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三)
上一篇講到抖音對用戶習慣既應用,今次就從創作者講起。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Andy Warhol
2006 Time Magazine person of year “YOU”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15分鐘,2006年度時代雜誌選出年代風雲人物為「你」。
2005年youtube推出,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推廣,每個人都可以成名,每個人都有機會,一種世界改變既模式出現了,十四年後,你,有諗過成名嗎?
今日你要成名,唔好意思,門檻太高了,今日你要拍片成名,唔好理咩題材都好,第一個問題你要諗既係,我點先會有人識?
係youtube你係一個新創作者的話,係極之難去推廣,你可以係連登post你既野,你要係facebook上面推你既野,你要落廣告去推你既野,但如果你只係默默地係youtube度推,唔知何年何月你先會出名。
先從用戶角度睇,你可以點去接觸一個新youtuber?第一,你search keyword可以出現;第二,你有睇開類似既野佢會推薦比你;第三,你可以係chart度睇到最hit既片;第四,你可以從類別入面得到推薦影片。
我之前都想開個youtube channel所以都做左唔少資料搜集,得到既結果係,你想係youtube紅啊!去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Reddit, Google,或者同其他成名youtuber crossover啦!
對於創作者講,今時今日要拍片成名既代價實在太大,你需要持久地做內容,再用唔同方法去搵觀眾,唔知幾時先可以企穩陣腳。
之前提過抖音佢做既係短視頻,所以每一段15秒既片,係推薦上面係容易過youtube好多,係用戶角度,劃上劃落兼只需要15秒就可以睇完一個內容,用戶成本極低,所以創作者更容易可以得到用戶關注。
相反youtube每一次既推薦,都係一個選擇,首先,你需要睇一個廣告,變相令使用者既代價加大,每一條片都要諗過先禁,有選擇之下你都會搵返有興趣既野去睇,新內容好難會入到你既眼,同時youtube生態係三分鐘或以上既片,有好多時你睇完一兩分鐘先發現唔好睇,然後屌住咁click走,用戶體驗方面比較差。
youtube我用左好多年,都有好多頻道訂閱左,依家我個list有大約100個頻道,但抖音我用左唔到半年,我已經關注左超過二百個頻道,係找尋新事物之上,抖音明顯有較大優勢,亦令創作者得到用戶既機會大增。
同時,抖音佢對於創作者既支援係極大,幾乎每一個account都可以獲得一次基本推薦,模式係,佢會係你比較多人睇既片入面幫你推比10000個用戶,再根據用戶有冇睇晒你條片、有冇留言、心心、轉載去決定繼唔繼續派新用戶比你。
所以好多抖音創作者都可以短時間內得到一定關注,推動佢地創作更多內容。
而模式上,三分鐘既剪片同埋15秒既剪片已經好大分別,令內容創作門檻減低。
對於創作者講,抖音比起youtube簡直係天堂!
再講埋廣告方面,抖音現時行緊兩大廣告模式,一,係你開apps時一個幾秒既大pop up;二,係片與片之間插入既廣告,我諗有好多人都會覺得youtube廣告好煩,佢幾秒後先可以skip,甚至強迫10秒廣告令唔少用戶都會選用adblock添,但抖音佢既片與片廣告,你見到係可以即飛,但佢好在係為左令你睇廣告,用既方式係好soft sell,要吸引加重點講事情,所以好多時你會唔覺意地睇晒成個廣告添。
同時佢既營利模式唔單單係廣告,更會係片入面置入購物車,如果你係創作者想賣一份明信片,用戶睇完唔需要再係外面搵或者click link,直接就可以係抖音入面購物,創作者同抖音作一個分成。呢個模式唔係咩新野,好多網都有用,基本到基本既事。
以下我分享我部份關注左既創作者比大家睇。
有留意既話都知其實我都係關注知識類頻道多,咩網紅、小姐姐、明星、跳舞既我好少會睇,下一部份會講,內容喇,亦應該係抖音篇既最後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