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連登我見好多人唔了解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既動機,或者只係了解表面果層,呢場貿易戰背後既邏輯、動機、路徑其實係可以從上年11月一份報告搵到線索(《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 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作者係現任白宮經濟顧問、經濟智囊團首席Stephen Miran,可以講係特朗普經濟政策既國師。只要了解呢份報告就可以知道特朗普政府既行為同埋想達到咩目的,有玩美股建議睇完整份報告。
我就簡單D講呢份報告,內容指出從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對未來充滿樂觀,認為美國唔會再有對手,冇左國家安全既威脅之下可以將工業外包,將製造業轉移到廉價勞動力既國家,結果製造業空心化工人就業減少。製造業外流下消費者大量依賴進口,美元不斷流失去外國,加上美元係世界主要儲備同交易既貨幣,各國經濟增長比美國快就更需要更多既美元。美國想維持世界儲蓄貨幣地位,只可以不斷發債去維持各國增長同交易需求,咁既情況下美元永遠都係強勢,令到美國商品成本昂貴難以出口,而其他國家可以操縱該國貨幣同利用補貼方法令到該國產品佔優。當美國產品冇優勢下只好不斷發債更多美元去進口商品,搞到現時國債高到無法忍受既地步。
我暫時唔評論以上美國係蝕底邏輯係咪正確,起碼美元成為儲備貨幣可以有金融特權,其他國家經濟上升同時會帶動埋美國經濟。不過我地了解左特朗普政府唔滿意全球化貿易體系既邏輯,想重構新既貿易體系同減低美國國債,佢會用咩行為?
特朗普政府認為美國係全球最大單一消費國家,其他國家高度需要美國市場。所以第一步發動貿易戰,利用關稅呢個武器去令到其他國家產品係價格上喪失優勢,各國為左唔喪失美國呢個全球最大單一消費市場,就要去美國建廠幫忙美國製造業回流。但回流並唔係一時三刻就可以製造到足夠既商品滿足美國市場,正常情況只會令產品更加貴同引發通脹。不過Stephen Miran認為2018-2019年發動同中國貿易戰但冇引起美國通脹,因為當時中國以貶值人民幣既方法抵銷關稅影響,結果美國徵收到關稅賺到好處又冇引起通脹,代價由中國啃晒。呢一次美國同樣認為就算其他國家唔同美國傾條件,為左美國市場都會貶值貨幣,等於硬食關稅都只會令美國賺取關稅又唔會引發大通脹,當然該國傾條件更加好,可以更多操作空間。以上就係美國發動貿易戰既行為同邏輯,下面我會講美國仲會有咩行為。
第一步已經做緊既關稅貿易戰逼美國製造業回流;
第二步迫使各國貨幣升值或配合美國貶值令美國商品更有優勢;
第三步為左減低美國債務迫使各國將官方擁有既美國債券轉換成零息百年債券。
上面第二、第三步具體做法我就唔詳細解釋,你地可以google搵返Stephen Miran份報告《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
講完上面特朗普政府既經濟政策及貿易戰底層邏輯,我又點睇美股走向呢?因為特朗普政府執行緊報告既策略,美國正係到重構緊新既體系,我認為就算短期內美股回升都只係超跌反彈。由於特朗普政府將會有一連串既行為,所謂既反彈唔會係熊市結束,如果搏食反彈就要小心。當然以上只係我基於政策邏輯既結論,實際情況未必一樣。