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結) 醫生要3分鐘睇一個症 反映咗醫生嚴重短缺

244 回覆
310 Like 78 Dislike
2024-05-05 09:20:16
人口老化,出生率低,醫療問題全世界都冇解
只可以係教育入手,長期病果班人要學識self. management, 先可以減低問題
再者就係預防,上一兩代人教育水平低,覺得食得訓得就冇事
要等班學識低既老野死晒先會有改善,預多30年左右就ok
2024-05-05 10:00:53
up
2024-05-05 10:09:10
永遠都話遠水不能救近火
永遠集中爭取改善公院待遇
叫政府同私家鬥多錢留人

結果大家睇到
2024-05-05 10:12:31
如果唔係配藥權牽涉利益龐大
你覺得點解醫生大力反對醫藥分家?
全世界歐美韓國無一例外

最後政府都係要推
你覺得政府點解要咁做?
2024-05-05 10:15:21
點解係公營收得平
而唔係私營收得貴?

一切講供求
醫生不足
需求龐大
結果咪就係依家私家醫生點解咁貴囉

既然收入豐厚
自然吸引公立醫生「流失」去私家
醫生嚴重不足
公私營點會平衡到?
2024-05-05 13:39:10
你真係On9無藥醫
2024-05-05 15:22:28
你有冇比較香港私家同英美澳嘅私家診症費用
去過外國就知香港睇家庭醫生其實好平

不過你都係唔睇數字死撐架啦
2024-05-05 18:03:33
姐係DSE考高啲分,臨床就會更加專業,打針特別穩陣?
2024-05-05 19:13:44
又係呢啲低能思維,講緊低分就唔pro囉
你就講 高分一定pro?
2024-05-05 21:33:19
你都真係隻智障monkey 剩係識buzzword
香港就算行醫藥分家,都唔會減輕公營醫療的負擔,只會影響私營醫療的收入分配,藥劑師可以分到更大比例

醫藥分家的重點係防止以「藥」養「醫」,即係醫生向病人處方不必要的藥物來賺取藥廠的回扣
所以由 藥劑師 呢個專業去審核 醫生 的處方
香港公立醫院診所已經有醫藥分家 藥劑部會擋醫生的處方 醫管局有內部控制藥物支出的制度

無醫藥分家的係私營醫療,特別係私家診所
假使推醫藥分家,只不過係 醫生收費會減,因為少症藥物費用,而藥劑師收入會增加,因為多左藥物費用同諮詢藥劑師意見的診金

歐美推醫藥分家,因為人地有 醫保,病人睇完醫生,醫生出處方單。病人再攞處方單去藥房買藥。
醫生 同 藥劑師 會分別向 醫保 報銷claim返提供的醫療服務,醫保可以拒絕理賠不合理的藥物處方

香港根本無公營的 全民健保 或者 全民買私人醫保 就算搞醫藥分家 都無意思
病人去醫生A睇醫生攞處方單,再去藥劑師B配藥
如果藥劑師B拒絕出藥,病人一係換第二間藥房搵藥劑師B配藥,一係再睇多次醫生A改藥單,一係轉睇醫生B出第二張藥單
根本無減輕到公營醫療的壓力

如果你話醫藥分家完 睇私家可以攞處方單去公營醫療攞藥
咁公立醫療就更重負擔 私家醫生開藥又唔使出藥物成本 公立藥房包底
2024-05-05 21:45:45
好簡單 叫樓主講一個國家因為醫藥分家改善醫生人手問題佢都講唔到
仲要深信依個係解決方案
唔係有私心就係邏輯有問題
俾依啲人做到醫生就大鑊
2024-05-05 22:13:26
你隻智障monkey
講市場demand supply,公營醫療的收費根本唔係正常equilibrium price,而係福利扭曲的價格限制


公私營醫療係香港係兩個分割的市場
公營醫療唔使私家病人(公院private clinic佔比極細)
私營醫療唔做公立病人 (公私營協作PPP效果唔大)

公營醫療接近全免的收費 從病人out-of-package的支出睇係一種扭曲的價格上限 只會供不應求
只不過實際醫療成本 同 公立醫療的病人自付金額 之間的差距係 政府補貼左,你荷包感受唔到

你不停增加醫生人手 就要對應增加其他配套醫護人手 起醫院診所 買更好檢查設備 用更多藥
政府庫房開支無可能無上限配合呢d醫療預算增加
最終都係按急分配 有限資源,一樣係要等好耐,或者排好長
你永遠無好能做到price ceiling下,去到equilibrium quantity 做到demand = supply


甚至全免之下 需求會無限向上澎脹
免費 你得閒就可以去睇病 做檢查可以做密D
舉個例 你係外國留學/移民 睇醫生貴 你就盡量唔睇醫生 有咩事自己頂下先 或是去藥房搵藥劑師買藥食
返到香港 睇醫生無咁貴 你傷風感冒肚痾 就直接睇醫生

接近 全免醫療 或是 使用者付費 的情況下 你每次增加服務量 都只會短暫有效 因為需求好快又提升
真正有醫療需要的人照樣混雜在整條隊之中 無法盡早得到醫療
唔想等 又負擔到的病人照樣會去私家,無政府補貼,自己俾返真正的醫療成本
一日有 公私營醫療分割,一日都係你最鐘意的 公立醫院等好耐,私家俾錢買服務

全民健保,整個社會醫療資源一齊照顧整體人口,先係出路
病人負擔會比今日香港公立醫療高,但比香港私家便宜。accessibility 比香港公營醫療高,睇病等無咁耐。
你死都要貪 共產式全免醫療(實際醫療成本無低,只係使用者唔洗點自付)只會係睇到但食唔到,唔嚴重都輪唔到你享受到公立醫療
2024-05-05 22:21:15
佢仲未理解到「免費的更貴」
只係想要 使用者免付費(政府補貼95%+) 又想唔洗
反而享受唔到好的醫療 直到真係好嚴重/急
2024-05-05 22:26:19
大概係公園阿伯咁上下 口up up 幾個buzzwords
但唔理底下機制、原理
2024-05-05 23:07:59
結果就係政府唔撚理班醫生
同埋跟住由得市民死

最後只顧政治任務,畀大陸醫生落嚟
你自己入一轉醫院就發現有幾多講唔正廣東話嘅專才
2024-05-05 23:15:26
唔洗怕
第日一車車祖國醫生落嚟,唔洗驚唔夠醫生
2024-05-17 07:24:40
咁不如DSE放榜後直接跟分數去決定頒唔頒個護士牌啦
連nursing programme都唔需要存在,只需要DSE

依家個結果咪就係反映咗pro唔pro同公開試分數冇關係,反而係同嗰個人對自己profession嘅態度有關

護士未搞大規模學位化嗰陣都係紅褲仔咁train,講公開試分數真係得啖笑
本身香港課程嘅最終收生分數係dynamic嘅,邊行錢途好就自然多人揀,咁自然個分就會拉高
喺applicant>>>quota嘅情況下,要篩人就直接用公開試成績篩一轉先

如果去返十幾年前咁,大把行業錢途比得上做護士,咁cu nursing咪又係返去當年嘅籮底橙,連非理科人同理科公開試邊緣人都一車車咁收
2024-05-17 14:07:43
獨立診治是專科護士的工作,專科護士的門檻唔會係你講既咁。

註冊護士和專科護士都是護士管理局認可的護士來。講護士十幾分就讀到,完全是以一個overgeneralize的用詞,用一小部分人拖整個專業落水。
2024-05-17 19:33:00
啲人講教畜個陣唔見你咁講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