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大日本帝國海海軍政治

308 回覆
192 Like 6 Dislike
2019-04-27 10:47:11


大家好
依個POST我會講下大日本帝國海軍(IJN)中比較少人了解嘅海軍政治 大家通常識嘅都係船艦同戰爭史 其實海軍政治係IJN入面先係由明治建國起到二戰嘅主角 IJN將軍中大眾最認識肯定係山本五十六 其實相比起佢兩位前輩加藤友三郎同加藤寬治對IJN嘅影響 山本只係戰術方面有巨大影響 而加藤友三郎同加藤寬治先真係從根本改變IJN嘅歷史同走向 雖然今次我會由海軍建立講起但係重點會係1921-1936年中所謂海軍假日時期中 係大正到昭和日本歌舞昇平之下海軍政治嘅暗湧


山本五十六

加藤友三郎

加藤寬治

CH.1
一開始簡單講下大日本帝國海軍早期 其實IJN建立主要係由勝海舟領導嘅幕府海軍同薩摩藩海軍所組成 但本身明治初期薩摩海軍同長州陸軍係爭取「海主陸從」同「陸主海從」中輸左 而好大程度上係因為西南戰爭中薩摩閥大佬西鄉隆盛造反失敗 而薩摩閥從此失去國防政策影響力而令大日本帝國海軍早期只係陸軍手下而非獨立成軍 而且係戰略、國防、預算都受陸軍控制 大日本帝國海軍真正崛起係係山本權兵衛手上先真正成為一支現代海軍而已經係對馬海峽海戰大勝幾年後嘅事 所以山本權兵衛被稱為日本海軍之父 本身山本權兵衛先係決定出擊發動日俄海戰個個人 但係日俄海戰光芒已經比東鄉平八郎搶唒

下回待續
P.S.有人睇有反應先繼續寫 因為會好長

山本權兵衛
2019-04-27 11:04:32
留名支持
認識都係由東鄉平八郎砌低俄軍開始
2019-04-27 11:09:45
留名
2019-04-27 11:16:58
留名
2019-04-27 11:25:24
支持
2019-04-27 11:26:55
好睇﹗支持﹗
2019-04-27 11:30:24
海軍馬鹿
2019-04-27 11:37:01
2019-04-27 11:44:00
Lm
2019-04-27 12:20:41
CH.2

有幾個詞語係日本海軍歷史中一定要知:

帝國國防史論(1910)/帝國國防論(1902)/帝國防禦大綱(1907):依三本書係由山本權兵衛主導下由秋山真之丶佐藤鐵太郎(被喻為日本海軍史上最重要思想家 被稱日本嘅馬漢)所撰 其中最重要係建立一套由海軍主導嘅國防思想 而日本海軍本身好受馬漢海權論所影響 亦係依幾本書中第一次提出南進論 以此對抗陸軍嘅北進論大陸政策 所以南北路缐之爭早係1910s開始

佐藤鐵太郎

馬漢(1840-1914):海權論作者 對日本最大影響係提出艦隊決戰概念 馬漢認為制海權勝負將會係由一場主力艦隊決戰控制 亦係大艦巨砲主義起源 因為戰列艦火力上係艦隊決戰中決定性因素 而日後全世界海軍其實都跟隨馬漢大力建造戰列艦而造成軍備競賽 務求係艦隊決戰中以數量壓倒對手 而對馬海峽海戰就係完美重現馬漢所提出艦隊決戰概念 所以日本從此執信戰列艦直到投降前亦從未改變 所以亦有人認為馬漢海權論係一二次大戰中嘅幕後推手

馬漢

統帥權:首先天皇地位係從《明治憲法》中所保護嘅神聖及不可侵犯的”天皇元首",即係由皇祖承傳下萬世一系中的超然統治者 而軍隊本身係直屬天皇而非內閣 所以理論上軍隊只需對天皇負責而非政府 但天皇本身唔會行駛權力所以軍隊係無枉管 而且本身海軍亦係二元架構 即係分設海軍軍令部同海軍省 所以日本軍隊係雙重二元架構 第一層係陸海軍互不從屬而且無人管制 第二層係海軍軍令部同海軍省 又因為軍令部部長直接將軍務上奏天皇的「帷幄上奏」權力而海軍省屬於內閣 所以日本海軍中本身都冇任何一個職位如海軍大臣、軍令部部長、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可以話唒事
日本軍制簡圖

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即係軍部大臣(指陸軍省陸軍大臣、海軍省海軍大臣)任用必須係現役軍官的制度 而陸軍大臣同海軍大臣係內閣必然組成部份 所以軍部係可以拒絕提供人選或選擇辭職令內閣倒台同向政府施壓 雖然係1913年山本權兵衛出任首相下取消以防濫用 但係1936年二二六事件後又得以恢復 所以依個規舉被稱為明治憲法中嘅毒瘤 因為軍部從此對一屆政府有生殺大權


下回待續
2019-04-27 12:26:17
錯字唔好屌 我垃圾用滑鼠手寫 多多包涵
2019-04-27 12:41:19
啲排版可以做好啲
睇得有少少辛苦
BTW,聽講陸軍同海軍不和到陛軍運送物資同士兵嗰陣係用自己嘅船
2019-04-27 12:51:39
留名
2019-04-27 12:55:53
留名
2019-04-27 12:58:52
繼續
2019-04-27 13:40:37
CH.3

其實提及海軍政治必然會涉及陸海軍鬥爭,而陸海軍鬥爭中爭取預算一向係主戰場,因為陸海軍預算係由內閣草議經議會通過落實,而控制預算係內閣同議會唯一可以制衡軍隊嘅手段,既然陸海軍互不從屬妥協 而佢地又有不同戰略考量,咁陸海軍邊個獲得更多預算自然可以係國防政策上取得主導權 所以內閣、海軍、陸軍嘅預算角力係貫穿整個大日本帝國史重要嘅一環。


其實貫穿整個大日本帝國史,其實29個首相中有15個有軍方背景,所以陸海軍同大日本帝國政治根本密不可分。
自制圖

而陸海軍政治上正面交鋒係係1912年桂園時期第2次西園寺公望内閣開始,當時政治上最大問題係二個師團増設問題,簡單黎講即係陸軍要求増設二個師團,否則陸軍大臣就威脅辭職令内閣倒台(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 而西園寺公望堅拒令内閣 而陸軍背景桂太郎再度上任,是為第3次桂内閣,桂太郎當然支持陸軍増設二個師團啦,但係今次到海軍增加預算上威脅辭職 ,咁桂太郎自然又拒絕,桂太郎甚至向天皇要求下達命令從以制止海軍,依個舉動令全國震驚 ,而引起全國性的倒閣抗爭,桂太郎亦係第一個首相經議會不信任動議下台,而海軍山本權兵衛就乘機上位繼任組閣 ,而依一連串事史稱大正政變,依一個時刻係桂園時代結束亦係大正民主運動開端。



西園寺公望

桂太郎

而山本權兵衛上任馬上取消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以防止(陸軍)濫用,山本權兵衛亦馬上展大型建艦計畫,但計畫中涉及左賄賂醜聞,日本海軍軍官及商界收受西門子賄款 再一次令全國嘩然及引發全國大規模示威直接令山本權兵衛下台(有人話係「陸軍之父」山縣有朋所策劃) ,而陸海軍政治接連惡鬥係令民眾覺醒同開啟左日本民主及平民議會黃金時期。


山縣有朋


原敬
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立憲政友會骨幹成員,係大正政變幕後煸風點火,最終確立立憲政友會係日本議會中領導地位

加返標點
下回待續
2019-04-27 13:51:08
2019-04-27 14:19:14
正! 支持巴打
2019-04-27 14:39:10
bilibili有套
走向戰爭的日本,四集
都有講少少,可以研究
2019-04-27 14:48:38
2019-04-27 14:49:54
乃木希典依件垃圾
兒玉源太郎先係一代名將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