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19] 通識5**考試技巧 完全免費

466 回覆
116 Like 40 Dislike
2019-01-06 21:41:14
4. 一題究竟要寫幾多呀?
同學好多時唔知一題要寫幾多,其實我地可以用返「1. 論點要求」黎判斷自己寫得夠唔夠、好唔好,即係話,如果你自己睇返個段落,都無做齊果幾樣野,咁你就一定答漏野了。

另外,我地可以睇睇呢個表先︰

呢個表列明2017年、2018年卷一各個分題嘅分數,以及所對應嘅行數。行數係指答題簿入面所提供嘅橫線。
當然唔係要求寫唒佢,反而係係呢個範圍內完成。
因此,我地嘅可以用論點要求黎檢視自己寫到幾多,另外亦可以用行數黎限返自己唔會寫過量,避免浪費時間。
(一般黎講,我睇返自己嘅卷,大致寫到行數嘅 80%左右吧﹗)
2019-01-07 01:14:18
巴打會唔會有2018年真跡或者答題分析分享下 btw支持支持
2019-01-07 07:22:43
會。答案原文見page,答題分析可以晏d打下
2019-01-07 07:38:26
2019-01-07 07:47:03
lm
2019-01-07 11:04:11
為左方便同學,亦開左ig。
但體諒ig更新會比較慢,有問題可以繼續問~

ig: dse_ls_johnyy
2019-01-07 11:09:27
通識依科真係垃圾
完全Justify唔到必修科地位

話乜批判性思考 最後咪又背point
然後每邊都打五十板 做中立撚

唔係針對樓主 只不過好憎通識

利申 14 DSE 個grade都叫幾好
2019-01-07 13:25:27
巴打係咪用中文考?
我係用英文考,想知中英文LS 有冇乜嘢分別?
英文用唔用得你講嗰啲嘢?
唔該晒
2019-01-07 13:52:28
* 全卷共46分,與2017年相約。
* 1a、1b、2a、2b要求與過往相同,3a做法類似2015年卷一題3a。
* 比過往較新的問法︰題2c、3b
* 同學主要失分的題目︰1c、3b
以下主要解釋1c、2c、3b的失分位。

(*版權問題,刪除題目部分字詞)
1c 如果用題型分類,呢題係詮釋資料(論證),而有關問法係2017年2c已經出過(一個支持和一個反對的論據),不過呢題要求再多d。

睇睇抽走題目內容後,我地見到「……與其參與……,不如參與……。」利用所提供的資料及就你對公民身份的理解,提出並解釋一個支持和一個反對這項陳述的論據。

我地要注意呢次個命題,明顯比2017年2c果題複雜。答案係論述支持嘅時候,個論點應該係要解釋到點解做後者係好過前者,而係呢個衡量之下,最好最安全嘅做法,當然係訂出一個準則,呢個準則亦會幫到你歸納出論點。例如以下係一個支持論點嘅寫法︰

首先,在參與成效而言,香港人參與本地社會的義工計劃會比參與境外的計劃更大,因而支持有關陳述。香港人對本地社會會比境外更有歸屬感,如市民在提供服務時,會因參與者和受助者使用共同的語言、享有相近的文化背景等,令市民在參與時更加盡力,(引資料C再解說)。相對於境外計劃,部分港人限於其個人能力,在服務時或沒有成果,(引資料B再解說)。因此,香港人在提供本地義工服務時,由於其有更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以及對社區有更熟悉的程度,便會容易取得成果,而獲取更大的動力,從而令他們更投入有關服務。由此可見,香港人參與本地社會的義工計劃,將能比參與境外的計劃取得更大的參與成效,故我支持有關陳述。

睇完呢段,係度要提一提呢題嘅另一個失分位,就係「公民身份的理解」。唔少考生答完支持和反對陳述的論據後,係段落中完全無解釋個公民身份呢個概念。其實要用到係段落中唔難,你見到段答案入面,歸屬感、共同語言果堆正正展示緊對公民身份的理解。因此,同學要小心問題中每一隻字,分分鐘都成為失分位呀﹗

2c 3b晏d再打~
2019-01-07 13:55:08
我用中文考
都曾經同英文marker討論過
技巧嘅應用 / 邏輯地解說 絕無中英之分
2019-01-07 20:35:05
2c 就資料……對教育目的所持的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於資料A和B中?

呢題唔屬於難嘅題目,只係表面複雜,但亦有幾個失分位要注意。過往都有出現過,一個問題有兩個「問題」部分,如2017年卷一題3b,先指出哪兩個要改善的向度,然後再各自針對地提出方法。

當然,考果陣亦可能俾「信念」嚇親,通常未見過就會覺得唔知佢要求。但好多時用字面去理解就可以。事實上,考評局係呢個位要求並不高,答出黎嘅答案亦幾類近「價值觀」嘅做法。如答到「認為教育是幫助青年人在職場上的成功,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或另一信念是「以教育達致全人發展為目的,重視學生的興趣和天分」等,歸納要求不高,然後再引資料支持。

後半部分係問多大程度上反映於資料中。呢個係考生較常失分嘅位。因為答嘅時候答答下好容易超出左資料範圍,而不斷引用個人知識,結果就會離題。因此,考生答前應小心睇清楚題目要求。過往都有類近限定資料論證嘅題目參考,如2014年卷一2a(風力發電)、2013年卷一1b(肥胖)等。
2019-01-07 23:26:24
你undergrad讀咩
第一屆自修就有星星咁堅
2019-01-08 02:13:53
2019-01-08 06:34:50
Soci
但第一屆先易考
2019-01-08 06:53:48
第一屆啲markers亂改
個個markets 評分準則一致
利申 教緊LS 睇呢個post 獲益良多
2019-01-08 08:01:16
歡迎老師,都可以一齊交流學生遇到嘅問題

我認為第一屆特別易考嘅原因係
卷一太長,9個分題58分,大部考生又唔知考咩,完到9題已經易高分,太多人墊底了。
而卷二就第3題過易,當年識揀已經好穩陣
同時,唔少學校都仲「探索」緊點教⋯⋯
當然,好多野係第一次之後就會慢慢修正返~
2019-01-08 10:45:37
其實通識最重要嘅整合拓展能力係冇得教
佢語文能力決定咗佢通識成績
所以先咁多老師教所謂嘅答題框架
幫學生補2 補3

另外 我有去聽2018個評卷seminar
我覺得近一兩年通識為咗證明唔係考答題框架
就刻意玩弄問題字眼
如2018 q1b 挑戰,我相信有部份學生答困難
2018 q3b 爭議 要咬緊呢個字先合格
我覺得係走火入魔
2019-01-08 13:03:58
其實而家自己寶力得lv4左右,學校miss話我而家已經無咩可能上lv5以上,其實係咪真
2019-01-08 14:02:15
考生要走去答困難,其實係個考生自己問題bor
而且,通常政府實行xxx就用困難、障礙,個人/青少年用挑戰,仲貼近課程文件嘅用字

3b嘅爭議呢,要求同以前卷二持份者衝突要求一樣,都係要求pair up,再解釋「衝突點/爭議點/矛盾點」吧?

另外,的確好多老師認為,拓展能力、延伸說明無得教,而我都明白日日係學校對住無邏輯思維能力嘅學生要求佢寫,佢又寫極都寫唔好,係令老師好氣餒,但知識就係一步一步咁建構出黎吧?

同埋,通識科成日俾人話語文好就考得好,但忽略左學生整理、判斷資料嘅思維能力。當然語文好係有幫助,但我認為兩者係高度相關,而並非因果關係。(利申:自問語文能力都好差)
2019-01-08 14:03:26
我唔暸解你嘅狀況,無從判斷
或者,老師係想鼓勵你再努力d吧
2019-01-08 14:08:55
我反而覺得佢咁樣咬先正常
本身佢個syllabus入便就已經成日問
A vs B帶來乜乜挑戰 如何平衡
A->B帶來咩爭議 呢啲
啲人唔捉緊條題目亂咁答
死背框架但求高分
咁對佢個腦無咩幫助
2019-01-08 14:10:15
語文好未必考得好
但文科中西史考得好果班 ls都比較易搞
2019-01-08 14:52:27
政府實行XXX就用困難,青少年果啲就用挑戰
我覺得就係呢度有問題,點解考評局要學生強行分辨「困難」同「挑戰」有咩分別
例如:政府實行「四電一腦」所面對的困難/政府實行「四電一腦」面對的挑戰
我相信係街求其問幾個人呢兩條問題,不論係邊一條,佢地答的野都係一樣
我想講既係
1. 兩個字眼分別係咪真係咁大
2. 學生學分辨呢啲字眼有乜用? 鬥捉字蝨?
2019-01-08 14:58:47
2018 q3b
pair up係基本,不過改卷時 markers對爭議的要求非常之高
不過詳情我都要睇返我上seminar啲notes
另外,我都好贊同你話知識係一步一步建構出嚟,但學校時間太少,人數太多,好難同佢續句續句睇佢個答案可以點改善,結果三年間進步都不大。
至於學生整理、判斷資料嘅思維能力,我相信大部份學生都做到,但根據資料作拓展,我覺得呢個唔係好多學生做得到,分野就係語文能力,導致佢地幾努力温書都好,都唔夠語文根基好既同學高分。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