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

260 回覆
71 Like 97 Dislike
2024-05-24 16:44:17
原文比較長,唔貼出嚟啦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eu4XUutfzHBi2St3/
2024-05-24 16:46:18
你唔貼出嚟咁我都唔撳入去睇喇
2024-05-24 16:47:21
中國一向得內聯網
2024-05-24 16:47:53
咩文都有既問題geocities, xanga都會執笠
2024-05-24 16:51:50
以前flash好多作品,遊戲都因爲flash player收皮而永久消失,再講近少少
抖音d垃圾片都遲早會咁完全消失,因為完全無backup價值
2024-05-24 16:55:32
我一直以為網上d野會record好耐自己唔會keep copy, 睇黎見到有意思既野都係自己backup一份好
2024-05-24 16:57:15
書都用埋電子版
第日真係乜都搵唔返
2024-05-24 17:02:01


中文其實已經玩撚完,有小朋友既要諗辦法令英文成為佢哋既母語

唔識英文等於唔識ai
2024-05-24 17:02:36
名人嘅存在痕跡都可以直接消失
Search 都 Serch 唔到
2024-05-24 17:02:42
一千年後仲有波睇嘅話
會唔會搵得返上屆世界盃睇
2024-05-24 17:05:17
劉爵士都冇哂
2024-05-24 17:06:00
我貼啦,其實都係保存呢篇文章嘅一種方式:

(簡體)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
(原公眾號文已消失)
先問你一個小問題:如果我們在百度上搜索「馬雲」這兩個字,把時間設定在1998年到2005年,能搜出來的資訊,大概有多少條呢? 是1億條,還是1000萬條,還是100萬條? 我在幾個群問過,大家普遍的猜想是,應該是百萬或者千萬的級別。 畢竟,互聯網資訊如此浩如煙海。 馬雲作為那個時代的風雲企業家,在網上留下的痕跡肯定是非常多的。
但實際上能搜出的全部結果如下:(只有一條)
用百度搜索,選定日期範圍為“1998年5月22日到2005年5月22日”,含有馬雲的信息,總共是1條(2024年5月22日數據)。
而僅有的這一條資訊,也是虛假的。 點進去會發現,文章的發佈時間其實是2021年,不屬於上面限定的時間段,只是不知怎麼回事,它被莫名其妙地搜索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瞭解那一段時間關於馬雲的經歷、報導、人們對他的討論、他的講話、公司的發展史等等,我們能得到的有效的原始資訊量,是零。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百度的問題啊? 如果換必應或Google,會不會能搜出來?
我測試過,這兩個網站搜出來的有效資訊,和百度沒有太大區別,比百度略多一些,但也只是個位數。 更多的也都是時間紊亂的無效資訊,只不過不知道是什麼技術原因,被錯誤地抓取出來。
你可能還會覺得,是不是因為馬雲屬於比較有爭議的人,由於某種不可描述的原因,所以他的資訊才無法搜到?
但實際上,不僅僅是馬雲的情況如此,我們去搜馬化騰、雷軍、任正非等,甚至是羅永浩和芙蓉姐姐這樣在那個時候紅極一時的網紅,或周杰倫、李宇春那樣曾經火遍全網的明星,結果也都一樣的。 如搜雷軍的情況,結果是這樣的:
在測試過不同網站、不同人名、不同時間段之後,我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
幾乎所有在那個年代曾經紅火過的中文網站,如網易、搜狐、校園BBS、西祠衚衕、凱迪貓眼、天涯論壇、校內網(人人網)、新浪博客、百度貼吧、以及大量的個人網站等,在一定年份之前的資訊都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甚至大部分網站是所有年份的資訊都消失了。 唯一例外的是新浪網,還能找到一些十幾年前的資訊,但也是極少數的寥寥幾條,其他99.9999%以上的內容,全都消失了。
大家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中文互聯網正在迅速崩塌,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的中文互聯網內容,已經幾乎消失殆盡。
我們原以為,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但沒有想到,這種記憶,原來是像金魚一樣的記憶。
2
我之所以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因為何加鹽公眾號的主題是研究牛人,所以我需要經常查找他們的資料。
這兩年來,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覺:網上能找到的原始資料,每年都以斷崖式的速度在銳減。 之前還能看到一些原始的報導,後來慢慢沒有了; 之前還能找到主人公的演講或者他們寫的文章,後來慢慢找不到了; 之前還能看到很多採訪或對談的視頻,後來慢慢消失了。
似乎有一個吞噬網頁的怪獸,它沿著歷史的時間線,從過去向著現在吞噬,先是小口小口,然後大口大口,把中文互聯網的一切內容,以五年、十年為單位,一口吞掉。
等我們回過神來,會發現,在移動互聯網之前曾經存在過的中文互聯網的一切,不管是入口網站、機構官方網站、個人網頁,還是校園BBS、公眾論壇,還是新浪博客、百度貼吧,還是檔、照片、音樂、視頻等,都已消失不見。
記得十幾年前,我曾經因為換電腦,把一些照片和文章打成一個壓縮包,存在某BBS上,幾年之後發現,那整個BBS都沒有了。 我曾經用過hotmail的郵箱,裡面有很多很珍貴的郵件,後來全都沒有了。 我還寫過人人網、MySpace,後來全都沒有了。
我們曾經以為互聯網可以保留一切,但結果是一切都沒能保留。
這讓我想起劉慈欣《三體》裡面提到過的“二向箔”。 歌者文明發現了太陽系有智慧生物的存在,出於宇宙先進文明的清除本能,他們向太陽系扔出一張二向箔,於是,整個太陽系以光的速度從三維坍塌成二維,變化成一張酷似梵古“星空”的畫片。 一切生命、一切文明的痕跡,從此都不復存在。
在互聯網上,我們已經處於二向箔的吞噬之中。 這種二向箔可以稱之為“時間的二向箔”,它吞噬的是時間那一維。
太陽系被歌者文明的二向箔拍扁之後,好歹還留下了一幅《星空》圖,而互聯網被時間的二向箔吞噬後,只留下一片虛空。
3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猜想,主要原因可能是兩個:
一是經濟原因。
網站的存在,需要伺服器、需要頻寬、需要機房、需要人員運維,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監管和維護費用,這些都是成本。 如果是有戰略價值(例如需要向外展示公司想要展示的資訊),或者有短期流量價值(例如還時不時有較多的人上來看),同時公司賬上也不差錢,那麼還會有動力去維持。
但是如果公司在商業上走了彎路,沒錢了,整個網站就會直接死掉。 例如人人網就是典型代表。
即便公司還有錢,從運營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網頁一年到頭都沒有幾個人來點擊,對公司來說,就成了一筆負擔,從經濟上最理性的方法,就是直接關掉。 搜狐、網易早年的內容大量丟失,以及以天涯論壇為代表的BBS集體消亡,都是這個原因。
二是監管原因。
總體而言,互聯網信息的監管,是從無到有,從寬到嚴,從嚴到更嚴的過程。 以前可以合法存在的內容,後來不符合監管要求了; 或者是以前可以灰色存在的內容,後來被定義為黑色了。 這些內容都會直接被咔嚓掉。
還有一些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輿論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極端,以前“只道是平常”的內容,在後來的輿論環境中顯得非常尖銳、敏感,儘管不違法,但是可能激化矛盾,形成混亂,監管方也有可能會要求處理掉。
除了官方部門之外,憤怒的網友,也時時充當著輿論監管員的角色。 他們會翻出十幾年前某人無意中說的某句話,揪著不放,把人網暴至“社會性死亡”。
但監管上最重要的影響,還不是監管部門的處理或憤怒網友的攻擊,而是它們會造成公司與個人的“自我審查”。
因為誰也不知道,網站上存在的哪一條內容,某人曾說過的哪一句話,會不會在若干年後,給當事人帶來滅頂之災。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把這些潛在的“定時炸彈”全部清除,也就是把網站關掉或者把內容全部刪除。
當然,除了上述兩個原因之外,還會有其他很多原因。
例如,在南斯拉夫解體之後不久,所有“yu”(南斯拉夫國名Yugoslavia的縮寫)這個國際域名之下的網頁內容全部消失了。 又如,隨著版權保護的加強,曾經隨處可下載的音樂和電影網站,就都消失了。 還有一些機構和個人,純粹是由於自己的原因,不想在對外展示資訊了,就把官網或個人主頁關掉等等。
但這些原因都是次要的、局部的。 整個互聯網內容系統性的、大規模的消失,主要就是由於經濟規律和自我審查。
本質上,互聯網內容和生命一樣,也受進化論的支配。 其存在的標準只有一條: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爭取盡可能多的注意力。
當一個內容能夠在互聯網上的海量內容中爭取到足夠多的注意力,而維持這個內容的成本(包括經濟成本、監管成本和對抗監管的成本)比其他方式更低時,這個內容就有可能存活在互聯網上。 只不過它有可能會換一種呈現方式,例如從文字變為圖片,從靜圖變為動圖,從動圖變為視頻,未來可能從二維視頻變為三維全息視頻等等。 承載這個內容的平臺也會變遷,從入口網站到BBS,到個人博客,到微博微信,到抖音視頻號,到未來可能一個我們不知道什麼平臺。
當一個內容不能再吸引到足夠多的注意力,或者維持這個內容的成本比其他方式更高時,這個內容就會從互聯網上消失。 以電腦為流覽端、以網頁為載體的傳統互聯網的集體消亡,只不過是這種“資訊進化競爭”的必然結果而已。
生物的進化秘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互聯網內容的進化秘訣是「資訊競,注意力擇,適者生存」。。 由於網路效應,這種競爭比自然界還要猛烈萬倍,殘酷萬倍。 傳統互聯網不是單個物種式的滅絕,而是幾乎所有內容的整體性滅絕。
每一代新的互聯網崛起,舊的互聯網必將崩塌,時間二向箔是所有網站、所有內容無可逃避的宿命。
2024-05-24 17:07:39
我有keep
2024-05-24 17:07:53
根本就係, 而家呢一代都唔知咩叫瀏覽器
響WECHAT, 抖音入面SEARCH, 真係連百度都要執
2024-05-24 17:10:18
係,但外國嘅人/政府會有digital preservation 嘅意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preservation?wprov=sfla1
而中國政府可能係有意令網上內容消失
2024-05-24 17:10:32
百度垃圾網
2024-05-24 17:12:06
容量有限 仲要畀咁多垃圾資訊浪費位置

日日十鳩幾廿億封junk mail
2024-05-24 17:12:40
唔知佢地會唔會私底下留一份
2024-05-24 17:12:46
關我撚事
2024-05-24 17:13:08
香港啲濕鳩偽中產咪好似你咁講
喺香港淨係教啲仔女講英文
結果咪一堆淨係識港+菲式英文嘅半文盲
2024-05-24 17:13:42
以前中小學睇過堆YouTube搞笑片家陣都完全搵唔番
係仲有少量偷片狗偷片再upload(諷刺)
原片好似冇存在過咁
2024-05-24 17:16:35
啲垃圾農場多到
反而有用果啲就洗走
2024-05-24 17:17:47
劉爵士都冇哂
我有keep

2024-05-24 17:19:05
互聯網就係當一個新product 出現,舊product就會被淘汰,然後所有記錄消失,最後剩番個名留喺互聯網曆史

例子:facebook 出現 ---> MySpace, Xanga, qooza 呢d網到今日已經無哂以前既記錄,淨係靠人口傳呢d網站係存在過
以前hkflash 畫板有好多人畫過d有心機畫既畫當然都一樣無哂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