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人覺得近幾年耳筒器材價錢貴到離哂譜、d人聽歌個執著度又係痴哂線

441 回覆
1120 Like 28 Dislike
2018-10-31 23:16:26
認真,hi fi唔係追求失真少,還原聲音咩
咁理論上就算不同器材,只要質素愈好,岀黎啲聲應該愈接近至係
2018-10-31 23:23:25
戲院d投影幾貴都好都唔會及得上一個好少少既led熒幕
2018-10-31 23:46:51
所謂CM耳機仲on9, 所謂追求無雜音, 金耳又返而聽唔到自己耳筒效應

心跳聲都煩撚死你, 班金耳撚講到超音波都聽到但反而嘈到打樁咁嘈既心跳聲, 吞口水聽都聽唔到
2018-10-31 23:59:21
依個又真心唔關cm事,而係線既問題
2018-11-01 00:16:46
「還元」其實唔會做到,頂盡都只係聽清收左嘅音
因為本身條母帶已經決定左首歌最多有乜野
所以由錄果下已經失真
2018-11-01 00:29:07
去過音響展試聽個百幾萬嘅hifi, 個source仲要係幾千蚊一隻嘅玻璃CD, 記得好似係張學友
出黎個效果真係好震撼,冇諗過可以咁清晰有力
原來一個好嘅hifi可以去到呢種程度,係portable 永遠都達唔到

但我諗深一層,唔好講live, 就算叫張學友本人企係我面前唱,都未必出到呢個震撼力
真人把聲根本唔可能咁乾淨清楚
我冇好深入咁研究,有時先都唔係幾明
呢種「hifi靚過真人」嘅技術調節最終目的係咩?
追求靚聲嘅終點究竟係「接近live」,定抑或係我地心目中所謂嘅「完美」?
當source甚至原唱都唔會係完美,我地講嘅「完美」可能只係一種永遠達唔到嘅想像
2018-11-01 00:58:19
睇到第15頁,發覺呢幾樣冇乜提過:
1. 音質黎講 live >> speaker > 耳筒 > IEM
2. 耳筒同IEM唔應該相提並論
3. 「高保真」應該以live做標準

hifi永遠冇可能重現live,hifi只係live的lossy 重播

Speaker 永遠會好聲過 headfi,因為個結像同音場形成方式係外在,聽感比headfi真實
3,4千一對座地或書架已經好過1萬以內headphone同IEM
當然,香港地小人多,冇地方set喇叭,用喇叭播歌又可能噪到人,所以玩headfi愈來愈受歡迎

headfi野所有結像同音場都係人腦幻覺,一定冇喇叭咁自然中真實。

耳筒同IEM唔應該相提並論,因為個原理太唔同
headphone得一個大單元,聲音直接到耳
IEM單元細,唔可能好似大單元headphone咁高dynamic
而且聲音要經過腔體同導管,形成失真之後先傳到耳
再者,多單元要分音,而分音又係考技術,又會有loss
所以IEM聽感先天比headphone差
IEM可唔可以解決導管同腔體帶來的失真?可以,但係要好高技術同成本
64 audio同sony z1r嘗試解決導管同腔體帶來的失真,有幾貴唔洗我多講
所以IEM賣得貴係有理由,唔計d仆街marketing因素

但係,賣咁貴係咁係真係好聲?
個人經驗,headphone的價錢*1.5就係你要買相近音質所需價錢
仲未提open back headphone個種開放感係IEM唔會做得到

所以,我覺得IEM都係方便出街
出街有幾可認真專心聽歌?
如果IEM係揾食工具,例如音樂人出show用咁就唔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應該買最好。
一般人買過2萬IEM實在唔抵。

定價方面,6k到10k呢個範圍感覺上好多水魚野,不論headphone定IEM。如果你用緊對5k的headphone,6k到10k budget換headphone個提升唔會好多,唔少都係over price。呢個價位最多次旗艦,可能比多幾千就有旗艦,而旗艦先見到個廠真正實力。睇下旗艦再睇下價錢,對比其他廠,你就知道呢間廠d產品抵唔抵買

(以上全部唔適用於靜電系統)
2018-11-01 01:01:41
同學個時IT sir教左我一個好深的道理
hifi唔可能同live一樣,發燒友最多可以得到一個自己鍾意的失真
2018-11-01 01:02:13
去過音響展試聽個百幾萬嘅hifi, 個source仲要係幾千蚊一隻嘅玻璃CD, 記得好似係張學友
出黎個效果真係好震撼,冇諗過可以咁清晰有力
原來一個好嘅hifi可以去到呢種程度,係portable 永遠都達唔到

但我諗深一層,唔好講live, 就算叫張學友本人企係我面前唱,都未必出到呢個震撼力
真人把聲根本唔可能咁乾淨清楚
我冇好深入咁研究,有時先都唔係幾明
呢種「hifi靚過真人」嘅技術調節最終目的係咩?
追求靚聲嘅終點究竟係「接近live」,定抑或係我地心目中所謂嘅「完美」?
當source甚至原唱都唔會係完美,我地講嘅「完美」可能只係一種永遠達唔到嘅想像
學個時IT sir教左我一個好深的道理
hifi唔可能同live一樣,發燒友最多可以得到一個自己鍾意的失真
2018-11-01 01:03:46
睇到第15頁,發覺呢幾樣冇乜提過:
1. 音質黎講 live >> speaker > 耳筒 > IEM
2. 耳筒同IEM唔應該相提並論
3. 「高保真」應該以live做標準

hifi永遠冇可能重現live,hifi只係live的lossy 重播

Speaker 永遠會好聲過 headfi,因為個結像同音場形成方式係外在,聽感比headfi真實
3,4千一對座地或書架已經好過1萬以內headphone同IEM
當然,香港地小人多,冇地方set喇叭,用喇叭播歌又可能噪到人,所以玩headfi愈來愈受歡迎

headfi野所有結像同音場都係人腦幻覺,一定冇喇叭咁自然中真實。

(以下全部唔適用於靜電系統)

耳筒同IEM唔應該相提並論,因為個原理太唔同
headphone得一個大單元,聲音直接到耳
IEM單元細,唔可能好似大單元headphone咁高dynamic
而且聲音要經過腔體同導管,形成失真之後先傳到耳
再者,多單元要分音,而分音又係考技術,又會有loss
所以IEM聽感先天比headphone差
IEM可唔可以解決導管同腔體帶來的失真?可以,但係要好高技術同成本
64 audio同sony z1r嘗試解決導管同腔體帶來的失真,有幾貴唔洗我多講
所以IEM賣得貴係有理由,唔計d仆街marketing因素

但係,賣咁貴係咁係真係好聲?
個人經驗,headphone的價錢*1.5就係你要買相近音質所需價錢
仲未提open back headphone個種開放感係IEM唔會做得到

所以,我覺得IEM都係方便出街
出街有幾可認真專心聽歌?
如果IEM係揾食工具,例如音樂人出show用咁就唔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應該買最好。
一般人買過2萬IEM實在唔抵。

定價方面,6k到10k呢個範圍感覺上好多水魚野,不論headphone定IEM。如果你用緊對5k的headphone,6k到10k budget換headphone個提升唔會好多,唔少都係over price。呢個價位最多次旗艦,可能比多幾千就有旗艦,而旗艦先見到個廠真正實力。睇下旗艦再睇下價錢,對比其他廠,你就知道呢間廠d產品抵唔抵買

2018-11-01 01:10:10
我都有同做音樂搵食嘅fd討論過類似嘅問題
例如好多人鍾意黑膠,係因為樂器本身係material發聲
Analog出黎嘅聲,用返analog原理嘅黑膠播,再現會更自然更還原
但依家好多音樂都係電子混音,source本來就係digital
例如daft punk出黑膠,但daft punk本來就係電音
電音出落analog嘅目的究竟係咩?
黑膠變左一種style, 所謂還元只係調音風格
2018-11-01 02:22:48
所以我而家選擇將d錢洗落演唱會到多過耳機
2018-11-01 04:14:12
弱智仔,鐘意落去聽隔離人拍手掌?
2018-11-01 06:40:22
所有物理隔音都有聽診效應啦, 工業用隔音耳塞一戴就有, 線條撚
2018-11-01 06:52:11
識閪聽咩
2018-11-01 06:55:53
而家用airpod已經放棄晒啲有線耳機,實在太方便
2018-11-01 07:51:29
其實好多人都聽唔出佢地同無損有咩分別
我就覺得始終耳機影響最大
2018-11-01 08:07:54
係街同狗鐵咁撚嘈
用入耳一樣聽到外面既聲
買咁貴把撚咩
我自己係車關晒窗開大個喇叭聽仲正過用耳機
2018-11-01 08:10:28
聽筒效應係咁解咩?
2018-11-01 08:56:44
音樂鄙視鏈
2018-11-01 09:08:58
咁要點解先好?隔音後自己呼吸聲都大過打樁機聲, 但耳機撚又成日講少少雜音都接受唔到, 街外聲都更加不能接受.

但就完全無視自己身體發出既打樁聲, 呢d係咩玩法?
2018-11-01 09:14:23
我就一隻耳牛,6千左右,加dac amp,2千幾就退燒
2018-11-01 09:14:54
我cm 同airpods都用咁叫乜? 聽診/聽筒效應唔係講緊由耳機線傳道碰撞嘅聲音俾返個耳仔聽到咩?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