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此句出自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著之心學經典《傳習錄》。所謂「心學」除咗信奉儒家中心思想「格物致知」同以往(第十三章)曾提及嘅「知行合一」之外,亦相信世上無「心外之物」。有一次,學生問起王陽明何謂「明德」、何謂「格物」;王陽明逐字解答,先解釋何謂「物」,再解釋何解世上無「心外之物」。
原文: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
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
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
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
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
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譯文:
「身體之主宰是為心,而人心之投射是為意念;
意念之根源為感知,而意念存在於事物之上。
如意念於侍奉雙親,「侍奉雙親」便是一事物;
意念於輔佐君主,「輔佐君主」便是一事物;
意念於勤政愛民,「勤政愛民」便是一事物;
意念於看聽說動,「看聽說動」便是一事物。
所以世上無心外之天理,乃至無心外之事物。」
解釋完何謂「物」之後,王陽明再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何謂「格」;從而引伸至何謂「明德」、與「明明德」。
原文: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譯文:
「『格物』嘅『格』就如《孟子.離婁上》一句『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入面嘅『格』;指糾正人心之邪念,從而保持整體嘅正直。每當人心投射意念,就要首先除去當中嘅邪念,時時刻刻都恪守、保存心內之『天理』,而所謂『窮理』就係力臻天理。所謂『天理』,即『明德』;所謂『窮理』,即將『明德』推己及人,是為『明明德』。」其亦為《大學》第一綱領。
.香港大學校徽。其校訓「明德格物」出自《禮記.大學》中嘅三大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八大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止於至善」,必先「明明德」;要「平天下」,必先「格物」。
當中,《傳習錄》記載咗一段故事: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所謂「同歸於寂」,即彼此喺接觸對方前根本互不相干、未嘗交流;但自從你瞥見此花,得悉其存在、目睹其顏色後,就知道此花在你心中。
有啲事物係從未同你相交過,但其實一直存在;人間、宇宙、乃至死後世界當中種種未知之數教人疑慮,但其實都係人心中所認知之世界觀、被普遍認同之概念。事賓上,「人心」可謂無限大,因以上概念皆由人所提出;仿似萬變嘅人間、仿似浩瀚嘅宇宙、仿似未知嘅死後世界,但其實以上一切一切皆非心外之物。呢種似遠又近、若即若離之感覺,若果喺「心學」解讀下就有如一目了然。難怪王陽明彌留之際,有學生問到其遺言;王陽明講出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後就離開人世。八字真言,摘地有聲。
.「心學」信者相信人心應為一片光明,無所謂疑團、謎思;而要達到此境界則需要「格物致知」。同時,佢哋亦相信「知行合一」,世事只有真知、沒有假知;至於所謂未知,則同歸於寂,不得而知、無從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