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的生前死後(長文)

623 回覆
258 Like 6 Dislike
2022-05-17 13:26:08
請問點影響到唔熟呢啲
2022-05-17 13:32:30
蘇聯嘅治國方法係學自魯登道夫總體戰
馬克思思想只係層表皮
2022-05-17 13:33:38
竟然係咁
2022-05-17 13:48:36
唔好玩啦
魯登道夫本總體戰1936年先成書點影響到蘇聯
蘇聯嗰邊嘅總體戰係自deep battle發展而來
只係因為兩者嘅理論都有受到一戰嘅影響最多都係話佢地有相似之處啫
2022-05-17 13:49:55
睇過啲講法話蘇聯治國有佢影響喎
2022-05-17 13:52:48
有冇出處睇下
想知佢點論證
2022-05-17 14:04:16
就咁睇完佢只係加落去搏人留意多啲
2022-05-18 10:05:55
睇緊1683年嗰本
1789年 都想睇
2022-05-18 19:14:06
而喺塞爾維亞嘅波帥亦都同樣舉步維艱,唯一值得慶幸嘅係佢喺11月30日成功攻入貝爾格萊德(塞國當時已遷都尼什),並且大肆慶祝。

首支進入貝爾格萊德嘅奧軍以克羅地亞人為主,佢哋喺城頭摘下塞國國旗,但就因為冇奧匈國旗喺手,所以豎起一面白旗代替(好唔老嚟喎)。

身處維也納嘅皇帝對獲勝大感欣慰,波帥更加係吐氣揚眉、拋頭露面。佢為咗擴大戰果,命令奧軍乘勝追擊塞軍。奧軍被迫喺寒冷下踩住爛泥狙擊塞軍,既身心俱疲又士氣低落。

相反塞軍此時及時得到協約國盟友嘅增援物資,士氣大振。結果奧軍喺塞軍嘅猛烈攻擊下節節敗退,喺12月15日塞軍更加成功收復返貝爾格萊德。




1914年結束時,兩國嘅邊界幾乎沒有變化。奧軍喺巴爾幹已經損失咗21萬人,波帥被撤職,而塞軍亦都損失咗17萬人。

除咗打仗之外,塞國亦都冇忽略文宣戰。佢乘機呼籲奧匈帝國治下嘅南斯拉夫同胞,包括克羅地亞人、斯洛汶尼亞人奮起反抗,為戰後三族共和,但由塞族人主導嘅南斯拉夫王國打下基礎。
2022-05-22 15:34:19
當奧匈帝國三次敗於塞爾維亞呢個新興國家嘅醜事喺國際上傳開,大家都震驚於奧軍嘅脆弱,哈布斯堡帝國就如同一隻被戳穿嘅紙老虎。就連一直抱持觀望態度嘅意大利都喺15年5月決定參加協約國一方參戰。

但係因為意大利仲弱過奧地利嘅緣故,奧軍得以用較少嘅兵力抵擋意軍嘅攻勢,令意軍難得吋土。

而東線嘅主要對手沙俄亦都好唔得奧匈幾多,雖然俄國當時依然可以龐大人口去補充兵源,但係武器同糧食都嚴重缺乏,如果唔係咁奧匈晨早就俾人打巢咗。

到咗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失利,決定先剷除比較弱嘅俄國,從而結束東線戰事,避免繼續兩線作戰嘅困局。而德國人對赫帥越來越感到難以忍受,開始計劃架空佢嘅權力。

1915年,沙皇喺一片反對聲中接管咗最高統帥部,將國事交托比皇后打理。而皇后只信任神棍拉斯普京,結果俄國怨聲載道,為兩年後嘅亡國打下最後一口棺材釘。

而到咗1916年3月,俄軍襯住德國嘅主要精力被牽制喺西線嘅凡爾登絞肉機,決定喺納拉奇湖(今白俄羅斯)向德軍進攻。




35萬名俄軍向5萬名德軍發動攻勢,但由於天氣不佳以及俄軍各部隊同以前一樣缺乏協同配合,俄軍又損兵折將10萬人。
2022-05-22 19:59:12
2022-05-23 13:21:13
而當前線嘅軍人死傷慘重嘅時候,喺大後方嘅市民亦都唔好過。戰爭令到糧食生產大降,帝國各個城市都鬧飢荒。

當時因為食物供應短缺,奧匈帝國政府決定
行配給制,而同時維也納政府亦決定向產糧國匈牙利要求提供更多糧食。而匈牙利亦貫徹同奧地利討價還價嘅作風,予以拒絕,並表示自己都有成邨人要養,而且最緊要嘅係:



喺整個雙元帝國時期,匈牙利貴族就一直抱持多攞著數,少付責任嘅態度-----奧地利要負擔帝國7成開支,而匈牙利嗰邊只需要付出三成。此事早就引起帝國中嘅日耳曼人不滿,佢哋就好似今日中國嘅皇漢咁,認為漢人先係帝國嘅主體民族,極度不滿少數民族喺高考中得到加分。

泛日耳曼主義者主張只有德語居民先係帝國嘅主體民族,帝國係靠德意志人流血流汗打返嚟嘅江山。馬扎爾人得到自治都算鳩數啦,波希米亞同斯洛汶尼亞只不過係未完全同方嘅帝國邊疆,講唔上係啲咩嘢民族。

呢種不公產生嘅怨恨情緒催生咗泛日耳曼民族黨,佢哋主張日耳曼人先係帝國嘅第一等人,既反對猶太人,亦反對匈牙利人同斯拉夫人。甚至希望同啲少數民族分割,同德國人建立一個泛日耳曼共和國。

1880 年代開始,泛日耳曼主義運動分裂為幾個政黨同派系。最激進嘅係 1903 年成立嘅德國工人黨,後來轉變為納粹黨奧地利派別。

佢哋嘅主張深受講德語嘅小資產階級同中下階層支持,喺選舉中大獲全勝,獲得眾議院中多數席位。

但係泛日耳曼主義者縱使控制咗眾議院,依然未能得到執政地位。佢哋始終受到哈布斯堡王朝嘅大力打壓,原因係中國縱使失去蒙古同台灣,依然可以維持一個帝國嘅門面。但如果連漢地十八省都話要攪獨立,咁帝國就會土崩瓦解。

縱使未能夠主導帝國政壇,泛日耳曼思想依然對奧地利人有著深遠嘅影響。一個生長於奧地利東北部嘅少年就以此為人生金科玉律,長大後決意以德意志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2022-05-24 12:23:40
返到去東線嘅戰場上,喺1916年3月,沙皇任命布魯西洛夫為西南方面司令官,開始策劃新一輪攻勢。



布帥經過周詳嘅計劃,6月份決定喺今日嘅烏克蘭向奧軍進行一次大規模攻擊。佢採用嶄新嘅突擊戰術,成功大破奧軍。奧軍損失近150萬人,當中被俘嘅就有40萬人。

奧軍經此一役大敗,已經失去咗再戰嘅能力,幾近要退出戰爭。自此到咗一戰完結,奧地利都要靠盟友德國保護。

但作為勝方嘅俄國傷亡亦都有50萬人之多,呢場戰爭亦被列入世界歷史上最多死傷嘅戰役之一,史稱布魯西洛夫攻勢。魯西洛夫攻勢達到咗俄羅斯喺一次大戰成就上嘅最高峰,但可惜俄軍並未能有效利用戰果,俄國將領畏懼增援嘅德軍,加上傷亡慘重,軍中彌漫著一片厭戰情緒,至少有5萬個俄羅斯士兵成為逃兵。

到當年嘅11月21日,奧匈帝國嘅老皇帝約一世因為月肺炎病逝,享年86歲,皇位由佢侄孫卡爾繼承。據說佢嘅遺言係臨瞓前交代侍從,3點半叫佢起身開工



約一世嘅死被視為奧匈君主制嘅喪鐘,好多人都預見到哈布斯堡帝國會伴隨佢嘅離開而滅亡。
2022-05-25 03:12:39
繼續追
2022-05-25 14:06:51
而喺另一邊箱,戰爭嘅壓力亦都將奧地利嘅對家俄國壓冧咗。國內施政混亂,缺乏糧食供應,民不聊生。

貴族將所有嘅責任放喺拉斯普京身上,圖謀將佢殺害,希望帝國可以就此重回正軌。



1916年12月29日,貴族們設計將拉斯普京殺害。但係帝國覆亡已成事實,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二世退位,俄國成立咗臨時政府。

當時布爾什維克嘅領袖列寧正喺瑞士流亡,自從1907年革命失敗以來,佢就一直喺歐洲各地流竄。而佢嘅親密親友托洛茨基就喺1907年開始移居維也納,並且辦起了俄文報紙《真理報》,好似大紀元咁喺境外從事反沙俄輿論工作。佢每日就喺維也納咖啡廳度用打字機筆耕,猶如今日嘅kol打鍵盤戰線。

當時奧匈帝國嘅大臣被問及對俄國革命嘅睇法時,就曾經講過“吓!邊個負責發動革命呀?係咪喺對面街cafe吹緊水嗰個布隆施泰因先生?(牙托化名)”




但係時勢造英雄嘅緣故,托大炮同列寧終歸搭上咗時代嘅列車,得到咗出頭露面嘅機會。17年4月,列寧帶住德國人資助佢嘅5千萬金馬克,坐上為佢準備好嘅火車,回歸闊別多年嘅祖國。
2022-05-25 15:07:45
2022-05-26 08:11:03
“皇帝推翻真的很興奮~~帶咗好多金~~誓要掌大權~~”

列寧佢帶住興奮嘅心情坐上瑞俄線列車到達聖彼得堡,由於克倫斯基嘅臨時政府唔願意退出戰爭,列寧好輕易就利用厭戰情緒,將軍人拉到自己嗰邊。

1917年11月7日,布爾什維克水兵攻入冬宮,而克倫斯基身邊只有女兵同童軍保護,自然毫無抵抗能力。

十月革命成功,蘇聯建立。列寧掌權之後馬上著手同德國議和,1918年三月,蘇俄同同盟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將俄羅斯大片土地割讓比德奧,並且承認芬蘭、烏克蘭同白俄羅斯獨立,俄國損失咗5.7%嘅國土同34%嘅人口,俄國同時要向德國作出鉅額賠款。



俄國嘅退出戰爭令東線戰事結束。然而羅曼諾夫王朝嘅滅亡雖然為哈布斯堡得到吊命嘅鹽水,但係腐朽嘅帝國已經遍體鱗傷。奧俄呢對宿敵就如同武俠小說中嘅歐陽鋒同洪七公咁,注定要一齊油盡燈枯而死。
2022-05-26 17:33:38
樓主突然好勤力出文
2022-05-26 19:09:58
自從美國喺1917年4月加盟協約國,向德國宣戰,戰況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

評心而論,德軍喺戰術用兵已經無可挑剔----佢喺西線多次成功抵擋英法、喺東線近乎獨力對抗俄國、南線亦都靠佢先撐得住,可以話係一個打幾個。

然而優秀嘅戰術難以彌補戰略上嘅短板----協約國嘅人口係同盟國嘅兩倍以上,gdp亦都高6成。短期戰役嘅勝利或可取決於戰術,但長期戰爭就係工業同經濟基礎嘅延伸,然而德國人唔願意誠實地評估自己同盟友嘅真正實力,反而選擇孤注一擲。

奧匈皇帝卡爾一世眼見大勢而去,開始搵方法同協約國講和。由於祕密外交需要信得過嘅人,於是佢搵咗佢舅仔,喺比利時軍隊任職嘅西克斯圖斯親王,做代表同法國進行和平談判。



經過一輪談判,西親王為奧匈帝國傾咗一啲較為寬鬆嘅條件,包括歸還阿爾薩斯-洛林比法國,比利時同塞爾維亞獲得獨立。

呢啲條件對已經一敗塗地嘅奧匈嚟講唔算苛刻,但係卡一世喺生死關頭依舊延續帝國一貫拖泥帶水嘅作風,並未揸緊時間去傾好個deal。到咗1918年,法國總理克里蒙梭為咗離間奧德,決定公布卡一世嘅信件過佢一戙。憤怒嘅德國人得知奧匈想賣隊友,於是喺18年5月傳召咗卡一世去柏林問話。




卡一世堅稱自已一無所知:“如同嬰兒一樣無辜”,單嘢完全係外交大臣自把自為,奧匈會繼續追隨德國作戰。



之後卡一世更加將軍隊、工業同運輸全部交曬比德國管理,從此奧匈只能夠同德國捆綁埋一齊,再無活路。

協約國從此對奧匈嘅鄙夷更深,唔再有興趣同呢個德國附庸國談判。奧匈手中嘅救命稻草就此隨風飄去,換嚟嘅係壓死駱駝嘅另一根稻草。
2022-05-26 19:17:19
因為就寫完
2022-05-26 20:49:22
2022-05-26 21:07:51
下次邊個深淵啦
2022-05-27 15:10:28
喺1918年春季,唔願意服輸嘅德國決定抽調喺東線嘅軍隊,向西線發動一次大反攻。初期德軍戰況順利,但好快就被協約國聯軍阻擋。德軍喺第四次香檳戰役更慘敗於聯軍手上,自此再無還擊之力。



喺4年嘅戰爭當中,德國嘅人力已經枯竭,國家亦都累積咗巨大嘅社會同經濟壓力。軍隊大批咁向聯軍投降,德國認輸係遲早嘅事。

而德國嘅盟友已經等唔切柏林被攻陷,土耳其、保加利亞同奧匈都因為經濟崩潰同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已無力再戰,喺1918年9月開始相繼向協約國求和。

德國喺10月份任命巴登親王為德國總理,以進行和平談判。11月11日,德國政府同聯軍簽署停戰協定,全面停火。

由於規則係由贏家制訂嘅,最大勝者美國總統威爾遜就提出咗14點和平原則,當中就包括給予奧匈帝國各民族自決嘅自由。




威爾遜出身長老會世家,係虔誠基督徒,佢深信上帝給予美國人嘅使命就係為各國人民帶嚟自由。

此時卡一世為咗回應14點,先姍姍來遲地宣布成立“民族部門”,並重新召集帝國議會,準備重組成一個多元聯邦國家。

但係各民族如捷克人早已經對帝國喪失信任,佢哋相繼成立咗民族委員會,準備獨立於帝國。

1918年10月底奧匈帝國各民族地區紛紛宣佈獨立,帝國主體奧匈亦都解除咗共主聯邦關係。皇帝卡一世喺11月11日宣佈放棄參與任何政務,次日,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哈布斯堡王朝正式滅亡。

2022-05-27 18:06:38
其實冇一戰奧匈係咪都注定解體,只不過係遲早嘅事?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