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三級會議係喺路十三時期召開,但嗰時佢已經只係一個諮詢團體。因為法王早已有自己嘅財政署收稅,國會最核心嘅財政用途一開始就唔存在。
三級會議當時已只得返司法(仲裁貴族糾紛)同禮儀作用。而作為第三階級嘅布爾喬亞(布爾喬亞詞源為市民,後嚟馬克思主義者將佢稱為資產階級)就好似寒門士大夫咁慣於同國王合作對抗貴族同教會,不同於英國上下議院嘅貴族同市民博弈合作,拑制王權。
第三階級必須服從君主嘅傳統一但形成,就會因為路徑鎖定而越發強固。以後無論負擔幾重,只要國王又又又打輸比英國要賠錢,或者比人俘咗要比贖金,布爾喬亞都要硬食。
但另一方面布爾喬亞亦都借助王權,成為紅頂商人般嘅角色。到咗18世紀,佢哋已經擁有相當財勢。佢哋受啟蒙運動薰陶,開始要求與其相應嘅政治權力。佢哋提出改革稅制,取消前兩等級特權等要求。
為解決財政赤字同民怨,路十六喺89年1月宣佈召開三級會議,但國王發現佢其實唔撚知咩人先算係第三階級
。喺百幾年前第三階級只有好少人,僅以點綴存在。但到咗而家佢開始覺得要下放更多權力比平民。
為咗解決呢個問題,喺1789年春天舉行咗第三等級選舉。普選資格為法國本土出生或已成為法國公民嘅男性,並要求喺居住地投票同繳納稅款。
最後會議人數定為1200人,第一同第二等級各約25%,第3佔一半。
但國王好快又面對另一難題,佢發現凡宮雖大,卻未能提供一個容納過千人嘅會議廳
,最後只好喺皇家娛樂處緊急加建,命名「三階級房間」。
終於到咗89年5月4日星期一,呢日係三級會議召開嘅重大日子,成班尊貴議員好似元朗國天后誕咁,喺凡爾賽街道上由聖母堂一路巡遊到聖路易教堂,同時間進行聖靈彌撒。
經過一日莊嚴而隆重嘅儀式,會議喺羿日舉行。會議一開始就好有封建色彩。可能因為第三等級喺權貴心中都係乞兒,佢哋被要求穿上黑衣出席會議,同貴族嘅華衣與教士法衣呈強烈對比。
第三等級一方面好似劉姥姥入大觀園般感嘆王室嘅奢華,另一方面大概都會奇怪點解王上咁有錢都要開會搵我哋籌期❓而呢種疑忌會慢慢化作憤怒和憎恨,令未來嘅法蘭西變為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