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補漏一件事,德川家康在1601年論功行賞後,開始對關東地區大肆檢地,成為全日本 幾乎最後檢地既地方。因為德川初到關東時驚得罪地方勢力,落得像佐佐成政既下場,所以等到勢力穩定才檢地。
1603年德川家康開幕後,發佈「天下普請令」要求全日本大名派人力物力到江戶築城開發,並且修建大名宅邸,目標令江戶成為日本中心。另外,德川家康亦下將江戶城與江戶前島之間既日比谷入江填海,以擴大江戶城既城市範圍,呢項工程一邊發展,一邊修建城下町,直到1620年才完成。
日比谷入江。填海前
填海後
同年,因為關原之戰被沒收領地既丹羽長重恢復大名身份,分封地係常陸國古渡城。而立花宗茂兩年前飄泊各地,拒絕加藤清正及前田利長既邀請,抵達江戶城後受本多忠勝推薦,在德川家康手下仕官。而潛逃薩摩既宇喜多秀家亦被幕府發現,島津忠恆及前田利長為佢求情,所以暫時響駿河國軟禁。
1604年,既然叫全天下做自己幫工,跟住落黎當然要加強集權,所以仿效豐臣秀吉要求所有大名向江戶送交人質,以示效忠,連豐臣家本身既人質集權政策都取締。
5月,話說東方國家對絲綢需求較大,當時日本土產絲質較差,明朝既"made in China"係有品質保證,但係朝鮮之役後,日本與明朝斷絕貿易,咁日本就只能透過葡萄牙殖民地 - 澳門進口生絲,然需獨市令葡萄牙操控出口價格。所以,德川幕府安排御用商人 - 歷代「茶屋四郎次郎」在堺、京都、長崎等地發佈「絲割符」,指定三所日本商人決定進口及國內轉賣既生絲價格,壟斷日本生絲買賣。
絲割符
1604年7月,未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出世,由明智光秀舊臣齋藤利三之女 - 阿福擔任奶媽,點解要提阿福?佢後來人稱「春日局」,即係江戶聞名既後宮「大奧」既創始人呀。
除此之外,日本一直有維持與外國貿易,由豐臣秀吉向堺港、博多、長崎港商人發朱印狀,批准有朱印狀既船出國貿易,德川家康承襲秀吉既體制,1605年規定只有獲發朱印狀既商人、大名可以出國貿易,將長崎納入直轄地並規定只能透過長崎港出入,變相令堺港地位式微,而總共有百幾名日本、外國商人及大名獲發朱印狀,主要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貿易,進口砂糖、鯊魚皮、鹿皮等特產。
而日本由於石見銀山產量豐富、火山地熱多,以及日本刀鍛造精緻,所以主要出口白銀、硫黃、刀具、銅錢等物。順帶一提,明朝由於正實行「一條鞭法」需要大量白銀,但礙於明日禁貿,所以就同朱印船商人約定某個地點進口白銀-生絲交易,各取所需。
日本朱印船貿易圈
1605年,德川家康上洛,德川秀忠率領東國大名共16萬兵力參見,壯大聲勢。4月,豐臣秀賴晉升右大臣,同時德川家康向朝廷上奏,將征夷大將軍讓給德川秀忠,自己擔任大御所(即退隱既將軍)開始江戶時代初期既德川雙頭統治,家康負責對西國統治、秀忠負責東國。
然後德川家康要求豐臣秀賴上京祝賀,淀君極力反對,因為豐臣親自上京,將代表自己淪為臣下,德川家康亦認為豐臣系大名尚在,自己亦未穩固,故讓步派松平忠輝到大阪祝賀。之後,德川家康眼見由於貿易興旺,國內天主教傳教士急劇增加,崇尚傳統既佢當然不悅,就禁止天主教於江戶傳教
1606年3月,德川家康任命藤堂高虎正式擴建江戶城天守,並繼續發動普請要全體大名提供物料,打算疲勞轟炸佢地。4月,軟禁之身宇喜多秀家被流放到日本以南既八丈島,昔日響豐臣家顯赫一時既大名在此了渡餘生。
同年,德川家康認為市面貨幣複雜,所以發放「慶長通寶」,統一由中央鑄幣發行,嚴禁使用昔日流通既惡錢及永樂通寶,打算打擊大阪沿用既永樂通寶,但係當時大阪係最大經濟市場,習慣使用永樂通寶,而慶長通寶品貿更差,反而令更多惡錢流入,所以呢場對豐臣家既貨幣戰,德川幕府係輸左既。
慶長通寶
1606年9月,江戶天守改建完畢,正式擴大規模,而德川家康亦命人改建駿府城,準備將來到當地辦事,留低江戶城俾秀忠。
次回
慶長琉球戰爭
日葡貿易糾紛 - 慈悲聖母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