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局勢惡化到這個程度,查士丁尼也覺得應該要設法突破。這時皇帝心中想到的人選自然是貝利薩留斯。貝利薩留在波斯戰線上接獲皇帝的命令後,一回到君士坦丁堡幾乎馬上又被派往義大利戰線上。這時貝利薩留已經四十四歲。然而查士坦尼卻拒絕貝利薩留增援的要求,只是派遣了七千人的私人部隊陪伴貝利薩留前往意大利,原因可能是皇帝擔心貝利薩留的坐大,也有可能是面對大瘟疫和波斯戰綫的緊逼之下,東羅馬帝國已經沒有辦法再擠出人力了。
一個無法充分保證薪資食糧與武器的司令官,對部下的統禦能力也有限度。貝利薩留派往羅馬擔綱防衛的兩名隊長,可能對手頭只有三千兵力感到洩氣。在哥德軍逐步進逼的狀況下,他們不但沒有專心準備防衛,反而忙著拿軍用物資做黑市買賣。於是在西元546年夏天,羅馬再度遭受哥德軍的攻擊。
九年前的圍城戰鬥中,敵軍的攻擊集中在羅馬城牆的半數位置,因而稱不上是包圍戰,這回可不同了。包括台伯河西岸在內,托提拉指揮的哥德軍包圍了整個羅馬市區。而且他們在台伯河上拉起堅固的鐵煉,使得船隻無法從奧斯提亞逆流而上。由羅馬往南的阿庇亞大道等道路也全數遭到封鎖。雖說這個時期的羅馬人口更加稀疏,至少還有將近十萬人住在城裡。這些人就被困在遭到完全包圍的羅馬市區內。
貝利薩留決心要突破包圍。首先他在奧斯提亞湊出兩百艘船艦,將武器與步兵運上船。在兩岸安排牛只拖曳,並利用船上劃槳手的力量沿著台伯河逆流而上。騎兵隊走在沿著河岸修築的“奧斯提亞大道”與“港灣大道”,擔任船隊的護衛工作。這回的作戰中準備利用流經羅馬市區的台伯河,為遭到包圍的守軍提供支援兵力。
在船隊最前頭的兩艘船艦規模勝過其他船隻,船頭經過補強加工。這兩艘船艦的任務是撞斷封鎖河面的鐵煉。其他船艦為了防衛陸地敵軍的攻擊,船身也特別釘上厚木板。哥德陣營既然會在河面搭起鐵煉,想必也預期到羅馬方會利用台伯河突破封鎖。哥德軍在搭起鐵煉的河流兩岸建築兩座高塔,並派有兩百名兵力看守。
貝利薩留親自站在船頭指揮突圍作戰獲得成功,兩岸的兩座塔都遭到破壞,哥德守軍也全數陣亡。沿著大道行進的騎兵隊,甚至已經能與在城牆外待命的哥德軍對峙。只不過,雖然事前已經派遣密使下過指示,防衛方的兩名東羅馬隊長與旗下的三千部隊卻沒有動靜。至少,他們沒做出貝利薩留期望中的動作。如此一來,貝利薩留斯和手下的部隊將被困在遭受包圍的羅馬市區內。在不得已之下,貝利薩留斯只好再度上船,命令其他船隻與官兵返回奧斯提亞港
遭到托提拉完全包圍的羅馬市區內,各種物資都顯得匱乏。尤其嚴重的是糧食匱乏問題,一天比一天惡化。由於市區內沒有埋葬這些屍體的地方,只好將他們棄置在路旁。面臨城内爆發瘟疫的危險,東羅馬的兩名將領終於批准市民離開羅馬前往個別期望的地方避難。依舊願意留在市區的人屬於少數,大多數人選擇離開羅馬。
然而這些人從敞開的城門外出後,陸陸續續的倒在大道上。由於長期饑餓造成體力衰竭,使得他們連走在大道上都覺得辛苦。這些人在路邊或附近的河邊面臨了死亡有多餘體力沿著大道行進的人接下來要面對哥德兵。哥德官兵甚至不需要打鬥。難民們已經失去抵抗的能力,就在哥德兵的槍下結束人生。這就是昔日讓全世界的人以憧憬的眼光看待,光輝四射的羅馬市民現在的落魄模樣
不久後到了12月,哥德軍進入了羅馬城。在整個作戰過程中,他們只需守候在城外,等待羅馬內部自動瓦解。派來防衛羅馬的拜占庭官兵早在哥德軍入城前悄悄逃走。哥德王托提拉入城後,首先前往台伯河對岸的梵諦岡,參拜獻給聖彼得的大教堂。儘管屬於阿里烏派,如今哥德族已經是基督教徒。只不過,從此以後的托提拉已經不是羅馬人親愛的朋友,他深信自己是支配者,被支配者的命運操弄在他的手中,並且立刻付諸實行。
首先,他破壞了三分之一的城牆。而且是在各處破壞總長度三分之一的城牆,讓羅馬周邊的城牆肝腸寸斷。在命令下實際從事破壞工作的,是殘留在城裡的羅馬市民。另外,他逮捕了留在城裡的元老院議員與家屬。在這些人的親戚送來贖金之前,哥德軍進軍到哪,這些人就得隨行到哪。只不過,在長期的哥德戰役過程中,元老院議員的資產基礎大型農莊已經荒廢,籌措贖金的進度始終不能符合哥德王的期待。這些讓人稱為元老院階級,長年享受權勢的議員與其親屬,不少人在此時喪命,僥倖逃生的人也從此下落不明。這就是從西元前753年羅馬開國以來,始終與國家共用榮耀的“羅馬元老院”(Senatus Romanum)的結局。
似乎哥德人對羅馬已經不感興趣,把能搶奪的東西全數搶走之後,拖著元老院議員們離開了羅馬。其後的四十天內,昔日被人稱為“世界首都”,在廣大帝國中無人不知的大城,就這樣遭受著無人聞問的待遇,讓人棄置在悲哀與荒廢之中。第二年2月貝利薩留佔領的,也就是這種狀態下的羅馬。
貝利薩留原本計畫從修復城牆開始,設法復興羅馬市容,但是查士丁尼沒有給他時間。一道新的命令下來,要他把羅馬交給其他人負責防衛,優先掃蕩義大利南部與西西里島的哥德勢力。這個時期查士丁尼下達的命令,似乎並非根據義大利的哥德戰役進展狀況所擬定,而是根據造訪君士坦丁堡皇宮的人提供的資訊與陳情。強迫將戰線移動到南義大利的命令,很可能是在南義大利或西西里島擁有大型農莊的某人陳情的結果。不管怎麼說,既然皇帝的命令下來了,貝利薩留也只好帶著軍隊往南行。
耗費了一整年的南義大利爭奪戰中,貝利薩留似乎有了輝煌的戰果。如今南義大利與西西里島的哥德勢力已經被一掃而空。不過等到作戰告一段落,西元548年秋季時,貝利薩留收到了查士丁尼皇帝發下的召回令。這次的召回令,並非要他轉往波斯戰線,命令中完全沒提到返回君士坦丁堡後的就任地點。
因為在這段時期中,拜占庭帝國必須將注意力放在入侵巴爾幹地區程度日益惡化的斯拉夫人身上。而且巴爾幹地區位於君士坦丁堡的西鄰,義大利半島對君士坦丁堡來說,畢竟位於遠處。
貝利薩留離去後,義大利半島的狀況已經不能用悲慘來形容。哥德軍與拜占庭軍在義大利半島的各處一再發生武力衝突。義大利的天主教派教會主教看不過去,甚至派遣代表前往君士坦丁堡向查士丁尼皇帝請願,他們希望皇帝能夠停止在義大利境內的戰事。
只不過皇帝忽視了這場有如哀求的請願,而又不願加強兵力一次解決戰況。就在混亂之中,又過了四年。在這段期間內,貝利薩留偶爾被派往多瑙河下游地區,指揮與保加利亞人或斯拉夫人之間的戰鬥。在其他時間內,儘管他享有名譽,在皇宮中具有崇高地位,實質上沒有擔任任何工作。四十八歲至五十二歲的期間內,是一個男子能夠成就大業的最後一段時期。然而貝利薩留卻被逼在皇宮中賦閑。
斯拉夫人軍隊
保加爾人屬於一支跟隨著匈人移動到歐洲大陸的歐洲民族,匈人在被趕出多瑙河以後,最後融入到南俄草原的保加爾人當中,因此保加爾人可以説是歐洲最後的一支匈人部落,然而他們和現代操斯拉夫語的保加利亞人卻是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保加爾人是現代居住在俄羅斯的楚瓦什人的祖先。而保加爾人則是取代了過去匈人的位置,成爲東羅馬帝國邊境最大的威脅。
西元559年,屬於保加爾人庫特里格斯部(Kutrigur)的軍隊,由扎伯干汗(Zabergan)帶著7000騎兵越過凍結的多瑙河進入默西亞(現代保加利亞)和色雷斯,直逼威脅君士坦丁堡。皇帝查士丁尼緊急招回已經退休的貝利薩留,出擊應敵。 貝利薩留組織300名鐵甲騎兵和一批非正規軍應戰。
貝利薩留來到墨蘭提奧斯(Melantias或稱Melantiada),這是一片距首都約20英里的沼澤區。貝利薩留下令他的非正規軍部隊,搞出大量的灰塵,營造有「許多兵力」的假象。 扎伯干汗帶領2000名庫特里格斯人先鋒騎兵接近這個區域,看到迎戰的東羅馬只有約300騎,頗為不肖。不知領隊的是赫赫有名的貝利薩留,畢竟貝利薩留被皇帝冷凍已經退休。
貝利薩留300名鐵甲騎兵,發起衝鋒,庫特里格斯騎兵400人當場被貝利薩留衝殺而死。扎伯干汗驚訝這一小股鐵騎戰鬥力超強,又看到後面塵土飛揚,「顯然」有東羅馬大軍逼近。 扎伯干汗眼見大勢不妙,馬上下令撤退,此次失敗後,保加利亞和斯拉夫人騎兵的主力被逼退回多瑙河。這也是貝利薩留,在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將領之一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