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po】法唔法國。。。。

646 回覆
344 Like 20 Dislike
2022-09-05 19:43:08
喺當時巴黎市議會由幾個行會組成,其中有兩個行會喺日後發揮咗重要作用。一個係”水陸商人行會”,呢個行會係魯昂人嘅天敵,佢哋主要做水陸物流同貿易生意,經常希望國王可以擴張勢力幫佢撐腰。

正所謂細時唔讀書,大個做運輸,細個喺井頭村蒲大個就去斬豬肉,另一個重要嘅行會就係屠宰業。佢哋負責屠宰同賣肉,同庶民生活息息相關。

中世紀早期嘅一般市民仲係蠻族性比較強,生活以食肉為主。而豬肉佬因為成日用刀,天然就對劈友十分熟手,所以喺日後巴黎發生嘅各種暴動之中,屠宰業行會都充當起衝鋒陷陣嘅角色。佢哋以好戰著稱,其他行會甚至貴族都深為忌憚。



法蘭西直屬領地內部嘅資產階級堅定地支持王室,但其他公國例如有錢嘅法蘭德斯伯爵國(現時分屬比利時、法國同荷蘭)就周時內閧。法蘭德斯有好多自治城市,佢哋經常因為伯爵徵稅而反對佢,甚至25地搵法英國王做靠山對付翻伯爵,因此法蘭德斯伯爵嘅權力始終成長唔起嚟。



就係因為內部夠團結,法蘭西卡佩王朝嘅勢力開始壯大,慢慢就超越咗其他本嚟比佢有錢嘅諸侯。

而除咗人和之外,法蘭西王國嘅第二個重大優勢來自於羅馬教會嘅支持。而法蘭西王室為咗取得”最虔誠嘅法王”或者”基督教會長女”嘅名譽,亦都花費咗好大嘅努力。
2022-09-05 22:11:26
2022-09-06 02:27:18
push
2022-09-06 03:13:39
lm
2022-09-06 12:16:53
教會喺中世紀中期教會嘅勢力已經好強大,甚至經常威脅到王權,但中世紀早期嘅教會其實係十分想皇帝返嚟統治佢哋。

喺羅馬帝國異教時代,基督徒係受到迫害嘅對象。當時教會自我管理,自己收集捐款維持教會日常運作,並且扶助老弱傷殘。當時嘅教會十分純潔,亦因此喺基層入面迅速傳開去。

但到咗君士坦丁之後基督教漸漸變成咗國教,咁對教會既有好處亦有壞處。好處係從此教會高層被皇帝奉為國師,可以好似大臣咁大富大貴;而且羅馬帝國會以獨尊基督教嘅手段幫打擊佢哋嘅競爭對手,令羅馬教會得到宗教壟斷地位。



但亦因為如此,教會就變成咗皇帝嘅傀儡,羅馬教宗或者其他主教如果得罪咗皇帝,就會好似佢嘅大臣咁比佢捉去流放荒島。

而教徒之間嘅神學爭論亦都往往政治化,喺之前做私營NGO嘅時候,大家都係拗完就算。但當教會變咗半公營機構,形勢就變得複雜,唔夠講嘅一方只要搵到皇帝撐腰,就可以將對家打成異端。

於是教會嘅自組織能力就被嚴重削弱,東方同拜占庭教會就變咗純粹嘅被統治者,無力對抗阿拉伯人同伊斯蘭教。

而西方教會則是由於羅馬帝國嘅崩潰,被迫落入一個紛亂嘅世界。呢個世界入面充滿日耳曼、維京、匈人等蠻族,佢哋初時好唔習慣,好似遺老遺少咁日夜希望羅馬皇帝回歸,救萬民於水火。

但東羅馬皇帝一直龜縮喺君士坦丁堡,始終冇返嚟,喺6世紀勉強返嚟兩次,既唔能夠守得穩意大利半島,亦都軍紀敗壞到處燒殺搶掠。

於是羅馬教庭對拜占庭嘅希望亦都幻滅 ,決定喺蠻族首領中,挑選查理曼或者奧托大帝做新嘅羅馬皇帝。



但當查理曼同奧托一死,佢哋嘅繼承人又冇能力維持秩序。於是教會又希望再推舉新嘅王者出嚟,好似德高望重嘅查理曼咁令世界恢復和平。
2022-09-06 13:04:40
2022-09-06 13:04:56
2022-09-06 13:10:36
2022-09-06 13:11:48
始終法國都係歐洲嘅Main player
2022-09-06 13:12:18
柬埔寨
2022-09-06 13:13:30
日耳曼人封建性強啲吧
2022-09-06 13:13:53
古代中國可能仲少人識講官話
2022-09-06 13:17:32
都會
亦友亦敵
2022-09-06 13:32:32
神羅國土多山多森林
封建領主容易d自成一國
而且文化上冇點比羅馬直接統治過
2022-09-06 13:52:03
2022-09-06 13:52:14
2022-09-06 14:18:01
2022-09-06 23:42:20
想了解多啲唔同帝國管理殖民地既情況
應該睇邊本書
2022-09-06 23:50:24
點解蠻族唔將教皇廢除
仲咁誠心真係會信
2022-09-07 06:15:40
唔使講一定係,The Colonial Empires by DK Fieldhouse.
2022-09-07 08:59:46
連登需要多啲呢類po
2022-09-07 09:43:09
哥德人係4世紀已經信基督教 不過係羅馬教會眼中嘅異端阿里烏教派 好多其他日耳曼部落係羅馬帝國滅亡前已經係基督徒 當然佢哋唔會當教皇做領袖

而法蘭克人算係比較早信羅馬公教嘅日耳曼人
2022-09-07 17:22:52
而卡家亦都想借教會威望幫自己提高合法性,而公道啲講卡家嘅行為準則亦都比較合符教會嘅要求----佢哋嘅國王一般比較專一少攪婚外情,唔會喺出面生埋成竇野囝走嚟爭產,繼承權以比較順利嘅方式移交。

繼承嘅衝突減少,就令到戰爭減少,大家都有好日子過,所以臣民們都希望自己嘅國王係一個虔誠嘅人。而教會亦都希望搵返個道德高尚嘅世俗政權統治者,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得到教會支持嘅法王高舉起“君權神授”理論,逐漸蓋過選舉國王嘅日耳曼傳統。得到教會支持嘅卡家等同係天子,加上有一個正統嘅太子繼承,投票制度形同虛設,變成子承父業。因此就產生咗“國王死了,國王萬歲”呢個成語。

因為法蘭西深受教會恩澤,所以當教宗吹雞叫佢打交時佢都好難托手㬹。當教庭決定發動宗教戰爭嘅時候,法國人必為其中主力。

1095年,當時嘅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喺克列芒宗教會議上發表激昂嘅演說,號召基督徒前去征討東方嘅異教徒穆斯林,奪回耶路撒冷聖地,從而引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