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結) 醫生要3分鐘睇一個症 反映咗醫生嚴重短缺

244 回覆
310 Like 78 Dislike
2024-05-04 08:31:08
啲人仇醫撚一味打稻草人

明明個問題係公立醫療太多人用嘅問題

唔學台日全民醫保點加醫學位都無用
2024-05-04 08:32:35
其實方法係有
不過要霸王硬上弓
就係第一次簽HA Training 約時
強制要留係公營架構做足10-15年
包保到時一定夠醫生留係公家
要知道而家唔少醫生攞咗專科資格 (入training 後6-8年)就會出私家,你強行綁得佢越耐,自然就會越多人手
人工亦唔需要特別加
因為佢唔入training 就做唔到專科醫生
自然會忍痛接受

我記得之前盧寵茂有建議過類似嘅嘢
不過好難實行
因為阻力會超級大
2024-05-04 08:32:59
而家好多搞緊喎
HBV,COPD,RA都有護士診所
可以自己做fibroscan
2024-05-04 08:38:59
影響唔到好多

公立醫院照顧了全港約九成病人,呢條數一個狂加税加到公立夠醫生,一係醫保趕一大班人去番私家先平衡到
2024-05-04 08:45:00
HA係一架即將沉沒既大船
唯一好處就係病人多,同埋有專科training
淨係鏡房一朝都十幾二十個

做既MO/Specialist仲要巡房
下午可能要睇clinic
仲要on call

點做落去?

而家集團新畢業GP都開緊HA specialist人工
有料既自己掛牌20-30萬月入冇乜大問題
仲可以炒散,做老院VMO

HA咁既環境點做落去

2024-05-04 08:52:00
咁私家醫療費應該會高幾倍
連中產都睇唔起私家的時候就會走去公立
2024-05-04 09:18:15
跟住就更加公私失平衡
2024-05-04 09:20:51
2024-05-04 09:30:49
香港醫療最大問題係financing,衍生出「公私醫療失衡」。
根本解決之道係學韓國日本台灣搞全民健保,無分公立還是私家的醫院/診所/醫護,由全體醫療資源照顧全體人口
所有醫療機構向民眾提供完醫療服務後,再向全民健保報銷claim錢。
全民健保就係市場最大的消費者,有資格做定價,限制每項醫療服務的費用和包含項目。
而家睇私家醫療,最大問題係好難預估埋單費用、要做幾多項目(檢查/藥/手術),亦好難比較不同醫療業者的收費

香港「公私醫療失衡」之下
1. 住院病人,即係更難搞,醫療照顧成本更高的病人,公立吃88%。
門診病人,即係相對易搞,醫療照顧成本較低的病人,私家吃70%。
Being the predominant provider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healthcare services, the public sector provides around 88% of inpatient servi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ivate sector provides approximately 70% of outpatient services.
2. 約1.5萬名註冊醫生,其中45%服務於公營醫院,卻要照顧全港近90%病人;而在私營醫療系統工作的55%的醫生,僅需照顧約10%病患

而台灣就無呢個問題,全數53000醫生一齊吃健保病人,公私立醫院/診所都可以同時吃 全民健保 + 病人自費 的醫療支出
論病人負擔,香港公立 <台灣健保<<台灣自費<<<<<<<香港私家
而香港的問題係 香港私家醫療唔吃/吃唔到公立病人 + 公立便宜到接近免費,便宜但好難享受到(等好耐/要好嚴重先輪到)
點解睇公立的病人唔睇私家?
單計診金,私家專科醫生診金即使800-1500一次,都係唔係大多數香港人睇唔起私營醫療的原因
埋單計數,睇私家最大筆支出係藥品、手術室租金、檢查費、住院費等等。
而係公營醫療,藥品、手術室租金、檢查費、住院費等等係全包,政府補貼95%以上
因為便宜到接近免費,供不應求係必然
你加大公立醫療服務容量,只會有短期效果,最終將部分私家病人吸引去公家,直到公立醫療回歸爆煲情況
等於一條路塞車,你擴闊加多幾條車道,短期無咁塞,行車行快左。但最終吸引本來兜其他路的車過來,直至擴闊左的路都塞爆

而醫療需求係無上限,有不同的induced demand。
比如急症室,睇傷風感冒要等10粒鍾,你加人手再起爆醫院,令到傷風睇急症都只要等1個鐘。
咁原來會睇普通科/家庭醫生門診的人就會來睇急症。
原先費時睇醫生的人、自己去藥房買成藥吃、等幾日都唔好先睇醫生的人,就會直接睇急症
2024-05-04 09:39:48
私家醫療幾錢,我自己覺得問題唔係最大
反正最後都係私保cover
最多私保保費會加
但最終市場係會調節到

同埋正如之前有巴打講
本身有9成人本身都係跟公家
淨返嗰1成大部分一係真係有錢,一係有保險cover
另外好多有錢人本身都想公家跟埋一份
所以你lock 得住人手係公家
拉上補下後
At least per 醫生嘅工作量負債無咁大

不過我自己曾經作為HA 嘅醫生
當然都唔想有啲咁長嘅commitment
不過要解決醫生人手嘅問題
除咗用合約鎖住你,同埋引入外來醫生之外,其實都無乜好嘅方法
2024-05-04 09:44:01
但最終都係會爆

你睇NHS 就知唔夠Funding 就係唔夠funding

或者睇下澳洲嘅medicare, 其實同你講嘅台灣mode 好似,但當medicare 嘅funding 追唔上通脹,啲診所嘅out of pocket payment 就會一路加,病人最後又去返啲唔收out of pocket payment 嘅「公家服務」,之後條隊一樣係排到2046
2024-05-04 09:47:43
啲護士十幾分入到東華 ou就做,分分鐘佢地都9讀要醫生執手尾,你想佢地做野?
2024-05-04 09:52:24
咁都有啲好勁嘅nurse
我之前有nurse 嘅同事係讀咗糖尿病嘅PhD
我都自問一定無佢咁knowledgeable

但一定唔會係佔大多數咁解
2024-05-04 09:55:56
引入支拿醫生?
2024-05-04 10:00:12
醫療系統永遠都係兩邊角力拉扯
市民要最平最好嘅醫療系統
政府想用最低成本去營運個醫療系統
我覺得將醫療系統問題完全隊落去醫生嗰度係唔公平
亦唔會得到一個有效解決方法
因為醫生只不過係醫療系統裏面嘅一粒齒輪
我認為問題永遠係有限嘅資源點樣公平地分配比社會上嘅人
呢個係需要政府完全站喺成個系統頂端去睇
唔好參與醫生護士病人藥劑師之間嘅政治角力

我認為相對公平嘅制度,係英國同澳洲嘅醫療制度
首先,喺個稅制度有醫療稅
以收入去決定俾幾多
收入低嘅人係完全唔使比
收入中等嘅每年比一定百分比
收入再高啲嘅,如果冇私人醫療保險會有罰則嘅稅制
成個衰仔就係鼓勵有錢人,轉行私人醫療
窮嘅人政府有公營系統
中間嘅人可以同時用公立同私立系統

跟住講到睇醫生用GP醫藥分家
所有醫生自己開診所睇症
佢睇每一個證政府都會俾返一定嘅錢佢
個醫生可以選擇淨係收呢筆錢或者再加一筆附加費
個附加費就由病人去比
結果係窮人睇醫生,完全做到唔使錢
有錢啲想去啲靚啲嘅醫務所就俾多少少錢悉隨尊便
醫生開藥亦因為冇得同藥廠打龍通
佢會用市場上最有效嘅藥去醫個病人
因為呢度會有個誘因你醫好個病人等多啲人嚟睇你
多過你拖症等佢返轉頭

都要入院做手術呢啲
冇錢嘅,可以排供應系統會耐啲
有少少錢嘅,可以買唔同等級嘅私家保險
因為成個系統一早將稍為有錢嘅人都拖入去私營嗰度
其實去到公家睇醫生嘅,唔算好多
排期做手術,唔會等好耐
當然呢個澳洲會好過英國好多

重點係政府擺好多資源係初級診斷嗰度
如果度嘅成本相對係低啲
最重被嘅做手術醫院系統
相對嚟講政府投入嘅可以少啲
2024-05-04 10:02:56
仲有係太多窮撚

2024-05-04 10:24:18
NHS同Medicare無「健保支出總額制」,亦都無用行政手段促使醫療機構就範
台灣無一間醫院係純自費唔做健保,連純自費診所都無幾多間
2024-05-04 10:41:13
呢招會有反效果,香港公私營私營失衡注定私人市場唔需要太多專科醫生
因為需要真正專科醫生照顧的cases都涉及較高醫療照顧成本,大多數病人都會選擇係便宜到接近免費的公立處理
所以如果目標係出私家或者專科受訓太難捱,直接唔入HA train專科會係出路
唔好忘記香港的醫生結構係 無專科6 : 有專科4,無專科已經足夠生存得唔錯
作為參考,台灣係53000醫生,得3000個係普通科(一般科)

而且HA的制度本身就要趕人train完就走,只需要留一部分train完的人做trainers
每年收一批後生捱得,特別係捱得on call36的人入去做dirty work、填on call人手
「就係第一次簽HA Training 約時
強制要留係公營架構做足10-15年
包保到時一定夠醫生留係公家
要知道而家唔少醫生攞咗專科資格 (入training 後6-8年)就會出私家,你強行綁得佢越耐,自然就會越多人手」
2024-05-04 10:43:13
英國就唔使多講啦
美國嗰班一樣唔夠香港私家鬥
2024-05-04 10:46:06
咁唔係醫生想要嘅野,整體醫生會賺少咗
你冇留意香港醫療教育係由細開始就洗你腦乜事都一定要睇醫生唔可以自己買藥架咩?
2024-05-04 10:47:12
又嚟連登都市傳說
2024-05-04 10:48:01
無醫生就開放多啲藥物比市民買啦,下下要醫生紙
2024-05-04 10:52:03
香港醫生當年97後就用愛國理由反對+成功禁止英聯邦醫生執業
林病正苦想恢復又大力反對

為咗賺到盡無所不用其極
完全唔明點解仲有人可以撐香港班醫生
2024-05-04 10:55:17
呃細路就得
依家公立醫生位都未爆
夠人就唔使3分鐘睇一個症
2024-05-04 10:57:11
但香港醫生為咗賺到盡大力反對放權
連醫藥分家都唔肯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