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威廉唔想做俾班學者選出嚟既德意志皇帝,除咗驚得罪全世界之外,仲因為佢仲FF緊恢復當年神羅體制,要班邦國君主親自選佢出嚟做皇帝,所以佢喺1850年宣佈取諦日耳曼邦聯,成立埃爾福聯盟(Erfurt Union),包合所有德意志國家,除咗一個,當然係奧地利啦。奧地利即刻表示強烈既譴責,仲叫埋俄羅斯幫拖抵制,嚇到佢自動收皮,簽訂奧爾穆茲條約(Punctation of Olmütz),德意志國家回歸日耳曼邦聯,普魯士承認奧地利喺邦聯入面既超然地位,變相稱臣,所以國內輿論叫依個條約為奧爾穆茲之恥(Olmützer Erniedrigung)。如果當時既國王係腓特烈大帝,佢應該會直接同俄奧兩國打過,但係腓特烈。威廉深知自己乜料子,總之佢自此都唔敢再話統一德國啦。
咁俾斯麥呢?佢喺成個1848年革命入面,保持極端保皇既風格,喺普魯士議會極力擁護國王既決定,仲帶領佢農莊啲農民上京勤王,雖然最後國王叫佢都係專心理好議會工作,任命佢為埃爾福聯盟既普魯士代表。有趣嘅係,當時既腓特烈對德國統一係持反對態度既,佢認為咁做會令普魯士失去獨立地位,偏偏最後德國就係靠佢統一,所以有時政治家既立場聽下就算,今日身為泛民派,他朝可能做政府隻狗。俾斯麥喺成件事入面都冇實質升過職,但係佢令腓特烈。威廉覺得依個人用得過。
腓特烈.威廉四世戀棧權位,受到人民反對
腓特烈之心,路人皆知
俾斯麥與腓特烈.威廉四世
結果喺1851年,腓特烈。威廉委任佢為普魯士駐法蘭克福大使,代表國家參與日耳曼邦聯既法蘭克福會議。俾斯麥發覺依個會議根本係奧地利自己玩晒,各國大使需要企喺度開會,唯獨奧地利大使托恩伯爵可以坐喺度,叼著支煙unun腳。俾斯麥串嘴開,當然吞唔到依啖氣,佢有樣學樣,坐係度叼著支煙unun腳,托恩伯爵又唔可以鬧佢,因為始終佢唔係皇帝,依度唔係皇宮,佢無權干涉他國大使既言行。但普魯士使團都覺得佢咁做太離譜,於是同俾斯麥發生爭執,繼以決鬥,雖然雙方打和,但係俾斯麥以佢既倔強,塞住咗其他人把口。
除咗取得精神上既勝利之外,俾斯麥極力阻止奧地利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仲積極同俄羅斯法國等大國打好關係,喺外交上做咗好多嘢。同時,佢反統一既立場來個180度轉變,佢發覺普魯士擺脫奧地利影響既唯一方法,就係透過武力擴張,建立以普魯士為首既統一德國。喺法蘭克福,俾斯麥仲遇見佢未來嘅對手--俄羅斯駐法蘭克福大使戈察哥夫(Alexandar Gorchakov),佢哋兩個既故事發生喺德國統一之後,或者下次有機會先同大家講,有興趣可以google Eastern Question。
19世紀偉大外交家之一,戈察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