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古典文學概念:文學批評
兼讀李清照〈詞論〉之人生最美好的金石年華
後屏居鄉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正文第十三篇
話說趙挺之位高權重,做埋相國
但大約一年後罷免,五日之後仲死埋
既然係咁,佢嘅親友就被另一批當權者清洗
情況就好似我地嘅政治現況一樣
一失去權力,就會被人秋後算帳
咁呢件事,緊係連累埋佢個仔趙明誠啦
成個家族都唯有返鄉下隱居
大難臨頭,先會患難見真情
李清照唔單止無怨言,仲好支持老公
係青州,李清照將書房命名為「歸來堂」
又幫自己改咗個號,叫做「易安」
所以我地會見到有人叫李清照為「易安居士」
古人改名,緊係有典故啦: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如果話中國文人兩大靈魂
一定係屈原、陶淵明,一仕一隱
即使女性嘅李清照,都受到影響
用陶淵明嘅〈歸去來辭〉改名
後屏居鄉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係呢十年,李清照過得好開心
佢同趙明誠都好鍾意睇書,研究金石
得閒又寫吓詩,吟風弄月
雖然呢段時期嘅作品幾近都散失哂
李清照十五年後,趙明誠已經過世
寫過一首回憶呢段期間嘅詩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時。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昔時。
不斷嘅追憶,係李清照中後期作品嘅特色
因為自此之後,佢幾乎都無咩開心日子
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隱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慘沮,與同之宴所。曰:「表弟願與坐末。」眾皆不顧。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眾皆咨嗟稱賞。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眾皆哂,或有怒者。及轉喉發聲,歌一曲,眾皆泣下,羅拜,曰:「此必李八郎也。」
李清照呢段時期,留落黎又好重要嘅係呢篇詞論
呢篇詞論嘅性質係屬於「文學批評」
咁當然呢個字唔係當時嘅詞語,係我地今日先會咁講
即係話,以「文學」為對象嘅評論
今時今日,我地見到有人就「文學作品」寫文
好似導讀、評論、賞析,以至系統化嘅「文學理論」
古典文學會有詩話、詞話、曲詞咁嘅形式
都可以稱之為廣義嘅「文學批評」
出色嘅「文學批評」,係可以影響到文學創作嘅生態
詞論開首,點解要講呢位李八郎歌手嘅故仔呢?
正係要指出詞作音樂性嘅重要
大家聽完佢唱,「及轉喉發聲,歌一曲,眾皆泣下」
已經暗含詞唔單止係文字,更有音樂性質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陽、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
李清照列數宋朝第一流嘅詞人
柳永、歐陽修、蘇東坡……
每個都點出佢嘅優點,亦都批評佢嘅缺失
好似話東坡好有才學,但又批評佢唔識音律
而符合音律嘅,文句又未必夠好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典重;秦則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李清照提出詞係「別是一家」嘅文學批評
即係講緊,詞唔同詩,唔同散文
係有詞自己嘅本色,有詞本身嘅音樂
只係講理論唔夠,一定要舉例
點解呢?因為只講理論係空虛嘅
只係屬於「應然」,應該如此
但「文學作品」係「實然」,實際存在
所以任何講文學理論嘅人,都要舉返實際例子
「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
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
雖然李清照都有批評佢地不足
但佢地至少「始能知之」,都係正面嘅
咁當然,李清照嘅詞作係最好嘅印證
後人講「易安體」,係模仿佢嘅詞
就算係辛棄疾呢位英雄人物,都有學過李清照
「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
「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練句精則巧,平淡入調者難」
大體係「易安體」特色,不妨之後細心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