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

259 回覆
188 Like 0 Dislike
2017-05-23 20:12:20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類無題
並讀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詩



我地之前介紹過咩係「無題」
而又有一種講法,係由「無題」引申出黎
叫做「類無題」,即有題目如無題目
即係作品題目並不能為讀者提供任何「閱讀定向」
「無題」嘅本質正是如此

就算作者有題目,但都可以同作品嘅閱讀無關係嘅
呢一種「類無題」作品,係李商隱詩中成日見到
往往更強調詩歌嘅想像、詮釋空間
而唔係實際事情、作者本意去追求唯一答案
我地今次讀嘅呢首詩,正正係「類無題」之作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呢首哲理詩,係李商隱另一種面貌
無用典故,用字淺白,完全唔需要查字典
一眼睇落去,隻隻字都識
但加埋一齊,偏偏睇唔明

李商隱係短短幾句入面
已經充分咁講左中國傳統典型嘅宇宙觀
所有嘅事物,都係二元對立嘅辯證
即係生即係死,愛即係恨,完滿即係缺憾
最能夠呈現呢種思想嘅例子係《周易》六十四卦
六十三卦既濟
六四十卦未濟
完結,即係開始,一切都係不斷循環

正因為咁,「荷葉」代表左一切客觀存在嘅事物
萬物一出現係呢個世界,荷葉一出生果一刻
春天嘅時候萬物滋生,已經代表「春恨生」
埋伏左佢消逝於世嘅因子
所以隨往時間過去,事物變化
荷葉係必然會枯萎,萬物一定會滅亡
「秋恨成」,生之於死,係一體兩面
現代哲人話:「人是向死的存在」
李商隱呢一首詩何止講人,萬物生,萬物亦死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前兩句以象徵比喻說明哲理
後兩句,將詩人李商隱嘅深情表達得極好
從客觀萬物之變化生滅,走回詩人主觀嘅感性心靈
一切都係李商隱嘅人生感悟,係詩人真實咁經驗過

可能係家人,可能係愛侶,可能係朋友
李商隱就算體驗生命嘅無常
李商隱就算知道死亡嘅必然
但佢更加明白到「身在情常在」嘅存在過程
起點同終點都唔係最重要
最重要嘅係過程,係呢種過程只要人身尚存
亦都代表左我地感情常在
我地必須經驗呢一切嘅事物

由「深知」對「悵望」,係一個強烈嘅對比
詩人會認為消逝係「恨」,正因為佢有「愛」
感情常在,喜怒哀樂,愛恨交纏不清
正因為人有感情,先會有咁多遺憾
「深知」哲理,係無方法解決人生嘅種種遺憾

所以詩人只有「悵望」江水嘅流逝
「天地有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連天地都解決唔到嘅事,凡人又點會解決到呢?
我地可以做嘅,亦都唯有好好咁感受一切
正如李商隱好好咁望住流水,好好咁聽住水聲

暮秋獨遊曲江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2017-05-23 20:25:11
樓主高質
一直都對古典文學好有興趣
2017-05-23 20:25:40
樓主高質
利申:一直都對古典文學好有興趣
2017-05-23 21:13:38
樓主高質
利申:一直都對古典文學好有興趣

咁就一定要追返哂我古典文學嘅Post啦
2017-05-23 21:59:19
新讀者留名
愈來愈對唐宋嘅文人有興趣
2017-05-23 22:38:40
新讀者留名
愈來愈對唐宋嘅文人有興趣

將來會再講更多唐宋文人
唐詩宋詞,古典文學兩大奇觀
2017-05-24 20:42:27
高質回覆:

好仔的肥假

追返之前呢首先.....

---正如戈登巴打所講,呢首詩用詞好簡單,雖然句式用詞都有重複(例如「荷葉」、「時」、「恨」),不過真係好有深意,佢亦令我諗起李商隱既另一首名作「夜雨寄北」(唔知會唔會講呢?)

首先詩題已經營造咗詩人嘅心境:「暮秋」、「獨」;另外詩人嘅著眼點放嘅竟然係荷葉,而唔係荷花,呢樣野幾有趣。但無論花又好、葉又好,邊樣靚d都好,一樣生有時、死有時

生成枯死只係一刻既事,但每一刻都有唔圓滿,唔完備嘅野,因為你擁有呢一刻嘅 "生",喺呢一刻你亦無 "成"、"枯"、"死"或其他既可能性,可以話,詩人怕嘅唔係由生至死,而係每一個當下,都有佢既缺失

接落去既「深知身在情常在」,亦係解釋咗呢個道理,身在情常在,詩人無法搣乜肉身與感情,正如佢所見既荷葉,無論生死都會處身於江水之上。最後一句有意思既係──詩人唔係聽江水既聲,而係去望。「江頭」亦有一切源頭既意思,令成首詩真係達到帶有哲理、生命既層次,雖然係咁,李商隱始終都係一個詩人,感性高於理性,所以先至會用「悵」呢個字...

多謝巴打介紹呢首好詩!
2017-05-24 20:54:14
先留名
2017-05-24 22:48:13

古人之弊,「知人論世」的誤用
談李商隱無題詩(相見難時別亦難)



有關李商隱大多無題詩之作
古人大多用「知人論世」嘅方法強行實解
咩係「知人論世」呢?
就係主張用作者嘅生平同時代社會嘅方法讀詩
個人生平+時代政治+作品年表
例如話李商隱係香港1997年寫左一首詩
就會用黎推論呢首詩一定係講緊香港回歸
就算睇落去唔似,都會勉強解釋到似

呢種方法唔係唔可以用
但好多時古人只係用死呢種方法
尤其係解釋李商隱嘅情詩
強求實解,而年表並不可信
落於俗套,將詩歌美感扼殺
最顯著嘅例子,莫過於我地今日讀嘅呢首無題詩


無題
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東風:春風,指春天

以情解詩,起首已經感到呢首詩嘅精彩
無題詩最吸引人嘅特色
就係在於以個別具體嘅情況
表達出人類普遍嘅情感經驗
呢一種感情,呢一種經驗
係你我都會感嘆,好似特登為我地而寫咁

「難」是此詩嘅關鍵
世間愛情之所以令人覺得偉大
往往在於「難」,兩情相悅而有無法違逆之阻隔
我地會想像,到底係點樣嘅問題呢?
距離?
戰亂?
倫理?
生死?
難於相見,相見後不知何時再會
難上加難,令人不忍別離

前面係事實描述,後面係詩人嘅高超想像
春天既講現實,又係象徵愛情
「無力」係講緊春天結束,又係話無能為力改變
「百花殘」嘅悲慘淒美,遍地殘花
令詩人聯想到自己愛情嘅悲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整首詩最出名嘅句子
正正反映左詩人嘅天才,譬喻嘅高明
譬喻嘅動人,在於係日常生活普遍會見到嘅事物
係好淺白好貼近古代嘅生活
將「春蠶」、「蠟炬」呢種共同生活經驗
昇華到人生愛情之譬喻
令人一讀就能感受當中感情嘅深厚

呢到有趣嘅地方係,「絲」係「思」嘅諧音
用「春蠶」嘅吐絲情況,轉入情人無盡嘅思念
俗語去講
即係話我愛你愛到我死果日
哇,呢一種本來係聽人都想嘔咁講法
詩人卻用譬喻令我地深刻感受到呢一種感情

「蠟炬」除左係日常生活經驗
試想像火光搖曳嘅情況,都象徵左好多嘢
係光明?
係不安?
定係燃燒自我?
「淚」既係蠟炬,亦都係愛情之悲

「絲方盡」、「淚始乾」
同樣都係一種漫長嘅相思之苦
詩人將抽象嘅愛情思念過程
具體咁用譬喻表達出黎
由抽象到具體,先會感動人心
2017-05-24 22:48:44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經過漫長嘅愛情折磨
經過不可阻擋嘅愛情之難
詩人由普遍情感轉入個別嘅生活
照鏡時擔心頭髮花白,年華老去
晚上吟詩時覺得月亮特別淒冷

呢邊我地可以想像一個情景
兩句係一女一男,互相思念彼此
而又遠隔天涯,只能各自悲傷
簡直就係你的名字嘅情節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蓬山:蓬萊仙境,情人住嘅地方
青鳥:神話入面嘅信差

你住嘅地方,並唔係好遠
但係正所謂愛情最遙遠嘅距離
並唔係我同你相距好遠
而係我地地明明咁近,偏偏又好似遠隔天涯

既然我地暫時仲未可以改變現實
唯有希望我寫嘅信
能夠好似我親身探你一樣
或者文字可以令我地渡過呢個難關
「青鳥」呢個比喻係好生動嘅

我地又睇睇古人點解呢首詩
張爾田話係李商隱對令狐家族嘅告白
以青鳥自比,表達自己嘅心意
張嘅理由係:「確定是時作,觀起語自悟」
即係佢假設係某年有件大事發生
所以呢首詩就係咁解啦
但根據竟然係話睇到第一句就突然領悟到個年份
真係吹得就吹,事實嘅判斷,又點可以咁呢
呢種古人解讀方法,並唔係得佢係咁架

「知人論世」一誤用左
簡直就係局限左成首無題詩嘅多向詮釋
李商隱故意用無題目,就係唔想咁呀大佬
所以話,古人講嘢有時都傻傻地
大家再用正確嘅態度讀一次啦:

無題
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017-05-24 23:15:40

古人之弊,「知人論世」的誤用
談李商隱無題詩(相見難時別亦難)



有關李商隱大多無題詩之作
古人大多用「知人論世」嘅方法強行實解
咩係「知人論世」呢?
就係主張用作者嘅生平同時代社會嘅方法讀詩
個人生平+時代政治+作品年表
例如話李商隱係香港1997年寫左一首詩
就會用黎推論呢首詩一定係講緊香港回歸
就算睇落去唔似,都會勉強解釋到似

呢種方法唔係唔可以用
但好多時古人只係用死呢種方法
尤其係解釋李商隱嘅情詩
強求實解,而年表並不可信
落於俗套,將詩歌美感扼殺
最顯著嘅例子,莫過於我地今日讀嘅呢首無題詩


無題
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東風:春風,指春天

以情解詩,起首已經感到呢首詩嘅精彩
無題詩最吸引人嘅特色
就係在於以個別具體嘅情況
表達出人類普遍嘅情感經驗
呢一種感情,呢一種經驗
係你我都會感嘆,好似特登為我地而寫咁

「難」是此詩嘅關鍵
世間愛情之所以令人覺得偉大
往往在於「難」,兩情相悅而有無法違逆之阻隔
我地會想像,到底係點樣嘅問題呢?
距離?
戰亂?
倫理?
生死?
難於相見,相見後不知何時再會
難上加難,令人不忍別離

前面係事實描述,後面係詩人嘅高超想像
春天既講現實,又係象徵愛情
「無力」係講緊春天結束,又係話無能為力改變
「百花殘」嘅悲慘淒美,遍地殘花
令詩人聯想到自己愛情嘅悲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整首詩最出名嘅句子
正正反映左詩人嘅天才,譬喻嘅高明
譬喻嘅動人,在於係日常生活普遍會見到嘅事物
係好淺白好貼近古代嘅生活
將「春蠶」、「蠟炬」呢種共同生活經驗
昇華到人生愛情之譬喻
令人一讀就能感受當中感情嘅深厚

呢到有趣嘅地方係,「絲」係「思」嘅諧音
用「春蠶」嘅吐絲情況,轉入情人無盡嘅思念
俗語去講
即係話我愛你愛到我死果日
哇,呢一種本來係聽人都想嘔咁講法
詩人卻用譬喻令我地深刻感受到呢一種感情

「蠟炬」除左係日常生活經驗
試想像火光搖曳嘅情況,都象徵左好多嘢
係光明?
係不安?
定係燃燒自我?
「淚」既係蠟炬,亦都係愛情之悲

「絲方盡」、「淚始乾」
同樣都係一種漫長嘅相思之苦
詩人將抽象嘅愛情思念過程
具體咁用譬喻表達出黎
由抽象到具體,先會感動人心

最記得同鍾意都係呢兩句
細個睇嗰時領會唔到當中嘅情感
宜家大多少少就明多啲
我諗之後再睇應該又會有新嘅體會
2017-05-24 23:17:39
LM
2017-05-24 23:37:51

古人之弊,「知人論世」的誤用
談李商隱無題詩(相見難時別亦難)



有關李商隱大多無題詩之作
古人大多用「知人論世」嘅方法強行實解
咩係「知人論世」呢?
就係主張用作者嘅生平同時代社會嘅方法讀詩
個人生平+時代政治+作品年表
例如話李商隱係香港1997年寫左一首詩
就會用黎推論呢首詩一定係講緊香港回歸
就算睇落去唔似,都會勉強解釋到似

呢種方法唔係唔可以用
但好多時古人只係用死呢種方法
尤其係解釋李商隱嘅情詩
強求實解,而年表並不可信
落於俗套,將詩歌美感扼殺
最顯著嘅例子,莫過於我地今日讀嘅呢首無題詩


無題
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東風:春風,指春天

以情解詩,起首已經感到呢首詩嘅精彩
無題詩最吸引人嘅特色
就係在於以個別具體嘅情況
表達出人類普遍嘅情感經驗
呢一種感情,呢一種經驗
係你我都會感嘆,好似特登為我地而寫咁

「難」是此詩嘅關鍵
世間愛情之所以令人覺得偉大
往往在於「難」,兩情相悅而有無法違逆之阻隔
我地會想像,到底係點樣嘅問題呢?
距離?
戰亂?
倫理?
生死?
難於相見,相見後不知何時再會
難上加難,令人不忍別離

前面係事實描述,後面係詩人嘅高超想像
春天既講現實,又係象徵愛情
「無力」係講緊春天結束,又係話無能為力改變
「百花殘」嘅悲慘淒美,遍地殘花
令詩人聯想到自己愛情嘅悲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整首詩最出名嘅句子
正正反映左詩人嘅天才,譬喻嘅高明
譬喻嘅動人,在於係日常生活普遍會見到嘅事物
係好淺白好貼近古代嘅生活
將「春蠶」、「蠟炬」呢種共同生活經驗
昇華到人生愛情之譬喻
令人一讀就能感受當中感情嘅深厚

呢到有趣嘅地方係,「絲」係「思」嘅諧音
用「春蠶」嘅吐絲情況,轉入情人無盡嘅思念
俗語去講
即係話我愛你愛到我死果日
哇,呢一種本來係聽人都想嘔咁講法
詩人卻用譬喻令我地深刻感受到呢一種感情

「蠟炬」除左係日常生活經驗
試想像火光搖曳嘅情況,都象徵左好多嘢
係光明?
係不安?
定係燃燒自我?
「淚」既係蠟炬,亦都係愛情之悲

「絲方盡」、「淚始乾」
同樣都係一種漫長嘅相思之苦
詩人將抽象嘅愛情思念過程
具體咁用譬喻表達出黎
由抽象到具體,先會感動人心

最記得同鍾意都係呢兩句
細個睇嗰時領會唔到當中嘅情感
宜家大多少少就明多啲
我諗之後再睇應該又會有新嘅體會

思念嘅苦,係呢兩句表達哂出黎
第一次睇就會令你記一世
2017-05-25 15:38:13
LM

2017-05-25 19:09:49
好奇一問
有冇機會講埋外國文學
2017-05-25 21:04:54
知人論世都冇咩大問題嘅
唔通真係完全服膺新批評咩?

講起
林奕含話好多人當「紅學」等於「曹學」
言下之意佢係唔認同嘅
雖然我同意作品不必扣連作者背景
但有時過份抽離反而可能過度詮釋

呢個亦係我一直覺得好難掌握嘅位
義山應該係幾好嘅發揮者
家英哥話齋
「好難捉摸啊」

杜甫、李白、杜牧都好解好多
2017-05-25 21:24:05
好奇一問
有冇機會講埋外國文學


不過可能出單篇書評
始終要講外國文學多數係小說
內容篇幅都好長
2017-05-25 21:28:31
知人論世都冇咩大問題嘅
唔通真係完全服膺新批評咩?

講起
林奕含話好多人當「紅學」等於「曹學」
言下之意佢係唔認同嘅
雖然我同意作品不必扣連作者背景
但有時過份抽離反而可能過度詮釋

呢個亦係我一直覺得好難掌握嘅位
義山應該係幾好嘅發揮者
家英哥話齋
「好難捉摸啊」

杜甫、李白、杜牧都好解好多

知人論世唔係有問題
但面對唔同嘅作品,有唔同嘅解讀方法
中國古代文人比較大嘅缺點係,一招打天下
好似對商隱無題詩咁,令詩失去美感
而杜甫嘅詩就好合知人論世嘅解法,唔係點叫詩史

只要理解無任何一種文學理解
可以解讀哂所有嘅文學作品
呢個問題自然會應刃而解
好嘅評論家要有能力用唔同方法面對唔同作品
2017-05-25 21:34:43

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名句
兼讀李商隱無題詩(昨夜星辰昨夜風)



今次講李商隱呢首無題詩
入面有一句相信大家都會係電視機聽過: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大家又有冇諗過,點解呢句會咁出名呢?

其實名句選係古代已經有呢種書
而現代更加多,主要為左現代人精讀嘅需求
呢種選出名句嘅標準,著眼於「共同經驗」
詩歌>特定人事嘅題材>名句超越具體而至抽象>普遍人類共同經驗
讀者從「共同經驗」睇到自己嘅人生經歷
所以即使得一句,都可以好多FF空間

「句」同「篇」係文學討論成日見到嘅字
有名句未必係名篇
一句出名唔代表成篇都出名
一句寫得好唔係等於成篇都寫得好
我地評價文學作品時
都可以思考呢兩者之間嘅關係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昨晚」係表達時間
「畫樓」係地點,但唔係一個好明確嘅地方
詩人係到追憶緊尋日嘅事情
只係咁睇,無咩特別

但只要我地一讀出聲
就發現當中嘅「聲音之美」
近體詩按照平仄格律創作
必然會有節奏,呢一種節奏有時更係詩意
例如呢到詩人故意用兩次「昨夜」
呢一種特別句法,比人一種輕快嘅感覺
大家不妨讀多幾次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彩色
靈犀:犀牛角。傳說犀牛係靈異之獸,條角叫做靈犀

山海經入面有隻「單翼鳥」
成日比人用黎創作詩歌
例如白居易嘅《長恨歌》: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李商隱正係化用左呢個浪漫嘅典故
兩人合而為一,先係一個整體
但我地卻唔能夠化為「雙飛翼」
即係愛情受到阻隔無方法一齊

前面講嘅係現實嘅困境
係客觀而無法改變嘅事實
但詩人係到話:
只要我地相愛,相知相重
就算現實有再多的難關
都唔會影響到我地之間嘅愛情
因為愛情,從來都係屬於心嘅國度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送钩:古代遊戲,把鉤互相傳送,藏係其中一個人手上,睇吓估唔估得中
分曹:分組
:猜測
:燈謎

呢到係講緊詩人回憶尋日嘅事
似乎係一場公開嘅聚會
大家玩得好開心,但無人知道佢地嘅感情
一段無法公開嘅感情
就算相愛都要隱瞞,無方法光明正大一齊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嘆氣
蘭臺:京都文書省
類轉蓬:似蓬草咁係空中飛吓轉吓

呢到好簡單講緊李商隱聽到五更鼓聲
係時候起身番工啦
上馬出發去文書省做嘢
日日返工無咩貢獻都唔知做緊咩
好似香港人咁心靈係好空虛嘅

有人話,從「隔座送鉤春酒暖」以下
都只係客觀描寫,落於俗套
比人一種虎頭蛇尾,無言外之意
欠缺左一種可以回味嘅深刻
「有句無篇」,唔算得上係名篇
所以其實大家都唔會讀過佢後面四句

唔知大家又點睇呢?
不如係到再讀一次啦!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2017-05-25 22:30:16
好奇一問
有冇機會講埋外國文學


不過可能出單篇書評
始終要講外國文學多數係小說
內容篇幅都好長


對外國文學都好有興趣

等埋開Facebook page再搞
2017-05-25 22:54:19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omg
我最愛
之前讀文學一直都唔鍾意背詩
但呢首係我唔背都記得嘅
一直諗緊你幾時講
終於等到
好開心
2017-05-25 23:07:36
好奇一問
有冇機會講埋外國文學


不過可能出單篇書評
始終要講外國文學多數係小說
內容篇幅都好長


對外國文學都好有興趣

等埋開Facebook page再搞


Dostoyevsky
Fitzgerald
Baudelaire
好期待
但小說真係好長
會唔會考慮詩集
外國嘅詩又別有一番風味
2017-05-25 23:43:52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omg
我最愛
之前讀文學一直都唔鍾意背詩
但呢首係我唔背都記得嘅
一直諗緊你幾時講
終於等到
好開心

絲打快分享自己嘅感受
相信一定有唔同嘅深刻睇法
2017-05-26 00:18:21
好奇一問
有冇機會講埋外國文學


不過可能出單篇書評
始終要講外國文學多數係小說
內容篇幅都好長


對外國文學都好有興趣

等埋開Facebook page再搞


Dostoyevsky
Fitzgerald
Baudelaire
好期待
但小說真係好長
會唔會考慮詩集
外國嘅詩又別有一番風味

俄羅斯三大巨頭
最近先睇完罪與罰
我諗會講都係講短篇先
外國詩要睇原文
又係另一個世界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