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我咁懷疑走難中華文人起咗大作用呢
香港電影史有個好奇怪嘅問題
香港自1930s開始 已經係粵語片製作大本營
二戰後香港人口 亦始終係以粵語(廣州話)佔優
但係居然到咗1960s尾1970s頭 粵語片冇人拍
好似電影行業呢d就係完全市場主導嘅自由領域 冇乜政府干預 (雖然有長城電影公司呢d白區黨企業,但不足以獨力左右市場)
而居然會喺一個1930s已經係粵語片中心嘅粵語城市發生粵語片式微噉嘅事
我嘅猜想就係 因為文化界畀Mandarin Chinese文人壟斷咗。粵人喺呢方面向來唔可能同吳越士大夫競爭。
而且粵人精英以嗰d買辦階層為主,你有冇發覺,嗰d人極少(中文)文學精英。拍戲有陸佑後人陸運濤。音樂有廣州難民後代許氏兄弟、香港醫生世家林子祥(都係夾band唱英文歌先)。
但係你睇下「香港文學」d作家,有幾多位往上追溯淵源唔係走難文人。
搞到過咗70年,到2020s先啱啱有人提出要搞粵文文學 明明1940s之前d報紙夾雜幾多粵語。所謂「三及第」後來反而絕種,原因咪就係北方話白話文藉公立教育擠占咗成個人口。唔單只刊物冇咗粵語空間,連唱歌d歌詞都畀林夕乃至後來更加垃圾d填詞人寫嘅充斥「書面語」嘅歌詞代替晒黎彼得許冠傑嗰d粵語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