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短短十年就在古代末期西洋史上留名的阿提拉,是個大膽果決、統禦能力優越、部下貪圖享受時個人生活樸素的人物,最適合擔任蠻族領袖。不過若要像他公開表示的,想建立統合日耳曼人在內的北歐大帝國的話,就顯得他缺乏冷靜合理的戰略。換句話說,他的行事作風也只是臨場因應而已。這甚至讓人認為,這種程度的男子會在史上留名,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因為基督教徒畏懼的稱呼他為“上帝之鞭”。
阿提拉先前以暗示要攻打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方式,從東羅馬帝國手中威脅取得了巴爾幹地區的大部分。儘管三年後意外出現強硬派的瑪律齊安皇帝,使得一切努力付諸流水,但藉由軍事力量威脅的方式並沒有錯。因此,如果要把同樣的做法套用在西羅馬帝國身上,首先要將部隊從多瑙河中游移動到上游,渡過多瑙河後進入羅馬領土。其後持續南下攀越阿爾卑斯山,進逼義大利半島北部,立刻圍攻皇帝所在的拉溫納。
然而阿提拉沒有渡過多瑙河朝義大利前進,而是渡過萊茵河進入高盧。知道他如此選擇的原因後,讓人更覺得無言以對。原來是法蘭克族族長過世後,留下的兩個兒子之間發生衝突。哥哥向阿提拉,弟弟向埃提烏斯求助。阿提拉在受人求援後轉往高盧地方前進,這不但讓身在拉溫納的皇帝松了口氣,同時也加強了埃提烏斯在高盧的立場。阿提拉在沒有明確計畫的狀況下進入高盧,使得埃提烏斯能獲得組織羅馬軍與日爾曼部族聯軍的好機會。
西元451年4月初,阿提拉率領匈族由萊茵河中游的梅因茲附近渡過萊茵河進入高盧。據說光是匈族部隊,兵力便有三萬人。匈族手下還有其他戰敗後遭到收編的蠻族,因此無法判斷詳細兵力。阿提拉在渡過萊茵河之後又與法蘭克族會合,總兵力可能已經多達十萬。等到阿提拉率領大軍渡過萊茵河時,匈奴聯軍已經達到70萬之眾,其中絕大多數是蠻族軍隊。包括東哥德人 、Rugii 、Scirii、圖林根人、Heruli (東日耳曼部落)、、巴斯塔奈人、 阿勒曼尼人 Alamanni)、格皮德人(Gepidae )。
阿提拉率領的第一路,首先由梅因茲起步途經特里爾,並沿途路過門茲,前往蘭斯,最後又從蘭斯經由巴黎逼近奧爾良。整個進軍過程全部沿著羅馬大道行軍,不到兩個月已經進入高盧地區的中央。
第二路軍行軍路線較第一軍偏南,同樣沿著大道往奧爾良前進。第三路軍大幅往南方繞道,朝向高盧地區中心移動,不過同樣也是以奧爾良為目標。高盧北部能夠平安無事,是因為當地屬於法蘭克族勢力範圍。而且這三路部隊不會單純的行軍,沿路對看得到的大小城鎮燒殺搶奪毫不客氣。
接獲阿提拉入侵的消息後,埃提烏斯從還屬於羅馬勢力下的南法,向西派使者請求亞奎塔尼亞的西哥德王國要求組成聯軍作戰。阿提拉大軍對高盧北部的蹂躪震驚了西羅馬帝國的所有蠻族,大家都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對抗匈人的。
高齡的西哥德族長提歐鐸力克隨即表示同意。埃提烏斯同時向其他日耳曼蠻族提出聯合參戰的要求。不過整個反阿提拉聯軍的構想,到451年6月後才實現。高盧和西班牙各地的日耳曼蠻族,甚至不列顛的凱爾特部落都派兵來援;和埃裘斯打了20年仗的宿敵-西哥德王特奧多里克(Theodoric)也親自領兵前來助戰。
反阿提拉陣營開始從南方與西方,朝向正遭受阿提拉圍攻的奧爾良派兵。當阿提拉頓兵奧爾良城下的時候,埃裘斯的羅馬聯軍日益壯大,最後達到50餘萬人,終於有能力和匈人決戰。阿提拉得知埃提烏斯接近後,解除了奧爾良的包圍,開始向東撤軍。我們也不知道當時他為何打算撤退。唯一已知的是,他似乎打算渡過萊茵河回到日耳曼尼亞境內。當時他離開奧爾良路過汕斯,很可能準備沿著蘭斯、特里爾等兩個月前走過的路線行進,最後從梅因茲渡過萊茵河。不過在還沒到達蘭斯時,他就讓埃提烏斯追上了。
當時跟隨汪達爾人遷移的阿蘭人正好停留在此地,阿蘭王桑吉班(Sangiban)本來要把奧爾良獻出,但羅馬人與西哥德人先下手佔領奧爾良。而桑吉班則見風使陀加入埃提烏斯的聯軍之下。
這一帶在羅馬時代稱作“Campania”(坎帕尼亞),在後代改稱為“Champagne”(香檳鈕),是擴及馬恩河兩岸的平原地帶,位於羅馬時代彙集七條大道的蘭斯城南方四十公里處。阿提拉被追上之後,只好轉頭準備應戰。他堅信自軍的騎兵所向無敵,在平原上開戰能完全發揮戰力。於是在馬恩河附近的沙隆平原,展開了一場決定羅馬帝國命運的戰役。
羅馬聯軍方面,由埃提烏斯親率羅馬軍團組成左翼部處在山腳下,西哥德軍隊部處在面臨河流的右翼,而中央是阿蘭人和其他蠻族。相對的,阿提拉的陣容采右翼、中央、左翼直線分佈。左邊面臨河的左翼為東哥德族,面對埃提烏斯的右翼則是與東哥德族一樣被列入麾下的蠻族兵。中央則是由阿提拉親自率領的匈族騎兵。
埃提烏斯這樣部署相當冒險,因為他把羅馬聯軍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間,非常容易被匈奴軍隊從中心突破,將羅馬陣線攔腰斬斷。然而中央部分卻必須是最容易動搖的阿蘭人,他們必須承擔阻擋匈人最猛烈的騎兵衝擊。
當時阿提拉指著阿蘭人的位置說:「在那個點上去尋求迅速的勝利……因為當筯被砍斷了之後,肢體也馬上就會放鬆了,當你把骨架子取去了之後,身體也就撐持不住了。一個人若不該死的,任何兵器都不能傷害他;假使是該死的,在平時也一樣可以死。」
從另一方面講,中心突破的匈人部隊也有被羅馬從兩翼包抄的危險,搞得不好會重蹈羅馬人在坎尼的覆轍。阿提拉針鋒相對,親率匈人精騎居中,把東哥德人放在左翼去面對他們的同胞,而其他各蠻族軍隊組成右翼。
羅馬軍團的編制到此時已經縮小為一千多人。步兵的裝備也有變化,全金屬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制盾牌,防護性雖然增強,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於步兵衝鋒。羅馬步兵從前慣用的重型標槍被一種超輕型標槍替代,這種標槍雖然穿透力遠遜,但射程可達五十米。羅馬軍隊此時的戰術已經變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組成盾牌陣等敵人來攻。
與羅馬軍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哥特軍隊,以大量的重裝騎兵為核心,戰鬥時由鐵騎衝擊敵陣,步兵隨後掩殺,已經體現出後古典時代戰爭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