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鐵砲, 我地就講下武田騎兵團, 相信大家睇過戰國題材既二次創作後, 都對武田=最強騎兵有刻板印象吧? 我地而家就黎質疑呢點....
首先武田軍沿用既馬種, 係來自上野、信濃地區既「木曾馬」, 由平安時代開始已經用作務農、運輸用途, 後來先成為武士作戰既坐騎, 平均身高為133-136CM, 比西洋、蒙古馬種矮, 如果睇返圖片, 甚至會覺得似Pony(小馬)多過似Horse(馬)
日本馬分佈
日本木曾馬, 今日既木曾馬已非純種
《甲陽軍鑑》曾經記載武田赤備作戰方法, 大致係騎馬迅速殺入敵陣, 再落馬步行作戰, 偷襲敵軍側翼, 即係當推動器用, 與中國、歐洲既密集突破不同。而且, 考慮到「木曾馬」既特徵, 如果用黎突擊, 力量一定不夠。
另外, 關於武田軍編制, 大多作品都創作武田以騎兵隊為主力, 但根據家臣河窪信實既軍役定書, 曾經提到武田軍比例係「騎馬3、鉄砲5、持鑓5、長刀5、長柄10、弓2、旗3」(總數33), 如果按照3/33推算武田既12000突擊軍, 咁騎兵數只有1100左右, 反而鐵砲編劇更多。
甚至, 《甲陽軍鑑》都提到武田軍中騎馬人數比例為7-8/1000, 過去擁有戰馬係身份既象徵, 通常位高權重既大將、士官先有機會騎乘, 所以「武田騎兵團一字排開衝殺敵陣」之類既講法, 似乎不甚合理。
所以結論係, 武田軍主要編制並非騎兵隊, 日本既戰馬無突破作用, 前面其實都有幾位巴打提及, 日本既騎兵就係以機動力殺到戰場有利位置, 再落馬衝陣。
武田既編制及騎馬隊講完, 係時候返到歷史正題。
在此要先做修正, 前文講到武田因此役大敗而一蹶不振, 並非最正確講法, 多謝早雲巴打提點。話說武田勝賴戰敗後, 響信濃提防上杉既高坂昌信接應勝賴, 幫勝賴準備服裝, 令佢有顏面咁返去甲州。同時, 向勝賴提出幾項方案:
1. 將陣前逃亡既武田信豐、小山田信茂、穴山信君處死
2. 專注內政, 盡力與關東北條組成「甲相同盟」, 鞏固後方
3. 收納戰死名臣既優秀子弟、近習, 重組武田家臣團
武田勝賴除左第一點外, 都有聽信高坂昌信既建議, 開始重組武田國力, 其實長篠雖然戰死不少, 但高坂昌信仍有萬幾兵力、武田國土幾年間除左東美濃, 都未有消退。
高坂昌信, 又稱「逃彈正」, 據聞係戰國第一美男子, 更傳聞同武田信玄關係匪淺, 最後既「武田四名臣」
長篠之戰後, 織田軍打算乘勢收復東美濃地區, 織田信忠率領部隊包圍岩村城, 秋山信友曾經求援, 但武田勝賴忙於應付遠江戰局, 無暇救援, 包圍就持續落去了...
織田信長既勢力近年日益壯大, 開始連西國大名都紛紛投靠, 1575年5月至10月, 備前浦上家、播磨既赤松廣秀、小寺既黑田孝高 (黑田官兵衛)、別所長治相繼謹見信長, 以表效忠。
特別係黑田孝高, 1567年繼任黑田家督後, 成為姬路城代, 效忠小寺家。1569年擊退赤松政秀領兵三千攻打姬路, 被黑田孝高於土器山用300奇兵擊敗, 一時名揚天下。愛才既織田信長將愛刀「壓切長谷部」贈與黑田, 西國群雄在此初次登場織田既歷史之中。
黑田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