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開左個新post嘅?
連登外用嘅圖網死左
為長遠計
都係決定開新post
目前離我預計講完仲有好耐
點解開左個新post嘅?
我地先講東坡同王安石
王安石主張新法,東坡係反對嘅,兩個係政敵
除左係朝廷互相爭論,私下成日互串
王安石對文字學有研究,寫左本《字說》
但其實入面唔少對字嘅解釋都係鳩吹
有一日東坡見到王安石
東坡好好聲語咁講:
你本書好勁!你話鳩字係從九從鳥,一早就有證據啦!
王安石好開心咁問:
吓?係咩?我自己都唔知
東坡笑笑口咁講:
《詩經》話「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七隻雀仔,加埋爸豆老母,咪九個囉!
東坡又問:
王大師,坡字點解係咁寫嘅?
王安石就話:
土嘅皮,即係坡!
東坡笑住咁講:
哇!咁滑字咪係水嘅骨頭囉!
東坡把口真係好閪
古代連登仔黎
出名嘅假膠
可以將佢生平迭事拍返套白面蘇東坡
應該係波者水之皮也,即波,唔係坡。
王安石整字說,目的並唔喺文字訓釋,更加似係推廣自己嘅理論,所以問題多多。
呢到有兩個講法
坡同波係古籍都有記載
故事有兩個版本咁
我見唔太重要就選東坡嘅坡
王安石將學術變做政治目的
難怪東坡會笑佢
當時佢權傾一時,敢笑佢嘅人好少
嗯,確實如此,我讀得唔夠全面。
文字算學術,但又唔算學術,政治同學者嘅文化影響比較大,王安石既然講到祖宗不足法,行事大刀闊斧,字說自然係佢嘅武器。呢點,其實同說文差唔多。
古書成日都兩個版本,得閒可以考證吓
都係...學術好多時都離唔開政治,尤其古代點會講咩學術獨立自由。中國文革之後,有段時間嘅中國學術研究都係好明顯嘅例子,咩都同馬克思有關。
呢方面我知道,自己讀詩經會留意三家詩同毛詩異同,文選亦如是,會留意尤袤同胡克家個版本對讀。
文革後,改革開放前嘅研究係垃圾,唔係用馬克思,列寧,就係用毛澤東。
文章既內容有無修改過?
定原汁原味搬過來??
清潁東流,愁來送、征鴻去翮。情亂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孤負當年林下語,對床夜雨聽蕭瑟。恨此生長向別離中,彫華髮。
一尊酒,黃河側。無限事,從頭說。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衣上舊痕餘苦淚,眉間喜氣沾黃色。便與君,池上覓殘春,花如雪。
由負約去到回憶,由回憶再去到想像未來
呢首詞真係一絕,讀落好多地方回味
應該係波者水之皮也,即波,唔係坡。
王安石整字說,目的並唔喺文字訓釋,更加似係推廣自己嘅理論,所以問題多多。
呢到有兩個講法
坡同波係古籍都有記載
故事有兩個版本咁
我見唔太重要就選東坡嘅坡
王安石將學術變做政治目的
難怪東坡會笑佢
當時佢權傾一時,敢笑佢嘅人好少
嗯,確實如此,我讀得唔夠全面。
文字算學術,但又唔算學術,政治同學者嘅文化影響比較大,王安石既然講到祖宗不足法,行事大刀闊斧,字說自然係佢嘅武器。呢點,其實同說文差唔多。
古書成日都兩個版本,得閒可以考證吓
都係...學術好多時都離唔開政治,尤其古代點會講咩學術獨立自由。中國文革之後,有段時間嘅中國學術研究都係好明顯嘅例子,咩都同馬克思有關。
呢方面我知道,自己讀詩經會留意三家詩同毛詩異同,文選亦如是,會留意尤袤同胡克家個版本對讀。
文革後,改革開放前嘅研究係垃圾,唔係用馬克思,列寧,就係用毛澤東。
其實都幾有趣,意識形態同學術研究之間嘅關係,古代如是,現代如是
大陸都好多勁嘅學者,但普遍黎講都仲係好參差
講古典方面,台灣學者都仍然比較高質
我鍾意大陸學者多啲,對台灣無咩感覺。
一來台灣出相關嘅書,作者好多都嚟自大陸,缺少本土嘢。二嚟即使有,有時候都係承繼嘅多,開創嘅少。當然都有例外,例如蔣勳同歐麗娟。
講詩詞講得最好果個,我諗係葉嘉瑩?雖則我極唔鍾意佢嗰種風格。
但書嘅版本方面,台灣點都好過大陸,大陸書紙質垃圾,因為政治原因而對某啲篇章作出刪節更加係罪無可恕。(例如高步瀛嘅《唐宋詩舉要》)中國書店嘅版本,叫做有返哂評語同批點。不過文字舛錯多,簡繁混雜。
我讀過龔鵬程嘅中國文學史,顏崑陽就純粹知道有呢位學者。有冇書可以介紹下。
之所以咁講,因為我見台灣大書局多數都只係重印大陸學者嘅書,例如張鳴宋詩選,又或是龍榆生嘅唐宋名家詞選,有啲自家製嘅好似朱自力等選嘅元曲選,注得麻麻,注出處,少解釋。又或者歐麗娟嘅唐詩選注,當年喺書局讀兩讀,唔太留到深刻印象,至少無錢鍾書本宋詩選注咁強烈。(雖然選得唔太好)
可能我鍾意睇嘅係個人風格強烈嘅書,想睇作者自己睇法。
至於話缺少本土,我表達得差,我指係缺少破格嘅作品,例如一望就知係台灣人注嘅詩詞。不過三民書局嘅注譯系列幾好,有心有力。
不過,大概因為我孤陋寡聞,先入為主所致,自己始終少見台灣書。
多謝推介,我去搵嚟讀讀。
我自己比較少睇古典研究論文,一般鍾意讀注同選。以前會成日睇呢啲論文,不過後嚟睇睇下無咩心力再睇落去。或者我學力有限,精神又唔好,開始無法「理解」,啲字變哂符號咁。
近年都係鍾意睇選注,一來可以自己領悟,二來可以睇注者睇法,例如中研院本《唐詩選》,馬茂元趙昌平《唐詩選》就非常好,本來前者應該係今也詩無敵,純粹以注者嘅志趣同喜好去選,完全唔考慮讀者(選者有余冠英、王水照、錢鍾書、陳友琴等等),但你知喇,文革前後,一切毀於一旦。最後只能夠用政治第一,藝術第二去選,初稿乜撚都無哂,可以睇下王水照嘅文章: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9/25/content_1099217.htm
馬茂元嘅《唐詩選》,初版都係60年代,修訂本80-90年代完成,好得多。
葉嘉瑩有本《詞學新詮》,可以一睇。
我愛探長!我愛探長!
巴打出新文未
我讀過龔鵬程嘅中國文學史,顏崑陽就純粹知道有呢位學者。有冇書可以介紹下。
之所以咁講,因為我見台灣大書局多數都只係重印大陸學者嘅書,例如張鳴宋詩選,又或是龍榆生嘅唐宋名家詞選,有啲自家製嘅好似朱自力等選嘅元曲選,注得麻麻,注出處,少解釋。又或者歐麗娟嘅唐詩選注,當年喺書局讀兩讀,唔太留到深刻印象,至少無錢鍾書本宋詩選注咁強烈。(雖然選得唔太好)
可能我鍾意睇嘅係個人風格強烈嘅書,想睇作者自己睇法。
至於話缺少本土,我表達得差,我指係缺少破格嘅作品,例如一望就知係台灣人注嘅詩詞。不過三民書局嘅注譯系列幾好,有心有力。
不過,大概因為我孤陋寡聞,先入為主所致,自己始終少見台灣書。
龔鵬程應該算係公認好有個人睇法嘅學者,佢本本論著都係插緊主流講法,好有獨到嘅見解,搞到有班人好唔妥佢
顏崑陽最新出左三本新書:詩比興系論、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我估圖書館都應該入左
我無點留意台灣注嘅選本,都係睇佢地嘅論著多,暫時覺得古典研究論文入面,比較深刻
略略睇過呢幾本書嘅介紹,似乎顏崑陽專門研究文心雕龍,難怪聽過佢個名。
如果想自學中國文學應該點做
唔識點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