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係你又大人現真身,但你個「主人」又唔畀你。咁你講嚟做咩?

懶型?
正經偽經係用歷史分。天主教作為一間有組織嘅宗教去決定。投票出嚟嘅係神學嚟嘅咩?
算啦,我幫你立埋你嘅論點。
這是「歷史問題」還是「神學問題」?
✅ 從歷史角度來看:
這確實是歷史問題,因為「哪一本書被列入正典、何時、由誰決定」,可以透過文獻與歷史研究重構。
例如:
猶太教的正典固定在公元一世紀後。
基督教的正典形成經歷了約三至四百年。
《尼西亞大公會議》並沒有決定新約正典,而是後來如迦太基會議(公元397年)才比較明確。
不同宗派(天主教、新教、正教)對正典的接受有差異,這是可考證的事實。
✝️ 從神學角度來看:
有人主張正典是「由神感動人認出來的」,因此是信仰與啟示的問題。
他們會認為不是「人選擇了經文」,而是「經文本身就有權威,人只是辨認出來」。
這就是神學觀點,它超出了歷史可驗證的範圍,涉及啟示、聖靈引導、教會權柄等信仰議題。
🤔 回應「這是神學問題」的說法
若有人堅持這是神學問題,你可以這樣回應:
正典的形成既有歷史性事實,也有神學性理解。說它完全是神學問題,是忽略了大量文獻與教會歷史;說它純粹是歷史問題,又可能忽略了宗教團體對經文神聖性的信仰與教義。因此,正典是一個交織歷史與神學的複合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