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方位淪陷實例總合6(盡量每日更新)

1001 回覆
32 Like 2 Dislike
2021-10-02 15:28:30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浩輝在一個電台節目提到,部分西方國家的新冠疫苗接種率超過9成,形容香港是比較「羞家」,西方國家院舍的探訪政策因而可以較鬆動、彈性高些,如果想本港院舍長者「無咁悽涼」,便應從接種率著手。

曾浩輝說,本港長者新冠疫苗接種率近期有進步,七成60至69歲人士已打針,但70歲以上人士則較低。他表示,部分長者可能對打針先入為主,例如對患有慢性病是否不適合接種疫苗,產生疑慮,加上部分家屬亦不同意長者接種疫苗,以致推動接種有困難。

出席同一節目的香港老人科醫學會主席李舜華認為,感覺上多了院舍長者願意接種疫苗,部分人由於坊間混亂訊息而不打針,例如有指「三高」人士不適合注射疫苗。她說,根據新冠疫苗指引,除非對疫苗成份有過敏反應,又或者打針後1小時內有異常反應,否則所有人都能夠接種疫苗。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13194-20211002.htm
2021-10-02 16:39:41
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在內地《觀察者網》撰文指,「反修例黑暴事件」反映出「一國兩制」在港實行20多年來,積聚下來的一大堆問題。事件迫使中央在去年連續出重手,這是「一制」踏入了一個新階段,「一國兩制」在港出現了一個新版本。香港當前出現的並不是「一國一制」。回歸後二十多年,國家對港的權力及關係並沒有變化。變化的是在「一國」之下,中央對港「一制」的政策,著實有所調整,但這變化並不違反「一國兩制」的原則。

在「2.0版」下,中央在港的角色的確有了較大的變化,香港過去幾年出現的一些問題,其實是在港的「一制」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造成的結果。即香港面對的困難,不是「一國兩制」的問題,而是自身一制的內部問題。

邵善波在評論文章指,中央訂立《港區國安法》,完善選制,均是在行使其國家職權,屬「一國」下的正常行為,這並不是「一國」與香港的關係有什麼改變。一個國家的安全問題,不可能純粹是地方的事務。中央回歸前對國安問題的處理態度,是寬鬆的,中央通過《基本法》「授權」香港在當地立法,以管控這些行為及事務。

但二十多年來證明,香港無法落實這任務,更出現嚴重傷害國安的情況,引致社會分裂及動盪,政府施政不能伸張,造成社會問題,更影響到國家發展的大環境。這令中央不得不改變原來的安排,在這本屬國家的事務上,直接出手解決填補國安立法這個漏洞,解決面對的困局。

國安性質上就是「一國」的事,本來就不屬香港「一制」的權責範圍。中央出手並沒有改變「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同樣,選制設計,在單一制的國家體制下,也本屬國家的職權範圍,不是高度自治權力範圍內的事務。《基本法》對這方面的規定,對修改這方面的安排做出各種限制及訂明中央的角色,亦清楚反映這權力及職責的本質,及中央與特區在這問題上的關係。

邵善波認為,黃營的根本問題,並不是沒有意識到政治是現實和妥協的藝術,不是一個零和博弈;這當然也是策略性錯誤。根本問題是需要放棄「反共拒中」或「反共反中」的政治立場。在國家日漸強大的情況下,黃營挑戰顛覆和分裂國家主權看來不切實際,但在外力的鼓動及支持下,他們認為有成功的可能,自有他們內部的邏輯及道理。期望他們放棄這些目標並不實際,因為那樣黃營就不再是「黃」了,而是真的「黃」了(失敗了)。當前的政治生態大變化,必然是一個大清洗、大替換的局面。

邵善波指,香港出現藍營與黃營的分野,藍營被定性為保守、親建制,因為西方國家近來的表現,對西方體制感到失望的人,這並不正確。同樣,將黃營定性為那些懷念英殖,希望與內地持續分隔的人,也不正確。雖然這些標準可以用來分辨社會上不同的群組及思潮,但這並不是近年來形成的藍營和黃營的基本分歧。

邵善波形容,建制派內不少人對英殖時期的管治也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甚至懷念。對近年因為中美關係惡化,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斷出現問題,對西方感到失望的,也不限於親建制的人士。絕大多數的親建制人士,在支持「一國兩制」的前提下,也會肯定一定程度上香港與內地的差異、分隔,對港與內地關係的發展,存有各種疑慮。

反之,黃營的特點是基本上不接受回歸的事實,亦即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地方,受中國主權管轄的現實。在相當程度上,他們也抗拒中共領導的中國,抗拒中央對港的管治權。其中不少更有反對中國,不承認或不想做中國人這些極端傾向。他們對回歸後港人自治的安排及情況不滿意、不接受。在這個政治基礎上,他們組織及進行抗爭行動,包括欲通過選舉奪取管治權,其中手段更包括引入或接受境外勢力的介入及支持,以求達到他們的目的,這才是黃營的本質,造成問題的根本,破壞「一國兩制」落實的原因。

邵善波認為,香港社會形成的藍營和黃營的基本分別,乃是否接受「一國」,即香港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受國家主權的管控,亦即是受現今行使國家主權,在北京的、由中共領導的政府的管控。不少黃營人士可能並不同意這論述,認為自己並非否定國家擁有對港的主權,只是堅持國家落實承諾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維持原有制度。可是他們反對國家對港有全面管治權,反對按國家憲法、全國人大對《基本法》有解釋權等等行為,都是以行動實實在在地否定中國政府對港行使主權的表現。

邵善波說,「一國兩制」已進入「2.0版」。但「一國」對港的權力及關係並沒有改變。香港的「一制」,即中國在《聯合聲明》中的承諾基本原則並沒有改變。保護國安是「一國」的責任,選舉政制在回歸以來的設定並不是回歸前的原有制度。雖然英殖政府在面對要交還香港給中國時,匆匆引入了各種選舉,但大部分都是在與中方簽定協議後發生的。這是英方期望以單方面行為改變現狀,做成既成事實的行為。香港的經濟制度,生活方式,在九七年後不是沒有變化,但維護市場經濟及尊重私有產權的基本原則,則並沒有動搖。個人的權利、自由並不比回歸前的少。香港的一制,與內地的一制仍有根本的分別。

港人自治出現困難的最大原因,就是回歸前後引入的開放式、對抗性、競爭選制造成的。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及社會往來,愈來愈頻密造成的一些後果,也是造成社會內部分歧、分裂主義,「拒中」情緒得以發展的原因。其實兩地密切的發展與香港的回歸並無直接關係,內地展開改革開放後,兩地的往來關係已出現飛躍式的發展。港府未能有效處理好回歸後兩地關係進一步發展而產生的一些問題,如水貨客、內地短期遊客湧港等情況,造成的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應負最大的責任。

邵善波說,當前出現最大的問題是香港能否處理好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極度的貧富懸殊,解決好基層的起碼生活條件,改善社會中下階層的發展機會,及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成為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份,這是新版港人治港能否成功走下去的考驗及挑戰。
2021-10-02 16:46:29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社運/【牆外的人5】失業記者身負暴動罪:失612似失去後盾

【獨立媒體】8 月 18 日,為反送中被捕者提供經濟援助的 612 人道支援基金,宣佈將停止運作。根據 612 提供的數據,截止 5 月尾,尚有 1,274 宗案件未結案,而受支援的還柙者、在囚者和他們的親友,以及暫時仍在牆外的候審者,之後何去何從?

2019 年反送中期間被捕、被控暴動罪的前《蘋果日報》記者阿日(化名),是曾獲 612 支援的被捕人士之一。她形容, 612 就像一個堅實的後盾,為前途未卜、難以如常生活的被捕人士,免去不少經濟煩惱;但因應 612 停運,如被判罪成,她要顧慮更多才能決定日後會否上訴。
2021-10-02 22:12:58
香港器官捐贈登記數字偏低,令輪候器官捐贈人數不降反升。截至今年9月底,器官捐贈登記人數雖已近34萬人,比2013年時13萬人大幅上升1.6倍,惟仍佔香港整體人口不足5%。輪候人數則接近2,800人,其中需求最大的是腎臟移植,病人與捐贈者比例達39比1。有器官捐贈組織提倡改變器官捐贈制度,從「Opt in」(選擇性加入)改為「Opt out」(選擇性退出),並加強教育以提升器官捐贈率。

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創會主席何繼良認為,器官捐贈登記數字雖持續上升,惟仍佔人口中的少數,情況並不理想。現時香港器官捐贈制度仍採取「Opt in」模式,需要市民主動登記,但香港人太繁忙,根本難有時間登記,相信政府轉為「Opt out」模式會更適合,若市民決定不捐贈器官,才需要登記,英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已採用該模式。他會於器官捐贈委員會提出,冀政府研究其可行性。

此外,他認為社會普遍仍對器官捐贈有錯誤認知,擔心參與器官捐贈後,醫護人員就會不施救,又指新世代年輕人盛行個人主義,欠缺助人之心,因此認為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若市民有助人的心態,自然會支持器官捐贈。
2021-10-03 00:15:19
8 月 18 日,為反送中被捕者提供經濟援助的 612 人道支援基金,宣佈將停止運作; 9 月 14 日,為在囚人士及親友提供物資和書信支援的石牆花,亦宣佈解散; 9 月 20 日,曾多次為還柙及在囚人士收集物資的賢學思政, 4 名成員涉串謀煽惑顛覆國家政權被捕,大批懲教認可物資成為他們的「罪證」。

賢學思政成員被捕後,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曾在會見傳媒時聲稱,「協助在囚人士沒有問題」,但若提供物資的意圖是幫助在囚人士「招攬一啲佢嘅追隨者,增加佢嘅影響力,繼續違反國家安全」,便有問題。至於如何證明對方有相關意圖,李指可從他們的行為和呼籲得知,並非一定要看到他們煽惑很多人的情況出現。

本來,社會上支援被捕或在囚人士的團體就不多,如今 612、石牆花、賢學思政一一消失,剩下零星的支援組織或平台。

阿晴(化名)是其中一個平台的負責人。她直言,憂慮會因不小心踩到「移動的紅線」而被捕,只能一字一句都盡量小心。不過,她沒想過停運平台。在入獄者越來越多、支援卻難以有組織地進行的時代,阿晴希望和大家一樣,繼績尋找不同方式「瓹窿瓹罅去做」。

*********

關注膳食、醫療問題 支援在囚者親友

大半年前,阿晴在毫無心理準備下突然被捕。獲准保釋後,她成立了一個網上社交平台,關注膳食、醫療、獄中環境等囚權問題,並支援在囚人士的親友,例如就業支援。

對於 612 和石牆花先後停運,阿晴並不感到驚訝;但對於賢學思政成員被捕,她坦言非常愕然,也非常憂慮:「喺呢段時間拉,一定係有(恐嚇作用)。」

有朋友勸阿晴停運平台,但也有人著她不用擔心:「唔需要此地無銀,做返平時做嘅嘢就 OK。」但到目前為止,阿晴根本沒想過停運:「我做就業支援,係合法㗎嘛。咪小心啲,唔好踩到佢成日郁嗰條紅線。」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7%A4%BE%E9%81%8B/%E3%80%90%E7%89%86%E5%A4%96%E7%9A%84%E4%BA%BA7%E3%80%91%E5%85%A5%E7%8D%84%E4%B9%8B%E5%89%8D-%E5%89%B5%E9%97%9C%E6%B3%A8%E5%9B%9A%E6%AC%8A%E5%B9%B3%E5%8F%B0%E7%BE%A9%E5%8B%99%E5%85%A8%E8%81%B7%E6%89%93%E7%90%86
2021-10-03 00:15:49
2021-10-03 00:31:55
數個月前,刀仔、金毛豬和一班同路人開設了名為「三粒星」的社交平台專頁,不時上載嚴文謙、張俊富和張銘裕三人從獄中寄出來的書信和畫作。有時,他們會寫下三人的近況和探監經過,告訴別人富仔最近心情如何、阿謙想收多少封生日信、銘裕開始健身⋯⋯

嚴文謙、張俊富和張銘裕,均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前年反送中期間,他們同涉 12.8 灣仔槍械案,遭控《反恐條例》中的「對訂明標的的爆炸的禁制罪」及「串謀謀殺罪」,案件至今仍在提堂階段,尚未排期審訊;此外,他們亦因 12 港人案,遭控妨礙司法公正罪,今年 3 月被押返香港,其後於荔枝角收押所還押至今逾半年。

律師估計,案件要排期至 2024 年才開審。

半年來,嚴文謙的女友 Apple(化名)每星期抽四至五天到荔枝角收押所探監,其餘時間則用來打工、寫信和處理男友交帶的私事。612 人道支援基金和石牆花相繼停運後,男友每個月的私飯、報紙、日用品費用,以至未來的官司費用,都讓她頭痛不已。

擔心歸擔心,Apple 說只能見步行步,將僅餘休息時間都用來工作賺錢:「交到下個月嘅飯錢已經鬆一口氣,都唔敢諗再之後嘅事。」

612 停運後,嚴文謙從獄中捎來一封信:「612 喺呢一刻,已經完成咗佢嘅歷史任務,我由心感激佢哋呢兩年嚟嘅貢獻。但係佢嘅完結亦即代表我哋將會失去金錢嘅援助,自己面對所有⋯⋯」

嚴文謙提到,雖成功申請法援,但未獲派他意屬的律師,意味著他若想聘請合適的代表律師上庭,需自行支付整筆律師費。槍械案預料在高等法院審訊,估計整個審訊要花過百萬元。

張俊富和張銘裕則先後告訴友人刀仔,以後不用再為他們訂私飯,想減輕家人財政負擔,預留些錢作律師費,或待出獄時傍身。不過刀仔仍堅持替銘裕訂購:「富有主見啲,費事迫佢;銘其實想食,但口講唔想曬錢。」

失去援助,Apple 說除了感到傷感,更強烈的感受是愈來愈孤單。她舉例指,前陣子臨近中秋,石牆花會為到訪辦公室的親友送上湯包或月餅,關懷他們的健康,「(石牆花)唔止是一個物資或資訊站,佢哋有帶出『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獄中人』呢個訊息,會令你覺得唔係得自己一個(面對)。」

張俊富的另一好友金毛豬則嘆,雖有心理準備,仍覺得一切發生得太快:「上個月 612,今個月就石牆花。」在 612 和石牆花停運、賢學思政成員被捕後,他擔心其他支援組織日後會相繼「出事」,令大家失去幫助獄中人的渠道:「寫咗信唔知畀邊個,想幫佢哋解悶都做唔到。」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7%A4%BE%E9%81%8B/%E3%80%90%E7%89%86%E5%A4%96%E7%9A%84%E4%BA%BA6%E3%80%91%E6%8E%A2%E7%9B%A3%E5%AF%AB%E4%BF%A1%E8%B2%B7%E7%89%A9%E8%B3%87%E4%B8%80%E8%85%B3%E8%B8%A2-%E9%82%84%E6%9F%99%E8%80%85%E5%A5%B3%E5%8F%8B%EF%BC%9A%E5%94%94%E6%95%A2%E8%AB%97%E4%B9%8B%E5%BE%8C%E5%98%85%E4%BA%8B
2021-10-03 02:23:39
長沙灣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今日(3日)凌晨1時14分,一輛的士沿葵涌道往荃灣方向駛去,至近美孚新邨4期對開橋面,突然有兩名男子越過南行往長沙灣方向的4條行車線,再跨上約1米高的石壆跳出馬路,年約70歲的士司機見狀疑收掣不及,把兩人撞飛,兩名男子倒臥壆邊重創昏迷,其中一人當場吐血。

救護員接報到場,把傷者由救護車送院搶救。警方封鎖現場,正調查兩名遭的士撞飛男子,為何會在該天橋橋面橫過馬路,而涉事的士於意外發生後停在快線,的哥在場協助警方了解意外經過。
2021-10-03 15:47:05
本港房屋問題嚴峻,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日(3日)發布一項調查,發現多區劏房租金均高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當中最誇張的分間單位租金收入與差餉租值相差9倍,一屋劏了26個單位。有居於約20平方呎有梗門的籠屋長者稱,環境相當惡劣、狹窄,「郁都郁唔到」,盼盡快成功輪候公屋,「唔知有冇咁長命等到」;亦有劏房戶慨嘆租金昂貴,經濟負擔重。社協促請政府訂立起始租金規管,並訂立「減劏」時間表。

劏房租金較差估署估值高出一倍
社協於今年8至9月期間,隨機抽樣全港各區單位,透過網上租屋平台、地產中介及電話訪問形式,了解經營劏房的業主或中介,分間單位出租後的利潤,及對比相近類型單位整間出租、分間出租的收入差距。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呂綺珊指,是次調查共收集了70單位的數據,分間樓宇共45間,包括劏房、板間房、太空倉;至於獨立單位共25間。調查發現,94%調查單位租值微跌,但全部單位過去一年的租金收入均高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獨立單位實際租金多於租值百分比中位數為37%,但分隔單位高於百分比的中位數卻達107%;而實際租金較租值高出的倍數方面,獨立單位中位數為1.4倍,分間單位則2.08倍,即高出0.4倍及1.08倍。

劏房呎租每月120元 居20呎單位「郁都郁唔到」
結果又發現,最誇張的分間單位的租金收入與差餉租值相差9倍。呂綺珊表示,分間數目越高,利潤越驚人。居於籠屋的74歲劉先生指,單位呎數僅約20平方呎,「一屋劏26個單位」,直言擺放床後而沒有其他活動空間,「郁都郁唔到,有時櫈都要放喺床上」,惟租金已達2,400元,平均呎租120元。劉稱輪候公屋近3年,慨嘆上樓之時遙遙無期,「唔知有冇咁長命等到」。

社協促以差估署估計租值120%為起始租金
另外,亦有旺角區劏房戶租金達7,800元,直言負擔極重。劏房戶王小姐表示,與丈夫育有2名子女,丈夫為家庭經濟之柱,任職地盤散工,月收入約1.6萬元,她為幫補家計,早上照顧小朋友,只好晚上再做兼職。近日相繼有官員到劏房探訪,她期望不止是表面上的行為,而是應有實際幫助,希望政府規管起始租金、加快公屋輪候時間。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建議,現時草擬的租管條例,應涵蓋起始租金,短期可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對個別單位估值租金水平,規定業主分間單位出租後,租金收入不能高於租值120%。施又稱,近日官員紛紛落區探訪劏房戶,強調解決問題需由實際資源、人手,促政府盡快訂立減劏時間表。


居於籠屋的74歲劉先生指,單位呎數僅約20平方呎,租金連水電費需2,400元。
2021-10-03 15:47:21

2021-10-03 15:47:36
餐廳內共有4男2女顧客,年齡介乎23至60歲,沒有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掃瞄場所二維碼,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場所)規例》(第599F章),人員遂向他們作出票控。另外,一名22歲女子懷疑使用虛假「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涉嫌「使用虛假文書」被捕,她亦被票控。該名男負責人因沒有確保場內客人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另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場所)規例》(第599F章)被拘捕。所有被捕男女現正被扣留調查。
2021-10-03 15:47:48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及社區幹事吳清清分析8至9月的34個一手和二手屋苑面積最細單位的售價,以最新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19600元計算,兩人月入共37240元(扣除強積金),要不吃不喝、零開支下儲蓄,持續最少46個月才儲夠約170萬元,支付四成首期,購入調查中最低價、價值323.7萬元的屯門「帝御‧嵐天」210呎單位;若要買調查中最貴、價值1004.4萬元的黃竹坑「揚海」320呎單位,更要儲12年才有望夠錢付五成首期。
2021-10-03 15:48:15
耗資40億元打造的海洋公園水上樂園,上月21日開業以來一直惹來遊客不滿,收費貴、遊樂設施排長龍之餘,樂園水質惡劣亦遭炮轟。有市民投訴指,一家人前日(1日)入場遊玩後,母子三人離場時臀部及小腿已痕癢難耐,紅疹及後擴散至全身,故懷疑皮膚過敏與樂園池水不潔有關。

東網昨接獲市民劉女士投訴指,她一家四口前日趁假期入園,由上午玩至晚上六時半,離場時她開始感覺到臀部及小腿痕癢不已,回家後驚發覺紅疹及痕癢已遍布全身,而兩名分別6歲子12歲的兒子也中招。她篤定皮膚不適、出現過敏,是樂園池水不潔所引起。

劉女士稱,兩兒子當日雖玩到盡興,惟回家後痕癢無法入睡,連他們也嘆指不欲再去。她又指,母子三人無皮膚病史,她與大兒子平常去公眾泳池游水,從未出現類近情況。眼見昨日情況未見好轉,故求醫並需以類固醇藥膏外敷。她估計,園內池水衞生惡劣,與游泳鞋有關。她當日留意到不少遊客乘搭穿梭巴士、排隊入園時已穿上游泳鞋,認為污染物、細菌隨鞋而流入並污染各園區池水。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水上樂園、公眾泳池含氯氣,用作消毒池水,皮膚受細菌感染的機會相對較細,但須留意氯氣可刺激皮膚,尤其是皮膚乾燥、濕疹患者。此外,皮膚有損口或毛囊炎,亦不建議下水;下水逗留時間亦忌過長,而上水亦應立即沖身,洗淨身上殘餘消毒劑。

海洋公園回覆東網查詢指,水上樂園池水水質受持續及嚴格監控,公園透過定時採集及化驗水質樣本,如每小時檢驗酸鹼度及氯氣含量,以確保池水水質符合國際安全及健康標準。

公園又指,建議訪客在園內穿着游泳鞋,是世界各大水上樂園的慣常做法,有助訪客在長時間接觸到水及經陽光照射地面時保護雙足。訪客在進入主題區域遊樂前,均須經過一道水簾沖身,及一個流動的水道徹底清洗雙足和鞋履;洗手間附近亦設有花灑蓬頭,供訪客潔淨全身方,以確保衞生。


2021-10-03 15:48:31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在一個電台節目時,對於近期港人移民增加,譚耀宗說,如果市民完全不接受「一國兩制」,選擇離開香港並不奇怪,但到外國也未必會有好的生活環境。市民離港的情況不時會發生,特別是社會經過衝擊動盪後,加上英國近期放寬移民政策,例如子女教育優惠,樓價比香港便宜等。

譚耀宗說,97年之前都有很多人離開香港,但事隔幾年又回流,反映市民來去自由。他認為,香港仍然有很多空間,例如可以自由去大灣區和內地其他地方,希望現時繼續留在香港的人一起齊心努力。
2021-10-03 15:48:43
數個月前,刀仔、金毛豬和一班同路人開設了名為「三粒星」的社交平台專頁,不時上載嚴文謙、張俊富和張銘裕三人從獄中寄出來的書信和畫作。有時,他們會寫下三人的近況和探監經過,告訴別人富仔最近心情如何、阿謙想收多少封生日信、銘裕開始健身⋯⋯

嚴文謙、張俊富和張銘裕,均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前年反送中期間,他們同涉 12.8 灣仔槍械案,遭控《反恐條例》中的「對訂明標的的爆炸的禁制罪」及「串謀謀殺罪」,案件至今仍在提堂階段,尚未排期審訊;此外,他們亦因 12 港人案,遭控妨礙司法公正罪,今年 3 月被押返香港,其後於荔枝角收押所還押至今逾半年。

律師估計,案件要排期至 2024 年才開審。

半年來,嚴文謙的女友 Apple(化名)每星期抽四至五天到荔枝角收押所探監,其餘時間則用來打工、寫信和處理男友交帶的私事。612 人道支援基金和石牆花相繼停運後,男友每個月的私飯、報紙、日用品費用,以至未來的官司費用,都讓她頭痛不已。

擔心歸擔心,Apple 說只能見步行步,將僅餘休息時間都用來工作賺錢:「交到下個月嘅飯錢已經鬆一口氣,都唔敢諗再之後嘅事。」

612 停運後,嚴文謙從獄中捎來一封信:「612 喺呢一刻,已經完成咗佢嘅歷史任務,我由心感激佢哋呢兩年嚟嘅貢獻。但係佢嘅完結亦即代表我哋將會失去金錢嘅援助,自己面對所有⋯⋯」

嚴文謙提到,雖成功申請法援,但未獲派他意屬的律師,意味著他若想聘請合適的代表律師上庭,需自行支付整筆律師費。槍械案預料在高等法院審訊,估計整個審訊要花過百萬元。

張俊富和張銘裕則先後告訴友人刀仔,以後不用再為他們訂私飯,想減輕家人財政負擔,預留些錢作律師費,或待出獄時傍身。不過刀仔仍堅持替銘裕訂購:「富有主見啲,費事迫佢;銘其實想食,但口講唔想曬錢。」

失去援助,Apple 說除了感到傷感,更強烈的感受是愈來愈孤單。她舉例指,前陣子臨近中秋,石牆花會為到訪辦公室的親友送上湯包或月餅,關懷他們的健康,「(石牆花)唔止是一個物資或資訊站,佢哋有帶出『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獄中人』呢個訊息,會令你覺得唔係得自己一個(面對)。」

張俊富的另一好友金毛豬則嘆,雖有心理準備,仍覺得一切發生得太快:「上個月 612,今個月就石牆花。」在 612 和石牆花停運、賢學思政成員被捕後,他擔心其他支援組織日後會相繼「出事」,令大家失去幫助獄中人的渠道:「寫咗信唔知畀邊個,想幫佢哋解悶都做唔到。」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7%A4%BE%E9%81%8B/%E3%80%90%E7%89%86%E5%A4%96%E7%9A%84%E4%BA%BA6%E3%80%91%E6%8E%A2%E7%9B%A3%E5%AF%AB%E4%BF%A1%E8%B2%B7%E7%89%A9%E8%B3%87%E4%B8%80%E8%85%B3%E8%B8%A2-%E9%82%84%E6%9F%99%E8%80%85%E5%A5%B3%E5%8F%8B%EF%BC%9A%E5%94%94%E6%95%A2%E8%AB%97%E4%B9%8B%E5%BE%8C%E5%98%85%E4%BA%8B
2021-10-03 15:49:15
8 月 18 日,為反送中被捕者提供經濟援助的 612 人道支援基金,宣佈將停止運作; 9 月 14 日,為在囚人士及親友提供物資和書信支援的石牆花,亦宣佈解散; 9 月 20 日,曾多次為還柙及在囚人士收集物資的賢學思政, 4 名成員涉串謀煽惑顛覆國家政權被捕,大批懲教認可物資成為他們的「罪證」。

賢學思政成員被捕後,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曾在會見傳媒時聲稱,「協助在囚人士沒有問題」,但若提供物資的意圖是幫助在囚人士「招攬一啲佢嘅追隨者,增加佢嘅影響力,繼續違反國家安全」,便有問題。至於如何證明對方有相關意圖,李指可從他們的行為和呼籲得知,並非一定要看到他們煽惑很多人的情況出現。

本來,社會上支援被捕或在囚人士的團體就不多,如今 612、石牆花、賢學思政一一消失,剩下零星的支援組織或平台。

阿晴(化名)是其中一個平台的負責人。她直言,憂慮會因不小心踩到「移動的紅線」而被捕,只能一字一句都盡量小心。不過,她沒想過停運平台。在入獄者越來越多、支援卻難以有組織地進行的時代,阿晴希望和大家一樣,繼績尋找不同方式「瓹窿瓹罅去做」。

*********

關注膳食、醫療問題 支援在囚者親友

大半年前,阿晴在毫無心理準備下突然被捕。獲准保釋後,她成立了一個網上社交平台,關注膳食、醫療、獄中環境等囚權問題,並支援在囚人士的親友,例如就業支援。

對於 612 和石牆花先後停運,阿晴並不感到驚訝;但對於賢學思政成員被捕,她坦言非常愕然,也非常憂慮:「喺呢段時間拉,一定係有(恐嚇作用)。」

有朋友勸阿晴停運平台,但也有人著她不用擔心:「唔需要此地無銀,做返平時做嘅嘢就 OK。」但到目前為止,阿晴根本沒想過停運:「我做就業支援,係合法㗎嘛。咪小心啲,唔好踩到佢成日郁嗰條紅線。」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E7%A4%BE%E9%81%8B/%E3%80%90%E7%89%86%E5%A4%96%E7%9A%84%E4%BA%BA7%E3%80%91%E5%85%A5%E7%8D%84%E4%B9%8B%E5%89%8D-%E5%89%B5%E9%97%9C%E6%B3%A8%E5%9B%9A%E6%AC%8A%E5%B9%B3%E5%8F%B0%E7%BE%A9%E5%8B%99%E5%85%A8%E8%81%B7%E6%89%93%E7%90%86
2021-10-03 15:49:25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估計,有關《基本法》23條的立法,明年上半年可以完成相關工作。

他出席一個電台節目後表示,《香港國安法》已經實施,現時已有為23條立法的基礎,本屆立法會會期至10月30日中止運作,沒有足夠時間完成相關工作,但新一屆在明年上半年有數個月時間,希望明年上半年能完成工作。他說,無跟保安局局長討論,純粹自己估計甚麼時間可以做到。

被問到為23條立法是否下屆特首人選的重要指標,譚耀宗說,無論誰人參選行政長官,特首和政府官員都有憲制責任就23條立法。

另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於本月19至23日在北京舉行,譚耀宗說,暫時未有收到通知會繼續討論將《反外國制裁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的議題,人大常委會的議程要留待人大委員長決定。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13268-20211003.htm?spTabChangeable=0
2021-10-03 15:49:51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網誌表示,國慶日提醒香港人,國家觀念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他說青年是香港的未來,培育青年的工作非常重要,尤其在國家觀念及愛國意識方面。李家超指出,港府一直推動相關的工作,不同政策局和部門,包括教育局、民政事務局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等都肩負重任。青年人教育不限於學校教育,還涉及公眾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媒體及資訊素養,要讓青年人建立國家觀念和正確價值觀,明辨是非。李家超說,政府會不斷推展這些工作,社會各界要共同努力,攜手合力,協助青年成長及發展,培育他們成為有德行、為國家和香港作出貢獻的人。

原文網址:https://www.881903.com/news/local/2411890
2021-10-03 15:50:56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在本台節目表示,《基本法》列明一國兩制50年不變,但不代表2047年一定有所改變,他預計中央政府會在適當時候公布如何處理2047年的問題,認為大家不需要太心急。至於香港如何說服中央要繼續保持一國兩制,譚耀宗表示,關鍵是香港未來的表現,要繼續做好自身角色及職責,落實好一國兩制,包括配合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令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亦不可以只強調「兩制」,否則予人感覺排斥「一國」及中央。

譚耀宗又表示,香港的流動性一向很高,即使近期多了人移民,亦並非罕見,一些不相信或不接受香港新形勢的市民,離開香港絕不奇怪,但他們離開香港亦不一定有「好環境」。
https://www.881903.com/news2/local/2411891
2021-10-03 18:08:15
早前「油麻地公主」事件更引起熱切討論,然而車廂爭拗的確不是發生。周日(3日)下午3時許,在一輛開往荃灣灣景花園的九巴48X又有爭執,一對夫婦疑不滿車長要求他們收起嬰兒車,發生口角,有乘客調停時更演變成「車廂MMA」,《香港01》取得事發時片段,可見場面激動。

事緣一對夫婦帶同嬰兒於福來邨永康樓站上車時,因車長要求他們收起嬰兒車,擾攘一時,最終摺起嬰兒車後車長方開車。夫婦相當不滿,開車後一直呻:「用你少少位啫!」車長雖然解釋是應條例要求,乘客須收起嬰兒車才可行車,豈料丈夫開始「爆粗」辱罵車長,婦人又叫車長「將心比己」。

吵罵聲中,一位較年輕的乘客由上層下來,要求夫婦「收聲」,三人再起口角,繼而動武。片段可見,雙方有互相叉頸拍頭及起腳,互毆扭成一團,不少其他乘客受驚退到車廂後方。該年輕乘客聲稱是婦人先用雨傘攻擊他才還手。幸得其他乘客上前阻止及提出報警,事件才告一段落。

根據九巴指引,攜帶嬰兒車的乘客,須抱起嬰兒,及把摺妥的嬰兒車放於合適位置(兒童輪椅除外)。
2021-10-03 18:16:52
國慶72周年,有港媽獲內地媒體邀請拍攝祝福國慶的短片,引發內地網民熱議。

內地《北京日報》報道,這段短片由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80後家長冼文慧和港人丈夫錄製,小學5年級的兒子倬麟用普通話領誦「祝福祖國永遠繁榮富強」。兒子身後的外公外婆,則用粵語祝福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看到兒子一字一句說出這些話,我的內心激動又自豪,他真的長大懂事了。」

冼文慧稱,雖然夫婦從小說粵語,但夫婦都知道普通話是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國際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孩子越早接觸學習,對他未來的發展越有幫助。因此早在兒子上幼兒園時,夫婦就送他去普通話班學習。逐漸愛上了普通話,還發掘出了自己的朗誦天分。

冼文慧稱,夫婦聽、說普通話都很吃力,和老師溝通起來比較困難。儘管如此,夫婦送兒子學習卻從未間斷過。如今兒子的普通話已經說得像內地孩子一樣標準流利,也比同齡香港同學更了解內地的發展,「對祖國有了一種自然而然的真摯情感」。可謂既吸收了知識,也習得了品德。

冼文慧提及,2019年「修例風波」中,夫婦擔心兒子在校受到不良影響,亦痛心一些偏激人士對社會的破壞。兒子卻對她說,香港和祖國始終要「在一起」,這讓她十分感動。她指平日會教兒子認識祖國,明白香港是祖國的一部分。通過行山等活動,讓他對土生土長的地方產生歸屬感。也通過閱讀新聞,與他討論兩地文化的差異等等。通過家庭討論,兒子能對祖國多了一些了解,也讓她更了解他內心的想法。

冼文慧認為,除了盡快改革教育,更重要的是讓國民教育始於家庭教育。家長養育孩子,一方面是需要「養」,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育」。家長不僅需要培育孩子良好的品性,「還需要增加孩子對祖國歷史與發展的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國家。這種大局意識、國家意識不能缺少。」

冼文慧稱兒子在學校的成績不錯,還立下了考取普通話一級證書、去北京讀清華北大的願望。她期待將來他學有所成,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1-10-03 23:03:14
2021-10-03 12:26

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敬告某些人說話謹慎,以免違法:「這些泯滅人性的說話,得不到社會大眾的支持,只會是一些少數、物以類聚、圍爐式的人才會出現。低智的人才會說這些說話 ,基本上這些是垃圾人所說的垃圾言論 。」

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我不知道他們的仇恨是源自愚昧,或者是他們自己本身的水平低。我都敬告這些人,不要妄想打一些擦邊球,假如牽涉一些煽動人,做一些你想達到的事,就是錯。正如我們前處長鄧炳強,現在保安局長的說法,煽動仇警是有機會違反國安法。 就算刑事方面沒有(違法),我們可以看看民事(追討),你知道我們協會,很樂意、願意找方法去,保障我們同事的權益。」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