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並唔係上面巴打所講既「觀察前100% wave,之後100%粒子」,量子力學由頭到尾都只是講緊wave function(即係一個描述粒子係咩地方出現的概率的數學function)。
而如果你問點解塊板分布會變左,物理學家會答你因為wave function唔同左,而「點解」唔同,其實量子力學唔關心呢個問題,因為根本無可能知(即所謂哥本哈根詮釋)。
當我地射粒光子向兩個slit,呢粒光子既wave function係任何地方都有一定概率,換句話講,光子抵達屏幕前係以概率形式「存在」於整個空間(或可換個角度講,佢「消失」於整個空間),所謂interference係數學上既interference,僅此而已,量子力學並無解釋實際上點樣「穿過兩個slit自己interference自己」,僅僅係一個數學描述。
留意返,物理學家就咁就滿足了,因為已經有一條完美地描述呢粒光子既行為既數學function,人類係無得再問點解的,光子發射後、抵達屏幕前發生咩事,係無可能知。
重點係,上面呢句無可能知,唔係技術儀器唔夠勁既問題,而係理論上既無可能知,因為人類係宏觀既生物,我地「知道」其實等於以某種宏觀既方式測量,咁粒光子就已經唔再係wave function本身所描述既概率。
所以,當我地擺一個detector係個slit度,等於係個slit果個位已經宏觀地測量左,個wave function 就自然變左,因為依家係100%穿過個slit(即所謂collapse,由整個空間都有概率變成得一條path係100%其他0%),咁本身要彌漫於整個空間先會產生的interference就冇左,波紋亦都消失。
換個簡單d但唔係完全準確既講法:並唔係觀察前就波,觀察完就變身做粒子,而係粒光子以微觀形式穿過slit(即wave function),定還是以宏觀形式穿過slit(即slit安裝宏觀detector後100%穿過slit),微觀形式有interference,所以有波紋,宏觀形式無得interference,所以冇波紋。呢個亦係波粒二象性既真正解釋,二象性唔係講緊你望唔望佢既分別,而係微觀同宏觀既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