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珈其話喺便利店拎起啲嘢即食唔算偷:只要最後有比錢!
七點半鐘的陽光
669 回覆
34 Like
257 Dislike
呵卡
2025-03-19 17:43:35
救命 判罪有機會七年以上嘅先至會有陪審團
7仔飲咗杯可樂都陪審 我諗你一年可能俾人召喚十幾二十次都唔夠
侏儸
2025-03-19 17:43:45
都要睇下佢件貨點放
打開門口做生意
有價錢牌
好難話突然有權唔賣俾你
斷正即啪
2025-03-19 17:43:57
210 18c ?
未離開
LM10
2025-03-19 17:43:58
我覺得唔係合理辯解,因為舖頭最後可以決定唔賣。
刑事毁壞同盜竊罪最大分別係唔需要證明不誠實意圖。
同埋理性討論唔使咁激動,講粗口唔會變得有理據
咸濕俏書生
2025-03-19 17:44:02
講野唔好咁on9喇,首先第一你溝到女都唔一定有得屌,第二你屌到都唔一定溝到條女,完全睇唔到有咩直接關係。
讀com. law果陣個lecturer都話基本上年年都會有學生問依個問題,所以佢放break果陣主動講過單純以法律角度睇係可以,只要佢一日未行出間鋪都證明唔到佢係有意圖唔比錢就攞走件貨; 而係道德層面就自行判斷。
警柒知法犯法
2025-03-19 17:44:22
好吧 我唔講
呵卡
2025-03-19 17:44:51
睇完呢個post 基本上真係唔好再講ai會取代律師
因為就算ai幾厲害 控制嗰班都係低能嘅
綿花球小騙球
2025-03-19 17:45:16
其實係
盜竊罪的基本定義
(1)如任何人不誠實地挪佔屬於另一人的財產,意圖永久地剝奪該另一人的財產,即屬犯盜竊罪,而竊賊 (thief)及偷竊 (steal)亦須據此解釋。
(2)作出挪佔的目的不論是為了獲益,或是為了該竊賊本身的利益,均屬無關重要。
(3)第3至7條對本條的釋義及實施具有效力(而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第3至7條只適用於本條)。
你要滿足 意圖永久地剝奪
例如你留左真實contact
留左身份證
依啲都係令到偷竊罪成立唔到既可能性
溫哥華人
2025-03-19 17:45:23
滅蟲大絲(蟔蝻)
2025-03-19 17:45:37
記得 tvb 套 廟街·媽·兄弟
劇情有呢幕
其實係犯法
LM10
2025-03-19 17:45:44
我覺得唔係合理辯解,因為舖頭最後可以決定唔賣。
刑事毁壞同盜竊罪最大分別係唔需要證明不誠實意圖。
一日未有案例,先有討論空間
🔞🆗❓
2025-03-19 17:45:55
source:志明與春嬌
呵卡
2025-03-19 17:46:31
因為你係用比較嚟引證你論點
但係好明顯系鳩up嘅 好難唔串你㗎喎
Poom
2025-03-19 17:46:40
pin this
警柒知法犯法
2025-03-19 17:46:52
有分隔行
屌 唔怪之得 誤會咗呢句
嗰句係冇分任何人種
綿花球小騙球
2025-03-19 17:47:08
唔賣比你 但 放上架
個官會用reasonable man judgement la
你唔好咁痴線
Common law黎架
攬炒派
2025-03-19 17:47:09
依啲網民,包括某啲連登仔真係周身G點,小小野就起晒鋼,先唔講佢講依個做法根本無問題,而且佢只係上網同人求證,完全無引導人咁做既意思,咁都有得屌,係咪覺得公眾人物特別好恰
呵卡
2025-03-19 17:47:29
證明你真係窮撚冇買過樓
你知唔知你供完樓之前你棟樓契喺邊個手上
綿花球小騙球
2025-03-19 17:47:46
悲哀
米蘭米
2025-03-19 17:48:07
1. 問題 (Issue)
────────────────────────────────────────────────────────
顧客在便利店(或商店)內打開並食用了店內貨品,並表明「願意付款」,但店主卻表示「我不接受你的付款,也不打算賣給你」。這種情況下,顧客是否構成盜竊罪或其他違法行為?
────────────────────────────────────────────────────────
2. 法律 (Law)
────────────────────────────────────────────────────────
A. 合約法 (Contract Law)
1) 「要約之邀請」與「要約」
– 商店陳列商品通常視作「要約之邀請」(invitation to treat);並非真正的「要約」。
– 若顧客拿商品去付款,才構成「要約」。店方可根據店規或其他原因「拒絕接受」。
2) 合約成立要素
– 買賣合約在「要約」(offer) 與「承諾」(acceptance) 一致,且伴隨對價(consideration) 的交換下成立。
– 若店主拒絕接受顧客的付款,則買賣合約並未正式成立;商品所有權不會轉移至顧客。
B. 盜竊罪 (Theft)
1) 香港《盜竊罪條例》(Cap. 210) 的核心要素:
– 挪用(appropriation) 他人財物(property);
– 具不誠實(dishonest) 的主觀意圖;
– 以永久剝奪他人財物為目的(intention to permanently deprive)。
2) 「不誠實」(Dishonesty) 要件
– 依香港法庭常參考的英國案例(R v Ghosh [1982] QB 1053,及後New Barlow Clowes和Ivey測試),必須同時考慮客觀(一般社會標準)與主觀(被告個人意圖或認知)因素,判斷該行為是否不誠實。
– 如顧客真誠相信自己「會付錢」,且其做法不逾越一般社會對「誠實消費」的理解,則可能較難證明「不誠實」。
C. 其他可能的法律概念
1) 轉化罪 (Conversion,在香港多屬民事侵權)
– 若顧客未取得店主同意,就擅自對商品進行處置(如食用),則構成對店主財產的「轉化」(Conversion)。在香港大多屬民事範疇,而非刑事。
2) 刑事毀壞 (Criminal Damage)
– 《刑事罪行條例》(Cap. 200) 部分條文涉及「故意或不誠實地損毀他人財產」;但單純食用商品,如無主觀破壞意圖或不誠實之成分,一般較難歸入此罪名。
────────────────────────────────────────────────────────
3. 應用 (Application)
────────────────────────────────────────────────────────
A. 具體情境:顧客有「真誠付款意圖」
– 若能證明顧客真正打算付款(例如顧客立刻拿錢或信用卡欲付款,並無隱藏、逃離現場、或故意拖欠的跡象),顧客的主觀意圖可能並非「永久無償取用他人財物」。
– 「不誠實」是盜竊罪最關鍵要素之一。若缺乏不誠實意圖,則難以構成盜竊。
B. 店主拒絕接受付款
– 合約觀點:店主有權拒絕顧客要約,導致買賣合約不成立;商品所有權未合法轉移給顧客。
– 刑事觀點:然而,若顧客並無破壞或不誠實意圖,只是「先斬後奏」錯誤地把商品吃下去,再提出付錢,尚不足以自動構成「不誠實挪用」;關鍵仍要看顧客的主觀心態和客觀行為是否顯示「盜竊」意圖。
– 民事觀點:店主可追究顧客對商品的「轉化」或損失索償(因商品已經被消耗),可能要求顧客「補償價值」。但若店主不接受付款,顧客理應依店主要求作進一步協商或和解;若店主一概堅持要追究,則最可能是追究民事責任。
C. 若無「不誠實」因素,較難入罪
– 如果顧客真的只是「程序上違反店規」(e.g. 不應該先吃再付),並非主觀故意偷竊,理論上檢控當局較難以盜竊罪起訴。
– 若店主能提出鐵證顯示顧客在食用前或食用後並無任何付錢打算,或者故意予以隱瞞、欺詐,將更有可能構成盜竊。
────────────────────────────────────────────────────────
4. 結論 (Conclusion)
────────────────────────────────────────────────────────
1) 從刑事角度:
– 「盜竊罪」必須具備不誠實意圖;若顧客真誠且當場表明希望付款,店主拒絕接受,不一定能證明顧客「不誠實地」永久剝奪該財物。故在通常情況下,純粹「店主不賣、顧客卻已經吃」並不必然構成盜竊。
2) 從民事角度:
– 商品所有權未合法轉移,顧客擅自消耗了店主的財物。店主若拒絕收款,可向顧客主張民事損害賠償,即顧客必須賠償該商品的價值或相關損失。
– 如店主堅決不接受和解而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可能判顧客支付相等於商品價值的損害賠償,但與刑事判罪(如盜竊)是兩回事。
3) 歸根結底:
– 店主理論上有權「不賣」商品,但如果顧客並無不誠實意圖而店主仍拒絕交易,則難以構成盜竊罪。
– 但顧客擅自提前食用商品仍屬不當行為,可能產生民事上的賠償責任;若稍有不慎被認定為「不誠實」,仍可能觸及盜竊或其他法律風險。
────────────────────────────────────────────────────────
中文重點摘要
────────────────────────────────────────────────────────
• 店方展示商品通常只屬「要約之邀請」,真正的買賣合約在店主同意接受付款後才成立。
• 顧客先吃商品再嘗試付費,但店主不接受交易 ⇒ 未能成立買賣合約;商品法律上仍屬店方財產。
• 如顧客真誠想付錢,一般難被認定為「不誠實」;若欠缺主觀不誠實意圖,通常不構成盜竊罪。
• 雖然刑事方面未必入罪,但顧客可能仍須負民事責任(賠償該商品損失)。
• 如店主拒收款又拒絕和解,雙方糾紛可透過民事訴訟解決,可能不涉及刑事定罪。
的確係告唔入,但要有意圖比錢,同時,我強調,店主係有權唔賣。
上面有講錯,多謝指正
岩本蓮加
2025-03-19 17:48:20
根本佢間鋪頭開左門,歡迎d 客入內,就係有invitation 意圖,就係想促成交易。即係打開門做生意。而且貨品標晒價錢,唔係拎嚟賣講唔通。
食膠有膠味
2025-03-19 17:48:34
睇劇就當係
米蘭米
2025-03-19 17:48:38
告唔入 只要有意圖去畀
馬克思思
2025-03-19 17:49:06
咁係咪唔屬於你?答啦
唯裏申全
2025-03-19 17:49:14
https://youtu.be/z2jmPxdpIt8?si=Np_sHoHWa4TPaUUN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第 4 頁
第 5 頁
第 6 頁
第 7 頁
第 8 頁
第 9 頁
第 10 頁
第 11 頁
第 12 頁
第 13 頁
第 14 頁
第 15 頁
第 16 頁
第 17 頁
第 18 頁
第 19 頁
第 20 頁
第 21 頁
第 22 頁
第 23 頁
第 24 頁
第 25 頁
第 26 頁
第 27 頁
吹水台
自選台
熱 門
最 新
手機台
時事台
政事台
World
體育台
娛樂台
動漫台
Apps台
遊戲台
影視台
講故台
健康台
感情台
家庭台
潮流台
美容台
上班台
財經台
房屋台
飲食台
旅遊台
學術台
校園台
汽車台
音樂台
創意台
硬件台
電器台
攝影台
玩具台
寵物台
軟件台
活動台
電訊台
直播台
站務台
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