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成梁和土蠻於遼河開戰前的六個月前,距離遼東的一千多里的北京城,亦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穆宗去世了。
穆宗在明朝眾多皇帝中,並不特別有名。他不像朱元璋和朱棣一樣,是鴻圖大志的皇帝,開創許多壯舉;不像正德享樂主義至上,亦似乎不像早年的孝宗般勤政。
穆宗好像平平無奇,提起這個皇帝,你總會在腦海裡想呀想,啊,這個人到底幹過什麼事?
然後你腦海還是一片空白。
穆宗在諸帝中,真的不起眼,但他起用的人,每一個都是有能之士。徐階、李春芳、高拱,以及後世無人不曉的張居正。
一個會任用賢能的皇帝,經已足夠。
除此以外,穆宗亦確實做過一些事,就是他的祖先也比不止。
全球化?通識?晚明?
有一派學者認為,全球化不單是指現在的世界經濟,如果全球化是指洲與洲之間通過資本商品、訊息等去聯繫的話,其實在近代15世紀的後期,已經有一個世界市場。
而在當時的經濟全球化下,中國以絲綢等商品成為全球濟濟的中心,使全球近三分一至四分一的白銀不斷流入中國,奠定中國銀本位基礎,亦刺激沿海地區的商品經濟及城市發展。
當然這個理論惹起極大討論,學界爭論得像街市的師奶鬧戰一樣。而我亦不敢完全認同這一種觀點。
不過確實,晚明時期,大明確實建立起一條與歐洲的貿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