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包圍網第一擊 - 金崎大撤退
平定畿內勢力、鎮伏伊勢,勢力日益強大的織田信長決定拓展勢力,首當其衝係越前朝倉家。
1570年4月,織田信長邀請德川家康、松永久秀、池田勝正等大名慶祝二條御所落成,隨後於4月25日揮軍攻打朝倉家,首先織田軍攻打金崎附近的手筒山城,雖然攻破城池,但亦折損森可成長子森可隆。落城後織田軍攻打朝倉景恆的金崎城,朝倉景恆不敵而投降。朝倉軍就半放棄敦賀郡,派朝倉景鏡到大野城、並加強木芽嶺一帶的防禦。
織田軍利用慶典令朝倉鬆懈,再趁歸國時突然轉向,揮軍突襲越前的戰術至今非常成功,殺得朝倉措手不及。正當大家認為越前即將陷落之際,一個大家都估唔到既事發生了! 就係 - 淺井長政背叛!
話說之前本人的「戰國點將錄」提到,淺井朝倉聯盟早響阿爺淺井亮政及朝倉宗滴時代已經結成,雖然織田淺井互為姻親,而淺井長政亦盡量壓制家臣,但響父親淺井久政及親朝倉派家臣的主流意見下,決定支持盟友,截斷織田軍既退路。根據《信長公記》記載,織田信長聽到時認為冇可能,但第二日確信後即刻叫全軍撤退。順帶一提,《朝倉家記》有逸話流傳淺井宣布攻打信長後,織田市立即托人送豆俾信長告知此事,先令織田軍能在淺井到達前撤退
危在旦夕,織田軍既木下秀吉主動請纓,負責殿後,並安排竹中重治、蜂須賀正勝等協助,總共約700人死守金崎,木下秀吉向外聲稱自己係信長,引誘淺井朝倉軍。關於秀吉既同伴,眾說紛紜,根據《武家雲箋》記載,信長安排明智光秀、荒木村重及池田勝正協助;而《德川實記》、《寬永諸家系圖傳》則記載德川軍主動協助秀吉。
織田信長轉至若狹國,經過琵琶湖西部,遭遇攔路既朽木元綱,所幸經隨行既松永久秀說服後,就邀請信長從朽木谷撤退,回到京都。

金崎撤退路線圖(紅線為撤退路線、藍線為淺井朝倉軍)
至於木下秀吉方面,首先秀吉擊退追擊既朝倉景恆後,立即趁機撤退,卻被朝倉義景既三萬大軍追上,經過一番追逐戰後秀吉殘餘兵力越黎越少,好彩最後呢班殿後部隊都安全回到京都。織田軍及時察覺淺井背叛,以最少損失返到京都,可以話係戰國史既一大奇蹟,所以又稱為「金崎大撤退」

木下秀吉殿後路線
經過呢件事後,暗雲踴動既畿內瞬間爆發,三好義繼、三好三人眾、淺井長政、朝倉義景、山門比叡山、六角義賢等勢力聯合起來,響應足利義昭既信長包圍網!三好義繼更策反荒木村重,驅逐池田勝正,織田軍陷入絕體絕命既危機!
回到京都後既信長,就下令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等人死守近江街道,自己先返去歧阜城,點知路上卻被淺井家槍手杉谷善住坊伏擊,好彩冇射中,信長狼嗆歸國後正式策劃下一步 - 攻打叛徒淺井長政,聞名既姊川之戰即將爆發!
分析
整體黎講,淺井長政既背刺並無不妥,一黎淺井朝倉已有三代結盟,互為唇齒;二黎淺井織田曾在京都上洛時發生零星紛爭,早令家臣不滿,一切都有慎重考慮。
織田信長應該都考慮過利用大義為名,響越前與淺井朝倉正面交鋒,但考慮補給線過長、腹背受敵等,信長決定保留實力,反正「君子報仇十年未晚」,畢竟對手終究係豪強朝倉及意氣風發既淺井長政,總要有慎重對策。
次回: 英雄相遇,姊川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