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佢D老婆咁早死??以前女人好早死??
點解佢D老婆咁早死??以前女人好早死??
佢第2任老婆係咪死左,先再娶第3個?
點解佢D老婆咁早死??以前女人好早死??
大陸資料,不喜勿插:
根據林萬孝《我國歷代人均壽命和預期壽命》
夏商18歲
漢朝22歲
唐朝27歲
宋朝30歲
清朝33歲
民國35歲
1957年57歲
2013年75歲
所以,古代人生70古來希係真實情況
至情無文,至悲無語
細讀東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lm
留名
諗緊論文題目
攞下靈感先
咩堂嘅論文?
詞選?文學史?
講出嚟會唔會有人相認![]()
係詞選![]()
唔會啦
大把人修詞選
間間都有開![]()
東坡係好題目
絲打有咩問題不妨問問
印象中呢到唔少人係讀緊中文
留名
諗緊論文題目
攞下靈感先
咩堂嘅論文?
詞選?文學史?
講出嚟會唔會有人相認![]()
係詞選![]()
唔會啦
大把人修詞選
間間都有開![]()
東坡係好題目
絲打有咩問題不妨問問
印象中呢到唔少人係讀緊中文
打算用劉熙藝概入面評論周邦彥嘅一段發大嚟講
都係寫三千字到
應該夠做
樓上提到姜夔、納蘭我都好有興趣,咁辛棄疾巴打又點睇?有無機?
至情無文,至悲無語
細讀東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正文第六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上一篇我地講過東坡同王弗嘅愛情故事
係王弗死後十年,東坡係正月二十日夢見佢
十年過去,悲痛依然沒有淡忘![]()
夢醒時分,東坡無法抑制自己嘅情感,寫下呢首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上半片係好直接嘅講述自己對亡妻嘅思念
首句「兩」之一字,點出相思
在世之人思念逝者,逝者泉下有知,何嘗唔係掛念生者![]()
就算分隔十年,都依然無法淡忘
「思量」本係刻意為之,「不思量」卻仍然難忘
只因思念已經根深柢固
睹物思人,因景思人,由夢思人![]()
傷情觸處而發,情深又何必刻意呢
「千里孤墳」,拉出現實嘅距離
東坡夢醒之後,諗起同王弗嘅墓相隔千里
呢種「淒涼」嘅相思,本來只係得你明白架咋
你同我遠距千里,又有咩人可以同我傾呢?
東坡係千里之外淒涼,王弗都係孤墳處沈默![]()
「縱使相逢應不識」
如果可以再次見面,睇怕你都唔會認得我啦
我已經好老,「 塵滿面,鬢如霜」
呢十年無左你嘅生活,年華老去
古時四十而稱老,東坡已經四十幾啦,已經老啦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下半片講返東坡夢見亡妻嘅情景
夢境似真還假,如在目前,似假還真![]()
東坡婚後不久就離開故鄉
呢到夢見故鄉,妻係軒窗打扮緊,回到初婚嘅日子
初婚正係象徵幸福嘅開端,但係知道悲劇嘅情況再現
呢一種美,未嘗唔係淒美![]()
「相顧無言」,至悲無語
言語面對內心最真切的體驗,往往都無力嘅
語言符號,或能客觀表達,指涉外物
但講到內心之情,往往都係難以訴諸符號
情愈真切,言語愈難表達
所以東坡王弗「惟有淚千行」,係最直接表達悲傷嘅本能![]()
呢一種相思係雙重嘅悲傷,係兩個生離死別嘅悲哀
「料得年年腸斷處」
東坡係到幻想亡妻係月夜松岡嘅哀苦而腸斷
呢個「千里孤墳」嘅亡妻,都因為思念東坡而腸斷
上半片嘅「縱使相逢應不識」同下半片呢句都係「假設」
由實事中化虛設,前說自己嘅不堪,後談妻子嘅孤寂,互相呼應
全詞都係用十年嘅「相思」
將上下片緊緊連繫,將生者死者牢牢扣連![]()
至情無文,語言藝術嘅再多修飾
好多時都係為左補足感情嘅不足
當一個人最真切欲言嘅時候,直接咁講,已經係最好![]()
後世嘅文評家成日話東坡愛拋書包,引典故
而係呢首詞入面完全無呢樣嘢
或者可以用黎一證東坡係呢首詞嘅至情至性
![]()
![]()
![]()
![]()
![]()
點解佢D老婆咁早死??以前女人好早死??
大陸資料,不喜勿插:
根據林萬孝《我國歷代人均壽命和預期壽命》
夏商18歲
漢朝22歲
唐朝27歲
宋朝30歲
清朝33歲
民國35歲
1957年57歲
2013年75歲
所以,古代人生70古來希係真實情況
期待巴打寫埋辛稼軒既作品![]()
老老豆豆 我鐘意佢多過東坡叔叔
巴打會唔會再講自己對呢闋詞嘅睇法?
巴打會唔會再講自己對呢闋詞嘅睇法?
等大家都分享吓先![]()
我解讀比較著重都係「相思」
前人多都係講東坡單向嘅悲傷
其實呢首詞最精妙嘅地方,係東坡嘅悲傷入面
係包含埋亡妻對東坡嘅思念
係一種「雙重」嘅悲痛
巴打會唔會再講自己對呢闋詞嘅睇法?
等大家都分享吓先![]()
我解讀比較著重都係「相思」
前人多都係講東坡單向嘅悲傷
其實呢首詞最精妙嘅地方,係東坡嘅悲傷入面
係包含埋亡妻對東坡嘅思念
係一種「雙重」嘅悲痛
同埋補充一點:
千里孤墳,始於千里,終於千里
東坡呢世人再無機會到亡妻墳前相見
終其一生都無走入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