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po】法唔法國。。。。

646 回覆
344 Like 20 Dislike
2023-07-28 11:25:06
58年6月,國會以329對224,選出戴為新總理,並授予佢6個月獨裁權力。戴蛇決定借民意去建造心中聖堂,9月28日佢舉行全民公投修改憲法,大幅加強總統權力,包括佢念茲在茲嘅總統組閣權。

好多人睇都冇睇過內容,純粹信戴蛇個朵就都投咗贊成票,公投最終以超過八成通過(戴主義雖屬極右思想,但就得到極左嘅法共及其靠山蘇聯支持,此舉實為共產黨團結左派失敗後,退而求其次嘅無奈之舉,旨在破壞資本主義陣營) 。
 
第四共和至此結束,戴高樂喺10月5日宣告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就任總統,不久又贏得國會選擧。戴蛇再次出山拯救法蘭西於水火,但佢嘅上台方式其實同拿破崙無異,都係以軍事政變模式奪權;下野時期嘅戴同袁世凱一樣,門生故吏早已遍布法阿兩地軍中,文人政權既然不能控制軍隊就只好讓賢。
 
戴初時希望恩威並施解決阿爾及利亞問題,佢喺6月4日於阿爾及爾發表演說,表示”我理解你哋,阿爾及利亞萬歲❗#今日大家都係阿爾及利亞人” ,獨統兩派各自解讀,一時心悅誠服。

但兩邊好快就發現戴蛇只係玩弄語言偽術,根本咩都冇講過。於是戰火又再燃起,統派“祕密軍”以刺殺政府溫和派官員同迫害穆斯林為手段,千方百計想挑起事端;獨派則搭上蘇聯同中共,用放炸彈、傷害無辜孕婦剖腹取子呢啲恐怖手段傷害平民。兩邊都對對方姦淫擄掠,掀起一場軍民不分嘅骯髒戰爭,迫使好多阿爾及利亞人同黑腳移居法國本土。



阿爾及利亞淪為泥沼,長期戰爭令本土怨聲載道,法國人開始想壯士斷臂。喺壓力下戴於62年舉行公投,呢次選舉同時喺歐洲同北非舉行,結果因為法國人已經頂班撚樣唔順,佢哋更加關心嘅係改善自己生活,想好似捨棄印支咁放棄非洲並得到經濟利益。於是喺法國本土嘅贊成票下(阿爾及利亞本地人大部份係黎生,眞正想獨立嘅少於兩成),公投以56%獲得通過,阿爾及利亞正式脫離法國獨立,而阿人亦得到法國公民身份。
 
但統派對戴總嘅決定就好不滿,62年8月22日,一名右翼法軍意圖刺殺戴高樂,戴總僅受輕傷,之後法國亦逐步放棄旗下嘅非洲殖民地,改為以更高明嘅經濟方式殖民。
 


戴將總統改為直選制,令其得到人民授權下可以專權獨斷,其任期為七年,可連任一次。而除咗削弱立法機關國會,戴總亦削弱咗司法裁判權力。戴政權最著名嘅醜聞就係當有人向憲法委員會控告總統濫權,而憲法委員會得到嘅結論竟然係自己無權干涉,三權分立形同虛設(孟德斯鳩應該唔會鍾意咁嘅法蘭西共和國) 。
2023-07-28 11:38:08
唔怪得戴蛇同毛蛇都惺惺相惜咁
2023-07-28 12:15:42
簡中媒體對戴評價幾高
2023-07-28 12:22:54
勒龐姐呢
2023-07-28 12:33:31
毛澤東好欣賞佢添,可能feel 到大家都係玩個人崇拜同想對抗美國同蘇聯嘅霸權主義
2023-07-28 12:53:32
戴性格似老蔣多啲
2023-07-28 13:08:47
你咁講又真係似依回事多d
2023-07-28 20:14:49
所以大家都冇講錯
法國係歐洲嘅中國
2023-07-28 21:43:33
由於法蘭西喺二戰後實際已淪為美國附庸,令佢唔再能夠好似拿破侖時代咁縱橫歐陸,仲保留住一個民主國家嘅門面。法蘭西不能承受徹底同英美反面嘅後果,反而因此沒有走上傳統軍事獨裁舊路。

戴蛇為咗行佢嘅獨立自主路線,喺60年代發展核武,令法國成為第四個擁核國。並喺66年退出北約軍事組織,僅保留政治組織資格,迫使北約總部由巴黎遷到布魯塞爾。



二次大戰期間盟軍不少軍官或死或俘,好多人都被KGB複製其身份再潛伏返西方國家,喺戴髙樂身邊或許亦有呢啲人存在。佢哋以法蘭西民族主義嘅話術,鼓動愛國者戴蛇以氣節獨立於兩強之外。
 
法國脫北看似認知作戰一大勝利,然而蘇聯雖然成功令仇英美嘅戴蛇局部脫離西方陣營,但結果唔見得對佢有利:第五共和因為選舉制度改變,令佢唔再好似三四咁議會中小黨林立,左右兩派支持者各自歸邊形成棄保效應,左派選民眼見法共上台無望所以紛紛放棄,令原本比工會系社民黨仲多票嘅嘅法共慢慢凋零;右翼情況亦相類近,諸派被戴黨吞噬殆盡,法國反而得以轉化為較穩定嘅兩黨制。
 
而另外自立路線亦令到法國大力發展自己嘅軍備,甚至核覆蓋可達蘇聯本土。如果當初由得佢留喺北約,反而會意大利或德國化,將資源用在社會福利同發展經濟。可以話蘇聯所施嘅陰謀詭計,某程度上係捉蟲入屎忽

以法國一人之力對抗美蘇有啲吃力,戴蛇知道自己係時候放下對鄰居德意志嘅心結,畢竟兩國已經因為多年積怨而犧牲太多。由51年嘅歐洲煤鋼合作組織開始,法德荷比意等國又陸續建立經濟同原子能共同體,取消關稅壁壘同貿易保護。而法國就以出口農產品同核技術大發其財,並為日後歐洲人圍爐打下基礎。

法蘭西喺戴蛇領導下踏入黃金三十年,經濟發展蓬勃。但另一方面佢嘅家長式統治則令年輕人心生厭惡。深受左派思潮影響嘅後生囝憎恨保守天主教嘅約束,佢哋反對政府對文藝、教育、媒體嘅控制同審查,渴望性自由同男女平權(so woke)。

1968年5月法國年輕人又再次上街活動,佢哋高舉馬列毛捷古華拉啲左仔頭像遊行,當時因為經濟麻麻,亦有好多失業工人參與。



巴黎自大革命以來已經歷無數社運,歷盡滄桑得有如老妓陰門,自然對於比牙簽囝篤兩下冇咩感覺。老練嘅戴蛇暗中飛去西德,同駐當地嘅法軍將領會面,喺得到佢嘅表忠之後,戴蛇知道自己已勝劵在握。回到巴黎後嘅戴先以分化手段,包括承諾改善工人待遇,使罷工潮散退。淨低嘅學生孤掌難鳴,好快就被鎮壓。戴高樂喺不久後嘅國會選舉亦大勝,成功度過危機。

但戴蛇喺69年又再次面臨政治風波。老政治家隱約明白到法蘭西嘅衰弱來自過度中央集權,佢提出還權地方嘅修憲公投,將吸乾各省精血嘅巴黎城退後,讓權力重歸勃艮地或洛林呢啲古老封建領地,以去一極化令各大區重拾生機。但係喺阿獨問題上支持佢嘅巴黎選民,基於自身利益逆佢意,否決咗佢嘅動議。

當法案被否決後,年近八旬嘅老人仿佛已用盡畢生心力,佢好快咁選擇咗辭職退休,隱居喺科隆貝。

1970年11月9日,戴蛇喺家中猝然病逝。葬禮按照佢本人遺願一切從簡,佢被安葬喺最疼惜嘅孻女安妮旁邊。安妮係唐氏患者,好爸爸戴蛇一直對佢十分憐愛,可惜廿多年前已因病去世。



憑戴蛇喺逆境中表現出嘅頑強意志,加上一身高風亮節,絕對稱得上係一代偉人。但佢摯愛嘅祖國早已不復昔日榮光,戴高樂主義遺產有如雙刃劍,為後人留低嘅既係一份心意又係一種負擔。

2023-07-28 22:19:54
eva green ?
2023-07-28 22:29:25
有gap
2023-07-28 22:32:17
LM
2023-07-29 15:15:23
戴蛇想解決而未果嘅地方自治問題之後一直纏繞後來政府,佢哋同樣想解決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由中央去推行去中心化,往往得出嘅結果就係令體制更加臃腫----本嚟可以由巴黎財政部決定嘅嘢,因為新政策令到地方同中央出現雙重架構,公文要喺24個大區繞場一周,先返到巴黎再做決定

結果地方唔覺得自己權力有所增加,因為好多嘢仲係要比中央批,而雙方同時覺得效率低咗好多。大區直到密特朗/希拉克時代,依然係中央嘅財政包袱。



密特朗於81年當選為第5任總統,佢係溫和左翼社會黨嘅成員,但年輕時曾經參與極右團體火十字,一個同法西斯/納粹有所勾兌嘅組織。二戰期間佢曾經喺維琪政權下工作,到後來先棄暗投明支持自由法國。

第四共和時期密總曾入閣,戴高樂掌權時期一直在野,直到當選為首個民選左派總統。

密特朗任內促成咗一件大事:自上任以來,佢一直致力同德國修好。84年9月,佢同德國總理科爾一齊去到埋葬一戰凡爾登戰場死者嘅杜奧蒙墓園拜祭,呢度曾經係兩國生死相搏嘅修羅場。



煤鋼、核能、經濟三大共同體喺65年合併,歐盟已具雛型。到90年代法德兩國首腦開始尋求政治合作,91年12月歐洲各國喺荷蘭嘅馬斯垂克達成協議,經過各自進行嘅全民公投後,93年11月1日歐盟正式成立,一共有12個創始國家(疑歐派英國一直半心半意,鐵娘子話佢夠硬淨唔怕你哋杯葛)。

身繫歐盟興亡嘅法國選民
 


到咗90年代末期,歐盟推出統一貨幣歐羅,至02年正式啟用。由於歐盟中德國經濟實力最強,歐羅嘅實際力量其實來自馬克,於是歐洲仿佛又返到去日耳曼人話事嘅神羅時代。戴蛇心心念念,由法蘭西人主導嘅歐洲聯盟,終歸作嫁衣裳(現任德國總理甚至喺18年提議法國將聯合國五常席位轉讓歐盟),但呢個亦係佢哋唔願意接受美蘇霸權嘅求仁得仁。

政治傳統一但形成,後人就好難擺脫路徑依賴。戴蛇雖然喺政治上右傾,但經濟上始終離唔開國家干預嗰套吏治傳統,呢個亦係法國喺資本主義競爭中永遠難敵英德嘅原因。亦由於喺競爭中落於下乘,於是好似電視汽車呢啲法國重點工業變得更加依賴國策,形成循環。

另外戴蛇為咗改善打工仔待遇,立法企業需要分出一定盈利比員工,進一步向福利國家方向靠攏。

黃金三十年喺70年代中結束,法國陷入經濟困境,失業率高企,以致執政社會黨喺86年國會選舉失利。密特朗憑住變色龍作風左右逢源,佢順勢任命右派/戴黨嘅希拉克為總理(佢後生反而係共產黨員),第五共和首次實行左右共治,經濟政策亦轉向右傾。95年希拉克當選總統。



時間嚟到2017年,39歲嘅伊曼努爾·馬克龍當選為史上最年輕總統,佢亦係拿一世以來最後生嘅法國元首。但挾高民望上台嘅佢,好快又走入死胡同。

2023-07-29 15:16:20
法國這世界永遠太少空間
2023-07-31 10:32:25
選民對傳統左右翼都有所不滿,又唔想投勒龐呢啲帶危險色彩嘅極右,馬克龍於是得以憑個人魅力上台。但佢好快就淪為四方閪法國人嘅怒火發洩對象,以政府調高燃油稅為觸發點,巴黎等各都市民眾喺2018年再次上街抗議,呢次運動以黃背心為標誌。



黃背心為嘅只係雞毛蒜皮小事,但佢代表咗法國政治體制已經癱瘓,理論上代表民意嘅選舉制度已不能令民眾滿意,所造成嘅僵局又要靠革命解決。

自02修憲,第五共和總統任期改為五年。2022年馬克龍競選連任,對決國盟嘅勒龐。喺第二輪投票中馬以近6成選票成功連任,但勒龐亦得到過4成支持,為近代極右最佳績。



勒龐嘅票倉來自法北同東北嘅工業鏽帶,同maga撚一樣嘅全球化嘅受害者。勒龐為咗令政綱易入口啲,將路線轉為反移民、歐盟同伊斯蘭,甚至將自己反猶嘅親生老豆兼政黨創辦人破門

勒龐嘅主張雖然帶有天主教保守主義色彩,但保守嘅鄉下天主教農民選擇支持四平八穩嘅馬克龍。而喺22年初爆發嘅俄烏戰爭亦影響咗選情,勒龐被認為同普京來往密切令佢失咗好多票。

今年一月法國政府提出退休改革方案,將退休年齡由62改到64,以減少養老金財政壓力,消息迅即引起群眾反彈,各大工會開始罷工同示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27日一名17歲阿爾及利亞青年喺巴黎北郊92省楠泰爾無牌駕駛,因為警方截查而被擊斃(92同鄰近嘅93省都係法國政府安置以北非人為主海外移民嘅地方,治安一向惡劣),事件觸發北非青年上街暴動。



自阿爾及利亞獨立以來就靠攏蘇聯,定位近似聯俄容共嘅薩達姆政權。佢喺獨立後依然紛亂,貧窮同軍事政變導致不斷有人移民去法國。隨住鐵幕倒台,阿國嘅黨國體制崩潰,伊斯蘭主義者喺91年贏得大選,但不被政府承認。於是阿爾及利亞喺95年又陷入軍民不分嘅殘酷內戰,造成超過十萬人死亡,更多難民走到法國。

由於非洲各國獨立後仍然係法國嘅經濟殖民地,佢哋亦係自成體系嘅法製產品主要市場之一。法國冇得對阿國情況視若無睹,最後由法國扶植軍方上台,基於兩國友好原則第三批移民又嚟到法國。

法國政府出於融合主義原則,明令禁止收集關於民族同種族嘅數據。但據估計法國現時有10-15%係非洲移民及其後代。



初代阿人有法國公民身份,認為自己同信猶太教嘅牙屈冇分別,而法國化太深嘅佢哋出生率已跌到白人一樣。獨立後移居嘅阿人雖然法國化程度低啲,但亦喺學校受民族融合思想薰陶,不過當佢哋下一代出社會做嘢,就發現好容易會碰到玻璃天花板,自己依然係法國社會嘅局外人

法國自黃金30年完結,對海外廉價勞動力需求已大減。福利國家傾向制造少量高薪穩定嘅工作,壓制靈活低薪嘅part time job。老屎忽霸曬資源嘅後果就係令到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佢哋大部係非洲裔。

勒龐同佢嘅黨羽都認為伊斯蘭教係必須剷除嘅亂源,但佢哋忽略咗上街嘅北非青年已經係土生土長嘅第二三代,生活同文化已高度法國化,如果佢哋好似父祖輩咁虔信受教士約束,反而唔會上街鬧事(法國警察就曾提出由以清真寺為中心組成治安隊,將醉酒鬧事嘅青年人加以約束)。

自俄烏戰爭爆發,馬克龍喺外交上又重拾起戴蛇主義嘅特立獨行。法國人心目中嘅祖國係出過路十四、拿一世、戴高樂呢啲傳奇人物嘅偉大國家,縱使佢喺近代不斷衰落,實際上已成美國附庸。但法國人嘅玻璃心不願面對,慢慢就淪為靠宗主國庇護又滿腔忌妒嘅怨婦,呢種情結促使馬對俄羅斯態度曖昧,另一方面亦同中國加強合作。



戰爭亦令依賴俄國能源嘅歐洲電費不斷上漲,法國人民雖然唔見得在乎北極熊死活,但喺今個夏天都焗住要做林超英

(全文完)
2023-07-31 10:53:28
棲主
2023-07-31 11:02:52
感謝樓主出文
諗住下篇寫邊個國家
2023-07-31 11:34:04
多謝樓主
2023-07-31 11:42:15
感謝樓主
仲要每日定期出post
辛苦哂
2023-07-31 11:51:27
辛苦了,每日都追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