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19] 通識5**考試技巧 完全免費

466 回覆
116 Like 40 Dislike
2019-01-08 15:05:55
可能困難同挑戰有分別,但唔係好多人可以具體咁解釋兩者有咩分別
啱啱2018考完,老師評卷
其實都有老師認為兩者其實冇乜分別
http://www.liberalstudies.hk/blog/ls_blog.php?id=3334&mother_id=3247
關於題一(b) 所指的「挑戰」,考生只要稍為鎮定,不難從資料中推敲出來,實際上只是要求考生能從兩則資料中分析出香港青年參與外地義工服務時有機會遇上什麼「問題」或「困難」

當然,考評局出哂marking
好多人會事後孔明
2019-01-08 15:59:22
我嘅意思就係
政府實行x政策嘅⋯⋯困難(difficulties)
青少年⋯⋯挑戰(challenges)
呢個我覺得係語文,所以我覺得唔會出現一題「政府實行x政策的挑戰」

入面最終答嘅用字唔一樣,我認為應該係基於持份者個角色根本唔同,而唔係出於挑戰/困難而唔同。


上面兩位講嘅野太深了
2019-01-08 15:59:54
尤其中史2016年改完之後,卷一仲近通識嘅考法
2019-01-08 22:58:16
自推

有任何通識問題都可以問,識答一定答~
2019-01-09 18:18:20
認同知識唔穩紮,絕對唔會考得好。因此掌握知識係先抉條件。

如果你睇返上面,學生問點速食,我都會提返個學生佢自己必須先讀熟概念,亦即基礎知識。

咁點解我會強調技巧呢?實在有唔少學生讀熟左概念,甚至經常留意時事,但都捉唔到通識科考嘅焦點。在我黎講,呢d最可惜。

比如,同學好熟書,但將背到嘅嘢都倒唒落去,實在唔會拎到高分(幾乎任何考試都係咁)。換轉係打機,大家都識打,但打得叻總有技巧的。因此,係有考試嘅制度下,讓學生掌握技巧去配合紮實嘅知識,係最理想情況。
2019-01-09 19:39:56
樓主點睇通識科未來的改革?
2019-01-09 21:20:27
2013年短期檢討及2015年中期檢討,都得到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及考評局的肯定,現又再被檢討,若配合現在香港的社會環境,實在很難想像沒有外在壓力
不過,學科存廢並不是輕易通過的,但為了進一步削弱學科的地位,預計課程範圍會進一步整合(收窄)。
純粹亂估
2019-01-09 22:05:47
留名
2019-01-09 22:45:03
18 LS 5** lm
2019-01-10 06:44:53
一齊分享幫下有心讀書嘅人
2019-01-10 07:12:37
肯背野絕對唔反對。

不過要注意,近年卷一嘅資料幾乎俾哂,亦應該優先使用嘅前提下,只背嘢出黎未必係好事。

而卷二的確要求學生舉出事例,但前提係你估得中大約範圍,背黎先有意義。尤其有唔少學生覺得背左就點都要用下,結果浪費考試時間之餘,又唔係回應緊題目。

當然總有d嘢係會常出,都有得讀定,如近年政府政策嘅特點,某d政策年齡上限、幾時做,點做等。如答政府措拖同生活素質嘅關係時,當你舉交通津貼做例,但解釋就要說明到措施是如何改善/不能改善,故措施特點要舉到出黎。例如:措施涵蓋範圍廣,只要使用額度足夠就有補貼,而以八達通提供補貼,亦方便絕大部分市民取得津貼,但亦有人批評津貼額低,咁你都要舉得出最多回$400,配合香港社會狀況解釋$400點解無咩用。上述見到,你可以話係背出黎,亦可能係睇新聞記到,但重要嘅係同學要明白背邊個位先係重點。

或者某年國際會議達成嘅環保、能源共識,中國發展嘅大方向等,都會較常用到。
2019-01-10 08:48:29
2018年卷二電動車果題我覺得根本係問緊econ, 完全係問緊影響需求/需求量嘅因素。
如果我好似以下咁答會點?

利申: econ人, 唔係dse考生

2(a)
哪些因素可能影響人們日後會否購買電動車的決定?解釋你的答案。(8分)

1. 價格
取消稅務豁免後價格上升,電動車的需求量減少。(需求定律)
2. 收入
假設電動車係normal goods(優等物品),當收入增加,電動車的需求會增加。
3. 燃油價格
燃油價格上升,使用柴油車的成本上升,對電動車的需求會增加。
4. 充電站數目
充電站和電動車是complement(輔助品),當充電站數目增加,對電動車的需求會增加。
5. 品牌效應/喜好
如果大家覺得揸Tesla好型,對電動車的需求會增加。
6. 對政府政策/價格的預期
如果大家預期政府日後會重新提供稅務豁免,即係預期將來電動車的價格會下降,目前對電動車的需求會減少。
7. 停車場的租金/泊車位的價格
如果停車場的租金/泊車位的價格上升,對電動車的需求會減少。
2019-01-10 12:32:44
我覺得唔好太追求所謂既爆point同技巧
唔熟書既內容 識晒啲技巧都係冇用 基本功都唔紮實
有個殼都填唔到啲餡入去
以前通常溫書嗰陣都係睇晒成本書 係睇晒 唔係背晒
跟住搵啲pp做下溫番關於嗰個topic既嘢咁
2019-01-10 12:39:58
2019-01-10 13:53:57
感謝Outliers兄留言。

我拉遠少少先。Econ人睇就會覺得似Econ問題,如果係地理人睇,可能會覺得係地理科問題。

地理科嘅必修部分中,其中一部分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 環境保育與城市發展是否不能並存」,當中都會提到城市發展遇到的問題,以及要利用「可持續發展」概念如何處理呢d衡突。

如此推論,地理人可能會答「市民教育質素」、「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盛行程度」、「城市發展程度」等。

咁究竟答係通識科會點評改呢?

以上你寫果幾個「價格」、「政府政策/政府支援」因素,絕對正確,幾乎同marking一樣,不過即使係呢堆因素後面再引例證解說,都唔會拎到最高層級嘅分數。又正如如果地理人只係答左上述果堆答案,寫埋完整嘅推論都唔會拎足分。

呢科考評除左嚴謹推論,亦好強調「多角度思考」,回應問題時理應展示唔同向度嘅推論。因此,假如將你所提供嘅「經濟考慮」、「政府支援」,再加入「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盛行程度 / 環保意識」、「社會風氣」等層面回應,咁就做到最高層級嘅多角度要求。

所以,考生絕對可以運用其他學科知識黎作答,但亦注意唔係完全引用同一科,就足以做到呢科嘅多角度要求。呢點可以引申出,各科知識係相輔相成,並無衝突。

最後再一提,通識科係以文字推論演繹嘅學科,唔會好似Econ用圖黎輔助。考生歸納出因素,配合有關解說後,仍然要做法引用資料、申述說明等步驟,從而完整地回應題目。
2019-01-10 13:57:21
無錯
愈來愈多人知道個框,但個框就求其抄下資料就當完成。正如寫書信個個都知要有上下款,但內容就⋯⋯

所以我好強調同學先打穩基礎知識,唔係睇完依度嘅技巧都幫唔到你
2019-01-10 15:50:36
通識可以點溫?
背概念?
2019-01-10 15:51:49
aim 5以上
2019-01-10 15:52:20
我都冇方向 買左雞精書睇
2019-01-10 16:04:21
睇晒教科書先啦 本通識王問過同學借嚟睇過下 覺得冇乜用
雞精書淨係俾到points你 但之後啲推論唔溫熟書係吹唔到水 俾你吹到出嚟 marker一睇就知有冇料
E.g 綜合國力 經濟全球化嗰啲
每溫完一個sub topic就搵書入面啲練習計時做下
記例子喺現代中國同全球化都好有用
唔係話要鳩背一堆 每段都車堆例子落去就等於推論完整 係記完例子仲要用得啱
2019-01-10 16:04:59
知咗ies分未
2019-01-10 16:09:27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