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匈人的主要部落在驅逐哥德人進入羅馬帝國境内以後,他們大部分輾轉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帶的潘諾尼亞行省,也因爲匈人以這個地方作爲根據地的關係,日後這裡被冠以匈牙利的名稱,即使匈牙利人和匈人其實並無血緣上的繼承關係。匈牙利人大多是幾百年後才進入歐洲的馬扎爾人後代。
在西元395年,匈人首次越過多瑙河侵襲羅馬的色雷斯,在洗劫色雷斯以後,匈人由南俄草原南下高加索,侵襲羅馬的附庸國阿美尼亞,並由東羅馬帝國的東面領土威脅小亞細亞,再入侵敍利亞,直接威脅當時的首府安提亞。然而東羅馬帝國宦官特羅皮烏斯(Eutropius)率領哥德人傭兵在小亞細亞擊退了匈人,這可以證明匈人尚未擁有擊潰羅馬大軍的實力。
在西元400年,西部匈人在烏爾丁領導下首次向西大舉入侵,逼迫當時佔據多瑙河上游的日耳曼部落向西移動,形成越過萊恩河的蠻族遷移路綫。早前,匈人曾經短暫入侵羅馬的色雷斯,並對色雷斯連年侵擾,這使東羅馬帝國答應了匈人納貢和互市的要求。烏爾丁轉而入侵薩珊帝國, 入侵初步成功, 匈人逼近薩珊帝國的首都泰西封 ,然而,他們被薩珊反擊而慘敗。
在406年,匈人在斯提里科要求下加入了在意大利對抗東哥德人的戰爭。西元408年,烏爾丁再度率軍騷擾東羅馬帝國,在搶得大量財物準備撤退的時候,遭到東羅馬帝國伏擊而導致數千名日耳曼盟友被俘。這逼使匈人在409年3月重新撤退到多瑙河以北的地界,這令匈人錯過了西羅馬帝國在410年羅馬洗劫的時候入侵的時機。實際上在408-410年的時候,歷史上沒有再記錄匈人的活動,可見匈人並非一路上勢如破竹。
在410年,匈人和羅馬簽訂了和平協定,埃提烏斯正在這個時候被作爲人質交換前往匈族。與此同時,東羅馬透過銀彈戰略對烏爾丁失勢後的匈人進行分化。東羅馬用錢大力分化匈人,匈人分裂為三部。繼任的查拉通 (Charaton 黑衣人的意思)是是匈人第一位國王,但他只控制東部,匈人仍未統一。在匈人分裂的同時,原本臣服匈人的阿蘭人打破了和匈人的同盟關係,加入了狄奧西多一世的羅馬軍團。他們大部分人跟隨汪達爾人越過萊恩河入侵西羅馬帝國,並一路洗劫直接抵達西班牙中部定居。
和薩珊人作戰的匈人騎兵,當時薩珊帝國由伊嗣埃一世統治,伊嗣埃一世常被人和君士坦丁大帝相提並論,薩珊王朝在他的統治時期內顯得相對和平,他與羅馬人維持著和平的關係,也並將年幼的狄奧多西二世作為人質監管,國力如日方中的波斯並未遭到匈人的持續騷擾。
查拉通的哥哥古里達(Kuridak)生下奧克塔爾(Octar)盧加(Rhuas)、蒙祖克(Mundzuk) 3子,匈人再次分裂,直到奧克塔爾(Octar)與盧加(Rhuas) 一起统治匈人。匈人以大匈牙利平原(當時稱潘諾尼亞)一帶為中心,在中歐地區建立了匈人帝國,都城建於今天匈牙利的布達(現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布達區)。
奧克塔爾在430年左右征討西部的勃良第人,卻暴斃於於萊茵河畔,匈人亦因此被勃良第人徹底擊敗而需要撤回潘諾尼亞。奧克塔爾死後,他的兄弟盧加(Rhuas) 繼承了王位。兼併了哥哥所有的部眾,於423年宣布自己為匈人的唯一君主,同年霍諾留皇帝去世,早已回國的埃提烏斯和匈人聯絡,打算和匈人借兵回國奪位,這是匈人首次得以介入羅馬帝國政局。然而卻被皇后普拉西提阿搶先一步,埃提烏斯因此以匈人兵力威脅,要求司令官的職位。普拉西提阿因應高盧防衛形勢的惡化勉強答應,但要求埃提烏斯遣散匈人部隊。
在匈人雇傭兵陸續歸國以後,434年,盧加趁大量駐紮巴爾幹半島拜占庭軍隊被調去防禦北非迦太基的汪達爾人 ,便興兵攻打巴爾幹,逼迫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向匈人帝國年貢350磅黃金,但在途中盧加卻突然死去。由兄弟蒙祖克(Mundzuk)所生的兩個侄兒布列達(Bleda 精明導師的意思)和阿提拉(Attila矮小父親的意思)共同繼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領土。兩人即位不久,就入侵波斯的薩珊王朝 ,但卻在遭到巴赫拉姆五世率領的波斯軍隊在亞美尼亞擊敗。
Plate with a hunting scene from the tale of Bahram Gur and Azadeh, Sasanian artwork.
不同於衰落的羅馬帝國,當時巴赫拉姆五世統治下的波斯國力比起伊嗣埃一世統治時更是青出於藍。即位後不久他就遠征美索不達米亞,雖然未能取得勝利,卻得到東羅馬帝國保障波斯國教瑣羅亞斯德教信徒在羅馬境内的信仰自由,並得到羅馬向波斯納貢換取波斯協助守衛自高加索南下的匈人。427年,巴赫拉姆五世擊退了侵略王朝東部的白匈奴嚈噠人,吞併了原本屬於羅馬附庸的亞美尼亞,將其影響力擴展到中亞,是薩珊帝國最著名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