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有「呵呵」兩個字咁有趣?
證明「呵呵」兩個字好早已經出現
當年我第一次睇到呢句都笑左
硬係有種假膠嘅味道
有首詞直接用埋「呵呵」
菩薩蠻 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尊重主人心,酒深情意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真係估唔到
好好笑
笑了
btw後面首詞明顯淺白多
點解有「呵呵」兩個字咁有趣?
證明「呵呵」兩個字好早已經出現
當年我第一次睇到呢句都笑左
硬係有種假膠嘅味道
有首詞直接用埋「呵呵」
菩薩蠻 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尊重主人心,酒深情意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真係估唔到
好好笑
東坡係揚州渡江果陣,曾經計劃跳河自殺
我地可以想像,佢陷入一種巨大嘅落差
前一刻都仲係一個充滿前途嘅文人
下一刻居然變做連自己犯咩罪都唔知係犯人
東坡唔知自己會唔會連累自己屋企人、朋友
係呢一刻,佢曾經自豪嘅文學,變成佢受難嘅原因
以藝術入罪,以政治審判藝術,令人悲嘆
控告者、審判者都係憎恨東坡嘅人
東坡自然百口莫辯,係牢房入面飽受侮辱同折磨
案卷記錄經常出現嘅句子:
「逐次隱諱,不說情實,再勘方招。」
佢知道,唯有嘅解脫嘅方法,就係認罪
林語堂《蘇東坡傳》:
對蘇東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牽強。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條是寫兩株老柏的七律。詩里說柏樹「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兩句詩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應當說有龍在天,不應當說在九泉地下。另外還有一首牡丹詩,在詩內作者歎造物之巧,能創造出牡丹種類如此之繁多。御史解釋此詩為諷刺新當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種種捐稅。《菊賦》的序言裡曾提到吃妃菊的苦種籽,御史認為作者是在直接諷刺全境百姓的貧窮,尤其是指朝廷對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識日」是諷刺科舉考生的淺陋無知,諷刺考生不通儒學,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里對經書的注釋。
一首又一首詩嘅審判
經歷嘅時間好長,亦都係咁先分到真朋友
杭州嘅父老百姓求神明保佑東坡
朝中嘅范鎮、張方平寫信求皇帝
甚至王安石嘅弟弟王安禮都話:
「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
太皇太后死前講:唔好再屈東坡啦!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話說,東坡同佢大仔蘇邁約定用飯菜傳遞消息:
如果皇上唔殺佢,就送肉和蔬菜
如果皇上要殺佢,就改送魚,不送肉和蔬菜
但係有一日蘇邁唔得閒,就決定叫朋友叫飯
點知佢朋友竟然整左條糖醋魚比東坡
東坡一見到就嚇到流哂馬尿
獄卒本身都好同情佢,就問明原因
東坡就求佢,幫佢送兩首絕筆詩比子由
其中呢一首詩好簡單
大家可以自己慢慢品味東坡死前嘅真情
最後皇帝決定:
蘇東坡貶往黃州,官位降低
充團練副使,但不准擅離該地區,無權簽署公文
係牢獄經過一百零三日,東坡終於重見光明
而經過呢件事,去到黃州嘅苦困
從此改變東坡嘅人生態度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婉約、豪放
並讀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
正文第十九章
東坡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盈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有豪放、婉約兩大派
婉約係詞之本色,即係原本最初大家都咁寫嘅主流
豪放則係詞之變格,由東坡開始創變,後人跟隨
呢兩種係風格嘅唔同,我地不妨由典型嘅作品做介紹
晚唐溫庭筠、韋莊係婉約詞風嘅開山祖師
下開宋代柳永、秦觀、李清照、歐陽修、晏殊、張先……
人數遠超東坡嘅豪放派
就連東坡門生之一嘅秦觀都唔寫豪放詞
溫庭筠 菩薩蠻六首之一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粧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屏風上嘅金碧山水,隨往光而明滅
黑髮如雲之鬆散,映照女子早上臥床嘅臉龐雪白
待在閨房,情人不在,也無心打扮
古代女子喜用前、後各一鏡化妝
髮髻嘅花,美女嘅臉,互相前後相映
新嘅衫繡左一雙一對嘅鷓鴣,女子卻孤身一人
婉約詞,題材多係女子閨怨之情,多用代擬
抒發自己嘅情感、思想,當時主要用詩黎表達
當然都有例外啦,但直到東坡先咁明顯「以詩為詞」
即係用寫詩嘅態度寫詞,唔再局限係愛情閨怨
抒情言志,家國天下,無一不可
題材擴充,自然書寫嘅風格都多變啦
當中同婉約最相異嘅,就係豪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呢首詞可謂東坡詞風轉為「豪放」之代表作
東坡雖然豪放詞寫得唔多,但文學史素來以創變為高,故總以豪放稱其詞風
東坡係《與鮮于子駿書》談及此詞:
「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成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呢首詞係因為打獵而寫,仲同埋成堆壯男一齊高歌
就算無柳永嘅詞風,無詞之本色
唔寫女人寫男人,咪都可以自成一家,呵呵
上半片記東坡出獵嘅情境
古人四十而稱「老」,東坡寫呢首詞已經四十歲啦
都係老人家,但突然有少年嘅興致
東坡唔讀書,去打獵,都幾見佢嘅活力
「左牽黃,右擎蒼」
黃、蒼,舉一代全,意指黃狗、蒼鷹
「千騎卷平岡」
「卷」之一字,真係好有氣勢呀!
「為報傾城隨太守」
除左豪放嘅想像,仲想與民同樂
打多幾隻老虎返去BBQ
東坡仲用孫權自喻,即刻親手射返隻老虎先!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盈月;西北望,射天狼。
下半片寫東坡狂放嘅心理
「酒酣」,係用酒將壓抑嘅情緒釋放出黎
生出下句:「鬢微霜,又何妨!」
多幾條白頭髮,老子什麼鬼都不怕!
有聲成班人係度吆喝
可以壯膽
東坡係揚州渡江果陣,曾經計劃跳河自殺
我地可以想像,佢陷入一種巨大嘅落差
前一刻都仲係一個充滿前途嘅文人
下一刻居然變做連自己犯咩罪都唔知係犯人
東坡唔知自己會唔會連累自己屋企人、朋友
係呢一刻,佢曾經自豪嘅文學,變成佢受難嘅原因
以藝術入罪,以政治審判藝術,令人悲嘆
控告者、審判者都係憎恨東坡嘅人
東坡自然百口莫辯,係牢房入面飽受侮辱同折磨
案卷記錄經常出現嘅句子:
「逐次隱諱,不說情實,再勘方招。」
佢知道,唯有嘅解脫嘅方法,就係認罪
林語堂《蘇東坡傳》:
對蘇東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牽強。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條是寫兩株老柏的七律。詩里說柏樹「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兩句詩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應當說有龍在天,不應當說在九泉地下。另外還有一首牡丹詩,在詩內作者歎造物之巧,能創造出牡丹種類如此之繁多。御史解釋此詩為諷刺新當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種種捐稅。《菊賦》的序言裡曾提到吃妃菊的苦種籽,御史認為作者是在直接諷刺全境百姓的貧窮,尤其是指朝廷對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識日」是諷刺科舉考生的淺陋無知,諷刺考生不通儒學,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里對經書的注釋。
一首又一首詩嘅審判
經歷嘅時間好長,亦都係咁先分到真朋友
杭州嘅父老百姓求神明保佑東坡
朝中嘅范鎮、張方平寫信求皇帝
甚至王安石嘅弟弟王安禮都話:
「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
太皇太后死前講:唔好再屈東坡啦!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話說,東坡同佢大仔蘇邁約定用飯菜傳遞消息:
如果皇上唔殺佢,就送肉和蔬菜
如果皇上要殺佢,就改送魚,不送肉和蔬菜
但係有一日蘇邁唔得閒,就決定叫朋友叫飯
點知佢朋友竟然整左條糖醋魚比東坡
東坡一見到就嚇到流哂馬尿
獄卒本身都好同情佢,就問明原因
東坡就求佢,幫佢送兩首絕筆詩比子由
其中呢一首詩好簡單
大家可以自己慢慢品味東坡死前嘅真情
最後皇帝決定:
蘇東坡貶往黃州,官位降低
充團練副使,但不准擅離該地區,無權簽署公文
係牢獄經過一百零三日,東坡終於重見光明
而經過呢件事,去到黃州嘅苦困
從此改變東坡嘅人生態度
真係無限解讀,痴線
有D似文革
無計,古時資訊唔流通,一般人所了解到嘅都係官方所發佈,佢話乜就乜
荒野無人:由黃州走向陌生的遠方
細讀東坡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因為誰都知道蘇東坡這個樂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復一日的應酬,連篇累牘的唱和,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內容,他一半是為朋友們活著。但是,一旦出事,朋友們不僅不來信,而且也不回信了。……總而言之,原來的世界已在身邊轟然消失,於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跡於樵夫漁民間不被人認識。本來這很可能換來輕鬆,但他又覺得遠處仍有無數雙眼睛注視著自己,他暫時還感覺不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詩文仍有極溫暖的回應,只能在寂寞中惶恐。
——余秋雨
噢,樓主要開始講長恨此生非我有
荒野無人:由黃州走向陌生的遠方
細讀東坡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因為誰都知道蘇東坡這個樂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復一日的應酬,連篇累牘的唱和,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內容,他一半是為朋友們活著。但是,一旦出事,朋友們不僅不來信,而且也不回信了。……總而言之,原來的世界已在身邊轟然消失,於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跡於樵夫漁民間不被人認識。本來這很可能換來輕鬆,但他又覺得遠處仍有無數雙眼睛注視著自己,他暫時還感覺不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詩文仍有極溫暖的回應,只能在寂寞中惶恐。
——余秋雨
正文第二十二章
東坡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讀呢首詞,總會令我諗起魯迅嘅句子: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東坡初到黃州,居住係定慧院
身邊嘅朋友四散,人生到了最冷落嘅時節
昔日文人名士嘅一呼百應,只餘下蕭索寒風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漏斷:漏,古人計時嘅漏壺,代指深夜
幽人:幽居之人,即隱居
上半片以景抒情,深刻咁繪畫東坡寂寞嘅心境
東坡深夜無眠,係陌生嘅定慧院散步
「缺月」、「疏桐」,以「掛」作連繫
其實詞人嘅孤苦之心何嘗唔係掛連係以上景物呢?
因此當計時結束,一切嘅聲音都消散
東坡說「人初靜」,靜嘅唔止係他人,亦都係講緊自己
當除去外界所有嘅干擾,東坡先能夠不再懼怕
心靈回歸平靜,先再有心情細看眼前景物
「幽人」嘅出現,可以推斷係東坡自喻
但係一個「誰」字,似乎又令呢首詞增加唔同嘅解讀
東坡係到問:
邊個見到我孤獨往來嘅身影呢?
我地不妨代入東坡初貶黃州嘅心態想像
「誰」,會唔會係講緊以前關注東坡嘅人呢?
東坡係咪係到向世界問緊,你地係咪已經唔再睇到我啦?
「獨往來」,東坡意識到昔日熟稔嘅世界一去不復返
由此生出「縹緲孤鴻影」之奇句,係一個超遠嘅鏡頭
孤單嘅鴻鳥,似乎係比起「幽人」更遠嘅地方
係「縹緲」嘅模糊不清嘅景物,再細心注視都係睇得唔清楚
由昔日熟稔嘅世界脫落,走向獨單陌生嘅次元
一切都係不能確定,真係「孤鴻」?
或者只係一個「影」子罷了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省:知曉
下半片進一步刻劃詞人走入陌生世界嘅心境
「驚起」打破靜夜獨處嘅無聲狀態
東坡當然仲未可以忘懷昔日種種嘅熱鬧歡樂啦
難免會「回頭」,但滿目皆是「恨」
東坡嘅悔恨不滿,緊係無人知曉啦
對朝中小人對烏臺詩案,佢根本唔可以再講半句呀!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呢一句都算係東坡詞入面嘅名句
東坡係到已經走入「縹緲孤鴻影」陌生嘅遠方
因此詞人以「鳥」自況,呢到嘅「不肯」唔係自願
而係「揀盡寒枝」仍然無一合適
其實呢首詞最後一句有兩個版本:
1.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直白嘅「寂寞」,含蓄嘅「楓落」,各有妙處
同樣以景作結,彷彿係東坡仍然仲未適應遠方嘅冷清
世人常稱東坡豁達,但卻不知東坡之能如此,必先經過一大困境
而呢首詞,不妨視作東坡一生一大轉折嘅心境呈現
另外亦都可以問吓自己:
兩個版本,你又鍾意邊一句結尾呢?
巴打呢首講得好精彩!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寫得好獨來獨往嘅味道,
好似雖千萬人,吾往矣咁!
荒野無人:由黃州走向陌生的遠方
細讀東坡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因為誰都知道蘇東坡這個樂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復一日的應酬,連篇累牘的唱和,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內容,他一半是為朋友們活著。但是,一旦出事,朋友們不僅不來信,而且也不回信了。……總而言之,原來的世界已在身邊轟然消失,於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跡於樵夫漁民間不被人認識。本來這很可能換來輕鬆,但他又覺得遠處仍有無數雙眼睛注視著自己,他暫時還感覺不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詩文仍有極溫暖的回應,只能在寂寞中惶恐。
——余秋雨
正文第二十二章
東坡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讀呢首詞,總會令我諗起魯迅嘅句子: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東坡初到黃州,居住係定慧院
身邊嘅朋友四散,人生到了最冷落嘅時節
昔日文人名士嘅一呼百應,只餘下蕭索寒風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漏斷:漏,古人計時嘅漏壺,代指深夜
幽人:幽居之人,即隱居
上半片以景抒情,深刻咁繪畫東坡寂寞嘅心境
東坡深夜無眠,係陌生嘅定慧院散步
「缺月」、「疏桐」,以「掛」作連繫
其實詞人嘅孤苦之心何嘗唔係掛連係以上景物呢?
因此當計時結束,一切嘅聲音都消散
東坡說「人初靜」,靜嘅唔止係他人,亦都係講緊自己
當除去外界所有嘅干擾,東坡先能夠不再懼怕
心靈回歸平靜,先再有心情細看眼前景物
「幽人」嘅出現,可以推斷係東坡自喻
但係一個「誰」字,似乎又令呢首詞增加唔同嘅解讀
東坡係到問:
邊個見到我孤獨往來嘅身影呢?
我地不妨代入東坡初貶黃州嘅心態想像
「誰」,會唔會係講緊以前關注東坡嘅人呢?
東坡係咪係到向世界問緊,你地係咪已經唔再睇到我啦?
「獨往來」,東坡意識到昔日熟稔嘅世界一去不復返
由此生出「縹緲孤鴻影」之奇句,係一個超遠嘅鏡頭
孤單嘅鴻鳥,似乎係比起「幽人」更遠嘅地方
係「縹緲」嘅模糊不清嘅景物,再細心注視都係睇得唔清楚
由昔日熟稔嘅世界脫落,走向獨單陌生嘅次元
一切都係不能確定,真係「孤鴻」?
或者只係一個「影」子罷了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省:知曉
下半片進一步刻劃詞人走入陌生世界嘅心境
「驚起」打破靜夜獨處嘅無聲狀態
東坡當然仲未可以忘懷昔日種種嘅熱鬧歡樂啦
難免會「回頭」,但滿目皆是「恨」
東坡嘅悔恨不滿,緊係無人知曉啦
對朝中小人對烏臺詩案,佢根本唔可以再講半句呀!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呢一句都算係東坡詞入面嘅名句
東坡係到已經走入「縹緲孤鴻影」陌生嘅遠方
因此詞人以「鳥」自況,呢到嘅「不肯」唔係自願
而係「揀盡寒枝」仍然無一合適
其實呢首詞最後一句有兩個版本:
1.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揀盡寒枝不肯棲,楓落吳江冷
直白嘅「寂寞」,含蓄嘅「楓落」,各有妙處
同樣以景作結,彷彿係東坡仍然仲未適應遠方嘅冷清
世人常稱東坡豁達,但卻不知東坡之能如此,必先經過一大困境
而呢首詞,不妨視作東坡一生一大轉折嘅心境呈現
另外亦都可以問吓自己:
兩個版本,你又鍾意邊一句結尾呢?
巴打呢首講得好精彩!
出盡奶力寫架
揀盡寒枝不肯棲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寫得好獨來獨往嘅味道,
好似雖千萬人,吾往矣咁!
巴打鍾意最後邊句?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寫得好獨來獨往嘅味道,
好似雖千萬人,吾往矣咁!
巴打鍾意最後邊句?
寂寞好似更加貼近成首詞嘅意境?
東坡係揚州渡江果陣,曾經計劃跳河自殺
我地可以想像,佢陷入一種巨大嘅落差
前一刻都仲係一個充滿前途嘅文人
下一刻居然變做連自己犯咩罪都唔知係犯人
東坡唔知自己會唔會連累自己屋企人、朋友
係呢一刻,佢曾經自豪嘅文學,變成佢受難嘅原因
以藝術入罪,以政治審判藝術,令人悲嘆
控告者、審判者都係憎恨東坡嘅人
東坡自然百口莫辯,係牢房入面飽受侮辱同折磨
案卷記錄經常出現嘅句子:
「逐次隱諱,不說情實,再勘方招。」
佢知道,唯有嘅解脫嘅方法,就係認罪
林語堂《蘇東坡傳》:
對蘇東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牽強。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條是寫兩株老柏的七律。詩里說柏樹「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兩句詩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應當說有龍在天,不應當說在九泉地下。另外還有一首牡丹詩,在詩內作者歎造物之巧,能創造出牡丹種類如此之繁多。御史解釋此詩為諷刺新當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種種捐稅。《菊賦》的序言裡曾提到吃妃菊的苦種籽,御史認為作者是在直接諷刺全境百姓的貧窮,尤其是指朝廷對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識日」是諷刺科舉考生的淺陋無知,諷刺考生不通儒學,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里對經書的注釋。
一首又一首詩嘅審判
經歷嘅時間好長,亦都係咁先分到真朋友
杭州嘅父老百姓求神明保佑東坡
朝中嘅范鎮、張方平寫信求皇帝
甚至王安石嘅弟弟王安禮都話:
「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
太皇太后死前講:唔好再屈東坡啦!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話說,東坡同佢大仔蘇邁約定用飯菜傳遞消息:
如果皇上唔殺佢,就送肉和蔬菜
如果皇上要殺佢,就改送魚,不送肉和蔬菜
但係有一日蘇邁唔得閒,就決定叫朋友叫飯
點知佢朋友竟然整左條糖醋魚比東坡
東坡一見到就嚇到流哂馬尿
獄卒本身都好同情佢,就問明原因
東坡就求佢,幫佢送兩首絕筆詩比子由
其中呢一首詩好簡單
大家可以自己慢慢品味東坡死前嘅真情
最後皇帝決定:
蘇東坡貶往黃州,官位降低
充團練副使,但不准擅離該地區,無權簽署公文
係牢獄經過一百零三日,東坡終於重見光明
而經過呢件事,去到黃州嘅苦困
從此改變東坡嘅人生態度
東坡係揚州渡江果陣,曾經計劃跳河自殺
我地可以想像,佢陷入一種巨大嘅落差
前一刻都仲係一個充滿前途嘅文人
下一刻居然變做連自己犯咩罪都唔知係犯人
東坡唔知自己會唔會連累自己屋企人、朋友
係呢一刻,佢曾經自豪嘅文學,變成佢受難嘅原因
以藝術入罪,以政治審判藝術,令人悲嘆
控告者、審判者都係憎恨東坡嘅人
東坡自然百口莫辯,係牢房入面飽受侮辱同折磨
案卷記錄經常出現嘅句子:
「逐次隱諱,不說情實,再勘方招。」
佢知道,唯有嘅解脫嘅方法,就係認罪
林語堂《蘇東坡傳》:
對蘇東坡的指控,有的十分牽強。最有趣的指控中,有一條是寫兩株老柏的七律。詩里說柏樹「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這兩句詩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因為龍是皇帝的象徵,而今皇帝正在位,作者應當說有龍在天,不應當說在九泉地下。另外還有一首牡丹詩,在詩內作者歎造物之巧,能創造出牡丹種類如此之繁多。御史解釋此詩為諷刺新當政者能制定如此多之種種捐稅。《菊賦》的序言裡曾提到吃妃菊的苦種籽,御史認為作者是在直接諷刺全境百姓的貧窮,尤其是指朝廷對官吏薪俸的微薄。「生而盲者不識日」是諷刺科舉考生的淺陋無知,諷刺考生不通儒學,只知道王安石在《三經新義》里對經書的注釋。
一首又一首詩嘅審判
經歷嘅時間好長,亦都係咁先分到真朋友
杭州嘅父老百姓求神明保佑東坡
朝中嘅范鎮、張方平寫信求皇帝
甚至王安石嘅弟弟王安禮都話:
「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
太皇太后死前講:唔好再屈東坡啦!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話說,東坡同佢大仔蘇邁約定用飯菜傳遞消息:
如果皇上唔殺佢,就送肉和蔬菜
如果皇上要殺佢,就改送魚,不送肉和蔬菜
但係有一日蘇邁唔得閒,就決定叫朋友叫飯
點知佢朋友竟然整左條糖醋魚比東坡
東坡一見到就嚇到流哂馬尿
獄卒本身都好同情佢,就問明原因
東坡就求佢,幫佢送兩首絕筆詩比子由
其中呢一首詩好簡單
大家可以自己慢慢品味東坡死前嘅真情
最後皇帝決定:
蘇東坡貶往黃州,官位降低
充團練副使,但不准擅離該地區,無權簽署公文
係牢獄經過一百零三日,東坡終於重見光明
而經過呢件事,去到黃州嘅苦困
從此改變東坡嘅人生態度
東玻以為自己就死,咪嚇到瀨尿?
個人鐘意柳永,李清照
樓主好高質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寫得好獨來獨往嘅味道,
好似雖千萬人,吾往矣咁!
巴打鍾意最後邊句?
寂寞好似更加貼近成首詞嘅意境?
呢個亦都係歷代詞評家嘅諗法黎
不過寂寞二字,道破一切,反而令回味嘅空間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