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In war: Resolution. In Defeat: Defiance. In Victory: Magnanimity. In peace: Good Will.”
「戰爭時:堅毅不屈、失敗時:在艱彌厲、勝利時:寬宏大量、和平時:親善友好。」
此句出自英國第六十與六十二任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於1948年嘅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一冊;邱吉爾更憑此系列書籍於1953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200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進行咗一個名為「最偉大嘅一百名英國人」(100 Greatest Britons)嘅調查,結果邱吉爾榮膺第一位。
邱吉爾生於1874年,系出名門望族;少年時期就讀於名校哈羅公學,成績相當優異,而且英文與歷史科尤其突出;1894年畢業於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後冇投考大學,反而選擇投身社會,曾先後參軍、參選國會、做記者;1899年更試過喺南非採訪戰爭期間被俘,後來自行逃脫。而呢段經歷令佢喺英國聲名大噪,1900年,廿六歲嘅邱吉爾以保守黨身分乘勢參選國會,結果順利當選、晉身下議院,喺政壇嶄露頭角。
.廿六歲嘅邱吉爾。
然而,由於與保守黨內政策產生分歧,邱吉爾於1904年轉投在野黨嘅自由黨;直至翌年自由黨執政後,邱吉爾先後任職多個政府高層如殖民地次官、內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身任海軍大臣嘅邱吉爾指揮軍隊登陸達達尼爾海峽,向鄂圖曼帝國進攻,結果戰略失敗,大批軍人陣亡,邱吉爾備受抨擊,只好引咎辭職;後來,邱吉爾以團長身分到法國指揮戰事,結果又因指揮失當導致傷亡慘重。經歷屢次戰爭失利嘅邱吉爾唯有退出戰場,重返議會。但係,由於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蘇聯成立,整個世界捲入社會主義洪流;同時奉行社會民主主義嘅左翼政黨工黨喺英國崛起,令整個自由黨進退失據。1922年,自由黨大敗,淪為在野黨,唔少自由黨成員,包括邱吉爾在內都丟失咗議席。眼見保守黨執政、工黨氣勢如虹,邱吉爾決定脫離自由黨,以獨立身分參選國會;但因其「反共」立場,邱吉爾屢屢未能當選。1924年,邱吉爾重返昔日視為寇讎嘅保守黨,以保守黨身分參選國會,結果終於當選。對於佢重新加入保守黨,邱吉爾講出一句名言:「任何人都可以轉黨,但要轉兩次黨就需要一點聰明才智。」("Anyone can rat, but it takes a certain ingenuity to re-rat.")
1938年,納粹德國蠢蠢欲動;保守黨黨魁、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面對國內反戰呼聲,決定施以「綏靖政策」,與納粹德國簽定《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嘅蘇台德地區拱手相讓,以換取一時之和平;邱吉爾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認為綏靖政策只會令納粹德國逐步壯大,一時妥協始終無法避免戰爭:「英法兩國喺戰爭同恥辱之間選擇咗恥辱,然而佢哋終將面對戰爭。」(Britain and France had to choose between war and dishonour. They chose dishonour. They will have war.)果然,邱吉爾一語成讖;納粹德國破壞協定,於1939年入侵波蘭,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嘅序幕。
.長達六年嘅第二次世界大戰,喺邱吉爾眼中實為「不必要嘅戰爭」(The Unnecessary War),戰爭會爆發皆因英法兩國姑息養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