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問題 理性討論 佛系你問我答(5)新年快樂

數到三

1001 回覆
33 Like 12 Dislike
Diprivan 2023-07-31 21:10:00
點睇AXA既衛健康為美來?
佢做胃鏡腸鏡都唔洗錢
Diprivan 2023-07-31 21:11:52
有無broker 可以留個tg 有野想問下
叼臭之北 2023-08-01 00:01:08
非儲蓄危疾買邊間好?有已知疾病所以fwd 自主揀買唔到
一旦錯過就不再 2023-08-01 07:58:25
點睇醫療融資
名稱 2023-08-01 10:32:43
Bowtie 出左普通房全包
富林大胸罩 2023-08-01 16:04:01
本身睇緊FXD 尋日見到pink新plan 細項同pink本身差不多
係個限額唔同 平嘢 有冇得諗
嘻嘻嘻嘻嘻哈 2023-08-01 18:46:15
啱窮撚 平價高端
前提係你只會住大房
數到三 2023-08-02 05:46:12
你本身幾多歲同本身背景係點?

如果你本身仲係讀緊書嘅話呢,我就建議你讀埋書搵吓唔同intern擴闊下自己,咁可以搵到啱自己興趣嘅去做。同埋當你真係對保險係命中注定職業,咁你都做咗幾年野先,累積下待人處事同埋社會經驗咁會對你發展會好好多,同埋多條後路俾自己

至於人工就睇際遇嘅,我當你冇乜人脈咁即係主要都係靠Cold market即係街外唔識嘅。咁都要睇你本身個條件係點樣,本身例如學歷係高嘅又或者係靚仔靚女,就會係easy mode既肯認真放時間同埋心機做到上面條數唔難,不過問題係若果你有上述條件嘅話其實你做邊一行發展都唔會太差嘅

不過大部份人其實都係浮浮沉沉多,新人來講若果係開頭階段直接係對街外人呢,一來你產品唔熟悉,二來新入行未摸熟好多做法,就比較難做到上面嘅人工。不過若果當你可以捱到兩三年呢個階段仲可以留低喺呢個行業,自自然然就會搵到差唔多人工,不過大部份其實都係集中喺20,000至30,000左右

呢行比較好嘅地方就係做野時間彈性,基本上除咗俾人追要幫手做跟進或者簽單咁樣,大部份時間都係可以時間自己話事。不過缺點都係若果唔自律嘅話,你係會唔知自己做緊乜白白浪費咗時間,因為朝九晚六起碼都仲有返工時間強迫學下工作上嘅野,唔係嘅話好容易就變咗自己喺度Hea咗時間
數到三 2023-08-02 05:49:51
而家都係買自願醫保為主架

我都係會建議買中高端既醫療嘅

因為若果父母歲數嘅話呢買危疾或者人壽其他產品都已經好貴,買來就冇乜意思嘅。係醫療嘅話起碼有咩事都可以用私家醫療嘅服務,用一個平嘅價錢去換取可以使用私營服務嘅機會

本身有冇病歷問題或者係遺傳病?有冇食煙?

若果冇病痛嘅話都係會建議買李澤楷/加拿大太陽,如果係有病痛嘅話就可以考慮買c記呢間就會對有病歷嘅人比較寬鬆
數到三 2023-08-02 06:01:05
你4000係月供?供幾多年同埋邊一個公司計劃?

因為呢個其實係要睇間公司嗰個儲蓄計劃數字,然後再睇返你醫療計劃個保費係做計算,冇數字睇嘅話呢係評價唔到得唔得

同埋你都要考慮返公司本身實現率呢個問題,佢本身個履行數係如何

可能其實大部份都係做唔到供斷效果㗎,最多係叫做幫輕你一部份做個醫療儲備比自己,叫做有儲好過冇儲咁解,即係例如60歲之後你要交萬幾蚊保費,你份儲蓄計劃又好或者係唔同金融產品嘅派息都好幫你比咗7000左右,咁有剩嘅咪自己比

至於完全供斷到嘅產品係唔存在,都要滿足到兩個條件先有機會做到,

1)儲蓄金額同埋年期夠大,例如你儲嘅錢係足夠嘅大,咁派息又或者用部份退保嘅方法都足夠你玩到平均壽命,但係呢個係同投資必勝法本多終勝一樣,係冇乜參考價值可言。

2)醫療保費嘅增加,其實醫療保費平均每年都會有加幅嘅,因為醫療通脹嘅原因有好好多都唔同原因都好,總之最後都係有加價嘅,呢個其實唔係一個問題嚟嘅。最大嘅問題係出自好多人計算所謂嘅醫療融資時候,係將個醫療保費嘅加幅完全無視咗,就咁用今年嘅保費金額去計未來保費夠唔夠交,咁本身呢條數都已經係錯
數到三 2023-08-02 06:01:58
你可以影上嚟睇一睇

上面應該有寫嘅,因為每個人唔同架就算同一公司唔同職級都有機會唔同
數到三 2023-08-02 06:36:51
有冇個計劃名?

因為若果係想拎長者津貼嘅話,保險部份係有幾個部份需要注意

1.人壽/危疾現金價值同紅利部份係唔會計算作資產

2.純儲蓄產品/投資相連產品會計算落資產入面嘅,簡單來講即係非功能性保險就係會計咗落去

3.若果係年金類別產品,一筆過投入入去嘅本金就不作計算的,但之後每月提取嘅年金就會作為收入部份去計算,例如一個月派3000 呢3000就會作為收入去計算

其實呢個位係幾複雜架,因為需要界定返個保險,係屬於邊一種類別先,若果係屬於純儲蓄產品或者投資相連產品,就已經係直接計咗資產(同埋需要視乎計劃,因為有計劃係頭幾年現金價值低之後過某一年突然上升/慢慢上升,咁頭幾年部份就會令到資產額低咗)

可以參考吓政府嘅常見問題做參考
www.swd.gov.hk/oala/doc/OALAWebsiteFAQ_Income_Asset_TC.pdf
數到三 2023-08-02 06:44:01
首先,其實係唔需要買0自付費嘅,價錢太貴同埋你若果唔係要自己每隔一兩年入一次醫院嘅話,你揀返16000或者25,000自付費會更加理想

咁我首先就有幾個建議嘅,第一個建議本身冇任何保險嘅話呢,亦都接受到自己負擔到萬一需要入醫院嘅時候每年頭一部份嘅錢(16000/25000),可以考慮直接買一份就OK,可以壓縮到個保費,同埋當萬一用得着嘅時候都係比一個有限錢。

但若果你嘅考量係想一分錢都唔需要自己比,就可以考慮買一個自願醫保嘅靈活計劃(即係有額外醫療保障(smm)嘅計劃) 再配搭有自付費嘅保險,咁自付費嘅部份就可以選擇50000,咁樣配搭嘅話都係可以做到接近0自付既效果,但係保費會比起你就咁買一份0自付慳咗3成左右錢,等於有個七折到

至於BB部份呢,就需要BB出世過咗15日之後先買得嘅,我就會建議佢買倍衛你,因為佢係唯一一隻包到八歲前顯現嘅先天性疾病,過咗八歲之後你再幫佢轉返做一份半私家房嘅都未遲,呢個功能性太特別同埋針對小朋友既

希望我上面嘅建議幫到你啦,有問題或者唔明白地方歡迎再問啦

同埋恭喜晒先
數到三 2023-08-02 06:45:21
藍A既plan 真係唔好亂掂,claim錢係煩到癲同埋極之棘手

其實紅A做腸胃鏡都係唔使錢,可以考慮吓佢起碼賠償上面正正常常先
數到三 2023-08-02 06:47:57
有咩已知病歷?

如果上網買唔到,可以搵人入單一樣可以買到同埋可以入到核保程序,之後同埋其他保險一樣照交文件就可以

因為網上嘅話基本上一中健康問題就過唔到下一步,除非本身嘅病都好大鑊又或者係比較大風險,如果唔係人手入單就會過到
數到三 2023-08-02 06:48:20
上面答咗你啦
數到三 2023-08-02 06:53:04
我覺得大房高端

李澤楷同埋加拿大太陽都仲係有優勢嘅,始終佢仲係有一個指定疾病豁免自付費嘅特點,呢個對老人家同埋冇公司醫保個批來講好吸引嘅,同埋佢哋大房價錢都係平咋嘛


至於大人嘅話呢,我就建議其實都係揀返半私家會比較好,因為容易安排到房同埋可以快速接受到治療,同埋保額個金額都會多啲
一旦錯過就不再 2023-08-02 07:10:49
係,宏利 15年

即係其實係永遠都做唔到融資,最多係醫療儲備同儲咗錢咁,咁巴打你同唔同意呢個玩法?

2)嗰度明你講乜,但個加福其實計唔計到?
數到三 2023-08-02 07:22:10
即係你一年48,000總共供15年,係買緊La Vie?

如果你本身冇乜其他途徑去放嘅話,都係一個可取嘅方法嚟,但呢個就唔應該係你唯一儲嘅來源嚟嘅,例如你可以將4000打散做兩個部份,一個部份就繼續用儲蓄保險另外一個部份就可以嘗試股票或者基金等等,咁起碼拉高咗個回報率先同事亦都平衡到個風險,用同一個本金。

係我角度就始終係有開始好過冇開始,爭在係用邊一種產品開始,因為儲錢派息去俾錢就唔係得保險嘅,保險永遠都只係其中一項工具

2. 其實如果簡單嘅話,你直接攞個通脹率去做個簡單計算都係可以嘅,例如一年3%左右啦,你都可以大概知道個金額隨着每年嘅compound 係會多咗幾多,跟住若果係按照實際醫療通脹就大概6-12%左右嘅,呢個數就係目前市面上所有公司嘅平均幅度
一旦錯過就不再 2023-08-02 07:31:18
係呀

如果放喺銀行做定期咁儲效果係唔係冇咁好?
我有另外錢做緊基金喇
數到三 2023-08-02 07:40:53
咁若果係la vie呢,你本身係開始做咗未?

若果未做嘅話,我就建議你一係買其他公司做個配搭會比較好,兩間中字頭或者意大利公司個回報效果會好啲

而家嘅話反而係差唔多,因為其實儲蓄保險長期做出嚟嘅利率都係大概5至6%左右,咁而家銀行定期都有5%,只不過缺點係冇得確認到將來係咪都係咁高,不過而家呢一刻係值得做定期既。

其實用咩工具都冇乜差別,最緊要係有開始儲嘅呢個動作,基本上你個本金你儲得夠大做定期又好又或者係買唔同計劃收息都好,都始終係有個本錢揸係手可以做到。同埋基本上最靚嘅儲蓄計劃都係一筆過付款係最靚仔嘅,同埋唔介意做短plan嘅話都係可以做到全保證嘅,咁但係都係要有開始儲錢嘅呢個習慣先會有過大嘅本金再去做呢樣嘢㗎嘛

另外至於基金方面,想問一下你係買咗佢嘅派息基金定係跟銀行或者牛牛上網自己買? 因為若果你係買佢嘅派息基金,實際上都係買緊保險嘅就係傳說中嘅投資相連

不過若果用你而家準備儲出嚟嘅錢去比未來保費嘅話呢,我轉頭gen返同一個情況睇睇先,睇吓目前做咗醫療對減係幾錢先,跟住我再睇吓放埋個通脹率入去大概又會係點
一旦錯過就不再 2023-08-02 08:26:00
投資相連係唔好嘅嘢?
唔該巴打,多謝你分享啲保險知識
數到三 2023-08-02 08:31:23
你當係用保險包裝嘅基金

下面係我曾經打過嘅文章,你可以參考吓

每年會有保險費費用,用作支付身故賠償的105%,令到理應作為滾存作用的本金受到扣減。同時亦都有每月收取60港幣的保單收費,每月帳戶價值0.48%不斷扣除作為行政費,每月扣除0.125%作投資管理費用,變相每個月就算你嘅基金價值不變,都已經係蠶食你總額0.2%,係總額唔係每月供款。所以隨着你年期越長,滾存的金額越大,每月每年所扣除的費用只會越來越多,影響你回報所得。

透過投資相連保單購買基金,事實上你並非真實持有該基金,只是認了保險公司買下的基金賺蝕,如果有任何損失或者基金出現問題都沒有權利向基金公司追討,只能向保險公司提出並就保單價值提出申索。意味着你不能隨意把你累積的基金,放在不同的銀行或股票行,並非真實持有,失去了隨意存放、沽出的流動性,

所以事實上若果你直接透過銀行、證券行或者網上途徑購買基金進行月供,回報上會比你透過投資相連保單購買基金高。例如以China Growth Fund作為例子,過去一年回報是49.1%,這個是直接購買該基金的情況。但是若果透過投資相連保單購買,這個基金回報不變同樣49.1%,但經過扣減上述各種保險費用管理費等等,回報已經下滑,遠遠比不上你直接購買該基金,失去你想作出穩定儲蓄增長的作用,這個是沒有必要的。

加上購買基金費用是否和顧問所說每間公司都是收取差不多的費用? 這個對的,但只是在說保險公司下的投資相連保單,這些費用都是需要扣除,這個計劃算是費用較少。但若果你直接購買該基金,是這些費用完全不用支付,是完全不用,只需要付出購買基金的認購費和購買時政府徵收的股票印花稅就可以,費用遠比這個產品低。某些公司例如富途牛牛或者匯豐都能作出月供基金的選項,股票行甚至低至0%手續費和零認購費用,變相扣除印花稅外,直接100%資金直接購買基金。投資除了回報外,更重要的是控制成本,用保單購買基金成本是出乎意料地高,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要用這計劃去購買心目中想買到的投資項目,明明市面上輕鬆就能在網上甚至銀行做到同樣的事情,亦沒有上述的提取限制,是遠比用保險作為媒介購買基金來得好。
數到三 2023-08-02 08:34:11
https://www.ifec.org.hk/web/tc/financial-products/insurance/product-types/ilas/basics/ilas-and-funds.page

另外可以參考一下上面資料,應該可以幫到你了解更多兩者不同之處
一旦錯過就不再 2023-08-02 08:36:44
I seee,即係點都扣咗啲雜費
宏利係唔有隻乜鬼基金賺太勁,搞到證券行唔畀佢再賣?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