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史學] 南粵史綱要

417 回覆
166 Like 3 Dislike
2016-11-27 18:04:01
當時廣州的整個宗教氛圍,在後世的理學儒家士大夫看來是很可怕的,對他們來說廣州到處都是一些異端的思想。佛寺跟清真寺非常的多。比較大的幾個佛寺,這幾個寺今天都在:光孝寺、華林寺和六榕寺。光孝寺是印度人建的(401),有一件比較大的事,就是六祖慧能是在光孝寺剃度的(676)。光孝寺在剛剛建的時候不像今天都是一些中國的僧人,這個地方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給印度人歇腳的地方。還有華林寺(526),華林寺是禪宗的始祖達摩剛剛入華的時候居停的地方。還有一個六榕寺(537),這個是南樑自己建的,這個是比較華夏風格的一個寺,印度風格不明顯。當時的廣州,是居住著不少印度人的。還有一個極大的清真寺就叫懷聖寺(627)。我們看到阿拉伯人也就是622年創立了伊斯蘭教,沒幾年他們就來到南粵,來了就建了清真寺。這個寺今天也在,是一個很清真的地方。


2016-11-27 18:12:00
原來二千年前d北姑已經禍國殃民


原文好似話北佬娶粵妹喎


講緊南越國個二世祖皇帝娶北姑
2016-11-27 18:12:04
留名
2016-11-27 18:17:52
嶺南史綱要 中篇 漢化時期

作者: 執經生

九、南漢帝國

後面就是南漢帝國,這是第三個自治的政權。南漢的建國是怎麼樣的呢?唐末大洪水,黃巢來了廣州(879),當時有一個軍官叫劉知謙。劉知謙他說他祖上是河南人,但是他的家族在南粵已經住了兩代人,那他到底是不是河南人的後代呢?不好說,可能是攀附。有研究表明,劉氏家族很可能是阿拉伯人後代。當時他在地方也算是一個小土豪了,一個將領。他發動自己的宗族、鄉黨這些人。當然這些人很有可能很多都不是中國血統,很有可能很多是外國人。他們把黃巢打敗了。我們看到,這個土豪依靠外來的秩序,本地的蠻族已經不行了,只能靠外國來輸入秩序。他養了一萬多個兵,就成了割據一方的一個勢力了。過了十幾年,他掛了。他的兒子叫劉隱,他繼承了家業(894)。廣州當時有兩個帝國官僚都想佔據這個地方,叛亂,被他都打平了(896、898)。然後基本上他就控制了嶺南(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劉隱出兵奇襲肇慶、廣州)。
2016-11-27 18:18:45
當時唐朝的控制權,經過黃巢大洪水,已經衰落得不行了。唐朝是907年滅亡的,唐末真正掌握實權的人是朱溫,他是華北的大軍閥,後來後樑的皇帝,朱溫控制了朝廷。當時廣州有什麼?它是殖民地,有財寶,有各種北佬沒見過的東西,劉氏就大量的賄賂朱溫。朱溫就說好,你就當清海軍節度使(904)(895年,嶺南節度使改稱為清海軍節度使。劉隱(901年—911年)任清海軍節度使。天祐元年(904年),授任清海節度使),反正我也過不去。 907年就變成後梁了。朱溫封他為南海王(911),同年劉隱就死了。他的兒子叫劉岩,他在公元917年,因為北方根本管不到他,他就稱帝了,然後建國叫“大越”,但是第二年就改成了“漢”,他說我是漢朝的後代,因為姓劉。他改了一個名字叫劉䶮。
2016-11-27 18:20:03

五代十國圖(後唐代:923年-937年)

南漢有一個特點,其實它的宮廷是很中國化的,因為他們很喜歡攀附,等於說他選擇了這個路徑之後,他的德性就下降了。劉䶮是高祖,晚年開始他就很奢侈,反正廣州這個地方,你想不奢侈也很難。喜歡用各種酷刑。等到他死的時候,他的兒子叫劉弘度,他上台(942)之後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美女跟伶人,到宮裡演戲。這個就是典型的支那宮廷的故事。於是他的弟弟劉弘熙,後來改名叫劉晟,就是中宗,他在第二年看到他哥哥不行,然後就發動了一個宮廷政變把他哥哥殺了(943)。殺了之後不要緊,他就怕別人也學他,就把其他十四個兄弟全殺了,一個不剩都殺了(943~955)。不光是把兄弟殺了,把他們的兒子、孫子全殺了。然後這些家族裡面的女眷,侄女、嫂子之類的都收到宮裡來玩。接著開始大規模地擴張,跟北方的湖南的南楚還有吳越的南唐打仗,爭霸戰爭。我們今天在廣東北部能看到很多南漢修的軍事堡壘,就是南漢中宗幹的事情。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支那皇帝了。最後他死了(958),他沒活太長,估計也是累死的,這麼多美女。
2016-11-27 18:21:40
他的兒子叫劉繼興,後來改名叫劉鋹,就是最後一個皇帝,南漢後主。他很寵愛一個波斯女子,他給她起了一個nickname叫媚豬,很可愛的小豬。他也很喜歡用酷刑。而且他非常不放心的就是這些文士和武將,他喜歡用太監。這個時候廣州就出現了一種風氣,自宮。那些有軍事才能和有文才的人都自宮,科舉的狀元,他就把狀元都閹了。當時據說廣州城裡有二萬多個宦官。自宮的人不一定全都能進宮,因為這個是有就業崗位的,等於說你去考公務員,現在是出賣靈魂,那時候是出賣你的生殖器官。所以說這個朝廷是一個很鬼畜的朝廷。
2016-11-27 18:22:36
還有一個就是,劉鋹對佛教的信仰是無以復加的。我們看這句話:“崇信釋氏教,於府城四面建二十八寺,以應列宿。”(《南漢書·後主紀》)“釋氏教”就是佛教,“於府城”就是在廣州,四面建二十八座寺,以對應天上二十八個星宿。把廣州改名叫興王府,然後建了不計其數的宮殿,這些宮殿的名字我沒有列,因為實在是太多了,數以十計,今天全都沒了。園林不可勝計,現在廣州有一個遺址叫藥洲,那裡一個宮苑遺跡,是一個水中的小洲,南漢朝廷在那個洲上面放了各種各樣奇怪的石頭,皇帝在這個地方求仙、煉丹。這些宮殿並非純東亞式的宮殿,裡面有很多西亞器物。總之,這是一個很迷幻的朝廷。這個就是南漢的特質。
2016-11-27 18:25:57

南漢千佛鐵塔

南漢宮廷能進行這樣的生活,一個當然是靠汲取,第二個它靠的是貿易,而且它本身有外國的背景。所以說這一點還是很值得肯定的,就是他對貿易非常重視,他不貿易就拿不來這些東西。他對外非常開放,他是鼓勵海外貿易的。而且他跟北邊的吳國關係很好,因為他就怕中原的五代真的找他問罪,於是他跟吳國在海岸線上是有很好的貿易往來。當時有一句話叫“結聯淮海,航海梯山”,大量的船隊在江淮和南粵之間貿易,兩邊結成軍事同盟去對抗中原的五代。有點像東南互保。除此之外他們還招徠外國的商人,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有外國血統的。他招大量的海商,讓這些人到這邊來通婚。後來宋神宗,就是所謂的改革皇帝,他說過兩句話,說南漢其實不錯:第一是南漢“籠海商得法”;第二個是為什麼南漢能據守廣東一隅呢,因為它“內足自富,外足抗中國”,所以它是可以維持下去的。
2016-11-27 18:26:51
但是,我們知道他要維持這個生活要靠貿易,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靠汲取資源。南漢養了二十萬軍隊,人們的負擔是很重的。賦稅是很沉重的,汲取得很厲害的,貿易的汲取也很厲害的。但是我覺得還不能光說它是小型中國,它有很濃的西亞色彩、海外色彩。當然它也是一個歷史節點,如果它沒被宋朝滅亡,也可能它最後能走出一條跟中國不一樣的路徑也說不准。它可能會把南粵帶入到西亞中亞的秩序、印度的秩序、南洋的秩序中去,那這個歷史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個歷史就很有趣了。
2016-11-27 18:27:50

南漢王宮的鐵花盆、鬼臉瓦

宋代消解了這種可能。宋太祖是派潘美南征(970),這支軍隊打得非常的順利,第二年劉鋹投降,南漢就亡國了(971)。劉鋹其實最後活得還不錯,不像南唐後主,估計是知道他沒有太大的威脅,他沒有太大的志向。南漢殘餘勢力的最後一起起義,發動者是個名叫樂範的太監,這個王朝最後是靠太監,靠這種無產者去做忠臣。因為太監沒有別的出路,他只能忠於皇帝。這次起義很快被宋軍給剿滅了(972)。於是南漢歷史就終結了。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王朝。
2016-11-27 18:28:44
十、第四次北屬

南漢沒了,於是就進入第四次北屬。這是宋元時代了。宋元時代,廣東這個名字就定下來了。宋朝打下了嶺南之後設了一個廣南路(971),後來到了宋太宗的時候,他把天下分為十五路。廣南路在宋朝就分成了東西兩路(997),一個是廣南西路,一個是廣南東路。廣南東路的簡稱就是廣東。元代設了一個道叫廣東道。明清就是廣東省,最後清代就形成了三州十府(連州、羅定州、嘉應州、廣州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韶州府、南雄府)這樣的一個格局,就是今天的廣東了。從宋代到現在,這個疆域基本上是沒太多變化了,只有廉州府北海最後是在我朝的時候送給了廣西。
2016-11-27 18:29:52
南漢是一個節點,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嘗試,它是卡在中間的一個插曲。北宋就進入了小華夏的建構歷程。北宋有一個特點,在北宋,南粵基本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叛亂,沒有發生帝國官僚據城叛亂的事情。前面是很多。為什麼?因為宋朝的地方精英科舉士人,他在南粵本土沒有太強的根基,這些人就是忠於王朝的,所以當時南粵很少有超過一千人的叛亂,只有一場很大的戰亂,就是儂智高之亂(1052~1054),宋神宗的時候。儂智高是一個壯族的豪酋,反抗宋帝國,最後一路打到廣東,圍攻廣州五十七天(1052年6月21日開始圍城)。當時本地有一個士人,是曲江人,韶關人,叫余靖,他組織廣州城進行了防禦,他在地方上是有威望的,守住了廣州城。這是一個信號:本地的漢人的士大夫第一次把這個地方當成了自己的家,因為宋朝跟科舉士大夫關係是很密切的。
2016-11-27 18:30:30
接下來就是帝國的儒化教育。廣州知府蔣之奇在宋神宗的時候擴建了一座府學(1087),府學就是地方學校,專門講儒學的。培養的是​​什麼人才呢?士大夫,為了科舉,這些人要學經典。整個宋代,整個珠三角設了一座府學和五座縣學,北宋四縣(南海、東莞、增城、新會),南宋一縣(香山),重要的居民點都有儒家士大夫的培養機器。這是北宋的情況。
2016-11-27 18:31:25

廣府學宮大成殿

在宋代,南粵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戰爭。兩宋之際,金人南侵,靖康之變(1125~1127)。之後在湖南發生了鐘相楊么起義(1130~1135),兵匪在江西和湖南一帶活動,並在廣東北邊掃了一個尾,所以粵北被屠戮得比較慘。基本上廣州一帶沒什麼事情,韓江流域也沒什麼事情。所以說兩宋之際的大洪水對南粵的波及有限。
2016-11-27 18:33:20
南宋,理學開始試圖紮根南粵,於是就開始出現了奉行理學的地方官。我們知道理學的一個最關鍵的社會改革,是在基層建設宗族,小共同體。氏族什麼的已經沒了,他要建設小共同體。這個時候南粵就出現了理學地方官,最有名的是朱熹的大徒弟廖德明,他當過廣州的知府,第一次刊行了《朱子家禮》(1211)。 《朱子家禮》就是一個介紹宗族的指南,等於說後來宗族社會很大程度上是靠這本書起來的。

於是在他們的培養之下,本地人也出現了一批理學高官。這些人到底是出身粵人還是漢人呢?我們已經不清楚了。因為它有這麼多培養士大夫的機器,所有人都可以進來的。那麼南粵就出現了一個特別大的官,叫李昴英(1201-1257,廣東番禹人,治春秋學,廣東第一個探花),他在南宋的時候當過吏部侍郎,等於說進到帝國的內圈了。他推行儒家的禮儀,鄉飲酒禮,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把地方的父老都叫過來先訓話,把違反儒家道德的人批判一番,把符合道德的人表彰一番,然後大家一起愉快地喝酒、行禮,就是這樣一種儒家的禮儀。他開始在南粵大規模地推行這一儒家禮儀。
2016-11-27 18:36:00
lm
2016-11-27 18:36:24
宋代理學家是試圖在南粵紮下根的。而我們知道南粵,在漢人的城市外面,之前它是粵人的地盤,粵人有沒有自己的共同體呢?有的。當儒家、宗族的觀念要打進去的時候,一開始肯定是不會太受到歡迎的。這完全是兩個組織架構。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宋代在南粵的儒學建設基本上是浮在表面的:在城裡這些東西搞得比較好,有一幫人在提出理念;但是地方上沒有變。可能會有一些原住民變成理學士大夫,比如李昴英這種人;但是基本上,其實出了殖民點還是另外一個世界。
2016-11-27 18:38:06
北方發生大洪水,南粵是一個安全島。在宋代是有兩次大規模的北人南遷:一次是兩宋之際的靖康之變(1127年前後),一次是元軍南下(1276年前後)。他們走的路線就是大庾嶺這條線。我們知道,從江西進到大庾嶺,進來之後第一個大的府城是南雄。南雄有條重要的道路叫珠璣巷。一般來講移民就要從這邊過來。於是到了明代就出現了一個發明民族的材料,就是珠璣巷,這個先按下不表。我們知道有大量的人從這裡過來了。這些人過來之後也等於說增強了當地漢人的人口和勢力,也為後來明代的大規模宗族化、理學化和建設小華夏打下了基礎。以上是宋代南粵的歷史。
2016-11-27 18:39:38
那我們再看一看宋元士大夫眼中嶺南的民風是怎麼樣的:

“蓋水陸之道四達,而蕃商海舶之所湊也。群象珠玉,異香靈藥,珍麗瑰怪之物之所聚也……好義之心,不能勝於欲利,豈其勢之使然。”(元《南海志》)

這段首先講的是貿易,還是很發達的,跟南粵在漢朝以來是一樣的現象。宋人認為這是什麼現象?認為這是不好的現象。為什麼不好?因為不義。我們知道理學跟之前的儒學不太一樣,理學是有一種傳教的狂熱的。因為理學最早是怎麼出現的?就是因為隋唐基層信佛信道信得太厲害了,韓愈就開始說,我們要跟他們爭奪群眾,所以後來才發展出理學。理學是把儒家宗教化了,它把道家跟佛家的本體論抄過來。我們看到,唐代人是以一種什麼角度去寫這些人的呢?態度有什麼不同?唐代人覺得無所謂;但是宋代士人覺得這個風俗是不對的,他們是帶著憐憫之心,自作多情地覺得你們這些人實在是太可憐了,你們沒有符合偉大孔子跟朱子的教導,你們整天爭利而不講究大義,你們這些人實在太不行了,太低檔了,你們不是我們這種優雅的士大夫。
2016-11-27 18:41:17

河源龜峰塔,建於南宋年間

“俗喜遊樂,不恥爭鬥。婦代其夫訴訟,足躡公廷,如其在家室,詭辭巧辯,喧嘖誕謾,被鞭笞而去者無日無之。巨室父子或異居焉,兄弟骨肉急難不相救;少犯長、老欺幼而不知以為非也。嫁娶間無媒妁者,而父母弗之禁也。喪葬送終之禮,犯分過厚,當然無制。朝富暮貴,常甘心焉。豈習俗之積久,而朝廷之教化未孚歟?”(元《南海志》)

這是一段元代士人寫下的材料,首先是大大批判了一番南粵的風俗,說女人亂來,認為沒有宗族的倫理;“嫁娶間無媒妁”,自由戀愛;喪葬之禮又太重了;“朝富暮貴常甘心”,無所謂。他們認為,很可憐啊這些南粵人,需要教化,他們是很焦慮的,這個地方怎麼行呢?一定要教化,但是他們教化不了。我們看到,明清之際的南粵對滿清的抵抗,要比宋元之際的南粵對蒙元的抵抗激烈得多。因為明代建構出了一個小華夏,對滿清是有本能的極大的仇恨的。但對元就打了三年就完了。宋元士人出於狂熱的理學傳教情懷,對南粵“墮落”的風俗很焦慮,我們能感到他們那種深刻的焦慮感,但是他們沒辦法。
2016-11-27 18:42:30
元軍在1276年佔領了臨安,殘存的南宋朝廷就退到了嶺南。所謂抗元義士的蜂起都是那些士大夫組織的,他們沒有特別強的群眾基礎,然後就紛紛的都被鎮壓了。元軍是很殘暴的,把廣州的東城、西城給燒了(1276~1277元軍與守軍進行拉鋸戰,廣州城破壞嚴重),把潮州屠了(1278),這些都是漢人聚集的大城市。最後新會崖山海戰之後,南宋就滅亡了(1279),這是通史的知識。才三年,抵抗就被粉碎了。
2016-11-27 18:44:22
元代,南粵的儒化運動受到了嚴重挫折。我們知道,元代的憲制根本就不是儒化的,它有大量內亞的憲制,伊斯蘭的憲制和基督教的憲制,幹嘛用儒家的呢,儒家的只是拼圖不太重要的一塊,可以說是一個外圍婊。南人的儒士,這些在宋代很焦慮、要教化別人的這些儒士,他們就沒事可做了。元代中期的時候才有科舉的(1313)。當時蒙古人覺得哪些人跟他感情更好呢?色目人。色目人是什麼人?是那些中亞的人,綠教徒還有基督徒,像馬可波羅這種人,他覺得這種人反而跟更對脾氣,不像那種酸臭的儒家士大夫。十四世紀,大量的這種人就跑到了廣州來,還建了教堂。廣州的格局還是延續了海外貿易的格局,從南越以來一直是這樣。它的貿易一直到了拜占庭,一直到了馬達加斯加,都有貿易的路線。進入這條路線的,各國的人都有。還是這樣的一個格局。除此之外,佛寺在這個地方非常厲害。我們知道元代的皇帝是很信佛的,當然他們信的是喇嘛教,但是漢傳佛教也是雞犬升天,可以攀附一下,於是他們就佔有了大批土地和信徒。
2016-11-27 18:46:40
陳雲念念在兹嘅宋帝﹐其實當其時廣東根本冇人理﹐係佢呢個現代腐儒嘅癡心妄想
2016-11-27 18:49:59
珠三角現存的最早的一份土地契約就是元代的:

“廣州城南信女鄭氏念八娘,同夫居士林伯彰,用銅錢千緡,置龍岡坊蔡天興土名石硯田、湧底田共八十七畝,又蔡芳田四號,舍入風幡大道場,歲收租利,供佛及僧。”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廣州城南有一個信女鄭氏,叫鄭八娘,他的先生叫林伯彰,他們用了千緡的錢,把龍岡坊的一塊叫石硯地方的田還有一個湧底田,買了八十七畝的田,又把一個叫蔡芳的人的田收購了四塊,把這麼大一大塊田全部都給了寺廟,讓他們做道場,田裡面收上來的租子都供寺廟來使用。等於說當時人關心的就是這些東西。這是珠三角最早的契約,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所謂的理學化在這個時候完全失敗。廣州還是保持著歷史上那個隱秘的格局,就是說漢人的殖民點,雖然漢人的人數在增加,但是外面的粵人和外國人的勢力跟帝國的秩序是完全不搭調的。按照儒家的觀點,宋代曾經試著進行過一次教化,但是沒有成功,元代又反動回去了。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