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咩時候結束?分析特朗普經濟政策及貿易戰底層邏輯

那裡來的錢

592 回覆
647 Like 49 Dislike
中山新牛仔褲 2025-04-06 10:56:02
師兄你好,拜讀了你關於特朗普貿易戰背後邏輯的分析,特別是引用Stephen Miran報告的部分,確實提供了一個理解政府動機的視角。不過,從更廣泛的經濟學原理、歷史教訓以及近期(2025年4月後)的實際情況來看,我認為這個分析可能過於簡化,並且對其潛在的巨大風險有所低估。以下幾點想同你交流下:

關於貿易逆差和美元地位的「蝕底論」:

你提到報告認為美國因產業外移、進口依賴、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導致強勢美元、出口困難、國債高企,所以「蝕底」。這個邏輯本身就有很大爭議。正如你所說,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帶來了巨大的「金融特權」(例如可以相對廉價地借貸、在全球施加影響力)。貿易逆差同時意味著資本帳順差,即外國人將賺到的美元用於投資美國資產(國債、股票、房地產、設廠),這實際上支持了美國的投資和消費水平,並壓低了美國的利率。將貿易逆差簡單視為「蝕底」,忽略了資本流入的好處,這是典型的重商主義謬誤,已被主流經濟學界普遍否定。

美國國債高企,主因是國內的財政政策(持續的政府赤字),而非單純由貿易逆差或美元地位造成。將關稅作為解決國債問題的手段,邏輯上很牽強。

關於2018-19年貿易戰「冇引起通脹」的說法:

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完全準確。雖然當時整體通脹不高,但大量研究(例如來自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等)表明,2018-19年的關稅成本幾乎完全由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承擔,而非中國出口商(人民幣貶值幅度遠不足以抵銷關稅)。這些成本體現在更高的商品價格上,對特定商品(如洗衣機)的通脹影響是明顯的。只是當時整體宏觀環境(例如全球需求平穩)掩蓋了其全面影響。

認為這次可以複製上次經驗,期待各國「硬食」關稅並貶值本幣,這極大低估了各國的反制能力和意願。2025年的關稅範圍更廣、稅率更高,全球經濟背景也不同(例如經歷了疫情後的供應鏈重組和通脹壓力),各國(尤其是中國和歐盟)已經明確表示會強力報復,而且報復手段多元化(不僅是關稅,還有出口管制如稀土、針對特定企業等)。最近幾天(4月3-5日)全球股市暴跌、美債收益率急降、農產品期貨下跌,已經是市場對這種「硬碰硬」前景的直接反應。

關於關稅能成功逼使製造業大規模回流:

雖然關稅會提供一些誘因,但製造業回流是個極其複雜和緩慢的過程。除了關稅,還涉及勞動力成本、技術工人供應、供應鏈配套、基礎設施、環保法規等多重因素。許多產業(特別是電子業)的供應鏈高度整合且根植亞洲多年,不可能輕易「一時三刻」搬回美國。

即使部分回流,也可能因為美國本土的高成本(勞工、土地、法規)及自動化的普及,未必能創造大量傳統製造業職位。最終結果可能是成本更高的「美國組裝」,而非全面的「美國製造」復興,正如Navarro自己提到的汽車業情況。同時,關稅推高進口零部件成本,反而可能損害那些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美國本土製造商的競爭力。

關於迫使各國貨幣升值/配合美元貶值:

這是一種極具風險的「貨幣戰」思維。單方面透過關稅施壓來操縱全球匯率格局非常困難,且極易引發各國的貨幣干預和金融市場動盪。其他國家未必會「配合」美國,反而可能採取競爭性貶值或資本管制等手段來應對。這會增加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

關於迫使外國持有美債轉換為零息百年債:

這個想法聽起來更加驚世駭俗。強迫主權國家(特別是中國、日本等主要債權國)將其持有的美債轉換為幾乎無價值的百年零息債券,這無異於公然違約。此舉將徹底摧毀美國的國家信用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引發全球金融體系崩潰,後果不堪設想。這比關稅的破壞性大得多,很難想像會成為實際政策。

總結我的看法:

Stephen Miran的報告可能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內部一部分人的政策構想和世界觀,即透過美國的消費市場力量和單邊主義行動,試圖強行重塑全球貿易和金融格局,以達到其認為的「對美國更有利」的狀態。這種思路的確有其內在「邏輯」,即利用強權打破現狀。

但是,這種邏輯建立在一系列極其危險且可能錯誤的假設之上:

低估了全球經濟的相互依存性和複雜性。

低估了其他國家的反制能力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

高估了關稅作為經濟工具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忽略其巨大的負面溢出效應(通脹、經濟衰退、損害出口商和消費者)。

對美元和美國國債信用的潛在破壞性缺乏敬畏。

其背後的經濟理論(重商主義、零和博弈)與現代主流經濟學和歷史經驗(如斯姆特-霍利關稅的教訓)相悖。

因此,雖然理解其「底層邏輯」有助於預判政策走向,但我認為這個策略極有可能弊遠大於利,不僅難以實現其宣稱的目標(如降低國債、大規模高質量就業回流),反而極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加劇通脹、破壞國際關係、損害美國自身長期利益和全球地位,正如近期市場反應和各國的強硬表態所預示的那樣。

所以,對於美股,我同意你的謹慎態度。在這種高度不確定性和潛在破壞性的政策環境下,短期反彈可能難以持續,系統性風險正在顯著上升。

希望以上觀點能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大家理性討論。
連登仔(高級) 2025-04-06 10:56:15
四年後 侵落台就會升返
應作如是觀_ 2025-04-06 10:57:28
美元升值 購買力上升 有關稅收入又唔需要承受通脹壓力
美元貶值 製造業競爭力上升 減低貿易逆差
佢需要有陣時升 有陣時貶
霜月步 2025-04-06 10:58:29
九唔撚搭八
霜月步 2025-04-06 11:00:08
樓主都冇話贊成份報告 / 邏輯
佢陳述咋嘛
你反駁既野佢都有補充
反向大師 2025-04-06 11:01:07
中國有13億人口
可以帶動全球旅遊業
促進全球經濟復蘇

是潛在旅遊大客戶
霜月步 2025-04-06 11:01:45
然後就屌鳩你操控貨幣
註冊會員 2025-04-06 11:02:46
宜家係單獨國家去解決Triffin dilemma
無廣場協議有點樣支持書入面個理論
羅浮宮協議對現時歐盟冇約束力
單打不怕多 2025-04-06 11:04:21
佢真係覺得1-3步可以係中期選舉前搞得掂?
那裡來的錢 2025-04-06 11:05:09
係,我講咁耐都係想比大家了解緊trump佢真正目的同會做d咩,等大家有個方向或者多一個角度
追風箏的野孩子 2025-04-06 11:05:11
好難切割
本身呢啲國家都係要靠大陸搬廠過去既投資
然後再食出口美國既利潤
李商隱晦 2025-04-06 11:05:21
終於見到第一個正常post
關於第三部嚟講 已經越嚟越多人話佢會要人食100年長債
但老實講呢一步基本上就係債務違約 你覺得真係會用到咁極端手段?定其實又係開高價?
因為我覺得佢迫減息再發低息超長債嘅可行性大好多
註冊會員 2025-04-06 11:06:07
有冇睇Reddit成部車底都係MIC
霜月步 2025-04-06 11:06:14
並沒有多一個角度
完全係重複緊樓主講既野
蝴蝶(已悔改2.0) 2025-04-06 11:06:25
好難捉摸呀
最憎女人著短褲 2025-04-06 11:06:43
全球埋單
咁重駛唔駛月供美股 乜指數都收皮
那裡來的錢 2025-04-06 11:06:44
我係陳述同分析返宜家trump政府既想法同邏輯,你同我反駁黎做咩,同埋你既疑問份報告有寫,你咁多野想知去睇返份報告
IT_CROWD 2025-04-06 11:07:21
多謝分享
睇下份user guide 先
霜月步 2025-04-06 11:11:50
你呢個純分析
最終都係導向一個結論:
現實上不可行兼且政策內部矛盾

但只要暴露出嚟
就會又變成俾侵狗仔屌:
你唔明侵真正想點
那裡來的錢 2025-04-06 11:12:30
又未到期人地又接受咪唔算債務違約,係好霸道未必做得到,不過我諗佢都係試下,但關稅同逼人地配合令美元貶值呢樣應該係佢想必定要做既事
反向大師 2025-04-06 11:14:04
未必
上次經濟大蕭條攪左10年
只可以講侵落台後下一任幫侵執屎果個會執到仆街
就算執哂成個任期都攪唔掂
李商隱晦 2025-04-06 11:14:33
你可以咁樣講嘅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呢一個叫債務違約頭兩步佢做嗰個方式都幾明顯㗎啦 就算大陸好多都有寫 係得連登戇鳩鳩咁 不過係探討下究竟第三步嗰個可能性
註冊會員 2025-04-06 11:16:10
樓主無答到點解要買日元個原因點樣得出呢個建議?
德州之戀 2025-04-06 11:16:19
真 見到公海啲post冇眼睇
滲過返卬渡 2025-04-06 11:17:29
連登得返反駁隊同5毛
你想會有咩高質討論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