的把性去中心化跟民國時期推崇精神戀愛的女作家一樣,都是逃避身體的慾望。


雖然絲打講嘅基本上就係我嘅諗法,但係我想囉嗦少少做包拗頸,連繫另一個可能相關嘅議題,再挖深啲
就係點樣理解親密關係中嘅「自由」

最近我睇咗兩篇書評,係介紹社會學家Eva Illouz嘅《為什麼不愛了》(我無睇本書)
https://www.linking.vision/?p=8422
https://www.linking.vision/?p=8328

大致上嚟講
就係 近代社會 性關係嘅自由化,似乎會畀新自由主義吸納/影響,帶嚟一種過分流動同埋缺乏安全感嘅關係。

而特別就性而言, 20世紀的性自主派女性主義者認為,當貞潔情結等性道德為父權制度把持女性身體背書,對性的抑壓本質上便是對女性的壓迫。配合着弗洛伊德左派對由父權及資本主義解放的論述,性的道德面向由其本身轉移到它的自由上。
但遺憾的是,這個反抗的故事並沒有童話般的美好結局,在性被解放之後,生物科學將性由宗教上的罪正名為一種自然的生物本能的推動力,在城市化及消費休閒領域的興起中,性脫離了其生殖繁衍的目的,與婚姻及親屬結構分道揚鑣,最後被賦予了「為娛樂而娛樂」的享樂特質,「變成人在各式各樣消費場所中探索和實驗『不受壓抑』之我的方式。」這種消費文化下的性被「視覺資本主義」(Visual Capitalism)——一種由圖像符號作為媒介,「透過身體的出演與展示來榨取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轉化成權勢的同意詞,將被解放的女應該對性及自己的身體滿意這女性主義思想,吸納成可透過消費而實踐的形象。


在這些條件之下,當代浪漫愛情面對的處境就是:在自我極度需要對方認同以及賦予價值的情況下,又要保全自我的自主性,同時更要想着如果過分干涉對方的自主性,對方可以在差不多毫無代價的情況下脫離這段關係,故此人們衍生出一套透過監控自己的情感表達甚至情感本身,確保自己保持一定程度的情感疏離,以免觸發這種矛盾。但個體仍然不能透過一些行為/儀式去確認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價值。這一混亂的情況正正導致當代人在愛情中焦慮煎熬迷惘的結構性因素。現代人為了賦予這種混亂情況一些能夠理解的意義,亦因此創造了如炮友、上床的朋友(Friends with benefits)等字詞,但成效當然有限。


絲打喺#342有提到
為什麼不能為性而性,女性的性不能如同喝水一樣平常嗎?(杯水主義)


我嘅諗法係
呢種對性關係嘅理解,固然有助對抗 傳統父權對女性性慾嘅壓制
但喺放喺而家嘅社會,會唔會好似Illouz所講帶嚟一啲弊處
而百合對感情以及精神連結嘅重視,與其話係迎合父權意識形態的厭女症,鞏固了既有的父權思想
會唔會反而喺女性書寫嘅同時,反抗埋 新自由主義對人際關係嘅侵蝕,一石二鳥,成爲一種對時下unloving現象嘅解藥?
2022-02-15 20:55:30
唔好意思 想問有冇本書係用白話文去講真既三國歷史?唔是三國演義
2022-02-15 21:07:34
品三國?
2022-02-15 22:42:01
我都好鍾意秘密
係我第一本睇東野圭吾嘅書
暫時我都未搵到作者另一本書比呢個故事更好
(利伸睇得又唔算多
想睇埋電影
不過好難搵嚟睇
2022-02-15 23:05:45
白夜行 惡意 依兩本我個人認為比秘密更好
但想睇溫情啲 我個人幾鐘意 解憂雜貨店

如果論戲 嫌疑犯X的獻身 一定最top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