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埋呢頁出多篇先
推埋呢頁出多篇先
古人也是三國志迷?
細讀李商隱籌筆驛詩
三國時代係一個好迷人嘅時代![]()
![]()
![]()
現代咁多電影、電視劇、遊戲咁再創造
或者我地以為三國熱潮係現代嘢
其實古人都好鍾意三國嘅![]()
但呢一切嘅形成,都必須歸功於文字嘅建構
陳壽寫《三國志》,後人評價好高
加上裴松之嘅人作注,加左大量有趣嘅講法
到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妙筆生花
成就左三國時代嘅魅力![]()
李商隱係一個好鍾意用典嘅詩人
魯迅講:
「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
上次我地講左用典嘅詩文化
而轉過頭黎睇,亦都可以話李商隱
係一個好有歷史意識
係晚唐末世中對朝代興衰敏感嘅詩人
熟讀史書嘅佢,比起我地
一早就已經係忠實嘅三國迷![]()
李商隱活係晚唐
三國相距已隔百年有多
果個時代並未有我地熟知嘅三國演義故仔
更加無三國無雙呢隻Game
佢寫呢一首詩嘅起因
係因為佢路經籌筆驛呢個地方![]()
籌筆驛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簡書:竹木所制嘅軍中文書
長:一直
儲胥:軍營
《方輿勝覽》:
「籌筆驛在綿州綿谷縣北九十九里,蜀諸葛武侯出師,嘗駐軍籌畫於此。」
孔明最後出山打魏國,係四川嘅籌筆驛駐軍
李商隱咁啱經過呢個地方,諗起以前讀過嘅故事![]()
突然間好有感概寫左呢首詩,「詠史」之作
起首即奇句,不合常理反而更加有趣
為左強調孔明軍令如山嘅威嚴
本來魚同鳥識鬼你孔明咩![]()
但而家連魚鳥都識驚,你話恐唔恐怖先
古人話「孔明忠義貫神明」![]()
天上嘅風雲都一直保護住孔明嘅軍營
同埋兩句嘅特色係對偶
魚鳥對風雲
猶疑對長為
畏對護
簡書對儲胥
唔止用意精奇,仲要有結構之美
一開波已經見到詩人手法不凡![]()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徒令:白費
降王:劉禪
走傳車:長途乘車,意指做俘虜
詩入面有所謂嘅「抑揚頓挫」
我地睇到詩首兩句係「揚」,係對孔明嘅讚美
去到呢一邊,筆法一轉,就係「抑」啦
章法頓挫,起落有致
對偶係句法之美,頓挫係結構之美
成日都會係古詩睇到![]()
熟知三國故事嘅人都知
孔明為國家出左好多力,北伐失敗
但係就算佢幾咁勁,都係改變唔到蜀漢敗亡![]()
劉禪都最後都係做左人地嘅俘虜
「徒令」、「終見」
都盡見詩人對孔明嘅惋惜之情![]()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管樂:管仲、樂毅。兩個都係賢臣
關張:關羽、張飛
《三國志·諸葛亮傳》: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孔明係成日讚自己有管樂咁勁嘅
呢到詩人都係同意,話孔明比得起佢地
咁事實上孔明確實變成左一個「歷史典範」
如果唔係,我地點會今時今日仲讀佢篇出師表![]()
詩可以抒情,亦都可以議論
李商隱係到拋出左一個中國士人成日面臨嘅難題
才同命,係可以唔對等嘅
「古來才命兩相妨」![]()
係中國思想入面
「命」從來都係一種違反人自由意志嘅客觀因素
係一種無法超越嘅限制,無法預測嘅局限
所以我地會稱之為「命限」,正係呢個意思![]()
愈勁嘅人,醒到好似孔明
好打到好似關羽、張飛
都係逃唔過自己嘅「命限」![]()
「無命欲何如」,呢一個係問句黎
詩人感知到,愈有才華嘅人,面對「命限」
反而會令人覺得更加悲涼
一切都無法改變,又可以點呢?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他年:有過去、來年兩意,此指來年
祠廟:成都城南,有諸葛武侯祠
梁父吟:孔明成日讀嘅一首詩
詩人由經過古地而起興作詩
歌詠孔明嘅才情
以至議論才與命之間難題
最後用一種悲嘆嘅口氣抒發自己嘅感情![]()
等我將來經過成都嘅諸葛武侯祠
一定會再次吟唱梁父吟
為孔明當年無法完成功業
再次幫佢抒發呢種無盡嘅遺憾之情![]()
最後再讀一次呢首三國詩:
籌筆驛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仲諗住係柳永
三國!![]()
我都好鍾意睇三國野,
估唔到三國都有詩!
三國!![]()
我都好鍾意睇三國野,
估唔到三國都有詩!
好多詩詞文學都有講三國
可能係三國本身好吸引
魯迅嘅講法:
唔太簡單,又唔會過度複雜
好適合做文學作品
(大意係咁)
三國!![]()
我都好鍾意睇三國野,
估唔到三國都有詩!
好多詩詞文學都有講三國
可能係三國本身好吸引
魯迅嘅講法:
唔太簡單,又唔會過度複雜
好適合做文學作品
(大意係咁)
香港人最熟嘅例子係
東坡嘅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三國!![]()
我都好鍾意睇三國野,
估唔到三國都有詩!
好多詩詞文學都有講三國
可能係三國本身好吸引
魯迅嘅講法:
唔太簡單,又唔會過度複雜
好適合做文學作品
(大意係咁)
香港人最熟嘅例子係
東坡嘅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呢句好型
神話是眾人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
讀李商隱常娥詩
神話係中國文學一個重要嘅泉源
係遠古先民對世界嘅幻想![]()
係一種口耳相傳嘅集體創作
代表左人類最原始最具活力嘅想像
正正因為咁樣
神話一百個人睇可以有一百個解讀
我地曾經講過陶淵明點睇神話
陶睇得出夸父追日動人嘅地方
今次就到我地黎睇吓
李商隱係點樣睇嫦娥呢位神話人物![]()
首先要講嘅係點解首詩題目係「常娥」
而唔係「嫦娥」,唔通李商隱寫錯字?
原來一開始佢個名唔係咁嘅
《淮南子.覽冥篇》:
「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最初係叫「姮娥」,但後黎同漢文帝劉恆撞名
咁皇帝大哂架啦,唯有改名做「常娥」![]()
之後慢慢就演變做兩個字似樣嘅「嫦娥」啦
張衡《靈憲》記載:
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
呢個版本嘅嫦娥故仔流傳好廣![]()
嫦娥係后羿嘅老婆,后羿就係射左九個太陽落黎嘅英雄
咁后羿做左英雄,就問西王母要左不死藥
嫦娥一聽就心諗正呀喂![]()
個心十五十六,決定問神棍有黃占卜吓未來運程
神棍緊係話:你骨格精奇,必定係人中之鳳,去啦
點知呢,嫦娥食左藥就變左做蟾蜍升天![]()
常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雲母:嵌左雲母石嘅屏風
長河:天上嘅星河
其實到左李商隱呢一代嘅詩人
先開始將嫦娥變做美女![]()
而且對嫦娥多左一分憐惜之情
直到明代小說講「必得嫦娥,天下女子不足道也」
形成左我地今時今日對嫦娥嘅形象
亦都係咁,當李商隱睇完嫦娥嘅故仔
佢就開始係到FF,仙女住係月宮
仙女訓唔著,好孤獨好寂寞咁望住屏風上
搖曳不止嘅燭光所投射嘅影子
轉頭望向銀河,望到銀河都漸漸消失
所有星星都一粒一粒咁沈沒![]()
「深」、「落」、「沈」
都係連繫係一個「漸」字
空間嘅轉變,正正係代表左日月星移嘅時間流逝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有人估呢首詩係李商隱寫比某個女道士
又有人話呢首詩係講緊詩人自己
更有人吹呢首詩係同時局有關係
其實種種講法,都無事實根據![]()
強求實解,勉強套入某一件事只會失去詩意
用廣義嘅情去解讀,往往更加恰當,更有解讀空間
李啇隱對嫦娥神話嘅價值判斷
並唔係罵佢點解咁衰偷嘢![]()
「應悔」兩字,而家你應該後悔啦
其實係詩人對嫦娥一種同情憐惜
因為李啇隱感知到嫦娥「碧海青天夜夜心」嘅孤寂
呢種心之孤寂係最得人驚嘅![]()
試想像吓
即使你去到世界最高最超脫嘅位置
但全世界得返你一個,無人同你分享一切
時間不斷流逝,銀河隕歿
你曾經識嘅人關心嘅事全部離你而去
而你依然長生不老
活著,變成毛骨悚然
活著,只不過係行屍走肉
又點唔會後悔呢?![]()
最後再讀一次:
常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呢首幾易入口,![]()
巴打最後講果句講得好好,
即刻FEEL到呀!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用典
兼讀李商隱賈生詩
我地閱讀古典文學果陣
不論中西方,都會發現成日有典故
掉返轉頭去諗,現代嘢好似好少會咁
點解會咁樣呢?![]()
我地講過,中國古代係「不學詩,無以言」嘅世代
上層知識分子之間嘅交流,詩係一種好重要嘅工具
亦都因為咁,詩嘅世界本身就形成左詩文化、詩語言![]()
用典故,就好似inside joke咁,並唔係一件難事
當詩人嘅對象都係詩文化嘅讀者,自然會講詩語言
同今時今日講潮文個情況係相似嘅![]()
中國古詩,點解可以咁精緻,咁簡短嘅情況
呈現出中國古典文學嘅最高峰?![]()
我地必須了解:
詩唔止係單純嘅藝術品,而係一種龐大、豐富嘅詩文化
詩文化代表左,詩人只要運用短短一兩句文字
可以召出歷代的古魂,可以喚起神話的怪誕,可以昇華植物的精神[/
歷史人事、神話傳說、哲理思想、民間風俗等等
每一種都係詩文化入面累積,每一種都潛藏著厚實的泉源
每一種典故運用得好,都係呈現左詩文化嘅美![]()
]
我都成日叫雞
所以我好有才華
人地無論買春果個定賣身果個都詩詞歌賦樣樣掂
雖然本質上依然係call g
古人也是三國志迷?
細讀李商隱籌筆驛詩
三國時代係一個好迷人嘅時代![]()
![]()
![]()
現代咁多電影、電視劇、遊戲咁再創造
或者我地以為三國熱潮係現代嘢
其實古人都好鍾意三國嘅![]()
但呢一切嘅形成,都必須歸功於文字嘅建構
陳壽寫《三國志》,後人評價好高
加上裴松之嘅人作注,加左大量有趣嘅講法
到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妙筆生花
成就左三國時代嘅魅力![]()
李商隱係一個好鍾意用典嘅詩人
魯迅講:
「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
上次我地講左用典嘅詩文化
而轉過頭黎睇,亦都可以話李商隱
係一個好有歷史意識
係晚唐末世中對朝代興衰敏感嘅詩人
熟讀史書嘅佢,比起我地
一早就已經係忠實嘅三國迷![]()
李商隱活係晚唐
三國相距已隔百年有多
果個時代並未有我地熟知嘅三國演義故仔
更加無三國無雙呢隻Game
佢寫呢一首詩嘅起因
係因為佢路經籌筆驛呢個地方![]()
籌筆驛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簡書:竹木所制嘅軍中文書
長:一直
儲胥:軍營
《方輿勝覽》:
「籌筆驛在綿州綿谷縣北九十九里,蜀諸葛武侯出師,嘗駐軍籌畫於此。」
孔明最後出山打魏國,係四川嘅籌筆驛駐軍
李商隱咁啱經過呢個地方,諗起以前讀過嘅故事![]()
突然間好有感概寫左呢首詩,「詠史」之作
起首即奇句,不合常理反而更加有趣
為左強調孔明軍令如山嘅威嚴
本來魚同鳥識鬼你孔明咩![]()
但而家連魚鳥都識驚,你話恐唔恐怖先
古人話「孔明忠義貫神明」![]()
天上嘅風雲都一直保護住孔明嘅軍營
同埋兩句嘅特色係對偶
魚鳥對風雲
猶疑對為護
簡書對儲胥
唔止用意精奇,仲要有結構之美
一開波已經見到詩人手法不凡![]()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徒令:白費
降王:劉禪
走傳車:長途乘車,意指做俘虜
詩入面有所謂嘅「抑揚頓挫」
我地睇到詩首兩句係「揚」,係對孔明嘅讚美
去到呢一邊,筆法一轉,就係「抑」啦
章法頓挫,起落有致
對偶係句法之美,頓挫係結構之美
成日都會係古詩睇到![]()
熟知三國故事嘅人都知
孔明為國家出左好多力,北伐失敗
但係就算佢幾咁勁,都係改變唔到蜀漢敗亡![]()
劉禪都最後都係做左人地嘅俘虜
「徒令」、「終見」
都盡見詩人對孔明嘅惋惜之情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管樂:管仲、樂毅。兩個都係賢臣
關張:關羽、張飛
《三國志·諸葛亮傳》: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孔明係成日讚自己有管樂咁勁嘅
呢到詩人都係同意,話孔明比得起佢地
咁事實上孔明確實變成左一個「歷史典範」
如果唔係,我地點會今時今日仲讀佢篇出師表![]()
詩可以抒情,亦都可以議論
李商隱係到拋出左一個中國士人成日面臨嘅難題
才同命,係可以唔對等嘅
「古來才命兩相妨」![]()
係中國思想入面
「命」從來都係一種違反人自由意志嘅客觀因素
係一種無法超越嘅限制,無法預測嘅局限
所以我地會稱之為「命限」,正係呢個意思![]()
愈勁嘅人,醒到好似孔明
好打到好似關羽、張飛
都係逃唔過自己嘅「命限」![]()
「無命欲何如」,呢一個係問句黎
詩人感知到,愈有才華嘅人,面對「命限」
反而會令人覺得更加悲涼
一切都無法改變,又可以點呢?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他年:有過去、來年兩意,此指來年
祠廟:成都城南,有諸葛武侯祠
梁父吟:孔明成日讀嘅一首詩
詩人由經過古地而起興作詩
歌詠孔明嘅才情
以至議論才與命之間難題
最後用一種悲嘆嘅口氣抒發自己嘅感情![]()
等我將來經過成都嘅諸葛武侯祠
一定會再次吟唱梁父吟
為孔明當年無法完成功業
再次幫佢抒發呢種無盡嘅遺憾之情![]()
最後再讀一次呢首三國詩:
籌筆驛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巴打陶生果值post 容易理解好多
李商隱post 係咪進階版? 意義跳上一個層次咁,我睇一兩次思考一輪先開始一知半解咁
古人也是三國志迷?
細讀李商隱籌筆驛詩
三國時代係一個好迷人嘅時代![]()
![]()
![]()
現代咁多電影、電視劇、遊戲咁再創造
或者我地以為三國熱潮係現代嘢
其實古人都好鍾意三國嘅![]()
但呢一切嘅形成,都必須歸功於文字嘅建構
陳壽寫《三國志》,後人評價好高
加上裴松之嘅人作注,加左大量有趣嘅講法
到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妙筆生花
成就左三國時代嘅魅力![]()
李商隱係一個好鍾意用典嘅詩人
魯迅講:
「玉谿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
上次我地講左用典嘅詩文化
而轉過頭黎睇,亦都可以話李商隱
係一個好有歷史意識
係晚唐末世中對朝代興衰敏感嘅詩人
熟讀史書嘅佢,比起我地
一早就已經係忠實嘅三國迷![]()
李商隱活係晚唐
三國相距已隔百年有多
果個時代並未有我地熟知嘅三國演義故仔
更加無三國無雙呢隻Game
佢寫呢一首詩嘅起因
係因為佢路經籌筆驛呢個地方![]()
籌筆驛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簡書:竹木所制嘅軍中文書
長:一直
儲胥:軍營
《方輿勝覽》:
「籌筆驛在綿州綿谷縣北九十九里,蜀諸葛武侯出師,嘗駐軍籌畫於此。」
孔明最後出山打魏國,係四川嘅籌筆驛駐軍
李商隱咁啱經過呢個地方,諗起以前讀過嘅故事![]()
突然間好有感概寫左呢首詩,「詠史」之作
起首即奇句,不合常理反而更加有趣
為左強調孔明軍令如山嘅威嚴
本來魚同鳥識鬼你孔明咩![]()
但而家連魚鳥都識驚,你話恐唔恐怖先
古人話「孔明忠義貫神明」![]()
天上嘅風雲都一直保護住孔明嘅軍營
同埋兩句嘅特色係對偶
魚鳥對風雲
猶疑對為護
簡書對儲胥
唔止用意精奇,仲要有結構之美
一開波已經見到詩人手法不凡![]()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徒令:白費
降王:劉禪
走傳車:長途乘車,意指做俘虜
詩入面有所謂嘅「抑揚頓挫」
我地睇到詩首兩句係「揚」,係對孔明嘅讚美
去到呢一邊,筆法一轉,就係「抑」啦
章法頓挫,起落有致
對偶係句法之美,頓挫係結構之美
成日都會係古詩睇到![]()
熟知三國故事嘅人都知
孔明為國家出左好多力,北伐失敗
但係就算佢幾咁勁,都係改變唔到蜀漢敗亡![]()
劉禪都最後都係做左人地嘅俘虜
「徒令」、「終見」
都盡見詩人對孔明嘅惋惜之情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管樂:管仲、樂毅。兩個都係賢臣
關張:關羽、張飛
《三國志·諸葛亮傳》: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孔明係成日讚自己有管樂咁勁嘅
呢到詩人都係同意,話孔明比得起佢地
咁事實上孔明確實變成左一個「歷史典範」
如果唔係,我地點會今時今日仲讀佢篇出師表![]()
詩可以抒情,亦都可以議論
李商隱係到拋出左一個中國士人成日面臨嘅難題
才同命,係可以唔對等嘅
「古來才命兩相妨」![]()
係中國思想入面
「命」從來都係一種違反人自由意志嘅客觀因素
係一種無法超越嘅限制,無法預測嘅局限
所以我地會稱之為「命限」,正係呢個意思![]()
愈勁嘅人,醒到好似孔明
好打到好似關羽、張飛
都係逃唔過自己嘅「命限」![]()
「無命欲何如」,呢一個係問句黎
詩人感知到,愈有才華嘅人,面對「命限」
反而會令人覺得更加悲涼
一切都無法改變,又可以點呢?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他年:有過去、來年兩意,此指來年
祠廟:成都城南,有諸葛武侯祠
梁父吟:孔明成日讀嘅一首詩
詩人由經過古地而起興作詩
歌詠孔明嘅才情
以至議論才與命之間難題
最後用一種悲嘆嘅口氣抒發自己嘅感情![]()
等我將來經過成都嘅諸葛武侯祠
一定會再次吟唱梁父吟
為孔明當年無法完成功業
再次幫佢抒發呢種無盡嘅遺憾之情![]()
最後再讀一次呢首三國詩:
籌筆驛
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咁啱 台北人 又有一篇《梁父吟》
又用典故 (成本書係咁用典故)
又係要上網睇先知up乜
巴打好高汁
呢首真係好特別,一般人以為李商隱淨係情情搭搭
估唔到佢寫史都有一手!而且頭四句仲寫得咁有氣勢tim!!![]()
![]()
![]()
不過都想請教下,或者係我渣啦,呢首詩唔睇到第五六句(呢兩句好工整,我好鍾意!)都未必知係講緊三國,定係,d古人就係咁勁,會明晒d典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